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朝诗体备矣惟古乐府则置而不为天厯以来防稽杨先生与五峰李先生始相倡和为古乐府辞先生尝曰诗难乐府为尤难吾为古乐府非特声谐金石可劝可戒使人惩创感发者有焉善和予者惟李季和季和死和者寡矣且命吴复録季和死后凡若 
-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一百七十九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香山诗集喻良能字叔奇义乌人与兄良倚同入太学同年登进士第初补广德府三获强盗应赏格辞不受累迁国子监主簿进忠义传起战国王蠋终五代孙晟通一百九十 
-   ○定宗    定宗简平皇帝,讳贵由,太宗长子也。母曰昭慈皇后,乃马真氏。生于太祖元年丙寅。    太宗五年,以皇子与诸王按赤带将左翼军讨蒲鲜万奴获之,辽东平。    七年,诸王拔都讨奇卜察克、斡罗斯诸部,太宗以敌据坚 
-   1﹐1(一二,一○)
  甲、國民政府公布國民大會制定之中華民國憲法。
  乙、蔣主席廣播,維護和平統一方針決不變更,中共問題仍以政治解決,政府決不關閉和談之門。
  丙、國民政府發布大赦令。
  丁、民主同盟發表 
- 一三三六 寄谕江南等督抚严饬所属留心查访违碍书籍乾隆五十四年五月十七日大学士 伯和<珅>字寄江南、江西、浙江各督抚,乾隆五十四年五月十七日奉上谕:陈用敷奏请展限查缴禁书折内,据称现在各属缴到书籍为数无多,似已搜 
- 民国九年(一九二〇)我很做了些文学的活动,十一月廿三日下午到东城万宝盖胡同(俗语是王八盖)的耿济之君家里开会,大约记得是商量组织“文学研究会”的事情,大家叫我拟那宣言,我却没有存稿,所以记不得是怎么说了,但记得其中有一条 
- 宋纪八 宋文帝元嘉二十八年(辛卯,公元451年)[1]春,正月,丙戌朔,魏主大会群臣于瓜步山上,班爵行赏有差。魏人缘江举火;太子左卫率尹弘言于上曰:“六夷如此,必走。”丁亥,魏掠居民,焚庐舍而去。[1]春季,正月,丙戌朔(初一),北魏 
-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三十五人物志一百十五忠义传二十七【驻防八旗四乾隆年中共七十六人】德勒克布德勒克布黑龙江正黄旗人由护军校任佐领乾隆二十一年正月初九日随参 
- 钦差提督鴈门等关兼廵抚山西地方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吕 为申明乡约保甲以善风俗以防奸盗事照得成周立教监于夏商士有庠序学塾以乐其羣民有比闾族党以萃其涣故百井结为一体千民联属成家观俗于乡则里仁为美化行于下则比屋 
- 乾下坎上。需: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疏]正义曰:“此需卦系辞也。“需”者,待也。物初蒙稚,待养而成,无信即不立,所待唯信也,故云“需有孚”,言《需》之为体,唯有信也。“光亨贞吉”者,若能有信,即需道光明物得亨通,于正则吉,故云 
-  凡二十四章。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仁者,本心之全德。克,胜也。己,谓身之私欲也。复,反也。礼者,天理之节文也。为仁者,所以全其心之德也。盖心之全德,莫非天理 
- 宋 蔡模 撰告子章句下【凡十六章】任人有问屋庐子曰礼与食孰重曰礼重【任平声○任国名屋庐子名连孟子弟子也】色与礼孰重【任人复问也】曰礼重曰以礼食则饥而死不以礼食则得食必以礼乎亲迎则不得妻不亲迎则得妻必亲 
- <经部,春秋类,春秋地名考略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地名攷畧卷十二詹事府詹事高士竒撰曹国于陶丘【孔疏世本曹国伯爵谱云曹姬姓文王之子叔振铎之后也武王封之陶丘哀八年曹人或梦众君子立于社宫而谋亡曹曹叔振铎请待公孙 
- 明 陈第 撰惟十有三年春大会于孟津十有三年武王即位之十三年也此明明经文本无可疑者孔安国泥于大统未集之语遂以虞芮质成之日为文王受命之年九年文王崩武王立二年观兵又二年伐纣总之为十三年是以武王上冐文王之年合 
-                 ——半是抱怨半是爱【原文】彼狡童兮①,不与我言兮。维子之故(2),使我不能餐兮。彼狡童兮,不与我食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3)。【注释】①狡童:狡猾的孩子。②维:因为。③息:安,安宁。【译文】那个狡猾小 
- 【原文】“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①,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注释】 
- 沙门慧远撰次明修治忍力成就不计众苦。能忍违缘。故离三觉不起三想。少欲知足。能忍顺缘。故离色声香味触等。此两段竟。次离惑体。无染恚痴。染犹贪也。此三段竟。下复修治。三昧常寂。止行深也。智慧无碍。观行胜也 
- 蒙学读本。一卷。作者不详。从内容上分析,为南宋以后儒家学者撰辑。全书共一千八百八十二字。分为四段:第一段为四字句,第二段为五字句,第三段为六字句,第四段为七字句。均以韵文编成。全书汇辑孔、孟以来历代名人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