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正一解厄醮仪

正一解厄醮仪。撰人不详,约出於南北朝或隋唐。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威仪类。述醮仪,奉请北斗七星、五帝诸君,前列醮仪用具和作坛格式。

《正一解厄醮仪》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地府十王拔度仪·佚名
  金匮翼·尤怡
  胎息经注·幻真先生
  传信适用方·吴彦夔
  伤寒论白话译文·张仲景
  金丹赋·佚名
  文始真经注·牛道淳
  修真后辩·刘一明
  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佚名
  许负相法十六篇·许负
  白喉条辨·陈葆善
  冲虚通妙侍宸王先生家话·王文卿
  何澹安医案·何游
  太极葛仙公传·佚名
  紫岩易传·张浚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欧阳光祖·唐圭璋

      光祖字庆嗣,崇安人。九岁能文,从刘子翚、朱熹学。乾道八年(1172)登第。后为江西转运判官致仕。   满江红   寿吴漕正月十五   恰则元宵,灿万灯、星球如昼。春乍暖、化工未放,十分花柳。和气并随灯夕至,一时钟作人

  • 卷三百·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百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竹所吟稿春日访四圣郑渭濵访旧孤山去桃花观里春迎香闻道室借酒酌吟人琴操音还古蔬盘味却真斜阳各分散一水隔红尘担上木香无奈声声杜宇频木香犹有一分春担

  • 鸿庆集钞·吴之振

    孙觌湖州天宁寺饮王生二首莫斗蜗两角,且共貉一丘。夷踞坐我旁,汝岂河南驺。割肉一噉之,徐以大白浮。哙伍君勿谯,笑谈起封侯。诸家迹便扫,得此一老兵。江东醉司马,酒中尚求名。哀战南山箕,不平自号鸣。慎勿歌乌乌,作此老婢声。

  • 卷四十八·陈邦彦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四十八目録闲适类题耕云徵士东轩读易图【元邓文原三首】次云林韵题耕云东轩读易图【元吴镇三首】题倪云林赠耕云东轩读书图【元黄公望】清溪道士点易图【元吴师道】梅南道人读易图【元

  • 吕本中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吕本中(1084—1145)字居仁,开封(今属河南) 人。曾祖吕公著、父吕好问俱为名臣。徽宗时为大名府帅司傒官、枢密院编修官。绍兴六年(1136),赐进士出身,擢起居舍人兼权中书舍人,迁中书舍人兼侍讲,兼权直学士院。因忤秦桧,秦

  • 第十六回 杀武臣李良叛赵 刺陈胜庄贾降秦·黄士衡

    话说李良奉赵王武臣之命,招安太原,行至石邑,正遇秦兵防守井陉关,不能前进,此关为著名险要地方。李良正拟遣兵攻打,守关秦将闻是李良,心想:“此人从前曾作秦官,如今却降赵国,不如设一计策,以离间其君臣,使之相疑。”乃修成一书,遣使

  • 卷二十六·萧常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二十六    宋 萧常 撰吴载记三 刘繇字正礼东莱牟平人齐孝王少子封牟平侯子孙因家焉伯父宠官至太尉兄岱字公山历侍中兖州刺史繇年十九从父韪为贼所刼质繇簒取以归

  • 弇山堂别集卷五十七·王世贞

    (明)王世贞 撰○卿贰表兵部左右侍郎朱珍(阙)人由(阙)洪武元年任安统人国初入仕二年任孙安元年以中书省照磨任左刘贞(阙)人国初入仕三年任张亨(阙)人三年七月任左乐韶(阙)鳯直隶全椒人四年任杜寅(阙)人四年六月任左赵彰(阙)人四年六月

  • 卷十九·黄训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名臣经济录钦定四库全书名臣经济録卷十九明 黄训 编吏部【验封 稽勲 考功】封赠防叙议广东都指挥使狄崇王臻言妻阮氏等封淑人已没仍乞封次妻何氏等为淑人诏下廷臣议太师韩国李善长及礼

  • 卷十 说命中第十三·孔颖达

    惟说命总百官,在冢宰之任。○总音揔。[疏]“惟说命总百官”○正义曰:惟此傅说,受王命总百官之职,谓在“冢宰之任”也。说以官高任重,乃进言于王,故史特标此句为发言之端也。乃进于王曰:“呜呼!明王奉若天道,建邦设都,天有日月北

  • 卷四十 杂记上第二十·郑玄

    (陆曰:“郑云:《杂记》者,以其杂记诸侯及士之丧事。”)[疏]正义曰:按郑《目录》云:“名曰《杂记》者,以其杂记诸侯以下至士之丧事。此于《别录》属《丧服》,分为上下,义与《曲礼》、《檀弓》分别不殊也。”诸侯行而死于馆,则其复

  • 养生主第三·刘文典

    〔注〕夫生以养存,则养生者,理之极也。若乃养过其极,以养伤生,非养生之主也。 〔释文〕养生以此为主也。 吾生也有涯。 〔注〕所禀之分,各有极也。 〔疏〕涯,分也。夫生也受形

  • 一切经音义卷第八十一·唐慧琳

        翻经沙门慧琳撰  音集神州三宝感通传四卷(旧目三卷今分为四卷)  南海寄归内法传四卷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二卷  右三集传共十卷同此卷音。  集神州三宝感通录第一卷    慧琳撰  [肸-月+目]响

  • 梵网合注凡例·智旭

    一古人经疏必各别行。一则不敢以疏混经。二则经疏文义各有血脉。不宜间断夹杂故也。后代根钝。对阅为难。于是为师匠者。每每从而会之。虽巧被初机。慈心殷厚。而割裂纷缪。亦觉不少。今欲仍古式。恐后人复加割会。乃

  • 佛说宝雨经卷第六·佚名

    唐天竺三藏达摩流支译复次善男子。菩萨成就十种法得广大心。何等为十。一者我当积集一切平等诸波罗蜜多。是名发起广大之心。二者我当圆满一切佛法。是名发起广大之心。三者我当调伏一切有情。是名发起广大之心。四者

  • 王龙溪先生全集·王畿

    明王畿著,20卷。是集为其子王应斌、王原吉合编。凡语录8卷,书、序、杂著、记、说9卷,诗1卷,祭文、志状、表、传2卷。其门人萧良幹初刊,丁宾重刻增《大象义述》1卷、传、志、祭文1卷。王畿师从王守仁,虽宗良知学说,但

  • 柳边纪略·杨宾

    又名《全辽备考》。地理杂志。清杨宾(1650—1740、9)撰,五卷。宾字可师,号大瓢,一号山阴耕夫,浙江山阴人。著有《金石源流》、《晞发堂稿》。柳边,即清代柳条边。指清初为防止内地人入山采参而设置的,由开原至今吉林市北的

  • 佛说普门品经·佚名

    西晋月支国沙门竺法护译,即《大宝积经》第十文殊师利普门会异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