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石遗室诗话

近人陈衍(号石遗)著。32卷。1929年商务印书馆(上海)初版,线装4册。卷首有著者《自序》。诗话第1则说明诗话之作是由于受到郑孝胥和沈曾植的怂恿,相当于自序。第2则叙述了道光、咸丰以来宋诗运动的兴起及其影响,第3则说明“同光体”一词的由来,可视为综论。以下便逐一论述了沈曾植、郑孝胥、林旭、陈三立、易顺鼎、叶大庄、陈木庵、杨增荦、江瀚、丁惠康、陈曾寿、沈瑜庆、林纾、秦树声、王乃征、俞明震等近代诗人。陈衍是同光体首领之一,此书是同光体诗派的主要论诗著作,对清末民初诗人,网罗较多,间有论及唐诗者。陈衍诗论中心为“三元说”,认为诗莫盛于开元、元和、元佑。强调宋人都是推本唐人余法而变化之。书中论诗的写作技法多有精妙之言。衍曾为《庸言杂志》、《东方杂志》撰诗话,后加以增订合并而成此书。又有《石遗室诗话续编》十卷。此书网罗清末民初诗人颇多,可与其《近代诗钞》相互补充。

《石遗室诗话》全部章节目录

(1)●卷一
(2)●卷二
(3)●卷三
(4)●卷四
(5)●卷五
(6)●卷六
(7)●卷七
(8)●卷八
(9)●卷九
(10)●卷一○
(11)●卷一一
(12)●卷一二
(13)●卷一三
(14)●卷一四
(15)●卷一五
(16)●卷一六
(17)●卷一七
(18)●卷一八
(19)●卷一九
(20)●卷二○
(21)●卷二一
(22)●卷二二
(23)●卷二三
(24)●卷二四
(25)●卷二五
(26)●卷二六
(27)●卷二七
(28)●卷二八
(29)●卷二九
(30)●卷三○
(31)●卷三一
(32)●卷三二
(33)●卷一
(34)●卷二
(35)●卷三
(36)●卷四
(37)●卷五
(38)●卷六

猜你喜欢
  吕洞宾度铁拐李岳·岳伯川
  云谣集杂曲子·佚名
  汉高皇濯足气英布·尚仲贤
  梦鹤轩梅澥诗钞·缪公恩
  夹竹桃顶针千家诗山歌·冯梦龙
  吴礼部词话·吴师道
  灵芬馆词话·郭麐
  诗镜总论·陆时雍
  诗人主客图·张为
  三华集·钱子正
  雁山吟·吕声之
  眉庵集·杨基
  聊斋俚曲集·蒲松龄
  庞居士误放来生债·刘君锡
  香销酒醒词·赵庆熺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二出 旅寄·汤显祖

    【捣练子】〔生伞、袱、病容上〕人出路,鸟离巢。〔内风声介〕搅天风雪 梦牢骚。这几日精神寒冻倒。“香山<山奥>里打包来,三水船儿到岸开。要寄乡心 值寒岁,

  • 破幽梦孤雁汉宫秋·臧懋循

    破幽梦孤雁汉宫秋杂剧元马致远撰《元曲选》 破幽梦孤雁汉宫秋杂剧 (明)臧晋叔编破幽梦孤雁汉宫秋杂剧(元)马致远撰●破幽梦孤雁汉宫秋杂剧目录楔子 〔音释〕第一折 〔音释〕第二折 〔音释〕第三折 〔音释〕第四折 

  • 卷三百八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三百八十六张籍和韦开州盛山十二首宿云亭【一作寺】清浄当深处虚明向远开卷帘无俗客应只见云来梅溪白爱新梅好行寻一径斜不教人扫石恐损落来花茶岭紫芽连白蘂初向岭头生自看家人摘寻常触露行

  • 卷五十五·志第二十二·柯劭忞

      ○百官一   世祖命刘秉忠、许衡定官制,以中书省管政事,枢密院管兵,御史台司纠劾,又设行省、行台,使内外均其轻重,以相维系,立法之善,殆为唐宋所不及。然上自中书省,下逮郡县亲民之吏,必以蒙古人为之长,汉人、南人贰之。终

  • 西南纪事卷七·邵廷采

    金堡邓凯金堡金堡,字道隐,浙江仁和人,任气敢言,学古有识。崇祯十三年庚辰进士,知临清州,甫五月,落职。顺冶二年乙酉夏,大清师下杭州,余杭人姚志卓起兵复县城,杀新令,堡往依之。志卓败走富阳,堡渡江依郑遵谦。是年,唐王立,鲁王犹称监

  • 卷之六十七·佚名

    光绪四年。戊寅。二月。辛巳。朔。上诣钟粹宫。问慈安端裕康庆昭和庄敬皇太后安。长春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庚戌皆如之。内起居注  ○谕内阁。翰林院侍讲张佩纶奏。请敬遵成宪。遇灾修省。各摺

  • 五六九 河南巡抚郑大进奏现在查办违碍书籍章程并遵旨予限二年办理折·佚名

    五六九 河南巡抚郑大进奏现在查办违碍书籍章程并遵旨予限二年办理折乾隆四十三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河南巡抚降一级又降三级留任臣郑大进跪奏,为钦奉上谕事。窃臣准刑部咨乾隆四十三年十一月初二日奉上谕:前经降旨各督抚查

  • 韩擒虎传·魏徵

    韩擒虎字子通,河南东垣人,后迁居到新安。 他的父亲韩雄,以勇猛有气节而闻名,在北周做官,官职到大将军、洛陽、虞州等八州刺史。 韩擒虎年少时,粗犷豪迈,以有胆识和谋略而著称,体貌魁梧伟岸,有一副英雄豪杰的仪表。 他又喜欢读

  • 高宗本纪·欧阳修

    高宗名治,字为善,是太宗的第九个儿子。母亲是文德皇后长孙氏。最初被封为晋王,贞观七年(633),兼领不亲任职的并州都督。贞观十七年(643),太子李承乾被废黜,次子魏王李泰当立为皇太子,也因获罪被废,于是太宗立李治做了皇太子。

  • 第一章 我国民族的起源·吕思勉

    我国现在,所吸合的民族甚多,而追溯皇古之世,则其为立国之主的,实在是汉族。汉族是从什么地方,迁徙到中国来的呢?这个在现在,还是待解决的问题。从前有一派人,相信西来之说。他们说:据《周官·大宗伯》和《典瑞》的郑注:古代的祭

  • 祭统·戴圣

    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夫祭者,非物自外至者也,自中出生于心也;心怵而奉之以礼。是故,唯贤者能尽祭之义。贤者之祭也,必受其福。非世所谓福也。福者,备也;备者,百顺之名也。无所不顺者,谓之备。言:内尽于己,而外

  • 燕礼第六·佚名

    燕礼。小臣戒与者。膳宰具官馔于寝东。乐人县。设洗、篚于阼阶东南,当东霤。罍水在东,篚在洗西,南肆。设膳篚在其北,西面。司宫尊于东楹之西,两方壶,左玄酒,南上。公尊瓦大两,有丰,幂用绤若锡,在尊南,南上。尊士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释要·智旭

    此直指吾人现前一念介尔之心。即是三般若也。夫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但以生法太广。佛法太高。初心之人惟观心为易。是故大部六百余卷。既约佛法及众生法。广明般若。今但直约心法显示般若。然大部虽广明佛法及众生法。

  • 佛说乐想经·佚名

    西晋月支国三藏竺法护译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彼时世尊告诸比丘。诸有沙门婆罗门。于地有地想。乐于地计于地为我。彼言地是我。我说彼未知水火风。天神梵天阿婆天阿鞞婆天。净有净想。乐于净计

  • 卷第一百六·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一百六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临济宗南岳下三十七世随录邵武安国开莲受禅师示众。牛头没马头回。原属诸方近套。掷金鈎布铁网。亦非越格提持。

  • 入就瑞白禪師語錄卷之十四·明雪

    明住天台護國寺嗣法門人寂蘊編書復住龍華復唐司馬存憶沈司寇何山請主白雀寺啟秉敕旨於靈山,同扶末劫;闢津梁於震旦,不負初心。大道既弘,諸佛咸喜。恭惟大居士閣下,德彌朝野,道王人天,四兵摧魔外之威,獰三尺稟覺王之律令世法之

  • 御定道德经注·成克巩

    福临钦定。成克巩纂。上下两篇。有《四库全书》本行世。《道德经》乃春秋时老子即李耳(老聃)所著。为中国古代影响最为深远的哲学名著,被历代所重视。自汉代人河上公为该书注释开其端,紧随其后注释者代不乏人,据《四库全

  • 急救仙方[四库本]·佚名

    方书。又名《救急仙方》。北宋时作品。撰年撰人均无考。本书原是道教徒抄录的若干种方书的汇编,现有《四库全书》本和《道藏》本二种。六卷。不著撰人。《四库全书》辑自《永乐大典》,断为宋代之作。此书卷一为背疮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