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诗家鼎脔巻下

石屏戴复古式之

湘中遇翁灵舒

天台山与雁山邻只隔中间一片云一片云边不相识三千里外却逢君

钓台

万事无心一钓竿三公不换此江山平生恨识刘文叔惹起虚名满世间

湘西寺

东岸楼台西岸山潇湘一片在中间红尘不到沧波上僧与白云相对闲

春日

滛滞江湖乆蹉跎白髪新客愁茅店雨诗思柳桥春秣马寻归路骑鲸问故人山林与朝市何处着吾身

别邵武诸故人

白髪乱纷纷乡心逐海云此行堪一哭无复见诸君老马寻归路孤鸿恋旧羣酒阑何处笛今夜不堪闻

鄂渚烟波亭

倚遍南楼到鹤楼小亭潇洒最宜秋接天烟浪来三峡隔岸楼台又一州豪杰不生机事息古今无尽大江流凭栏日暮怀乡国崔颢诗中旧日愁

都中怀竹隠徐渊子直院

手携漫刺访朝官争似沧洲把钓竿万事看从今日别九原叫起古人难菊花到死犹堪惜秋叶虽红不耐看多谢天公怜客意霜风未忍放朝寒

登南恩南楼

欲从髙处赏新秋上尽层坡更上楼天地无情吾辈老江山有恨古人休宁随狡兔营三窟且跨飞鸿阅九州岛忆着当年杜陵老一生飘泊也风流

后村刘克庄潜夫

穴蚁

穴蚁能防患常于未雨移聚如营洛日散似去邠时断续縁髙壁周遭避浅池谁为谋国者见事反伤迟

夜过瑞香庵

夜深扪絶岭童子旋开扉问客来何暮云僧出未归山空闻瀑泻林黑见萤飞此境惟予爱他人到想稀

扬州作

几多精甲没黄沙野哭遥怜战士家瓜步月明空粉蝶芜城烟断只昏鸦似闻汉使颁王醢尚喜健儿剖帝羓惆怅两淮蚕织地春风不复长桑芽

渔梁

春泥滑滑雨丝丝一路阴寒少霁时水入陂渠喧似瀑云从山崦上如炊燎衣去傍田家火炙烛来看野店诗落尽梅花心事恶独搔蓬鬓遶残枝

清凉寺

塔庙当年甲一方千层金碧万支郎开山佛已抛凡界住院僧犹说李王遗像有尘龛坏壁断碑无首立斜阳唯应驻马坡头月曽见金舆夜纳凉

西山

絶顶遥知有隠君餐芝种术鹿为羣多应午灶茶烟起山下看来是白云

西野刘克逊无竞

送扬帅

累诏登华省当时已避踪身闲名转重道大世难容南国因锄薤东山得倚笻何当投劾去短褐许相从

菊磵髙九万九万

送方岩先生

忠言歴歴未曽行尽载图书出帝城余子但知才可忌先生当以去为荣门阑竹石闗心乆部曲溪山照眼明长啸归与莫怊怅浙江风定自潮平

清明日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拜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曽到九泉

感怀

漂泊南州又过年恰如杜子客鄜川酒堪度日难为醉诗怕伤时未可传店舎无烟兵火后街坊有月试灯前荒凉古驿闻吹笛老泪纵横落枕边

杂兴

新分菊本自锄山手缚枯藤作矮阑比似著书空用力种花犹得一年看

恭跋思陵宸翰石本后

淡黄越纸打残碑尽是先皇御赐诗白髪内人和泪读为曽亲见写诗时

秋夜

老去惊秋白髪添不禁凉吹逼踈帘楼髙幸自蛩声逺争奈梧桐又傍櫩

踈寮髙似孙续古

四圣观

水明一色挹神州雨压轻尘不敢浮山北山南人唤酒春前春后客凭楼射熊馆暗花扶扆下鹄池深柳拂舟白首都人能道旧君王曽奉上皇逰

水西

抱崖一水限僧居空翠溟蒙画不如落日逰人山窈窕清风啼鸟竹萧踈

长平游仪伯庄

题鄂州黄鹤楼

长江巨浪拍天浮城郭相望万景投汉水北吞云梦入蜀川西带洞庭流角声交送千家月野色中分两岸秋黄鹤楼前人不见却寻鹦鹉下汀洲

寒岩游次公子明

早起

银床露湿井华寒自挈铜瓶汲水还宿雨未干池馆静凉蝉犹在栋梁间

来阳道中

山头磴石危梯险山下荒田野草悲更着秋风吹两鬓不消几日尽成丝

钓矶

竹里茅茨竹外溪粼粼白石护渔矶想应日日来垂钓石上蓑衣不带归

黙斋游九言诚之

美人倚楼图

檐头燕子说春寒蝴蝶悠悠午梦残睡起髙楼多少恨天涯小雨怯阑干

溪上

烟开晓日照溪头溪上人家岸下舟啼鸟不知春已老数声自喜碧岩幽

受斋游九功勉之

浯亭望横山

峩峩岸东山跃来势奔虬横约一溪水抱邑止复流近郭看逾好向望此其尤翠展曲屏宽一目千里收此山此之水我歌我来游知不市声杂亦忘溪上幽方将解其缚于焉我何求

答黄叔旸

冥鸿倦云飞敛翼退遵渚秋虫感时至自野来在宇老我乆合归溪山况延伫俯此沙水清面被烟尘聚龙断既冲冲澜倒亦吁吁岂无砥中立而不改风雨忽忻逺寄声秀句盈章吐灿烂炯寒芒晴空见冰柱颇闻词场笔漫焉叶如土黄粱枕上过得之亦不处独行固不移犹在审去取

题魏醇父菊庄

东篱采采人归来长歌三嗔书生老子方青春志紫霄种菊幽探计何早一枝可爱况千丛想应苦吟被花恼西风浩然天池秋白露霏空下百草此时此花抱幽贞宁衒世间颜色好日斜寒照蕚明韚霜轻净澈香逺到淡焉见谓山泽癯渊乎我爱其似道荒畦野径尤惬性何似移根伴枯槁虽知晚节亦何用为制颓龄聊自保

鲁庵黄师参子鲁

李咸谷歌

李咸谷真诗人无枝可栖云水身去年县官为架屋纔有数枝堪寄宿朝厨无烟眠正髙痴儿叫怒吟转豪人间六月尽絺服独着春衫凉自足黄鸡白酒东家留西家欲留还住休凿池养鱼未盈掌有客过门须举网网收鱼尽镜奁空菜羮作供尤春风谷之山窈复深谁其友之紫芝民谷之水清且泚谁其似之巢父耳再拜号君咸谷子白头结交从此始

过庐陵

昔年楼迹处今访不知门华屋半尘土故人余子孙少留谁共语欲去转销魂落日江楼望江山空复存

咏怀

南国有佳人不数阴丽华长年事絺葛无语吟桞花平生父母心岂不愿有家纷纷轻薄儿媒氏空自哗失身死堪羞失时未须嗟

小楼即事

病起懒拈酒盏衣单顿怯春寒独把东坡诗巻立残西日阑干

南溪黄登瀛父

万峯庵

上到山巅晓色分眼看残月待朝昕望迷四顾浑如海立欲移时祗是云隠隠楼台平地见行行钟磬半天闻举头顿觉青霄近我欲乘风谒帝君

季杜元白

过废寺

溪沙横涨水痕平闲叩云闗壁半倾殿上土花人不到断砖支睡听蝉鸣

梦庵张棨

扶笻拄月过前溪问讯江南第一枝驿使不来羌管歇等闲开落只春知

斯庵任希逸伯起

检院即事

辇路风清蜚早鸦官卑难趂紫宸衙了无公事钩帘坐一树冬青落细花

平斋洪咨夔舜俞

六月十六日宣锁

禁门深锁寂无哗浓墨淋漓两相麻唱彻五更天未晓一池月浸紫薇花

王章

皂囊盥手日封题忘却牛衣忍冻啼一点丹心通碧落岁寒宁负白头妻

哭都城火【辛卯】

九月丙戍夜未中祝融张焰通天红层楼杰观舞燧象绮峯绣陌奔烛龙始从李博士桥起三面分风十五里崩摧汹涌海潮翻填咽纷纷釜鱼死开禧回禄前未闻今更五分多二分大涂小撤噤不讲拱手坐视连宵焚殿前将军猛如虎救得汾阳令公府祖宗神灵飞上天痛哉九庙成焦土

鹤山魏了翁华父

夜景

逺钟入枕递新晴衾铁棱棱梦不成起傍梅花读周易一牕明月四檐声

留畊王伯大幼学

丹青阁

杰阁岧嶤倚壁苍菊花时节此持觞市声一殿隔秋水桥影半空横夕阳挺挺霜筠排壑立涓涓石溜引山长人言絶顶多竒观安得闲身宿上方

信庵赵葵南仲

荒城

城荒叶落风飕飕淮水茫茫古渡头回首不堪行乐地黄花点点是离愁

节斋陈昉叔方

宫词

桂影婆娑玉殿凉风传花漏夜声长内人亦有思僊者月下吹箫引鳯凰

臞轩王迈实之

飞翼楼【旧传范蠡故址】

亭前一望海东流更有雄楼在上头燕子飞来春漠漠鸱夷仙去水悠悠神交故国三千里目断中原四百州日暮片云栖古树昔人留与后人愁

华谷严粲坦叔

晚春

生平得意在烟霞失脚黄尘负岁华过了海棠浑不省梦中犹自咏梅花

还家

万屋烟消余塔身还家何处访情亲旧时巷陌都忘记却问新携来住人

鳯山严肃伯复

落花

片片落花飞随风去不归如何临欲别不得傍君衣

三休严参少鲁

何年流水恨昨夜小桥春纵有相逢地都无可寄人

看雪

天逺正难穷楼髙不堪倚醉梦入江南杨花数千里

樵溪严仁次山

平逺楼

湘中病客思归日城上髙楼独倚时半树夕阳鸦集早一江秋色雁来迟

闻雁

西风吹梦楚江秋雁正来时妾正愁怕有帛书天外至画睂未了急登楼

塞下曲

漠漠孤城落照间黄榆白苇满闗山千枝羌笛连云起知是朔方牧马还

沧浪逋客严羽仪卿

酬友人见赠

湘江南去少人行瘴雨蛮烟白草生谁念梁园旧词客桄榔树下独闻莺

送友人之楚州

黯黯离筵夕照收边城羌笛起边愁念君此去三千里何处闗山是楚州

送别

客鬓风霜晚离亭鼓角闻念君当此去把袂不能分衡霍连秋气蒸湘合暮云愁心将落叶向晚共纷纷

絶句

西陵终日望不见有归桡欲去犹回首寒江起暮潮

临川逢郑遐之云梦

天涯十载无穷恨老泪灯前语罢垂明发又为千里别相思应尽一生期洞庭波浪帆开晚云梦蒹葭鸟去迟世乱音书何日到闗河一望不胜悲

送张季逺入京

手把一枝菊赠君千里行山川遥满目何处是吴京饮罢北风起萧萧塞雁声东流傥未尽见我望君情

访益上人兰若

独寻青莲宇行过白沙滩一径入松雪数峯生暮寒山僧喜客至林野借人看吟罢拂衣去钟声云外残

阆风山人上官良史伟长

寻严丹丘东潭居二首【丹丘仪卿旧字】

爱子东溪幽抱被来同宿山家无膏火然薪代明烛闲牕何所有古书三五束鸟栖月上时还见檐前竹

山斋棂牖踈水月连春雾今夕定何夕清心欣所遇如从天姥逰似得招提趣幽梦出云时匆匆山鸟曙

泊舟有怀

渺渺复迢迢枫林带柞桥沙寒初上月浦暗已回潮霜苇多先折江花或后凋今宵何处雁相伴宿兰桡

河梁值雨有怀严羽

苇岸逢残雨河桥对暮流停鞭一怅望客思暂夷犹枫叶满江色夕阳终古愁遥怜君亦苦不共故园秋

竹庄頼铸成之

送郑居之

牕前落叶正萧萧夜雨寒灯共寂寥君是居人予是客明朝相候合江桥

春塘钱舜选

示妷

才过中年百念轻独于风月未忘情贫将入骨诗方好事不萦心梦亦清万巻难图金马贵一篷当与白鸥盟幸然不作诸侯客犹恐江湖说姓名

节斋蔡渊伯静

仲弟未归岁晚有懐

明月照席寒生我愁百端冉冉岁云徂逰子不顾还相送荷花碧相望枫叶丹髙楼日千回散步东林隈攀条复揽秀日暮空徘徊金杯白玉台犹能对寒梅寄书岂不早三月千里道敢怨归轩迟但念堂中老春风萱草生更树堂前庭

九峯蔡沈仲黙

赠琴士翁明逺

胶漆本无意丝桐非有情因縁醉翁指发此无穷声萧萧秋风引落叶渭水清喧喧阳春歌花明锦江城离鸾月徘徊别鹤云杳冥清泠洒毛髪震荡惊雷霆曲度神莫测调髙妙难名时方多艰虞掩耳谁为听无为恩怨儿女语疆场勇士轩昂行

古州马子严庄父

乌林词

荆州儿曹不足恃何物老瞒欺一世兵书浪语十三篇不料乌林出竒计隆凖云孙驱伏龙紫髯强援邀江东戈船植羽蔽寒日雪浪崩厓惊晚风行间一卒如儿戏持火絶江人不意灰消汉贼终老心功入乔家少年壻君不见华容道傍春草生魂消不听车马声哀猿夜啼霜月冷空余野磷沙边明

环溪马知节介卿

枯梅

斧斤戕不死半藓半枯槎寂寞幽厓下一枝三四花

雪岩宋伯仁器之

柬赵监盐

西风吹破黑貂裘多少江山惜倦逰红叶已霜天欲暮緑蓑初雨客吟秋人逢知己无荣辱事不萦怀任去留但是菊花开便好醉中休说异乡愁

芸隠施枢知言

小楼

帘卷西风入小楼夕阳衔雁欲西流无人细说吟边事独有黄花共晚秋

闺思

帘底临鸾惜岁华鬓云慵掠寳钗斜落梅香断无消息一树春风属杏花

雪篷姚镛希声

桐庐道中

两岸山如簇中流鏁翠微风帆逆水上江鹤背人飞野庙青枫树人家白板扉严陵台下过不敢浣尘衣

别毛沧洲

风雨三更梦江湖万里心青灯正愁絶可惜不能琴

放船

数幅蒲帆破晓烟一篙春水涨平川谁家池馆多杨柳时送飞花到客船

道士黎师俣道华

门外

门外黄尘尺许深痴儿抵死竞浮沉谁知一寸茅檐日天付闲人直万金

道士王克功德成

思友

孤坐忽太息拂衣临长风天髙夕月冷木脱秋山空良晤匪易得好怀难再同思君不可见心逐孤飞鸿

剑浦思归

韶华客里一番老自叹此生行路多独上危楼望乡国阑干倚遍奈愁何

古柳枝头啼暮鸦清明时候又天涯故园桃李凭君问老却春风几度花

梅仙山

芒屩支藤上翠微长松影里叩柴扉石坛丹灶苍苔冷天阔风髙鹤不归

诗家鼎脔巻下 

猜你喜欢
  傅伯达·唐圭璋
  王柏·唐圭璋
  潘子真诗话 全文·潘淳
  ●古诗源卷八·沈德潜
  谈艺录·徐祯卿
  ◆陈税课阳盈·顾嗣立
  第一折·秦简夫
  甲集前编第二·钱谦益
  二集卷三十七·乾隆
  卷413 ·佚名
  小诗·刘半农
  卷十七·沈德潜
  唐四僧诗巻五·佚名
  山谷外集诗注卷八·黄庭坚
  第十九场·田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目录·多隆阿

    序 附录 桃花扇传奇题词 即事 旅次 客久 遇雨 书院夜话 秋游 村居 出省感事 春日杂兴 夜宿枣林 抵家偶成 古风 秋怀

  • 列传第九 梁御 若干惠 怡峰 刘亮 王德·令狐德棻

    梁御字善通,其先安定人也。后因官北边,遂家于武川,改姓为纥豆陵氏。高祖俟力提,从魏太祖征讨,位至扬武将军、定阳侯。御少好学,进趋详雅。及长,更好弓马。尔朱天光西讨,知御有志略,引为左右,授宣威将军、都将。共平关右,除镇西将

  • 卷五·谷应泰

      ○方国珍降元顺帝至正八年,浙东台州黄岩人方国珍起兵,劫掠沿海州县,元兵屡讨不克。   十三年十月,时青田刘基为浙东行省都事,建议谓:“方氏首乱,宜捕而斩之。”执政多受国珍金者,辄罪基擅作威福,羁管于绍兴,竟受国珍降。

  • 资治通鉴后编卷二十·徐乾学

    宋纪二十【起屠维大渊献六月尽上章困敦三月凡十月】真宗膺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咸平二年六月丁巳宰臣监修国史李沆等上重修太祖实録五十卷帝览之降诏嘉奬赏赐有差 戊午枢密使兼侍中曹彬卒帝临其丧哭之

  • 吏治类·佚名

    ○施世纶为清官陈康祺《燕下乡脞录》笔记云:“少时即闻乡里父老言施世纶为清官,入都后,则闻院曲盲词,有演唱其政绩者,盖由小说中刻有《施公案》一书,比为宋之包孝肃、明之海忠介,故俗口流传,至今不泯也。按公当官,实廉强,能恤下

  • ◎封台戏之特色·李定夷

    北京于年底,凡各戏园皆有封台之举,封台前一日之戏,谓之封台戏,封台戏无有不佳者,此稍有北京常识者,类能详之。甲寅年底封台戏,最足以耸动一时者,为三庆园之《新茶花》饰新茶花者,为刘喜奎,有倾国倾城之貌者也。是日卖座,每位大洋

  • 第二四三移咸丰十一年正月十七日一一六○二--一·佚名

    前任淡水分府宁,将捐生捐款银单,移交于新任分府张前署淡水分府宁为移交催追事。案蒙前学道宪裕发交淡厅捐生何梦元共银单三张,计捐项六百元,饬即催追,如数禀解归款等因。迭经饬差催追去后,未据缴到。兹

  • 八二六 江苏巡抚闵鹗元奏续缴应禁各书并请再行展限一年折(附清单一)·佚名

    八二六 江苏巡抚闵鹗元奏续缴应禁各书并请再行展限一年折(附清单一)乾隆四十六年十一月初十日江苏巡抚臣闵鹗元谨奏,为查缴应禁各书,仰祈圣鉴事。窃查明末野史暨国初人所著悖妄各书,节奉圣训,实力搜查,复钦奉谕旨展限,俾各呈

  • 平定金川方略卷十一·来保

    八月甲申上谕内阁曰纪山着革职发往军营聴经略大学士讷亲委用令其自备资粮効力赎罪四川廵抚印务着班第暂行署理戊子讷亲奏言【臣】前定计发兵攻取卡撒右山梁之三层碉及小碉石卡次扑防碉再分昔岭官兵合力取二道山梁原俟

  • 汉纪三十 王莽下天凤二年(乙亥、15)·司马光

    汉纪三十 王莽天凤二年(乙亥,公元15年) [1]春,二月,大赦天下。 [1]春季,二月,大赦天下。 [2]民讹言黄龙堕死黄山宫中,百姓奔走往观者有万数。莽恶之,捕系,问所从起;不能得。 [2]民间谣传有黄龙摔死在黄山宫中,老百姓奔走前往看热

  • 卷十五·叶隆礼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重订契丹国志卷十五外戚传述律罗索舒噜罗索太祖皇后兄也蕃部人世为酋长少壮武有胆略部人惮之从太祖平奚有功授统军使卢文进自新州来奔太祖岁入燕云罗索以兵从又从围周德威於幽州机巧善智城几克会救

  • 僧伽求学之要·太虚

    ──十九年十月在文殊院空林佛学院讲──近来办佛学院者已有多处,学生虽唯出家众,或兼在家众,总之、应注重佛学。如我办的武昌、闽南佛学院,都本斯旨。以佛学名院,乃是不离本宗之义,如日本之各宗大学,及欧美各国之宗教学院等

  •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五卷·佚名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五卷迦旃延子造五百罗汉释北凉天竺沙门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译◎杂犍度智品第二颇有一智知一切法耶。如此章及解章义。是中应广说。优波提舍。问曰。何以作此论。答曰。为止他义故。如摩诃僧祇部

  • 卷第十八·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第十八大唐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佛告诸苾刍。汝等谛听。乃往昔时无佛出世。空有辟支佛。时时怜念贫乏。自资少于卧具饮食。时世唯有辟支佛。此时辟支佛游行。往至波罗痆斯城。居至一陶家

  • 众经目录卷第一·法经

    隋沙门法经等撰大乘修多罗藏录第一(六分)合六百四十五部一千四百七十八卷众经一译一合一百三十三部四百二十一卷·大方广佛华严经六十卷(晋义熙年沙门佛陀跋陀罗等共法业等扬州译)·大般涅槃经四十卷(北

  • 圣祖仁皇帝御制亲征平定朔漠方略·温达

    军事史书。清温达等奉敕撰。温达,姓费莫氏,满洲镶黄旗人。累官文华殿大学士,纂修政治典训,任总裁官。是书成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凡四十卷。所记皆康熙皇帝三次率军平定噶尔丹叛乱事:康熙十六年(1677年),厄鲁特·噶尔丹奉

  • 春秋公羊传·公羊高

    儒家经典之一。又称《公羊春秋》或《公羊传》。旧题战国公羊高撰。开始只是口耳相传,汉初成书,据称由汉景帝时公羊寿和胡母生(子都)写成文字。是今文经学的重要典籍。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着重

  • 春秋随笔·顾奎光

    二卷。顾奎光撰。顾奎光字星五,无锡(今属江苏)人,清代文学家。顾氏博学多识,诗、古文俱有名于时。乾隆十一年进士,历任泸溪、桑植知县,堪称循吏。除此书外,顾氏还有《然疑录》一书行世。此书乃其读《春秋》之心得。不载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