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85_1 【唐封泰山乐章·豫和六首】张说    挹泰坛,紫泰清。受天命,报天成。   竦皇心,荐乐声。志上达,歌下迎。   亿上帝,临下庭。骑日月,陪列星。   嘉视信,大糦馨。澹神心,醉皇灵。   相百辟,贡八荒。九 
-   不详其人。陈去病校词旨云,疑是吴叔永之误。   声声慢   烟横山腹,雁点秋容。 
- 从善,字□□,永嘉人。方行以元义兵万户守昱关,与明兵再战不利,退守札溪。题「怪石、落花」一联于石壁,遂自刭。从善为足成之。 续龙爪石壁题句 ○续龙爪石壁题句 万里西风起马蹄,金戈回日塞云低。未为豫让先亡赵,欲效田单独 
-  李玉,字玄玉,江苏吴县人。他同吴地戏曲家结侣啸歌,因此别号“苏门啸侣”。关于他的材料较少,生卒年月都不易确定,只能大约推定他生卒年是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左右到清康熙二六年(1677)以后。《剧说》记载:“玄玉系申相国家人, 
- (清)萝摩庵老人 撰●目录《怀芳记》序怀芳记 补遗●《怀芳记》序京师歌伶甲于天下。人原是璧,室尽如兰,一经品题,声价何止十倍。记咸丰丙辰,吾友余不钓徒展觐入都,招胜侣、萃吟朋,选伎征歌,寻花问柳,曾有《明僮小録》之刊。勤 
-    却说朱家欲救季布,亲到洛阳,暗想满朝公卿,只滕公夏侯婴一人,颇有义气,尚可进言,乃即踵门求见。夏侯婴素闻朱家大名,忙即延入,彼此晤谈,却是情投意合,相得甚欢。遂将他留住幕下,每日与饮,对酌谈心。朱家畅论时事,娓娓动人,说得 
- 嘉靖四十年二月辛卯朔日食是日微阴钦天监官言日食不见即同不食 上悦以为 天眷已而礼部尚书吴山以救护礼毕报忤旨山引罪 上曰尔等守礼不必引罪该科官如何不参令以状对礼科都给事中李东华等惶恐言 圣德当阳祥云护日当食 
-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一百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季布栾布列传第四十	季布者楚人也为气任侠【集解孟康曰信 
- <经部,春秋类,日讲春秋解义钦定四库全书日讲春秋解义卷六十一哀公【公名蒋定公之子葢夫人定姒所生諡法恭仁短折曰哀】周【敬王二十六年敬王四十一年孔子卒鲁哀公十九年敬王崩子元王立此据左所载按诸本敬王崩或作哀 
- 升兜率天宫品第二十三(从二十二经至二十五经一半)自下第五会。明上贤十向。四门同前。初来意中。先会来者。正为答前回向问故。回前解行以向真证。广益自他令行弥纶。无不周故。菩萨大乘藏经云。以少善根引无量果者谓 
-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二十八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缘起品第三之八应知如是所说三际。唯有情数缘起义中。虽有十二支。而三二为性。三谓惑业事。二谓果与因。其义云何。颂曰。三烦恼二业  七事亦名果略果 
- 祖灯相继数百年间。出类迈伦。超今越古。尽妙尽神。道盛行于天下者数人而已。云门大宗师特为之最。擒纵舒卷纵横变化。放开江海。鱼龙得游泳之方。把断乾坤。鬼神无行走之路。草木亦当稽首。土石为之发光。其传于世者 
- 	嘉兴大藏经 百痴禅师语录	百痴禅师语录卷第二十六	嗣法门人超宣等编	跋题	跋血书华严经	楚文上人以一滴娘生血书此大部经卷酬佛深恩其愿力可谓勤且至矣予偶借阅过见夫红云绚烂紫雾蒸腾恍若置身于华藏世界海与毗卢弥 
- 五灯全书卷第六十八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临济宗南岳下三十四世磬山修禅师法嗣杭州府南涧理安箬庵问禅师生缘吴江。世居荆溪。父羡长俞处士。晚忧无子。建 
- 《经济类编》100卷。明人冯琦编撰。冯琦未编完即去世,由其弟冯瑷和弟子周家栋、吴光仪等稍加排纂,删定而成。《经济类编》全书分为23类。其性质、体例,大致与《册府元龟》相近。但《册府元龟》只录事迹,此书兼收文章;《册 
- 简名《豫让吞炭》。杂剧剧本。元杨梓作。四折,末本。本事见《史记·刺客列传》。剧写春秋时,晋由六卿执政,以智伯最强。智伯灭范氏、中行氏后,欲吞并韩赵魏三家而独掌晋权。因于兰台设宴,威逼三家公子献邑。韩、魏惧而应之 
- 明代王守仁(1472~1529)著。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主要著作有《大学问》和《传习录》。他继承陆九渊的心学并加以发展,成为心学集大成者,对后代反正统理学的思想家有很大影响,被称为阳明学。《大学问》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