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 说命中第十三

惟说命总百官,在冢宰之任。○总音揔。

[疏]“惟说命总百官”○正义曰:惟此傅说,受王命总百官之职,谓在“冢宰之任”也。说以官高任重,乃进言于王,故史特标此句为发言之端也。

乃进于王曰:“呜呼!明王奉若天道,建邦设都,天有日月北斗五星二十八宿,皆有尊卑相正之法,言明王奉顺此道,以立国设都。○宿音秀。

[疏]传“天有”至“设都”○正义曰:《晋语》云:“大者天地,其次君臣。”《易·系辞》云:“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皆言人君法天以设官,顺天以致治也。天有日月照临昼夜,犹王官之伯率领诸侯也。北斗环绕北极,犹卿士之周卫天子也。五星行于列宿,犹州牧之省察诸侯也。二十八宿布于四方,犹诸侯为天子守土也。天象皆有尊卑相正之法,言明王奉顺天道以立国设都也。“立国”谓立王国及邦国,“设都”谓设帝都及诸侯国都,总言建国立家之事。

树后王君公,承以大夫师长,言立君臣上下,将陈为治之本,故先举其始。○王,于方反。长,丁丈反。治,直吏反,下同。

[疏]“树后”至“师长”○正义曰:此又总言设官分职之事也。“树”,立也。“后王”谓天子也。“君公”谓诸侯也。“承”者奉上之名。“后王君公”,人主也。“大夫师长”,人臣也。臣当奉行君命,故以“承”言之。《周礼》立官多以“师”为名,“师”者众所法,亦是长之义也。大夫已下,分职不同,每官各有其长,故以“师长”言之。三公则“君公”之内包之,卿则“大夫”之文兼之,“师长”之言亦通有士。将陈为治之本,故先举其始,略言设官,故辞不详备。为治之本,“惟天聪明”已下皆是也。

不惟逸豫,惟以乱民。不使有位者逸豫民上,言立之主使治民。○豫,羊虑反。惟天聪明,惟圣时宪,惟臣钦若,惟民从乂。宪,法也。言圣王法天以立教,臣敬顺而奉之,民以从上为治。○从,才容反。

[疏]传“宪法”至“为治”○正义曰:“宪,法”,《释诂》文。人之闻见于耳目,天无形体,假人事以言也。“聪”谓无所不闻,“明”谓无所不见。惟圣人于是法天,言法天以立教,于下无不闻见,除其所恶,纳之于善。虽复运有推移,道有升降,其所施为未尝不法天也。“臣敬顺而奉之”,“奉”即上文“承”也,奉承君命而布之于民。“民以从上为治”,不从上命则乱,故“从乂”也。

惟口起羞,惟甲胄起戎,甲,铠。胄,兜鍪也。言不可轻教令,易用兵。○胄,直又反。铠,苦代反。兜,丁侯反。鍪,莫侯反。易,以豉反。惟衣裳在笥,惟干戈省厥躬。言服不可加非其人,兵不可任非其才。○笥,息嗣反。省,息井反,一本作眚。

[疏]“惟口”至“厥躬”○正义曰:言王者法天施化,其举止不可不慎。惟口出令不善,以起羞辱;惟甲胄伐非其罪,以起戎兵;言不可轻教令,易用兵也。惟衣裳在箧笥,不可加非其人,观其能足称职,然后赐之。惟干戈在府库,不可任非其才,省其身堪将帅,然后授之。上二句事相类,下二句文不同者,衣裳言在箧笥,干戈不言所在,干戈云“省厥躬”,衣裳不言视其人,令其互相足也。○传“甲铠”至“用兵”○正义曰:经传之文无“铠”与“兜鍪”,盖秦汉已来始有此名,传以今晓古也。古之甲胄皆用犀兕,未有用铁者,而“鍪”、“铠”之字皆从金,盖后世始用铁耳。口之出言为教令,甲胄兴师乃用之,言不可轻教令,易用兵也。“易”亦轻也。安危在出令,令之不善,则人违背之,是“起羞”也。静乱在用兵,伐之无罪,则人叛违之,是“起戎”也。○传“言服”至“其才”○正义曰:“非其人”、“非其才”,义同而互文也。《周礼·大宗伯》:“以九仪之命正邦国之位,一命受职,再命受服,三命受位,四命受器,五命赐则,六命赐官,七命赐国,八命作牧,九命作伯。”郑云:“一命始见,命为正吏。受职,治职事也。列国之士一命,王之下士亦一命。再命受服,受玄冕之服。列国之大夫再命,王之中士亦再命。”然则“再命”已上始受衣服,未赐之时在官之箧笥也。甲胄干戈俱是军器,上言不可轻用兵,此言不可妄委人,虽文重而意异也。

王惟戒兹,允兹克明,乃罔不休。言王戒慎此四“惟”之事,信能明,政乃无不美。惟治乱在庶官。言所官得人则治,失人则乱。官不及私昵,惟其能。不加私昵,惟能是官。○昵,女乙反。爵罔及恶德,惟其贤。言非贤不爵。

[疏]“官不”至“其贤”○正义曰:《王制》云:“论定然后官之,任官然后爵之。”郑云:“官之,使之试守也。爵之,命之也。”然则治其事谓之“官”,受其位谓之“爵”,“官”、“爵”一也,所从言之异耳。“贤”谓德行,“能”谓才用;治事必用能,故“官”云“惟其能”;受位宜得贤,故“爵”云“惟其贤”。《诗序》云:“任贤使能。”《周礼·乡大夫》:“三年则大比,考其德行道艺,而与贤者能者。”郑云:“贤者,有德行者。能者,有道艺者。”是“贤”、“能”为异耳。“私昵”谓知其不可而用之,“恶德”谓不知其非而任之,戒王使审求人,绝私好也。

虑善以动,动惟厥时。非善非时不可动。有其善,丧厥善。矜其能,丧厥功。虽天子亦必让以得之。○丧,息浪反。

[疏]“有其”至“厥功”○正义曰:人生尚谦让而憎自取,自有其善,则人不以为善,故实善而丧其善。自夸其能,则人不以为能,故实能而丧其能。由其自取,故人不与之。“有其善”则伐善也。舜美禹云:“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是言推而不有,故名反归之也。

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事事,非一事。无启宠纳侮,开宠非其人,则纳侮之道。

[疏]“无启宠纳侮”○正义曰:君子位高益恭,小人得宠则慢。若宠小人,则必恃宠慢主,无得开小人以宠,自纳此轻侮也。“开”谓君出恩以宠臣,“纳”谓臣入慢以轻王,据君而言“开”、“纳”,以出、入为文也。

无耻过作非。耻过误而文之,遂成大非。

[疏]传“耻过”至“大非”○正义曰:仲虺之美成汤云:“改过不吝。”明小人有过,皆惜而不改。《论语》云:“小人之过也必文。”耻有过误而更以言辞文饰之,望人不觉,其非弥甚,故“遂成大非”也。

惟厥攸居,政事惟醇。其所居行,皆如所言,则王之政事醇粹。○醇音纯。粹,虽遂反。黩于祭祀,时谓弗钦。礼烦则乱,事神则难。”祭不欲数,数则黩,黩则不敬。事神礼烦,则乱而难行。高宗之祀特丰数近庙,故说因以戒之。○黩,徒木反。数,色角反。

[疏]传“祭不”至“戒之”○正义曰:“祭不欲数,数则黩,黩则不敬”,《礼记·祭义》文也。此一经皆言祭祀之事,“礼烦”亦谓祭祀之烦,故传总云:“事神礼烦,则乱而难行。”孔以《高宗肜日》祖已训诸王“祀无丰于昵”,谓傅说此言为彼事而发,故云高宗之祀特丰数于近庙,故说因而戒之。

王曰:“旨哉!说乃言惟服。旨,美也。美其所言皆可服行。乃不良于言,予罔闻于行。”汝若不善于所言,则我无闻于所行之事。说拜稽首,曰:“非知之艰,行之惟艰。言知之易,行之难。以勉高宗。王忱不艰,允协于先王成德,王心诚不以行之为难,则信合于先王成德。○忱,市林反。惟说不言有厥咎。”王能行善,而说不言,则有其咎罪。

猜你喜欢
  襄公·孔子
  守道第二十六·韩非
  兼爱中第十五·墨子
  职名·佚名
  古乐书卷上·应撝谦
  提要·胡士行
  累害篇第二·王充
  第66章·老子
  大智度論卷第十六·欧阳竟无
  虚舟省禅师语录卷之一·虚舟普度
  新中国建设与新佛教·太虚
  杂阿含经卷第十三·佚名
  佛说佛名经卷第十八·佚名
  赞净土超胜·印光
  大威德陀罗尼经 第五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张碧山·隋树森

    张碧山,名见《录鬼簿续编》。明·张禄《词林摘艳》以为元人。生平、里籍均不详。 套数 【双调】锦上花 春游 燕语莺啼,和风迟日。郊外踏青,禁烟寒食。拜扫人家,这壁共那壁。悲喜交杂,哭的共笑的。坟前

  • 卷九十八·吴之振

    钦定四库全书宋诗钞卷九十八内阁中书舍人吴之振编郑震清隽集钞郑震後更名起字叔起号菊山闽连江人早年塲屋不利弃举业更读书客京师三十余年历主於潜诸暨萧山学晩为安定和靖书院堂长又开讲於平江无锡伏阙论史嵩之淳佑丁

  • 列传第四十九 姚宋·欧阳修

    姚崇,字元之,陕州硖石人。父懿,字善懿,贞观中,为巂州都督,赠幽州大都督,谥文献。崇少倜傥,尚气节,长乃好学。仕为孝敬挽郎,举下笔成章,授濮州司仓参军,五迁夏官郎中。契丹扰河北,兵檄丛进,崇奏决若流,武后贤之,即拜侍郎。后尝语左右:“

  • 卷六十五·列传第三·始祖以下诸子·脱脱

        ◎始祖以下诸子   ○斡鲁 辈鲁 谢库德 孙拔达 谢夷保(子盆纳) 谢里忽 乌古出 跋黑崇成(本名仆灰) 劾孙(子浦家奴) 麻颇(子谩都本) 谩都诃 斡带斡赛(子宗永) 斡者(孙璋) 昂(本名吾都补 子郑家)   

  • 卷一百九十六·列传第九十三·柯劭忞

      李元礼 赵璧 秦起宗 席郁 韩国昌 元善 董纳 赵师鲁 于钦 宋翼 杨按札尔不花 杨焕 胡彝   李元礼,字庭训,真定人。历易州、大都路儒学教授,太常太祝、博士。撰世祖皇帝、昭睿顺圣皇后、裕宗皇帝尊谥议,体质温雅,请

  • 因习第十八·浦起龙

    盖闻三王各异礼,五帝不同乐,故传称因俗,《易》贵随时。况史书者,记事之言耳。夫事有贸迁,而言无变革,此所谓胶柱而调瑟,刻船以求剑也。古者诸侯曰薨,卿大夫曰卒。故《左氏传》称楚邓曼曰:"王薨于行,国之福也。"又郑子产曰:文、襄

  • 卷七十二 王贡两龚鲍传 第四十二·班固

    (王吉,贡禹,龚胜,龚舍,鲍宣)【原文】昔武王伐纣,迁九鼎于雒邑,伯夷、叔齐薄之,饿死于首陽,不食其禄,周犹称盛德焉。然孔子贤此二人,以为“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也。而《孟子》亦云:“闻伯夷之风者,贪夫廉,懦夫有立志”;“奋乎百世之上,百

  • 卷十一·阿桂

    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夀盛典卷十一圣德【七  仁德】【臣】等谨案仁者必夀理有不求而得者恭读御制经筵论谓夀非一己之私而有万世之言大哉圣言实万世帝王立德之鸿规矣本年庆介八旬正诞仁夀凝禧固已嘏集福崇鬯浃於太和之

  • 提要·赵善璙

    【臣】等谨案自警编九卷宋赵善璙撰善璙太宗七世孙家南海端平中尝知江州其书乃编次宋代名臣大儒嘉言懿行之可为法则者凡学问类子目三操修类子目十二齐家类子目四接物类子目七出处类子目五事君类子目十一政事类子目十一

  • 卷二十四·王道焜

    <经部,春秋类,左传杜林合注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杜林合注卷二十四 明 王道焜赵如源 同编成公四经【丙戌】十有六年春王正月雨水冰【无传记寒过节水封着树○雨水冰如字公羊传云雨而水冰也传子付反】○夏四月辛未滕

  • 卷十二目录·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览经史讲义卷十二目録书经德无常师主善为师善无常主协于克一检讨【臣】陈兆仑监察御史【臣】马 燝监察御史【臣】沈景澜俾万姓咸曰大哉王言又曰一哉王心克绥先王之禄永底烝民之生检讨【臣】鹤 年汝分

  • 四法品第二·佚名

    于是持心梵天。说此偈赞佛已,长跪叉手前白佛言:何谓菩萨志性坚强意不懈厌。何谓菩萨所言柔和辞无恼热。何谓菩萨所造德本超诸众生。何谓菩萨威仪安详而不卒暴。何谓菩萨于清净白法多所长益。何谓菩萨所至土地游步究缚。

  • 卷四·佚名

    复次粗坚园南二十由旬有粗坚地。纵广正等二百五十由旬。周匝千由旬。有百一种采绘严饰清净柔软。其地中间有四宝台间错庄严。天曼陀罗华散布其地。道路长二十由旬。阔半由旬清净严饰。华果树林衣服音乐庄严等树一一具

  • 菩提达摩考·胡适

      &mdash;&mdash;中国中古哲学史的一章  菩提达摩的传说在禅宗史上是一件极重要的公案。禅宗尊达摩为初祖,造出许多无稽的神话,引起后来学者的怀疑,竟有人怀疑达摩为无是公、乌有先生一流的人。我们剔除神话,考证史料

  • 佛说称赞如来功德神咒经一卷·佚名

    唐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峰山顶。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摩诃萨万二千人俱。皆是贤劫大菩萨众。尔时世尊于此众中。告慈氏菩萨摩诃萨曰。今现在十方诸佛如来胜妙吉祥名号。若有

  • 大乘起信论略述序·昙旷

    沙门澄漪述至觉潜辉异学峰起。不有甄述正法斯讹。故大士马鸣发挥真谛。括众论绾群经。破二边协中道。作此正论以奖将来。福润河沙声流法界。张皇教义融会真筌。为学人之宗源作道者之龟镜。故先贤硕德开释巨多。广略之

  • 入就瑞白禪師語錄卷之八·明雪

    明住天台護國寺嗣法門人寂蘊編頌古世尊陞座當場一機,覿面示伊。不假聲色,寧屬有為?文殊白槌,畫鼓聲催。昨宵一陣春風起,山花處處笑微微。拈花拈花示處無多子,秪要當機見得親,賴有頭陀解微笑,直至而今花更新。未離兜率,已降皇宮

  • 小妇人·奥尔科特

    美国19世纪女作家路易莎 ·奥尔柯特的作品。玛奇是一位贫穷的牧师,他有4个女儿。战争时他应征入伍,圣诞节前夕给女儿们寄来了信,叮嘱她们要认真履行自己的工作,同自己心中的敌人战斗。几个孩子都努力地使自己更加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