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一

钦差提督鴈门等关兼廵抚山西地方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吕 为申明乡约保甲以善风俗以防奸盗事照得成周立教监于夏商士有庠序学塾以乐其羣民有比闾族党以萃其涣故百井结为一体千民联属成家观俗于乡则里仁为美化行于下则比屋可封未有人各任情家自为俗而能成迁善远罪之治者也自教衰民散之后惟乡约保甲最良虽化民成俗之意未及方人而轨众齐物之方寔仍前代兹二法者累朝之所申明庙堂之所建白不啻再三矣乃有司视为常套谈者反唇闾巷苦其骚烦闻之疾首非法之不良民之难令则行法者为法之病也约束不择善良编派委之里老时逢朔望聚者岂无千人待至未申讲者不闻一语混杂而来饥疲而散圣谕昭揭遵违谁复知闻粉壁分明奸宄全不觉察即犯者盈庭罪人满狱吾惟有三尺之法在轻则杖笞重则绞斩如此而已矣不知先王以刑弼教非以刑为教也嗟夫道之以政而后齐之以刑犹为末务矧一言不教而惟五刑是加岂朝廷设官之本意哉积习既久振举实难若殿最之条但以教化风俗为首则守令之政自以乡约保甲为先乡约实行自无奸凶犹有奸凶是乡约之法未行也保甲实行自无盗贼犹有盗贼是保甲之法未行也二者不行即有便捷之才清修之节簿书词讼催科之能不免为俗吏何者谓其所急者末而教养之政不修也寓教养于乡约保甲之中则词讼自息差粮自完簿书不期省而自省矣但劝善惩恶法本相因而乡约保甲原非两事本院捧读高皇帝教民榜文及近日应行事例谓乡约之所约者此民保甲之所保者亦此民但约主劝善以化导为先保主惩恶以究诘为重议将乡约保甲总一条编除寄住流民各听房主地主约束容留者查其来厯出入者问其缘由但有强盗窃盗生发即将房主地主并治外其余本县及寄庒人民在城在镇以百家为率孤庒村落以一里为率各立约正一人约副一人选公道正直者充之以统一约之人约讲一人约史一人选善书能劝者充之以办一约之事十家内选九家所推者一人为甲长每一家又以前后左右所居者为四邻一人有过四邻劝化不从则告于甲长转告于约正书之纪恶簿一人有善四邻查访的实则告于甲长转告于约正书之纪善簿其轻事小事许本约和处以息讼端大善大恶仍季终闻官以凭奖□如恶有显迹四邻知而不报者甲长举之罪坐四邻四邻举之而甲长不报者罪坐甲长甲长举之而约正副不书掌印官别有见闻者罪坐约正副如此严行则一人罪犯九十九家之责也九十九家耳目一人善恶之镜也平居无事则互相丁宁一有过恶则彼此诘责白莲妖术奸宄凶民何所容其身出境为贼在家窝盗何所遁其迹地方安得不辑宁百姓安得不寡过刑清政简之效可以渐臻知礼畏义之风可以日长此目前第一急务也为此将巳试者与二三有司一讲求之倘以怠忽之心应督责之命选择不得其人激劝不由其道则期会祗增烦扰约束反济奸雄非法之无良实尔有司惰慢之罪也本院腼然抚临于上岂能昧是非之公以相曲庇哉 

猜你喜欢
  世袭列传二·薛居正
  雍正上谕 仁君何以要对弥天重犯网开一面·雍正
  卷第二百五十七·胡三省
  谏逐客书注释·李斯
  卷三下·朱熹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十三·佚名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二十二·佚名
  明熹宗哲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佚名
  一一四 复辟前后三·周作人
  明帝纪·令狐德棻
  野史无文卷十八(阙)·郑达
  卷二十二 秉德唐古辩谋逆·李有棠
  四·沈从文
  卷九·徐一夔
  第二十三章 隋唐的制度·吕思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唐鉴卷十五·范祖禹

    德宗四贞元五年二月帝从容与李泌论即位以来宰相曰卢杞忠清强介人言奸邪朕殊不觉其然泌曰人言奸邪而陛下独不觉其奸邪此之所以为奸邪也傥陛下觉之岂有建中之乱乎帝曰建中之乱术士预请城奉天此盖天命非所能致也泌曰天命

  • 卷八上·朱熹

    <史部,史评类,御批资治通监纲目>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卷八上 【起癸亥汉平帝元始三年○尽丙戌汉光武帝建武二年】凡二十四年 【癸亥】元始三年考异【按前已书元始元年此元始二字

  • 卷之六百三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二十五·萧常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二十五    宋 萧常 撰吴载记二 亮字子明权少子也权春秋高而亮最少故尤锺爱延熙十三年权旣废和遂以亮为太子十五年权寝疾徵诸葛恪为太傅滕胤为太常辅太子权死亮嗣

  • 第三十八册 崇德元年十二月·佚名

    第三十八册 崇德元年十二月十二月初一日,以南征朝鲜国,外藩各路蒙古王、贝勒各率兵来会於盛京。圣汗亲率大军南征朝鲜,命和硕郑亲王留盛京守国,多罗武英郡王驻牛庄守边关以防敌,多罗饶馀贝勒驻噶海城收集边民防敌。於是各

  • 景公欲以圣王之居服而致诸侯晏子谏第十四·晏婴

    景公问晏子曰:“吾欲服圣王之服,居圣王之室,如此,则诸侯其至乎?”晏子对曰:“法其节俭则可,法其服、居其室,无益也。三王不同服而王,非以服致诸侯也。诚于爱民,果于行善,天下怀其德而归其义。若其衣服节俭而众说也。夫冠足以修敬

  • 第30章&nbsp;坊记·戴圣

    孔子说:“君子的治民之道,打个比方来说,就好像防止河水漫溢堤防吧!它是为了防止百姓出现过失。虽然周密地为之设防,百姓中还是有人犯规。所以君子用礼来防止道德上的过失,用刑来防止邪恶的行为,用教令来防止贪婪的欲望。”孔

  • 指月录卷之一·瞿汝稷

    那罗延窟学人 瞿汝稷槃谈集吴郡天池山人 严澄道澈甫较后学梅岩释 开慧 捐资重梓后学  释 义行 重  阅七佛 ▲毗婆尸佛(过去庄严劫第九百九十八尊)偈曰。身从无相中受生。犹如幻出诸形象。幻人心识本来无。

  • 卷第一百四十·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四十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大种蕴第五中执受纳息第四之四以无间道证预流果。修彼道时四念住。几现在修。几未来修。乃至广说。问何故作此论。答欲止他宗显己义故。谓或有说

  • 摩登伽经卷下·佚名

        吴天竺三藏竺律炎共支谦译  观灾祥品第六  帝胜伽言。仁者善听。吾当更说星纪所行善恶之相。月离昴宿。是日生者。有大名称。人所恭敬。月离于毕者。所生豪贵。众共赞叹。月离于觜。是日生者。喜多忿诤。

  • 卷第三十·永觉元贤

    永觉和尚广录卷第三十嗣法弟子 道霈 重编续[穴/(丬*臬)]言序曰。昔余居荷山。因诸儒有所问辩。乃会通儒释。而作[穴/(丬*臬)]言。梓行已二十载。近因自浙反闽。再居鼓山。目系世变。时吐其所欲言。乃作续[穴/(丬*臬

  • 敦煌·井上靖

    本文坛巨匠、芥川龙之介奖得主——井上靖代表作之一,荣获每日艺术大奖,无数读者从《敦煌》的故事中惊奇地注目中国西部,更有大批游人拿着井上靖的西域小说,走上去往敦煌的漫长征程。作家对人生对历史寄予了独特思考,对中国

  • 晓庵新法·王锡阐

    清朝初年王锡阐所著。成书于康熙三年(1664),是清初国人独立撰述的一部重要的天文著作。王锡阐创作本书的目的,是想拿它与“专用西法”的官历一较长短。全书共分为六篇。第一篇是数学基础知识,主要叙述了勾股定理与三角函

  • 学堂歌·张之洞

    《学堂歌》为晚清湖广总督张之洞于1904年所创,受外国学堂歌曲及中国古风影响,主要目的是“感发其忠爱之忱,鼓励其自强之志”,格式为六字句加七字句,共分十三段。乐曲曲调厚重凝实,铿锵有力,沉稳中而有起伏变化,充分体现了学堂

  • 陇蜀余闻·王士祯

    笔记。清王士祯(1634—1711)撰。一卷。士祯有《王氏渔洋诗抄》已著录。成书年代不详,近万字。内容专载耳闻目睹陇蜀间之遗闻轶事。如《献贼乱蜀》、《宁羌州嶓冢山大禹庙》、《倣山楼》、《吴山》、《西番彝人》等条,或

  • 朝鲜王朝实录[中宗实录]·佚名

    朝鲜李氏王朝的实录,又称《李朝实录》。记载李朝太祖始至哲宗止25代王472年间的历史,整个李氏王朝各代王中只缺少最后两代高宗、纯宗年间的部分。该书以编年史体例,分别各代王编修实录,汇集成书。此为朝鲜王朝实录[中

  • 四书賸言·毛奇龄

    《四书賸[shèng]言》明清之际毛奇龄撰。四卷。是毛奇龄杂编四书之语,由子侄、门人辑录而成。前二卷为门生盛唐、王锡所编,后二卷为其子远宗所编。其书属语录之类,随时杂记,随文杂录,不以经文次序为先后,亦不以四书分编,每卷

  • 聚云吹万真禅师语录·吹万广真

    三卷,明广真说,灯来编。卷上上堂茶话,卷中普说小参示众法语,卷下入堂入室勘辩问答颂古杂述塔铭,另刻正录十卷广录三十种共六十六卷板存忠州治平禅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