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梵网合注凡例

一古人经疏必各别行。一则不敢以疏混经。二则经疏文义各有血脉。不宜间断夹杂故也。后代根钝。对阅为难。于是为师匠者。每每从而会之。虽巧被初机。慈心殷厚。而割裂纷缪。亦觉不少。今欲仍古式。恐后人复加割会。乃曲殉时机。合经成注。但经文顶格书之。注低一字。科低二字。即卷首缘起。亦低一字。所以表示尊重佛语弗敢滥混也。

一古人既不以疏杂经。故甚至有字字句句而为科者。以科即是疏。即能表诠经旨。故不厌其繁也。会之者亦字字句句而科之。几使经文不成句读。亦可慨矣。且末法根钝多畏繁科。今乃止设大科。其余子科。悉皆从略。设有一二不能免者。即于疏中出之。使经文不至支离割截。

一古人著述每多破立。如玄义。悬谈等。必先出旧解。方事折衷。今此经上卷。虽有一二家解。不足流通。下卷则惟义疏发隐一书。其中缺略虽多。纰缪则少。纵有一二出入。亦不复辨别是非长短。但自据理直释而已。若欲委知古今同异。请以义疏发隐对阅。自当知之。

一戒相结罪重轻。一一本于大小经律。深思细择。融会贯通。方敢组织成文。使其言简意尽。并无片言只字。敢任私臆。但不复如毗尼集要。逐节标其出某处耳。倘不相信。请徧阅大藏。极其精通。然后料简予所不及。赐以教正。予深望焉。

一大乘律法。虽是一切律之所朝宗。然既通于七众。故于比丘五篇七聚名义。仍须隐而不说。盖菩萨比丘。及比丘尼。自应习学毗尼集要。及律藏全书。即于彼中通晓篇聚名义。此中不必更宣。若菩萨沙弥。菩萨优婆塞等。只须依此修学。而篇聚名义。尚非分内之所应知。万万勿求先知。致成盗法重难。高明之士。信之慎之。

猜你喜欢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第四义疏上·智旭
  卷第十六·永觉元贤
  卷三百八十六·佚名
  评无乐器之音乐·太虚
  佛法与哲学·太虚
  佛说炽盛光大威德消灾吉祥陀罗尼经序·佚名
  校量布施功德缘品第十·佚名
  致 常 恩 书·太虚
  卷第九·箬庵通问
  目次·宗密
  卷第二十六(余字号)·朱时恩
  修习般若波罗蜜菩萨观行念诵仪轨一卷·佚名
  主席雪窦寺法语·太虚
  贤护分正信品第四·佚名
  卷四·野竹福慧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一百二十八·徐世昌

    陈沆陈沆,字太初,号秋舫,蕲水人。嘉庆己卯一甲一名进士,授修撰。有《简学斋诗存》。晓行破晓才分路,输啼响复停。大霜疑小雪,残月避高星。树影连村暗,鸡声带水听。谁家林馆静,幽梦未曾醒。万寿寺七松韵不雨何

  • 卷一百四十一·冯惟讷

    钦定四库全书卷 古诗纪卷一百四十一  明 冯惟讷 撰 外集第一 仙诗 甯先生游海诗 【十真记曰甯先生者古之神仙在黄帝之前尝游崑丘之外有兰沙之地去中都万里其沙如细尘风吹成雾泛泛而起有石蓝之花轻而坚劲千年一开

  • 卷二百七十二·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七十二椒姜类四言古椒华颂         【晋】成公绥嘉哉芳椒载繁其实厥味惟贞蠲除百疾肇惟歳始月正元日永介眉寿以祈初吉椒赞          【晋】郭 璞椒之灌植实

  • 志第八 律历三上·魏收

    大圣通天地之至理,极生民之能事,体妙系于神机,作范留于器象。然则制物成法,故冥赜可寻;推变有因,而化生以验。昔黄帝采竹昆仑之阴,听凤岐阳之下,断自然之物,写自然之音。昔既协矣,黄钟以立;数既生矣,气亦征之。于是乎备数、和声、

  • 卷二百四十六 列传三十三·赵尔巽

      谭泰何洛会锡图库博尔辉冷僧机   谭泰,舒穆禄氏,满洲正黄旗人,扬古利从弟也。初授牛录额真。天聪八年,擢巴牙喇章京,与固山额真图尔格分统左右翼兵,略锦州。还从太宗伐明,自上方堡毁边墙以入,败明兵,克保安州。擢巴牙喇

  • 卷十五·舒赫德

    辛丑舒赫徳阿思哈杨景素奏言山东抚标中军防将海明人虽谨慎而才识短浅不能振作有为难胜外省营伍之任应请补用旗员以免贻悮其所遗抚标中军防将员缺查有新补徳州营防将武灵阿由健鋭营委署前锋防领厯陞直督标游击因在临

  • 第三十四章 在莫斯科·冯玉祥

    一九二六年五月九日正午,我们一行人到达了莫斯科。经过五六天困顿的火车生活,一下车,便觉得耳目一新。在车站上欢迎的人员很多,步兵、骑兵,都人强马壮、武器鲜明。苏联政府人员个个显得精明强干、富于朝气。其中最多而且最

  • 广言·孔鲋

    晏、明,阳也。旰、晏,晚也。算、丽,数也。叜、艾,老也。佥、皆,同也。交、校,报也。舒、布,展也。扬、翥,举也。索、略,求也。获、干,得也。奚、害,何也。里、度,居也。周、浃,匝也。充、该,备也。列、厥,陈也。轓、辀,舆也。废、措,置

  • 参读礼志疑卷上·汪绂

    婺源汪绂撰今之谭经者于易则欲罗侔京王何于书于诗则欲搜小序笺疏以朱蔡爲少也独于礼则望汉儒注疏而郤行虽云庄集说亦倦然而不戡卒业矣夫焦京流于术王何入于书诗之大小序则附会穿凿而不复察于本篇之意防所存汉唐诸儒

  • 卷一百五十四·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一百五十四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嘉礼二十七昏礼汉书惠帝本纪四年冬十月立皇后张氏通典汉惠帝纳后纳采鴈璧乗马束帛聘黄金二万斤马十二匹吕氏为惠帝娶鲁元公主女故特优

  • 卷十五·魏了翁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要义卷十五宋 魏了翁 撰僖公六年至十五年【一】诸侯无故不造城齐威以新密罪郑书新城以新城为郑之罪状刘炫云先王之制诸侯无故不造城造城则攻其所造司马法曰产城攻其所产是也郑以非时筑城违礼害

  • 卷四·陆粲

    <经部,春秋类,左传附注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附注卷四      明 陆粲 撰孔氏正义【凡不与杜注相附而自为説者具此】春秋序和帝元兴十一年郑兴父子及歆创通大义奏上左氏始得立学遂行于世至章帝时贾逵上春秋大义

  • 所欲致患经·佚名

    西晋月支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五百。尔时诸比丘。明旦著衣持钵。入舍卫城。诸外道异学问诸比丘。沙门瞿昙。何因处患。以何别色痛痒思想生死识字苦。云何于此诸法

  • 横塘集·许景衡

    南宋哲学家许景衡著。原集三十卷,自明代以后,传本久绝。该集从《永乐大典》中采掇编纂而成,共二十卷。诗六卷,文十四卷。景衡立身刚直,这在集中都有所反映。其奏议中如论童贯误国、辨宗泽无过、论王安石不当自便诸劄

  • 花案奇闻·佚名

    《花案奇闻》这部小说选用的是传统的才子佳人的题材,但又不落窠臼,表现了一种具有进步意义的思想观念。《花案奇闻》抨击了社会的黑暗,抨击了淫僧、恶棍和甘愿任人玩弄的小官王子弥,讽刺了科举制度的腐败,对了解当时世情均

  • 梁山泊同窗琴书记·佚名

    用泉州话演述流行于闽南的两大民间文学之一的仙伯英台故事。越州诸暨县南庄富翁,为掌中珠女儿英台择婿,特开放花园,求牡丹花诗为唯一条件。有一青年交出牡丹诗,英台却拒之且不能回诗。因而发愤读书,扮男装携书僮(亦女扮男装

  • 请观音经疏·智顗

    佛典注疏。隋智顗述,灌顶记。一卷。是东晋难提译《请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咒经》(简称《请观音经》)的注释书。不分章次,不列标题。释文先释经名,再论五重玄义,后依经文顺序对全经进行疏解。见载于明、清诸版大藏

  • 华严经关脉义记·法藏

    简称《关脉义记》。佛教著述。唐法藏撰。一卷。是唐译《华严经》的论释书。分四部分(称“四势”):一、展转无尽势;二、卷摄相无势;三、展卷无碍势;四、问答取文势。前两部分从展一为多、类结成本、摄广就略、以义圆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