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后山诗注

宋诗别集注本。宋陈师道撰,宋任渊注。十二卷。任渊的《后山诗注》与其《山谷内集注》并行,《山谷内集注》刊行于南宋绍兴二十五年(1155),由此推断《后山诗注》问世也不会晚于此年。《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五四中说:“原本六卷,此本(浙江巡抚采进本)作十二卷,则渊作注时每卷厘为二也。”《后山诗注》之前有后山门人彭城魏衍所编的《后山集》、刻本现存以宋蜀刻大字本《后山居士文集》为最早,刻本前有绍兴二年(1132)汝南谢克家序,其中收诗六卷,与《四库全书总目》所说“原本六卷”相合。魏衍《彭城陈先生集记》中说:“先生既殁,其子丰登以全稿授衍曰:‘先人实知子,子为编次而状其行。’衍既状其行矣,……今又受其所遗甲乙丙稿,皆先生亲笔,合而校之……衍今离诗为六卷,类文为十四卷,次皆从旧,合二十卷,目录一卷,又手书之。”诗文卷数与《后山居士文集》同,编次皆从陈师道亲定旧本,以岁月为序。任渊即用魏本作注,任渊绪正仅限于《示三子》等数篇,并在目录之下作了说明,编次按后山诗写作年月先后为序,自元丰六年(1083)始,皆为陈师道三十一岁以后的诗,独有《赠二苏公》一篇为少作。任渊作注每首诗下都释词阐义,注释所引材料出处都比较精审,然小误亦所不免。《后山诗注》有宋刻本,现藏北京图书馆,有明弘治杨一清序刊本、清武英殿本,《四部丛刊》本借江安傅氏双鉴楼藏朝鲜活字本影印,卷首有政和五年(1115)魏衍《彭城陈先生集记》和王云政和六年的题记,以及任渊的《后山诗注目录年谱》。

《后山诗注》全部章节目录

(1)提要
(2)卷一
(3)卷二
(4)卷三
(5)卷四
(6)卷五
(7)卷六
(8)卷七
(9)卷八
(10)卷九
(11)卷十
(12)卷十一
(13)卷十二

猜你喜欢
  御定历代题画诗类·陈邦彦
  弹指词·顾贞观
  杨仲宏集·杨载
  玉环记·杨柔胜
  和清真词·方千里
  雁山吟·吕声之
  终身大事·胡适
  续诗话·司马光
  艺圃撷余·王世懋
  宝船·老舍
  沧海遗民剩稿·王松
  敦煌歌辞总编·任中敏
  精忠旗·冯梦龙
  冯玉兰夜月泣江舟·佚名
  唐诗百话·施蛰存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王毌丘诸葛邓锺传第二十八·陈寿

    王凌字彦云,太原祁人也。叔父允,为汉司徒,诛董卓。卓将李傕、郭汜等为卓报仇,入长安,杀允,尽害其家。凌及兄晨,时年皆少,逾城得脱,亡命归乡里。凌举孝廉,为发干长,魏略曰:凌为长,遇事,髡刑五岁,当道扫除。时太祖车过,问此何徒,左右以状

  • 志第二十九 经籍三(子)·魏徵

    《晏子春秋》七卷齐大夫晏婴撰。 《曾子》二卷目一卷。鲁国曾参撰。 《子思子》七卷鲁穆公师孔亻及撰。 《公孙尼子》一卷尼,似孔子弟子。 《孟子》十四卷齐卿孟轲撰,赵岐注。 《孟子》七卷郑玄注。 《孟子》七卷刘熙注

  • 卷一百八十六·毕沅

      ◎元纪四 ∷起玄黓敦牂七月,尽阏逢涒滩十二月,凡二年有奇。   ○世祖圣德神功文武皇帝   至元十九年壬午,一二八二年   秋,七月,戊午朔,日有食之。   立行枢密院于扬州、鄂州。   壬戌,高丽国王请自造船一百五

  • 卷之三百十三·佚名

    光绪十八年。壬辰。闰六月。丁巳朔。上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皇太后、安。至癸未皆如之。戊午。补铸直隶永定河北岸同知关防。从总督李鸿章请也。早事  ○己未。热河都统奎斌等奏、敖汉郡王等请

  • ◎割乳奇案·李定夷

    北京内左四区某巡警,拾得割下妇人大乳,血色甚鲜。警厅以为奇案,通饬各区一体严查。后悉此案真相,系手帕胡同内小药王庙地方住户王木匠(深州人)之妻,与其徒有染。王木匠颇爱其徒,佯为不知者已久。未几其妻又与隔壁铁匠店某掌柜

  • 卷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万夀盛典初集卷八圣德四【教化】康熙五十二年三月十八日以万夀覃恩诏直省督抚举山林隐逸怀才抱德之士核实具奏酌与录用其满汉孝子顺孙义夫节妇该管官细加谘访确具事实奏闻礼部核实旌表以广教化康熙五十三

  • 第十六章 秦汉时实业·吕思勉

    第一节 农业农业之进步,在于耕作之日精。此在汉世,见称者无过代田。汉书·食货志》言:武帝末年,悔征伐之事,乃封丞相为富民侯,以赵过为搜粟都尉。过能为代田。代田之法,汉人托诸神农,已见《先秦史》第十二章第一节。其耕耘、

  • 卷九·吕祖谦

    <经部,诗类,吕氏家塾读诗记钦定四库全书吕氏家塾读诗记卷九宋 吕祖谦 撰齐郑氏诗谱曰齐者古少皥之世爽鸠氏之墟周武王伐纣封太师吕望于齐是谓齐太公都营丘【孔氏曰汉书地理志云齐郡临淄县师尚父所封也臣瓉案临淄即

  • 卷一百七十二·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一百七十二邢部尚书秦蕙田撰嘉礼四十五学礼礼记文王世子天子视学大昕鼓徴所以警众也众至然后天子至【注大昕早昧爽击鼓以召众警犹起也周礼凡用乐大胥以鼓徴学士 

  • 是应篇第五二·王充

    【题解】本篇针对古代的瑞应逐一加以考察和驳斥。王充在《须颂篇》中说明了这一点:“俗儒好长古短今,言瑞则渥前而薄后,《是应》实而定之。”其主旨是要澄清瑞应的是非,驳斥汉儒虚构或增饰瑞应的厚古薄今

  • 卷上·佚名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游行至彼末利城中。与刍众。而共集会。时彼城中。有一净信优婆塞。亦名末利。於其城内。新造一舍。种种严饰。清净宽广。是舍先未曾有。沙门婆罗门等。安止其中。时末利优婆塞。闻佛世尊与刍众游行至

  • 華嚴行位七品讀·欧阳竟无

      淨行品十住品梵行品十行品十無盡藏品十忍品普賢行品.華嚴所轉之法輪.位   與行其根本也.地前有三賢.住賢之方便是信.信行爲淨行品.住賢之根本是住.位   爲十住品.行爲梵行品也.行賢之位爲十行品行爲十藏品也.

  • 第八十三則 雲門古佛與露柱相交·胡兰成

    第八十三則雲門古佛與露柱相交舉:雲門禪師示聚云:古佛與露柱相交,是第幾機?自代云:南山起雲,北山下雨。前一則智法禪師答非所問,是縱的不連續,此則舉古佛與露柱相交,則是橫的不配合。大自然的因果性與非因果性相統一的法則,原來

  • 卷第八十·德清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八十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二十一 尔时善财童子依弥勒菩萨摩诃萨教。渐次而行经由一百一十余城已。

  • 分灯录后序·朱时恩

    唐世豪杰之士皆去而主法席。非但儒门淡泊。收拾不住也。当其时。内而妖牝雄貂。外则叛藩悍将。皆手悬富贵以鼻息笼天下士。士之无识者争趋焉。顾可以笯龙槛象乎。赵州临济诸人皆具王侯将相之才而息心归佛。大机大用杀

  • 天然是禅师梅花诗·函昰

    天然是禅师梅花诗门人今辩重编五言律一东白花轻一放。万壑尽春风。蜀客相逢处。何郎寡和中。烟荒村路断。人去水流空。却忆霜零后。云山望欲穷。二冬荒榛迷远道。绝岸一相逢。漂落非残雪。横斜傲古松。目空烟暝色。迹

  • 大集譬喻王经·佚名

    复次说此法时。命者奢利弗。从座而起。一肩优多罗僧伽作已,右膝著地合掌白言:大德世尊,我欲少问。愿佛听许。如我所问。赐为解说。如是言已,佛告命者奢利弗言:奢利弗。随汝所欲当问如来阿罗诃三藐三佛陀。其所问者,我为汝说

  • 妙吉祥菩萨所问大乘法螺经·佚名

    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与《佛说大乘百福相经》同。但初禅作魔王,后身作初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