首页 / 正文

崇正辩

南宋哲学家胡寅著。作者站在维护儒家正统思想的立场上,针对自晋迄唐宋高僧佛徒之言行,一一加以驳斥。认为佛设此教,“反以利乐害其心”。佛教是“离天性之自然而对立其德。”佛法入中国,“有以惑人之耳目而移人之心意”。指出“佛之道,以空为至,以有为幻,此道学者所当辨也。”“佛化教人以心为法,起灭天地而梦幻人世,擎拳植佛,瞬目扬眉,以为作用,于理不穷,于义不精,几于具体而实则无用,乃心之害也。”斥责佛教的生死轮回说,指出“盖圣人以生死为分内事,无可惧者”,儒者应“安静而逝”并认为佛教的“心无”说不合圣人之教,古大圣人,“不言无心也。心不可无,无则死矣”。有南宋嘉定三年(1210)郑肇之刊本。

《崇正辩》全部章节目录

(1)序
(2)卷一
(3)卷二
(4)卷三

猜你喜欢
  毛诗多识·多隆阿
  东西均·方以智
  北溪字义·陈淳
  伸蒙子·林慎思
  知言·胡宏
  胡子衡齐·胡直
  杨子折衷·湛若水
  器经·孤子
  春秋胡氏传辨疑·陆粲
  二程外书·朱熹
  太极图西铭通书解·曹端
  大明太祖高皇帝御注道德真经·朱元璋
  四书或问·朱熹
  论语商·周宗建
  春秋阙如编·焦袁熹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三集卷三十五·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三十五古今体一百首【甲申一】甲申元旦岁首从新纪蔀章甲申舒气辏青阳钦哉德始乘春令奉以仁行与物昌一意勤民宵复旰四时协序雨和阳彩屏吉语多占瑞岂似渊衷敬畏长元

  • 卷365 ·佚名

    孙应时 小舟过吴江风雨大作夜泊三家村翌日风回到家日未中 短篷仅容坐,一滴不通雨。 不料西南风,滂沛遽如许。 荡摇首屡觞,踚弯背欲偻。 笔经四桥侧,心动不敢语。 茫洋万顷天,一叶纵掀舞。 翻

  • 卷七·郭知达

    钦定四库全书九家集汪杜诗卷七   宋 郭知达 编古诗石笋行【集注杜光庭石笋记云成都子城西曰兴义门金容坊有通衢几百五十歩有石二株挺然耸峭高丈余围八九尺耆旧传云其名有六曰石笋曰蜀妃阙曰沈犀石曰鱼鳬仙坛曰西

  • 第二十八回 造孽缘孽儿自尽 全愚孝愚主终丧·蔡东藩

      却说巴东王子响,系齐主赜第四子,本出为豫章王嶷养儿。嶷早年无子,后来连生五男,乃命将子响还本,进封巴东王。永明七年,由江州刺史调镇荆州,都督荆、襄、雍、梁、宁、南北秦七州军事。子响少年好武,膂力绝人,能开四斛重硬

  • 仁宗昭皇帝实录(卷六)·杨士奇

    永乐二十二年十月癸丑故中军都督府都督佥事徐膺绪子景珩等来朝 上谕吏部臣曰我 太祖高皇帝定天下中山武宁王功德最盛景珩兄弟皆其孙且 皇妣之侄父死时兄弟皆幼废学可择师就其家教之使知为人之道庶几不忝厥世又谕景

  • 卷之一百二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四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卷之二百四十七·佚名

    光绪十三年。丁亥。九月。乙卯朔。上诣储秀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癸未皆如之。起居注  ○吏部奏、查明神机营保案。分别准驳钦奉懿旨。联魁等着仍遵前旨给奖。现月  ○山东巡抚张曜奏、抢护黄河

  • 七、孙武辨·钱穆

    《史记 孙吴列传》有孙武为吴将兵。《汉书 艺文志》有《吴孙子兵法》八十二篇,而本传则称十三篇。然其人与书,盖皆出后人伪托。叶水心《习学记言》辨之云:&ldquo;自周之盛,至春秋,凡将兵者,必预闻国政,未有特将于外者。六国

  • 王端毅奏议巻十三·王恕

    明 王恕 撰吏部乞恩休致奏状臣见年七十五嵗陜西西安府耀州三原县人由进士改庶吉士正统十四年十二月十三日除大理寺左寺左评事景泰三年四月十二日陞署左寺副事本年五月初二日实授景泰五年十二月初二日陞直扬州府知

  • 卷五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万寿盛典初集卷五十一庆祝三【名山祝厘二】广西臣民修建桂林府全州湘山寺无量寿佛道塲庆祝万寿抚臣陈元龙疏请御书题额上亲洒宸翰书寿世慈?四大字赐之康熙五十一年十一月十九日廵抚广西等处地方提督军务

  • 黄宝楠·周诒春

    黄宝楠 字悯生。又号晚成。年三十四岁。生于广东。父世英。已婚。子二。女一。初学于香港皇仁书院。任新嘉坡香港各地教员。光緖三十四年。自费游美。入米西根矿业学校。习矿业工程。民国元年。入哥仑比亚大学。习政

  • 附録·阎若璩

    朱子古文书疑【语类四十七条】尚书一孔壁所岀尚书如禹谟五子之歌征泰誓武成冏命微子之命蔡仲之命君牙等篇皆平易伏生所传皆难读如何伏生偏记得难底至于易底全记不得此不可晓如当时诰命出于史官属辞须説得平易若盘庚

  • 人生的历程和滋味·孔子

    【原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注释】 有:同“又”,古人在和整数和小一位的数字之间习惯用“有”字,而不用“又”字。“十有五”即“十五”,古人

  • 卷十·陈大章

    <经部,诗类,诗传名物集览钦定四库全书诗名物集览卷十   庻吉士陈大章撰草菁菁者莪朱莪萝蒿也尔雅莪萝陆疏莪蒿也生泽田渐洳之处叶似邪蒿而细科生三月中茎可生食又可烝香美味颇似蒌蒿广志莪蒿防蒿本草唐注叶似

  • 佩玉斋类稿·杨翮

    诗文别集。元杨翮撰。杨翮,字文举,上元(今江苏南京)人。生卒年不详。刘仔肩选其诗入《皇明雅颂正音》,又杨基集《悼杨文举博士》诗有“白发苍苍老奉常,乱离终喜得还乡”句,则翮之卒当在明太祖洪武(1368—1398)初。翮

  • 新唐书·欧阳修

    这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书,全书共有225卷,系北宋欧阳修、宋祁等编写。记事时间大体与《旧唐书》相似。北宋时,仁宗以《旧唐书》“记述失序,使兴败成坏之迹,晦而不章”,先诏王尧臣,张方平等对《旧唐书》进行个别修改,但久而未就

  • 印度佛教史·多罗那他

    全称《印度圣地妙法如何弘传明示如意珠》。觉囊派著名学者多罗那他著,成书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是一部详细论述印度佛教发展史的权威性著作。全书以编年史的方法详细叙述了印度历史及各个历史阶段中出现的佛教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