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遁甲演义

四卷,明程道生撰。“遁甲”为古代术数之一种,亦称“奇门遁甲”、“奇遁”,起于《易纬乾凿度》所载太乙行九宫之法,溯其源则为《洛书》;神其说者谓出自黄帝、风后及九天玄女,固属无稽。此术当南北朝时已颇流行。其法:以九宫为本,以日生于乙,月明于丙,丁为南极、为星精,故乙丙丁曰三奇;又以戊己庚辛壬癸为六仪,三奇六仪分置九宫。而甲为阳之首,故以甲统之,隐于六仪之内;又有八门、九星。视甲之加临所示吉凶以趋避之,故名“遁甲”,即《后汉书》章怀太子注所谓“推六甲之阴而隐遁也”。或云“遁甲”即“循甲”,言以六甲之循环以推论命数。此书辞约旨该,于遁甲之法及用奇置闰之要论述颇详;又论本命行年当乘本局中之吉星以生旺,亦发他书所未言,故为后世主遁甲者所习用。有《四库全书》本、《四库全书珍本初集》本。

《遁甲演义》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回生集·[清]陈杰
  洞真太上上清内经·佚名
  上清太一帝君太丹隐书解胞十二结节图诀·佚名
  温公易说·司马光
  太上洞真徊玄章·佚名
  周易经传训解·蔡渊
  友渔斋医话·黄凯钧
  太上灵宝净明入道品·佚名
  三洞修道仪·孙夷中
  玄空本义·谈养吾
  伤寒悬解·黄元御
  普济本事方·许叔微
  太上洞神五星诸宿日月混常经·佚名
  痧胀玉衡·郭志邃
  大丹篇·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六百零九·彭定求

        卷609_1 【鲁望读襄阳耆旧传见赠五百言过褒庸材靡有称是…次韵】皮日休   汉水碧于天,南荆廓然秀。庐罗遵古俗,鄢郢迷昔囿。   幽奇无得状,巉绝不能究。兴替忽矣新,山川悄然旧。   斑斑生造士,一一应玄宿。

  • 第一折·高文秀

    (秦昭公领卒子上,云)自古长安地,周秦古雍州。三川花似锦,八水永长流。华夷图上看,陕右最为头。某乃秦昭公是也。自从前者差使命去赵国,索取无瑕玉宝去了,有使命回国,言说成公差人送来,换取十五座连城。某索玉璧,岂肯将连城换取

  • 卷二十二·陈耀文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花草稡编> 钦定四库全书 花草稡编卷二十二 明 陈耀文 辑 长调 瑞鹤仙【上元】         康伯可 瑞烟浮禁苑正绦阙春回新正方半冰轮桂华满溢花衢歌市芙容开遍龙楼两观见银烛星球有烂

  • 卷二百十九·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十九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九十六 刘宰 东阳道旁涵碧亭 四山委苍翠一沼湛清涟云飞松竹碍石堕藤萝牵泉音乱丝竹鸟语赓笑言斯亭作者谁俛仰四百年栋宇有兴废篇章足流传官道纷往来此地旷

  • 卷之二百七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卷四十二·傅恒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正编卷四十二乾隆二十二年秋七月丙辰定边右副将军兆恵等疏奏哈萨克协擒阿睦尔撒纳情形及擒献逆党达什策凌等兆恵等奏言臣等因察访逆贼阿睦尔撒纳踪迹遣顺德讷帯兵徃古尔班察尔直至俄罗斯之

  • 《宋书》简介·沈约

    《宋书》南朝梁·沈约 撰 《宋书》是一部记述南朝刘宋一代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含本纪十卷﹑志三十卷﹑列传六十卷,共一百卷。今本个别列传有残缺﹐少数列传是后人用唐高峻《小史》、《南史》所补。八志原排在列传之后,后人移于

  • 赵秉文传·脱脱

    赵秉文,字周臣,磁州滏阳人。他从小聪明、悟性强,读起书来就像早已学过一般。大定二十五年(1185)中进士,调任安塞主簿,因为赋税收得最多而升迁为邯郸令,又调任唐山令。守父丧以后,又被推荐任南京路转运司都勾判官。明昌六年(1

  • 唐荣禧·周诒春

    唐荣禧 字荣禧。年三十岁。生于广东香山。叔绍和绍仪。已婚。女一。光緖二十九年。以半官费游美。入春野高等工业学校。光緖三十二年。入北加罗来那省大学。习林科。宣统二年。得学士及森林工程师学位。宣统三年。入

  • 卷三十四·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三十四宋 陳祥道 撰<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三十四>九州冀【禮河内曰冀州】兖【書濟河惟兖州禮河東曰兖州】青【書海岱惟青州禮正東曰青州】徐【書海岱及淮惟徐州】揚【

  • 管子轻重十二·马非百

    国准元材案:国准一词,除本篇三见外,《轻重甲篇》一见,《轻重丁篇》三见。与《揆度篇》所谓&ldquo;国衡&rdquo;,皆指国家之平准政策,亦即轻重之筴而言。提要:全文共分四段。第一段从&ldquo;国准可得而闻乎&rdquo;,至&ldquo;五

  • 佛說首楞嚴三昧經卷上·欧阳竟无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僧三萬二千人俱.菩薩摩訶薩七   萬二千衆所知識得陀羅尼成就辯才樂說無盡安住三昧而不動轉善能了知無盡   之慧得深法忍入深法門於諸無量

  • 第五章 奉行, 印赠《玉历宝钞》之善报·佚名

      第一节 求乙堂集记载  一, 五子登科  大兴县黄芳洲先生,在回阳县当教谕,与夫人都喜好行善。  先生在任官时,曾捐钱出刊:《金刚经》、《太上感应篇》、《阴鹭文》各经文数十部。  夫人也印赠《玉历》一千本,广

  • 墨子学辨序·太虚

    墨子为印度人之说,虽出胡君创见,发前人所未发,颇骇听闻!然细按墨子之思想,若天志、明鬼之神教,伦理、物理之科学,皆中国学术思想系统上所无,则说为外来之学术,亦深有由致。盖名家始若邓析之流,亦辨析伦礼政教刑之名义,类儒家孔孟

  • 卷七·佚名

    释初品中佛世界愿【经】愿受无量诸佛世界。【论】诸菩萨见诸佛世界无量严净,发种种愿。有佛世界都无众苦,乃至无三恶之名者;菩萨见已,自发愿言:&ldquo;我作佛时,世界无众苦,乃至无三恶之名,亦当如是。&rdquo;有佛世界七

  • 三归音释·弘赞

    如来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故名如来。佛梵音具云。佛陀。此云觉。功成妙智。道登圆觉。故名为佛。盖穷理尽性。大觉之称也。觉具三义。谓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肇法师曰。生死长夜。莫能自觉。自觉。觉他者。其为佛也

  • 云笈七签·张君房

    道教类书。北宋张君房编集。道教称书箱为“云笈”,分道书为三洞(洞真、洞玄、洞神)四辅(太玄、太平、太清、正一)等七部,故名。喻取七部精英之意。本书包括三洞经教,日月星辰,洞天府地,杂修斋戒,秘要诀法,存思魂神,诸家气法,金

  • 大乘经纂要义·佚名

    亦称《十善经》。佛教著述。作者不详。一卷。敦煌遗书藏本。内容主要宣说应敬礼佛、法、僧三宝,断除十恶,勤修十善。在斯3966号背面有题记二行,文谓:“壬寅年(822)六月,大蕃国有赞普印信,并此《十善经》本流传诸州,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