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韩擒虎传

韩擒虎字子通,河南东垣人,后迁居到新安。

他的父亲韩雄,以勇猛有气节而闻名,在北周做官,官职到大将军、洛陽、虞州等八州刺史。

韩擒虎年少时,粗犷豪迈,以有胆识和谋略而著称,体貌魁梧伟岸,有一副英雄豪杰的仪表。

他又喜欢读书,经书、史书、百家之言都略知大旨。

周太祖看见他后认为他很独特,就让他与太子们一起游玩。

后来,因为立了军功,授官职为都督,新安太守,慢慢地提升到仪同三司,世袭新义郡公。

武帝攻打齐国,齐将独孤永业镇守金墉城,韩擒虎说服他投降。

进军平定范陽,他又被加授上仪同,授官职为永州刺史。

陈国军队逼进光州城,韩擒虎以行军总管之职打败了他们。

又跟从宇文忻平定合州。

高祖作丞相后,他为合州刺史。

陈国将领甄庆、任蛮奴、萧摩诃等互相声援,多次侵犯江北,先后侵入北周边界。

韩擒虎多次挫败他们的锐气,使陈国士气大丧。

隋文帝开皇初年,文帝暗中怀有吞并江南的志向,认为韩擒虎有文武之才,平素很有名气,于是就授他为庐州总管,委韩擒虎以平定陈国的重任,很是叫敌人惧怕。

等到大规模攻打陈国,以韩擒虎为先锋,他率领五百士卒夜里渡江,袭击采石,守城的陈军都醉了,韩擒虎于是就攻取了它。

进攻姑苏,半天时间就攻了下来,紧接着又夺取了新林。

江南的老百姓平常听到他的威名、信誉,都来军门拜见他,昼夜不断。

陈国人非常害怕,他们的将领樊巡、鲁世真、田瑞等陆续投降了韩擒虎。

晋王杨广把这些情况奏报给高祖,高祖听后非常高兴,大摆宴席犒赏群臣。

晋王派遣行军总管杜颜与韩擒虎会合,步兵和骑兵达两万人。

这时,陈叔宝派领军蔡征镇守朱雀航,听说韩擒虎将到,众士兵因害怕韩擒虎而溃逃。

任蛮奴被贺若弼战败,丢下军队向韩擒虎投降。

韩擒虎以精锐的骑兵五百人直攻朱雀门。

陈国士兵打算迎战,任蛮奴指着他们说:“我尚且投了降,你们还干什么!”大家都纷纷溃散逃走。

于是平定金陵,活捉陈国国君陈叔宝。

当时贺若弼也有一部分功劳。

于是皇帝就下诏对晋王说:“这两个人,深谋大略,在东南防备侵犯之敌,我本委任他们,平定东南,安抚百姓,一切都跟我想的一样。

九州不统一,已经有几百年了,凭他们这些名臣的功劳,来完成太平盛世的大业,天下大事,还有什么能超过这些呢?听到这情况感到很欣慰,实在是很高兴。

平定江南,是这两个人的力量啊!”于是赏赐绢帛万段。

随后又下诏对韩擒虎、贺若弼二人说:“你们扬国威于万里之外,宣扬教化于江南一隅,使东南百姓从水深火热中摆脱出来,几百年的敌人十来天的时间就清除干净,这只是你们的功劳啊。

你们高高的名声塞于宇宙,昌盛的大业显耀于天地,远听前世古人之事,很少与你们能够匹敌。

军队凯旋,知道为期不远了,我很想念你们,度日如年。”等到回到京城,贺若弼和韩擒虎在皇上面前争功,贺若弼说:“我在蒋山殊死作战,打败敌人精锐的部队,活捉敌人的勇将,威风大振,于是平定陈国。

韩擒虎并不怎么与敌人交锋,怎么能与我的功劳相比!”韩擒虎说:“我奉晋王的指示,让我和你的军队合在一起,来攻打陈国都城,你贺若弼竟敢在我前面冒险出兵,一遇到贼人就展开战斗,致使将士们死伤很多。

我带领精锐的骑兵五百人,武器不沾血,就攻下金陵,使任蛮奴投降,捉住陈叔宝,占据他们的府库,把他们的巢穴都倾覆了。

贺若弼到晚上,方才叩响北掖门,我打开城门接纳他。

他连补救罪过都来不及,怎能与我相比!”皇上说:“你们两个都应授予特殊功勋。”于是升任韩擒虎为上柱国,赏赐绢物八千段。

后来有司揭发韩擒虎放纵士兵,婬污陈宫,因犯这罪状不对他加封爵邑。

以后,突厥来朝拜,皇上对他们说:“你们听说江南有陈国天子吗?”他们回答说:“听说过。”于是皇上让侍从领突厥使臣到韩擒虎面前,说:“这就是捉获陈国天子的人。”韩擒虎狠狠地看了他们一眼,他们非常恐惧,不敢抬头看他,他就是这样威风凛凛。

另外封他为寿光县公,食邑一千户。

以行军总管的身份屯兵驻守金城,防备胡寇来犯,随之又授凉州总管之职。

不久,韩擒虎被皇上征召回到京城,皇上在内殿设宴款待,恩礼很厚。

不久,他邻边的老妇人看见他的门下仪仗很盛大,同王宫一样,老妇人感到奇怪便问他们。

他们中间有人回答说:“我来迎接大王。”忽然不见了。

又有人病得很厉害,恍恍忽忽地走到韩擒虎家里说:“我想拜见大王。”左右的人问道:“什么王?”回答说:“阎罗王。”韩擒虎的手下侍从想打他,韩擒虎制止他们说:“我生前做到了上柱国,死后能做阎罗王,这已很满足了。”因此生病,几天就死了。

死时五十五岁。

猜你喜欢
  卷十七 元帝·王夫之
  第四十四回 布德扬威连番下诏 擒渠献馘逐载报功·蔡东藩
  卷第一百二十九·胡三省
  第十五回 定燕地韩广自立 救赵王厮卒奏功·黄士衡
  卷之四百八·佚名
  第五十二册 天聪六年四月·佚名
  一五○七 军机大臣奏遵查《永乐大典》内有御题诗章者一并呈览片·佚名
  卷第一·习凿齿
  钦定兰州纪略·阿桂
  张家玉传·张廷玉
  柳升传·张廷玉
  卷七十五·佚名
  卷十四·曾巩
  王衍庆·佚名
  徐景文·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董康

      ○易水寒·雜劇   明餘姚葉憲祖所撰。憲祖、字美度。別號六桐。塡詞別號曰檞園。萬曆己未進士。官至廣西按察使。善塡詞。街談巷語。亦化神奇。得元人之髓。花晨月夕。徵歌按拍。一詞脫稿。即令伶人習之。此劇

  • 第四折·佚名

    (外扮范仲淹领祗从人上)(范仲淹云)胸中志气凌霄汉,腹内诗书贯斗牛。老夫范仲淹是也。今为唐学士举荐延寿马,与耶律万户交战去了,有飞报前来,被延寿马大破虏寇,得胜回京,奉圣人的命,今日是五月端午蕤宾节令,御园中一来犒劳三军

  • 古诗镜卷三十一·陆时雍

    <集部,总集类,古诗镜>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镜卷三十一 明 陆时雍 编 歌谣第二 汉 高帝【姓刘氏讳邦字季】 大风歌 【汉书曰高帝既定天下还过沛留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佐酒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上击筑自

  • ●卷六·魏泰

    韩魏公以病乞乡郡,遂以使相侍中判相州,既而疾革,一夕,星陨于园中,枥马皆鸣,翌日,公薨。上为神道碑,具述其事。熙宁初,朝廷初置条列司,诸路各置提举常平司,及常平线,收二分之息。时魏公镇北都,上章论其事,乞罢诸路提举官,常平法依旧

  • ◎选举(上)·徐天麟

    ○贤良方正(茂材异等附)孝文二年,诏曰,乃十一月晦,日有食之,二三执政,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以匡朕之不逮。十五年,诏诸侯王公卿君守,举贤良能直言极谏者,上亲策之,傅纳以言。孝武建元元年,诏丞相御史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诸侯相,举

  • 卷一·王明清

    挥麈後录●卷一○自汉哀帝以来历代加上皇帝尊号古之尊称,曰皇、曰帝、曰王。自秦并天下,始兼皇帝之尊,穷宠极崇,度越前载,后虽有作,亦无加焉。汉哀帝建平二年,待诏夏贺良等言:&ldquo;赤精子之谶,汉家历运

  • 绎史卷六十二·马骕

    壁县知县马骕撰呉通上国【季札让立附】左传【成公二年】楚之讨陈夏氏也庄王欲纳夏姬申公巫臣曰不可君召诸侯以讨罪也今纳夏姬贪其色也贪色为淫淫为大罚周书曰明徳慎罚文王所以造周也明徳务崇之之谓也慎罚务去之之谓也

  • 评鉴阐要卷九·乾隆

    宋孝宗以张浚为枢密使都督江淮军马纲孝宗初召张浚向用之意甚殷既曰倚魏公如长城又曰虽乞去之章曰上朕决不许赐书又有须与卿终之之语若深相倚任者何以福州之命去之曽无难色及虞允文宣抚四川且戒以无效张浚迂濶又若夙所

  • 世家卷第十四 高丽史十四·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睿宗三。○(乙未)十年春正月壬申朔放朝贺。癸酉宴辽横宣使于干德殿。乙亥宴落起复使于干德殿。丙子辽遣观察使高庆顺来贺生辰。戊寅宴辽

  • 民国元年(1912)九月廿五日至十二月廿八日·胡适

    (在康乃耳大学文学院)元年九月廿五日(星三)晨起入校,办注册事。下午有印度人setna君来访。此君自孟买来,与前记之盘地亚君同乡也。夜往戏园观南君夫妇(southernandmarlowe)演萧氏名剧hamlet。南君串hamlet,其妻马女士串ophelia

  • 吕文显传·李延寿

    吕文显是临海人。宋顺帝升明初年,为齐高帝萧道成录尚书省事,屡次升迁为殿中侍御史,后来作秣陵县令,封刘陽县男。齐武帝永明元年(483),任中书通事舍人。文显办理公事以严苛认真而被赏识,永明三年(485),兼领南清河太守,和茹法亮

  • 第四章养赡租·佚名

    (一)署台湾北路理番驻镇鹿港海防总捕分府、加五级纪录十次、陈,为剀切晓谕交纳,并严禁典卖短折事。案蒙臬道宪刘札,奉总督部堂程奏明清厘南北两路屯弁丁养瞻埔地,归番自耕,札委勘办。诚以屯丁与绿营兵粮无异,其赡租亦与绿营兵

  • 避晦卷六·杨慎

    【原文】易曰:&ldquo;趋吉避凶。&rdquo;夫祸患之来,如洪水猛兽,走而避之则吉,逆而迎之则亡。是故兵法三十六,走为最上策。避非只走也,其道多焉。最善者莫过于晦也。扰敌、惑敌,使敌失觉,我无患焉。察敌之情,谋我之势,中敌所不欲

  • 卷一百五十八·卫湜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一百五十八  宋 卫湜 撰是故古者天子以射选诸侯卿大夫士射者男子之事也因而饰之以礼乐也故事之尽礼乐而可数为以立德行者莫若射故圣王务焉是故古者天子之制诸侯岁献贡士於天子天子试之於射

  • 提要·吕祖谦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三吕氏家塾读诗记    诗类提要【臣】等谨案吕氏家塾读诗记三十二卷宋吕祖谦撰祖谦有书传已着録此其説诗之作也朱子与祖谦交最契其初论诗亦最合此书中所谓朱氏曰者即所采未子説也后朱子

  • 卷四十一(玄奘译)·佚名

    △菩萨藏会第十二之七四无量品第五尔时佛告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安住如是清净信已,佛薄伽梵。知是菩萨摩诃萨为菩萨藏法门之器。知是诸佛正法器已,躬往其所。开发显示菩萨之道。舍利子,汝今当知。如是法门差别之相。所谓菩

  • 菩萨戒本(出瑜伽论本事分中菩萨地)·佚名

    弥勒菩萨说沙门玄奘奉 诏译若诸菩萨。已受菩萨所受净戒。应自数数专谛思惟。此是菩萨正所应作。此非菩萨正所应作。既思惟已然后为成。正所作业当勤修学。又应专励听闻菩萨素呾缆藏。及以菩萨摩呾理迦。随其所闻当勤

  • 卷十五·佚名

    嘉兴大藏经 古雪哲禅师语录古雪哲禅师语录卷十五嗣法门人传我等编书复桐城汪刺史承念承施。至再至三。德薄行微。诚难消受。然草衣木食。穴处岩居。乃上古之风规。亦道人之本分。此贫衲所愿学而未能者也。嗣后幸勿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