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伤寒悬解

十五卷。清黄元御撰。黄氏在学术上推崇岐伯、黄帝、秦越人和张仲景,称他们为 “四圣”,主张 “理必《内经》,法必仲景,药必《本经》”。对《伤寒论》颇有研究,受方有执、喻昌影响,认为王叔和编次《伤寒论》已失仲景所著原貌,希望 “于破裂纷乱之中,条分缕析,复其次第之旧”,故对《伤寒论》重新加以校订。卷首为仲景微旨;卷一、卷二为脉法;卷三至卷五为太阳篇;卷六、卷七为阳明篇;卷八、卷九为少阳篇;卷十为太阳篇;卷十一为少阴篇;卷十二为厥阴篇;卷十三为伤寒类证;卷十四为汗下宜忌。卷末附驳正王叔和序例一卷。黄氏认为张机因针灸刺法已佚,于是著《伤寒论》以治外感之疾。依岐伯、秦越人之理,其法则由岐伯、秦越人针刺之法变通而来。黄氏论述伤寒运用运气原理,立六经以治伤寒,以六经为纲,从六气首列各经病提纲,然后于各经之中论本病、经病、脏病、腑病、坏病等,并指明传脏、传腑、入阳、入阴等不同情况,制汤丸以疗感伤,以守五味。书中脉法共有八十三章,六经经证以及入腑传脏之里证误行、汗吐下之坏病三百六十八章,外感之类证、汗吐下、宜忌八十六章,共五百三十七章,一百一十三方。黄氏对《伤寒论》解其脉法,详其经络,考其常变,辨其宜忌,更定旧书伪乱。使此书纲目清晰,便于阅览。有道光十二年 (1832)燮和精舍刊本,咸丰九年 (1859) 顺德黄氏刻本。

《伤寒悬解》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亢仓子注·何粲
  六壬存验·吴师青
  重订产孕集·张曜孙
  南统大君内丹九章经·佚名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赵道一
  修真秘录·佚名
  天仙金丹心法·柳守元
  太上说六甲直符保胎护命妙经·佚名
  周易辨画·连斗山
  素问直解·高世栻
  道德真经集义大旨·刘惟永
  药症忌宜·佚名
  无上内秘真藏经·佚名
  大六壬括囊赋·佚名
  老子指略·王弼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参寥子诗集卷五·道潜

    宋 释道潜撰戯招李无悔秀才淋漓一雨过秋山洗出西湖小霁天烱烱鱼鳞含倒景飘飘羊角卷荒阡野塘白芡珠盈斗幽浦红蕖锦绕船冷炙残杯当已厌好来波际弄婵姢西湖雪霁寄彦瞻西湖漫天三日雪上下一色迷空虚层峦沓嶂杳难辨彷佛楼

  • 卷十五·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十五 明 曹学佺 编 初唐二 虞世南【字伯施浙江上虞人】 从军行 涂山烽候惊弭节度龙城冀马楼兰将燕犀上谷兵劒寒花不落弓晓月逾明凛凛严霜节冰壮黄河絶蔽日卷征蓬浮天散飞雪全兵值月满

  • ●敦煌歌辞总编卷三·任中敏

    杂曲 普通联章 捣练子(孟姜女 四首) 捣练子(孟姜女 六首) 长相思(三不归 三首) 三台(十二月辞 二首) 浣溪沙(问江湖 二首) 取性游(岩前笑 四首) 西江月(女伴秋江 三首) 虞美人(海棠开 二首) 定风波(伤寒 三首) 失调名(清明日登

  • ●卷二十八·邵博

      凤翔府开元寺大殿九间,后壁吴道玄画:自佛始生、修行、说法至灭度;山林、宫室、人物、禽兽,数千万种,极古今天下之妙。如佛灭度,比丘众踊哭泣,皆若不自胜者,虽飞鸟走兽之属,亦作号顿之状,独菩萨淡然在旁如平时,略无哀戚之容

  • 甲申忠佞纪事·佚名

    钱邦芑记一曰殉节之臣,旌忠也。守城御贼砍死者,则有王章。投井而死者,则有范景文。投御河而死者,则有金铉。衣冠坐堂上仰药死者,则有李邦华。自缢死者,则有倪元璐、施邦曜、许直、吴甘来、吴麟征、周凤翔。同妻缢死者,则有汪

  • 历代名贤确论卷四十四·佚名

    武帝下李陵【乐天 少游 何去非】李广【温公 何去非】霍去病【何去非】桑弘羊【张彧 李徳裕】公孙弘【李徳裕】石庆【少游】终军【栁子厚】贤吏【子由】汉鼎【东坡】李陵乐天曰忠孝智勇四者为臣为子之大宝也故古之

  • 卷一 长安看花记·杨懋建

    (我生也晚,不及见乾隆嘉庆间人。比来长安,四喜部诸人又多转入春台、三庆部矣。辛壬癸甲以来,淹留京邑,洛阳名园日涉成趣,青衫尘满,翠袖寒多,回首前尘,但唤奈何。丙申夏五,适遇韵琴新来保定,皇州春色,尚能言之,然所识已大半道光十六

  • 常景传·李延寿

    常景,字永昌,从小聪明过人,开始读《论语》、《毛诗》,老师教一遍他就会读。长大后才思敏捷,好写文章。廷尉公孙良举荐他为律博士。文帝亲自看到他的名字,不久,任他为门下录事。正始初年,朝廷召集尚书、门下两省官员在金墉中书

  • 田需贵于魏王·佚名

    【提要】 毁树容易栽树难,经营起来一件事业十分的不容易,而毁掉它却很容易。 【原文】 田需贵于魏王,惠子曰:“子必善左右。今夫杨,横树之则生,倒树之则生,折而树之又生。然使十人树杨,一人拔之,则无生杨矣。故以十人之众,树易

  • 卷三十三·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定续文献通考卷三十三国用考蠲贷宋宁宗开禧二年六月蠲泗州租税三年时镇江都统制陈孝庆新复泗州故有是诏是月又罢旱伤州军比较租赋一年【臣】等谨按马端临谓宋以仁立

  • 卷六 览冥训·刘安

    昔者,师旷奏白雪之音,而神物为之下降,风雨暴至。平公癃病,晋国赤地。庶女叫天,雷电下击,景公台陨,支体伤折,海水大出。夫瞽师、庶女,位贱尚葈,权轻飞羽,然而专精厉意,委务积神,上通九天,激厉至精。由此观之,上天之诛也,虽在圹虚幽间,辽

  • 圣贤·吕坤

      孔子是五行造身,两仪成性。其馀圣人得金气多者则刚明果断,得木气多者则朴素质直,得火气多者则发扬奋迅,得水气多者则明彻圆融,得土气多者则镇静浑厚,得阳气多者则光明轩豁,得阴气多者则沉默精细。气质既有所限,虽造其极,终

  • 卷七·顾栋高

    钦定四库全书毛诗类释卷七国子监祭酒顾栋高撰释官职卿士疏郑以卿士为六卿之外更为都官兼总六官之事朱传或曰卿士盖太宰之属公羊所谓宰士以宰属而兼总六官位卑而权重也许氏谦曰王命卿士南仲太祖太师皇父是以卿士而兼太

  • 第一章 总论·佚名

    上天堂或是下地狱,就决定在人的一念之间。清心与浊念正是二者的分界线。自古就有真人,驱除情欲,回归本性,永息淫秽心思,只存清净念想,虽然生活在五浊恶世,却也如登四禅之境。像这等修真之人,岂能再受众生的烦恼。可仍有痴迷不

  • 中阿含经卷第三十二·佚名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一三三)大品优婆离经第十七(第三念诵)我闻如是。一时。佛游那难陀。在波婆离奈林。尔时。长苦行尼揵中后彷佯。往诣佛所。共相问讯。却坐一面。于是。世尊问曰。苦行尼揵亲子施设几行。令不

  • 至言总·佚名

    至言总,原题「会稽禹穴道士范翛然撰。」据日本吉冈义丰考证,约成书于中晚唐。五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云笈七签》卷三十五亦摘录本书。书分五篇,分别汇辑道教修炼方术:卷一〈斋戒〉,言上清、灵宝、洞神、太一、旨教

  • 文昌旅语·王文禄

    明代文言轶事小说集。 一卷。明王文禄撰。卷首撰者题记称,古者于旅,语夫旅众相聚不容无语,嘉靖戊申(一五四八年)冬,撰者与友人共十一人,约会于文昌祠, “聚而语,语而纪,纪而成帙,题曰‘文昌旅语’。”而所秉笔者,乃王

  • 王心斋语录·王艮

    此《王心斋语录》选自日本永嘉元年和刻本《王心斋全集》,分上、下,分别为《全集》卷二、卷三。王艮(1483年7月20日-1541年1月2日),原名王银,字汝止,号心斋,明朝泰州安丰场(今江苏东台安丰)人。思想家王阳明弟子,泰州学派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