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太上无极总真文昌大洞仙经

简称《文昌大洞仙经》。道教书。为《大洞真经》之南宋传本,乃扶乩降笔,世称蜀本或梓潼文昌经本。凡五卷。卷一、二述文昌帝君之经历、德行及此经之产生和要旨。卷三至卷五为元始天王所说“洞章”三十八章,取自《大洞玉经》。《大洞真经》原出晋时,本上清派炼养之书, 以存神诵咒为主,而此经则以济生度死,消灾延寿为主,把《大洞真经》中的存神之法,全部删去。劝人安于本份, 以诵经斋醮,行善积德为修持之要,实南宋流行之道教劝善书的一种。收入《道藏》第16册。元代卫琪为之作注,名《玉清无极总真文昌大洞仙经》十卷,收入《道藏》洞真部玉诀类。《道藏精华录》中有清朱珪校《文昌帝君大洞真经》三卷。

《太上无极总真文昌大洞仙经》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金丹大成集·萧廷芝
  黄箓救苦十斋转经仪·佚名
  诸真圣胎神用诀·佚名
  宋本备急灸法·佚名
  太上洞神洞渊神咒治病口章·佚名
  急救仙方[四库本]·佚名
  幼科杂病心法要诀·吴谦
  易原就正·包仪
  修真秘录·佚名
  上清黄庭五藏六府真人玉轴经·佚名
  龙虎还丹诀·佚名
  黄帝阴符经集解·袁淑真
  焦氏易诂·尚秉和
  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章经·佚名
  周易集传·龙仁夫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三十五出 计竦·李渔

    〖一剪梅〗(外冠带,净、丑扮役随上)人到神京眼自高,帝座非遥,相座非遥。(老旦上)家门将至喜偏饶,儿会今朝,媳会今朝。(外)去国常忧白发新,回来幸是黑头人。(老旦)只因天末多乡思,添却眉间几道顰。(外)夫人,我和你奉旨还朝,已到京师地界了

  • 楚辞集注卷第一·朱熹

    【一】离骚经第一【离骚一】离骚经者,屈原之所作也。屈原名平,与楚同姓,仕于怀王,为三闾大夫。三闾之职,掌王族三姓,曰昭、屈、景。【战国策楚有昭奚恤。元和姓纂云:楚武王子瑕食釆于屈,因氏焉。屈重、屈荡、屈建、屈平并其后

  • 提要·文洪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八文氏五家集      总集类提要【臣】等谨案文氏五家集十四卷明长洲文氏四世五人之诗也文洪字功大成化乙酉举人官涞水教谕着括囊稿诗一卷文一卷其孙征明着甫田集诗四卷征明长子彭字夀

  • 千百年眼卷八·张燧

    《周易举正》 唐司户参军郭京,作《周易举正》三卷,云曾得王辅嗣、韩康伯手写真本,比校今世流行本,或将经作注,用注作经,小象中间以下句反居其上,爻词注内移后义却处于前,兼有脱遗谬误者,并依定本,举正其讹,凡一百三节。此书近世

  • 卷十五·张九成

    钦定四库全书孟子传卷十五宋 张九成 撰孟子曰为政不难不得罪于巨室巨室之所慕一国慕之一国之所慕天下慕之故沛然徳教溢乎四海一国之心归于一国之贤者人君能即民心所归之人而用之则一国之人欢欣鼓舞令之则听禁之则

  • 卷之一百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九十·阿桂

    二月丙申阿桂色布腾巴尔珠尔奏言【臣】等督率官兵攻撃登古对面髙峰近询土人地名罗博瓦若从迎面直攻殊难得手今访得髙峰阳坡之旁有路可通出贼碉之后而此一路石大沟深积雪极厚贼人不料我兵越险前往是以尚未设备【臣】等

  • 述策第十四·桓谭

    或云:「陈平为高帝解平城之围,则言:『其事秘,世莫得而闻也。』此以工妙踔善,故藏隐不传焉。子能权知斯事否?」吾应之曰:「此策乃反薄陋恶,故隐而不泄。高帝见围七日,而陈平往说阏氏,阏氏言于单于而出之,以是知其所用说之事矣。彼

  • 平书订卷七 制田第五上·李塨

    平书曰:孟子以制民恒产为王政之本,然则民产不制,纵有善治,皆无本之政也。譬诸室基固者,即壁桷有损不倾;基不固,虽极雕绘之观,一遭风雨立覆矣。三代以下,百姓未尝无治安之时,乃多不过数十年,少则数年,即不得其所者,本不立也。然自秦

  • ●十、经学复盛时代·皮锡瑞

    经学自两汉后,越千余年,至国朝而复盛。两汉经学所以盛者,由其上能尊崇经学、稽古右文故也。国朝稽古右文,超轶前代。康熙五十四年,御纂《周易折中》二十二卷;乾降二十年,御纂《周易述义》十卷;康熙六十五年,钦定《书经传说汇纂

  • 《心經》讀·欧阳竟无

    此文從《舍利子般若》抉出,旨要唯是表第一義諦,更無其余。如《十二門論》,抉《中論》十二義,示空三昧,入涅 門,旨要唯是一空義也。又如咒之有心中心。十六分六百卷如咒,《心經》寥寥幾句如咒心。故不讀六百卷,不足以讀寥寥幾

  • 《左 传》·佚名

    第一节 《左传》的传授过程前一章讲到《春秋》一书。因为《春秋》叙一件事,只是寥寥几个字,很不容易了解,于是后人有给它作解说的“传”。根据《汉书·艺文志》,解说的《春秋》“传”有五家:(一)

  • 辩正论卷第六·法琳

    佛道先后篇第三儒生久之。更为议曰。寻佛教东夏未六百年。晋宋已来其风始盛。犹谓功无与等。世不能名。况老教中华年代绵远。经史具载略可而闻。案道经元皇历云。吾以清浊元年正月甲子。下师伏羲。治国太平白日升天。

  • 天演论·赫胥黎

    近代严复所译英国科学家赫胥黎《进化论与伦理学》一书的前半部。分两卷,三十三篇。1897年译成,在天津《国闻报》增刊《国闻汇编》连载,次年正式出版。1931年收入商务印书馆《严译名著丛刊》。十几年间,先后出现了三十多个

  • 何氏语林·何良俊

    《何氏语林》30卷,明何良俊撰。这是一部仿《世说》体的轶事小说,明清以来颇为流行。据《隋书·经籍志》载,东晋裴启撰有《语林》一书,其书久佚,后来刘义庆所撰《世说新语》,即是仿效裴启《语林》的体裁而作的。自《世说》行

  • 左氏传续说·吕祖谦

    十二卷。宋吕祖谦撰。此书是续《左氏传说》而作,以补《传说》之未及,故名为《续说》。此书为吕氏晚年所作,其体例一仍《传说》,亦随文解义,但其议论则稍不及《传说》之阔大。卷首《纲领》称“《左传》字字缜密”,“一部《左

  • 法镜经·佚名

    全一卷(或二卷)。东汉安玄译,严佛调笔受。收于大正藏第十二册。本经与大宝积经卷十九康僧铠所译之郁伽长者会,及竺法护所译之郁迦罗越问菩萨行经,皆为同本异译经。然本经系古译本,将释尊译作众祐,舍卫国译作闻物国,长者译作理

  • 象田即念禅师语录·佚名

    明净现说,净痴等编。四卷。卷一收小参、示众、秉拂、示做工夫要语;卷二收颂古、问答、机缘、杂著;卷三收,室中漫言;卷四收,山居诗、关居诗、十僧诗、杂咏。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二十七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