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山谷内集诗注原注【年谱附】

钦定四库全书

山谷内集诗注原注【年谱附】

近世所编豫章集诗凡七百余篇大抵山谷入馆後所作山谷尝仿庄子分其诗文为内外篇此盖内篇也晚年精妙之极具於此矣然诠次不伦离合失当今以事系年校其篇目各如本第其不可考者即从旧次或以类相从诗各有注离为二十卷云

第一卷

元丰元年戊午【是岁山谷在北京】

古诗二首上苏子瞻【东坡守徐州山谷教授北京初通书并以此二诗寄意东坡亦有报书及和章山谷书云今日窃食于魏会阁下开幕府在彭门又云作古风诗二章赋诸从者即此诗是也以东坡集考之盖元丰元年魏即北京彭门即徐州建炎中山谷之甥洪炎玉父编其舅文集断自退听堂始退听以前盖不复取独取古风二篇冠诗之首且云以见鲁直受知于苏公有所自也今从之退听堂在汴京酺池寺南山谷作馆职时寓笔砚于此其赠俞清老诗跋曰书于酺池寺南退听堂下然此堂名其後随所在揭之】

醇道得蛤蜊复索舜泉舜泉已酌尽官醖不敢不敢送【舜泉当是河北酒名外集有和王世弼求舜泉诗首句云寒虀簿饭留佳客蠧简残篇作近隣张渊方回家本置此诗于北京教授时与诗意正合自此诗至未入馆前洪玉父皆不编入今豫章前集有之然亦不过数篇尔方回大父名埙山谷妹壻也】

元丰三年庚申【是岁山谷在京师盖罢北京教官後赴吏部得改官知吉州太和县其秋自汴京归江南 旧有寄李公择诗序云元丰庚申岁庭坚得邑太和外集有晓放汴州诗云秋声满山河未云又持三十日去作江南梦】

次韵王穉川客舍二首【彭山黄氏有山谷手写此诗题云王谹穉川元丰初调官京师云云当是山谷北京解官後至京师所作後篇欵乃歌有长安城中花片飞盖春晚时也】欵乃歌二章戏王穉川

咏史呈徐仲车【张方回家本置此篇于太和诗中仲车家于楚州当是山谷赴太和时舟行经途所作】

宿旧彭泽怀陶令【彭泽城在江州亦经途所作以张方回家本编次 山谷过南康军祭刘凝之文云元丰三年庚申十二月辛酉其宿彭泽盖亦同时到官或在明年之春夏欤】题山谷石牛洞【旧本有寄李公泽诗序云庭坚得邑太和舅氏李公择提点淮南西道刑狱自同安来相见于皖口风雨中留十日此诗盖自时所作同安皖城皆隶舒州石牛洞在舒之三祖山山谷寺鲁直尝游而乐之因自号山谷道人】

题灊峯阁【灊山亦在舒州诗有梅蘂之语盖冬末所作】

次韵公择舅【李常字公择】

元丰四年辛酉至六年癸亥【山谷在太和凡三年至元丰癸亥移监德州德平镇 山谷有大孤山诗刻云是岁癸亥十有二月余自太和移德平】

赣上食莲有感【赣上即?州?与吉邻郡江西外台所在山谷或以白事至此】秋思寄子由【是时苏黄门谪监筠州盐酒税筠吉皆在江西山谷尝有与黄门书云得邑极南幸执事在旁郡又云有高安行李必问动静高安即筠州黄门名辙字子由】

赠别李次翁【以张方回家本编次】

演雅【本句云江南野水碧於天中有白鸥闲似我尝是在太和所作山房李彤季敌云此篇山谷晚年删去彤盖山谷伯舅之子】

戱和答禽语【附前篇】

赠郑交【山谷在荆州为兴上人书此诗跋云癸亥岁余解官太和过武寜闻清上人当来延恩因谒郑子通问消息题诗子通之壁草堂郑交处士隐处也云云余家所藏旧本如此老禅谓延恩长老法安安死于元丰八年山谷为之铭此诗盖六年所作】

元丰七年甲子【是岁山谷监德州德平镇尝有发愿文盖七年三月过泗州僧伽?所作到官当在夏秋也】

平阴张澄居士隐处三诗【张方回家本题云王郎求此诗王郎即世弼其详具後篇此诗山谷晩年亦删去】

留王郎【山谷在德平有与德州太守书云客宦不能以家来官舍萧然如寄而此诗有河外吹沙尘江南水无津之句又云我随简书来顾影将一身盖言身在河北家在江南】

送王郎【豫章集原次前篇今从之】

次韵刘景文登邺王台见思五首【诗有平原秋?色沙麓暮钟声之句平原即德州又云系匏两相忆极目十余城盖邺王台在相州相与德皆河北郡相去数驿】次韵吴宣义三径怀友【以张方回家本编次】

送刘季展从军鴈门二首

题宛陵张待举曲肱亭【从豫章集旧次】

第二卷

元丰八年乙丑【春夏山谷在德平按实録是岁三月哲庙即位四月丁丑以秘书省校书郎召到京师时当六七月间】

寄裴仲谟【山谷在德平与德州太守书云某官局勉以不瘝幸亲老在都下善眠食兄弟无他而此诗有我家辇毂下薪桂炊白玉在官与影俱衣绽髪曲局天机行日月春事勤草木之句在德平过春平乙丑年尔】

寄黄几复【旧本于题下注云乙丑年德平镇作其详具元佑二年和篇下注】神宗皇帝挽词三首【据实録是岁三月戊戌神宗升遐此诗及王文?挽诗皆因崩薨岁月为次後多仿此自此以下诗皆入馆後所作】

王文?公挽词二首【王珪字禹玉相神宗哲宗按实録元丰八年五月庚戌薨諡文?】

谢送碾壑源拣芽【诗有桥山事严庀百局谓营奉神宗山陵又云右丞似是李元礼谓李清臣邦直据实録淸臣以元丰六年八月拜右丞至元佑元年闰二月方迁左丞】以小龙团及半挺赠无咎并诗用前韵为戏【从旧次晁补之字无咎】

和答外舅孙莘老【旧本云莘老病起作诗寄同舍莘老名觉实録本传云元丰八年哲庙即位自秘书少监除右谏议大夫故诗中有少监岩壑姿及寄声旧僚属尚怜费谏纸之语而首句则云西风挽不来当是秋初所作】

次韵定国闻子由卧病绩溪【苏黄门栾城集有复病诗云病作日短至病消秋风初黄门时为歙州绩溪令王定国名巩】

次韵子由绩溪病起被召寄王定国【苏黄门頴滨遗老传云移知歙绩溪始至而奉神宗遗制居半年除秘书省校书郎明年至京师除右司谏此诗今岁秋冬间所作】

次韵李之纯少监惠砚【诗有我亦洗湔与清流当是初入馆时之纯名周】送舅氏野夫之宣城二首【李莘字野夫据实録元丰八年十二月屯田郎中李莘知宣州然此诗未必是时所作姑以除官之岁月为次余多仿此】

元佑元年丙寅【是岁山谷在馆中据实録十月丙戌除神宗实録院检讨官集贤校理】送范德孺知庆州【德孺名纯粹据实録元丰八年八月直龙图阁京东运使范纯粹知庆州此诗云春风旌旗拥万夫当是今年春初方作此诗尔 赵子湜家有山谷与晁尧民帖云范五诗至今未成比来几月四十日不曾道一句范五即德孺】

题黄州墨蹟後

题王仲弓兄弟巽亭【右二篇并从旧次】

寄尉氏仓官王仲弓【附前篇】

第三卷

有惠江南帐中香者戱答六言二首

子瞻继和复答二首

有闻帐中香以为熬蝎者戏用前韵二首【右六诗答东坡篇中有喜公新赴朝参之句是岁东坡自登州至京师为礼部郎中而迎燕润花皆春事】谢公择分赐茶三首【外集有以潞公所惠拣芽送公择诗即此韵而诗有国老元年密赐来及冼一春汤饼睡亦知清夜有蚊雷之句当是元年春末所作】

便籴王丞送碧香酒用子瞻韵戏赠郑彦能【以类相从附前篇子瞻诗盖守密州时所作今追用其韵】

送郑彦能宣德知福昌县【附前篇】

显圣寺庭枸?【从旧次】

次韵子瞻赠王定国【东坡诗所谓谪仙窜夜郎子美耕东屯即此韵以东坡集考之是岁春晚所作】

次韵张询斋中晩春【从旧次】

次韵答晁无咨见赠【用前篇韵】

次韵答张文潜惠寄【文潜名来据实録是岁十二月试太学録张耒为秘书省正字此诗盖夏初方到太学供减所作故诗有忽复燕哺儿及学省得佳士之句】

同钱志仲饭籍田钱孺文官舍【从旧次】

次韵曾子开舍人游籍田载荷花归【附前篇子开名肇】送刘士彦赴福建转运判官【据实録元佑元年六月朝请郎刘士彦为福建路转运判官此篇後亦删去】

次韵韩川奉祠西太乙宫四首

次韵王荆公题西太乙宫壁二首【东坡集亦有此诗以东坡集考之当在是年秋】

有怀半山老人再次韵二首【用前韵】

和答钱穆父咏猩猩毛笔

戱咏猩猩毛笔二首【右二篇栾城集有和章今略依仿以为次 山谷此诗旧题云前篇奉钱穆父後篇奉子瞻是时二公皆作中书舍人又有一跋具诗注中东坡是岁九月方迁翰林学士】

第四卷

奉和文潜赠无咎篇末多见及以既见君子云胡不喜为韵【据实録元佑二年四月乙巳徐州布衣陈师道充徐州州学教授观此诗陈师道之篇以为逸民盖犹未得官也而诗又有红榴罅多子之句宜以为元年秋所作也】次韵答邢惇夫【据实録元佑元年正月起居舍人邢恕权发遣随州惇夫恕之子也侍亲以行此诗有梦不到汉东之句汉东即随州又云雨作枕簟秋盖元年秋也】

和邢惇夫秋怀十首【诗有陈师道篇如前说】

谢公定和二范秋怀五首邀予同作【诗有黄令谓黄几复也几复丁卯岁方至吏部改官见二年诗此诗盖元年所作明矣诗亦有陈师道篇如前说】送谢公定作竟陵主簿【附前篇】

奉答谢公静与荣子邕论狄元规孙少述诗长韵【公静名愔公定名悰皆师厚之子附前篇】

赠送张叔和【原在送谢公定诗後】

送顾子敦赴河东三首【子敦名临据实録元佑元年七月秘书少监顾临为河东转运使此诗有揽辔都城风露秋行台无妾护衣篝之句盖秋晚所作】

第五卷

司马文正公挽词四首【是岁九月丙辰温公薨而葬以明年二月栾城集亦有此诗当是今冬所作】

次韵子瞻武昌西山

子瞻诗句妙一世乃云效庭坚体盖退之戏效孟郊樊宗师之比以文滑稽耳恐後生不解故次韵道之【东坡集送杨盂容诗即此韵次武昌西山之後】

柳闳展如子瞻甥也其才德甚美有意于学故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八字作诗赠之【附前篇】

戱咏蜡梅二首【京师初不以蜡梅为贵其得名自山谷始今寄此篇于元年之冬】蜡梅【附前篇蜀中旧本题下注云和王都尉当以为正诗有埋玉之句谓王诜晋卿尚蜀国公主时主已下世】

从张仲谋乞蜡梅【附前篇】

贾天锡惠宝薰乞诗予以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十字作诗报之【附前篇山谷有此诗跋云余甚宝此香未尝与人城西张仲谋为我作寒计惠送骐骥院通薪二百因以杳二十饼报之】

次韵张仲谋过酺池寺斋【附前篇诗有夜谈霜月冷之句】

第六卷

元佑二年丁卯【是岁山谷在史局据实録正月辛未山谷为着作佐郎】

常父惠示丁卯雪十四韵谨同韵赋之【诗云春皇赋上瑞是岁春所作】

咏雪奉呈广平公【附前篇诗有连空春雪之句】

次韵宋懋宗僦居甘泉坊雪後书怀【附前篇】

和答子瞻和子由常父忆馆中故事【以东坡栾城集为次又此诗云桃李春画永】

双井茶送子瞻

和答子瞻

子瞻以子夏丘明见戏聊复戏答

省中烹茶怀子瞻用前韵【右四篇当是今岁春送新茶所作诗有翰林贻我东南句谓东坡先生据实録元年九月丁卯东坡迁翰林学士东坡集有次韵黄鲁直赤日诗即此韵而元年十月山谷迁实録院检讨官今岁又为着作故有愿载轩辕讫鼎湖之句】以双井茶送孔常父

常父答诗有煎点径须烦緑珠之句复次韵戏答戏呈孔毅父【右三篇皆用前韵第三篇有校书着作频诏除之句盖山谷今岁正月除着作佐郎】

谢黄从善司业寄惠山泉【亦用前韵山谷晚年删去】

次韵奉酬刘景文河上见寄【原在酴醿诗前诗有煮春茗之句】见诸人唱和酴醿诗辄次韵戏咏【栾城集中有次孔文仲仲舍人酴醿即此韵此後有和曾子开扈从诗见外集以栾城诗考之盖四月一二日也】

次韵秦觏过陈无已书院观鄙句之作【无巳来京师寓居陈州门见於所作秋怀诗书院当作此地而此诗有墙阴老春□之句】

陈留市隐【附前篇此诗盖陈无已先作】

晁张和答秦觏五言予亦次韵【次前篇过陈无巳书院之後】刘晦叔许洮河緑石砚【因後篇附见】

以团茶洮州緑石砚赠无咎文潜【次和答秦觏篇按实録元佑元年十二月试太学録张耒试太学正晁补之并为秘书省正字而此诗有道山延阁之句盖今岁所作】

谢王仲至惠洮州砺石黄玉印材【因洮砚附见】

次韵文潜同游王舍人园【次前篇文潜诗有浓緑张夏帷之诰】卧陶轩【附前篇诗云城南晁正字】

次韵寄晁以道【附前篇】

次以道韵寄范子夷子默【附前篇】

僧景宗相访寄法王航禅师【从旧次】

子韵子瞻送顾子敦河北都运二首【以东坡诗为次据实録元佑二年四月癸巳给事中顾临为河北路都转运使】

慈孝寺饯子敦席上奉同孔经父八韵【附前篇】

次韵张昌言给事喜雨【以东坡栾城诗为次栾城诗云已收蚕麦无多日盖四月间昌言名问】

第七卷

送李德素归舒城【因後篇附见】

咏李伯时摹韩干三马次子由韵简伯时兼寄李德素【东坡集有此诗在喜雨後伯时名公麟】

次韵子曕和子由观韩干马因论伯时画天马次韵答王眘中【从旧本】

子瞻去岁春侍立迩英子由秋冬间相继入侍作诗各述所怀予亦次韵四首【东坡有此诗在韩干马俊】

再次韵四首

次韵子曕题郭熙画秋山【以东坡诗为次东坡诗所谓玉堂画掩春日闲即此韵在入侍迩英诗後】

题郭熙山水扇

题惠崇画扇

题郑防画夹五首

戏题小雀捕飞虫画扇

题画孔雀

睡鸭

小鸭

题刘将军鴈二首

题刘将军鹅

题晁以道雪鴈图【右十诗并附前篇】

次韵子瞻题无咎所得与可竹二首粥字韵戏嘲无咎人字韵咏竹【东坡集此诗在郭熙秋山後】

次韵文潜休沐不出二首【从旧次】

奉同子瞻韵寄定国【东坡玉堂独坐怀王定国诗即此韵在题无咎竹後】次韵王定国杨州见寄

往岁过广陵值早春尝作诗云春风十里珠帘卷髣髴三生杜牧之红药梢头初茧栗扬州风物鬓成丝今春有自淮南来者道扬州事戏以前韵寄王定国二首【右二诗附前篇】

次韵钱穆父赠松扇

戏和文潜谢穆父松扇【东坡和张耒松扇诗在怀王定国後】

谢郑闳中惠高丽画扇二首【附前篇】

第八卷

次韵王炳之惠玉版纸【附前篇】

谢王炳之惠石香鼎【附前篇】

次韵柳通叟寄王文通【通旧次】

送张天觉得登字【东坡此诗在松扇後据实録元丰二年七月开封府推官张商英提点河东路刑狱商英字天觉】

次韵徐文将至国门见寄二首【诗有槐催举子着黄花之句盖是岁秋试】

博士王扬休碾密云龙同事十三人饮之戏作答黄冕仲索煎双井并简扬休

再答冕仲

戏答陈元舆

再答元舆

次韵冕仲考进士试卷【右六篇皆武成宫试闱所作诗中自了然】王圣美三子补中广文生【附前篇】

次韵游景叔闻洮河捷报寄诸将四首【据实録元佑二年八月禽西番首领杲庄青宜结槛送阙下】

和游景叔月报三捷【与前诗同时作】

次韵崔伯易席上所赋因以赠行二首【据实録元佑二年十月将作少监崔公度知頴州又按本传公度字伯易高邮军人此诗十月後所作】

同子瞻和赵伯充团练【从旧次】

戏答赵伯充劝莫学书及为席子泽解嘲【附前篇】谢景叔惠冬笋雍酥水梨三物

再答景叔【右二篇并以时序为次】

次韵几复和答所寄【山谷旧跋此诗云丁卯岁几复至吏部改官和予乙丑在德平所寄诗也诗有夜寒同对短檠灯之句当是冬时所作】

寄上叔父夷仲三首【夷仲名亷元佑初为都大提举成都府路榷茶兼陕西路买马张方回家本前一篇题云寄上叔父夷仲後二篇题云叔父夷仲入奏近寄此诗用前韵今以蜀中题名考之亷奉使在元佑元年八月而三年正月除右司郎中则入奏盖在二年之冬也此诗第一篇因後诗同见于此】

第九卷

元佑三年戊辰【是岁山谷在史局其春东坡知贡举山谷与李公麟等皆为其属】考试局与孙元忠博士竹间对牕夜闻元忠诵书声调悲壮戏作竹枝歌三章和之

观伯时画马【东坡集有和篇题云试院中作】

题伯时画揩痒虎

题伯时画观鱼僧

题伯时画顿尘马

题伯时画严子陵钓滩

题伯时画松下渊明【右皆试院中作旧本画观鱼僧题云子瞻画枯木伯时作清江游鱼有老僧映树身观鱼而禅笔法甚妙予为名曰玄洗畏影图并题数语而顿尘马有亦思归家洗袍袴之句为试院所作无疑揩痒虎子陵滩盖从其旧次】

出礼部试院王才元惠梅花三种皆妙絶戏答三首【山谷有此诗跋甚详具诗注中】

王立之承奉诗报梅花已落尽次韵戏答【立之名直方即才元之子今附前篇】

乞姚花二首【附前篇】

效王仲至少监咏姚花用其韵四首【附前篇】

寄杜家父二首【从旧次】

王才元舍人许牡丹求诗

谢王舍人剪送状元红【右二篇从旧次】

戏答陈季常寄黄州山中连理松枝二首【山谷有太平与国寺谷室院题名云故人陈季常林下士也寓棊簟于此苏子瞻范子功数来从之元佑三年六月丁亥书然此诗未必是时所作姑以物色附见】

次韵子曕送李廌【李廌字方叔是岁下第而归东坡此诗在次韵黄鲁直画马後】次韵宋懋宗三月十四日到西池都人盛观翰林公出遨【翰林公谓东坡东坡有和宋肇游西池即此韵在送李方叔诗後】

韩献肃公挽词三首【韩绦字子华事神宗再为?相据实録元佑三年三月薨諡献肃东坡有韩康公挽词在游西池後康公即献肃】

次韵子瞻以红带寄王宣义【东坡有庆源宣义王丈求红带诗即此韵在康公挽词後此後冇送高士敦钤辖诗见外集】

听宋宗儒摘阮歌【从旧次】

自门下後省归卧酺池寺观卢鸿草堂图【栾城集有此图诗当同时所作据栾城集次于韩康公挽词後】

题子瞻寺壁作小山枯木二首【寺壁即酺池寺附前篇】题子瞻枯木【附前篇】

和子瞻戏书伯时画好头赤【东坡集此诗在红带诗後】

咏伯时画太初所获大宛虎脊天马图

咏伯时画冯奉世所获大宛象龙图

题竹石牧牛【右三诗附前诗而天马图有岁在执徐同之句盖戊辰岁也】题伯时天育骠骑图二首【附前篇】

姨母李夫人墨竹二首【附前篇】

第十卷

次韵答曹子方杂言【曹辅字子方东坡有送曹辅赴闽漕诗在好头赤诗後据实録元佑三年九月太仆寺丞曹辅权发遣福建路转运判官山谷此诗盖辅未出使以前所作今寄于此】

次韵子瞻和王子立风雨败书屋有感【东坡此诗在送曹辅後】

嘲小德【东坡有和章次前篇】

戏答张秘监馈羊【诗有留与儿童驾小车之句今附小德诗後】

戏答王定国题门两絶句【东坡嘲小德诗德有和王定国会饮清虚堂诗时定国归自扬州】

清人怨戏效徐庾慢体三首【略从旧次元在嘲小德之後】呈外舅孙莘老二首【诗意喜莘老得归据实録元佑三年九月御史中丞孙觉提举醴泉观本传云以疾坚请外提举舒州仙灵观此诗九月以後所作今寄于此】

以天坛灵寿杖送莘老【从旧次】

戏答俞清老道人寒夜三首【赵彦清家有山谷跋此诗其末云东坡屡哦此诗以为妙也元佑四年归自门下省书於酺池寺南退听堂上此跋四年所书而诗则三年冬所作盖四年之冬东坡在杭州也】

秘书省冬夜宿直寄怀李德素【附前篇】

岁寒知松柏【此诗效进士体元有两篇知字韵一篇见外集东坡所和乃知字韵在嘲小德诗後】

东坡读未见书

被褐怀珠玉

欵塞来享【右三篇未必同时所作然皆效进士体以教儿侄今附见东坡杂记云元佑三年十二月二十八日上御延和殿奏范镇新乐时西夏方遣使欵延州塞故进士作延和殿奏新乐赋欵塞来享诗云】

忆邢惇夫【山谷跋惇夫集有国马不及奉舆毙于皁枥之语盖元佑三年十一月庚戊也此诗宜附见于此】

次韵秦少章晁适道赠答诗【诗有阴风雪塞庐之句当是此年冬所作盖明年冬少章从东坡在杭州矣】

次韵答秦少章乞酒【附前篇诗有水饼嚼冰蔬之句亦冬时作】

第十一卷

元佑四年已巳至八年癸酉夏【四年至六年夏皆在史局据实録元佑六年三月癸亥进神宗实録为起居舍人以中书舍人韩川有言诏行秘书省着作佐郎是岁六月特封母夀康县太君为安康郡太君乞以转官思回授也山谷在京师多与东坡唱和四年夏东坡出知杭州遂无诗伴而山谷尝苦眩冒多在史局又多侍母夫人医药至六年六月遂丁家艰故此数年之间作诗絶少颐轩诗及送秦少章从东坡于杭州范蜀公挽章皆四年诗之可考者其他诸诗多不可考又于前卷无可传着姑寄寓于此以俟异时或遇其真也 山谷有与王长原诗跋云相见于京师匆匆不得尽平生朋友之意长原告行会小人年来头眩不能苦思因以废诗辄以旧诗十许赠长原又有书老杜诗跋去老夫今年四十三不复能作诗他文亦懒下笔欲学诗观老杜足矣又与俞清老曹苟龙书皆云某自云年月月已不作诗山谷生于乙酉至元佑四年巳巳四月有五矣陈无已作山谷母李夫人墓铭曰元佑六年卒于东都又以山谷与洪驹父书考之云六月十八日郡太弃背诸孤而洪玉父作退听堂集序云辛未岁试礼部寓舅氏僦舍後一年鲁直丁母夫人忧辛未即元佑六年其云後一年误矣山谷护丧抵家以明年正月八日具书帖中】

颐轩诗六首【张方回家本有此诗序云元佑四年正月癸酉黄某序】

寺斋睡起二首【後诗云桃李无言一再风盖春时作又有人言九十八为律之句是时东坡为台谏所攻求出补外而山谷亦不容於时故云】

记梦【附前篇】

同元明过洪福寺戏题【略从旧次原在寺斋睡起诗後】

戏答晁深道乞消梅二首

以梅馈晁深道戏赠二首【右四篇以时序为次】

次韵孙子实题少章寄寂斋【因後有送少章诗附见於此此篇後亦删去】

次韵孙子实寄少游

戏书秦少游壁

赠秦少仪

送少章从翰林苏公余杭【右四诗略从旧次据实録东坡出知杭州在四年而行以五月陈无已至南京见东坡从登後楼诗云五月池无水又送行诗云一雨五月凉】题净因壁二首

六月十七日昼寝【右三篇亦以时序为次】

北牕【从旧次】

赵子充示竹夫人诗盖凉寝竹器憇臂休膝似非夫人之职予为名曰青奴并以小诗取之二首【附前篇】

范蜀公挽词二首【东坡作蜀公墓志铭云元佑三年闰十二月薨葬以四年八月此诗盖四年夏秋间所作】

宗室公寿挽词二首

出城送客过故人东平侯赵景珍墓

黄頴州挽词三首

乐寿县君挽词二首【右八篇附前诗】

叔父给事挽词十首【据实録元佑七年五月丙申给事中黄亷卒是时山谷持母丧仅一年而葬以明年九月 山谷有与洪驹父书云比经祥练又间给事叔父之卒又山谷与宇文伯修书云九月之末方毕叔父给事葬事又云欲乞一宫观时已免丧矣】

绍圣元年甲戊【四月改元据实録元佑八年七月吕大防言神宗正史欲差前实録院检讨官黄庭坚秘书省正字秦观充编修官从之山谷以疾辞乞宫观至甲戌岁授宣鄂两郡皆未赴继除宫祠据实録绍圣元年六月丁亥新知鄂州黄庭坚许管勾亳州明道宫於开封府界居住就近报国史院取会文事山谷遂寓家于太平州之芜湖与其兄元明俱来陈留止东寺之净土院舟行时与东坡相遇於江上与黄门相遇於贵池 山谷跋东坡磨衲赞云绍圣元年五月甲子新宣城段守黄某书山谷与梁大夫书云伯氏越州司理相送至府畿伯氏即元明 山谷有东坡真赞云绍圣之元吾见东坡於彭蠡之上其貌不尔其後山谷在荆州黄门与书云贵池相别於今八年】

寂住阁

深明阁【右二篇陈留净土院作元注云陈留宿一?堂因书为寂住阁】

第十二卷

绍圣二年乙亥【是岁山谷谪黔州先是绍圣元年章惇为相蔡卞修国史七月山谷与范龙学祖禹赵尚书彦若於开封府界居住就近应报文字卞至史院以前史官直书王安石事欲中伤以诋诬神考之罪签出千余条以为皆无证据绍圣二年正月范公安置永州赵公澧州山谷黔州事且范公家传据实録绍圣元年十二月甲午黄庭坚谪涪州别驾黔州安置而范公家传乃云二年正月盖据受命时日也山谷既被命与其兄元明出尉氏许昌由汉沔趋江陵上夔峡三月辛亥至下牢关四月二十三日到黔州寓开元寺寺有摩围阁山谷与张叔和书云下处在南寺摩围阁又有怡偲堂当是山谷以知命同处为名按扬明叔草书跋尾云黔中怡偲堂丁丑二月晦】

竹枝词二首

梦李白诵竹枝词三叠【并黔南道中作前诗有跋语且云四月甲申盖十九日也】

和答元明黔明赠别【山谷书萍乡厅壁曰元明送余安置於摩围之下淹留数月不忍别而此诗有急雪惊风之语当是冬时所作】

绍兴三年丙子【是岁山谷在黔南初山谷既未能以家来二年之秋其弟知命自芜湖登舟擕一妾李庆一子?小字韩十及山谷之子相小名四德小字四十并其所生母俱来知命中道生一女又与其从兄嗣直会於夔州是岁五月六日抵黔南 山谷书云知命居士得三月二十八日书知庆儿以兔娠入夔州巳回客吹俱无恙嗣直又适得相会何慰如之嗣直名叔向给事之子山谷五月书云初五日宿太浩初六日可来趁叠石早饭又云今日甚思汝辈同剥粽子也】

题驴瘦岭马舖【知命】

行次巫山宋懋宗遣骑送折花厨醖【知命】

次韵懋宗送别二首【知命】

戏答刘文学【知命】

外侄李光祖往见尚垂髫今观寄嗣直小诗已可受因次韵【知命】

上南陵坡【知命】

题小猿叫驿【知命】

马上口号呈建始李令【知命 建始属施州】

次浮塘驿见张施州小诗次其韵【知命】

将次施州先寄张十九使君三首【知命】

和张仲谋送别二首【知命】

次韵答清江主簿赵彦成【知命 清江即施州治所彦成名肯堂嘉州人】宋懋宗寄夔州五十诗三首【知命 右二十诗皆知命来黔州时所作知命名叔达山谷之弟数诗附见集中殊有家法当由山谷润色因以成其弟之名今不复删去】当苏若兰回文锦诗图【原杂置知命诗中】

绍圣四年丁丑【是岁山谷在黔南其春知命往见嗣直于涪州生一子是为小牛秋冬间还黔具山谷与知命嗣直书】

次韵杨明叔四首

再次韵【杨皓字明叔眉之丹棱人官於黔南时在山谷迁谪後此诗盖黔中所作故有我巳魑魅御之句黔中诗絶少姑附於今岁】

谪居黔南十首【右谪乐天诗原题云谪居黔南今附于此盖明年又迁于戎州云】

元符元年戊寅【六月改元 是岁春初山谷在黔南以避外兄张向之嫌迁戎州据实録绍圣四年三月知宗正丞张向提举夔州路常平十二月壬寅诏涪州别驾黔州安置黄庭坚移戎州安置以避使者亲嫌故也山谷三月间离黔六月初抵戎州寓居南寺作槁木寮死灰庵其後僦居城南山谷有与杨明叔大字跋尾云绍圣五年二月哉生明涪翁将迁于僰道治州开元寺江曲之间僰道即戎州戎今为叙盖是岁六月方改元故犹称五年又有与王观复书云沂流在道几三月又有泸州木龙岩题名云绍圣五年五月晦改知到戎州在六月初】

赠黔南贾使君【山谷初到黔南曹谱伯逹张兟茂宗为守贰待之颇厚今贾使君盖与曹伯达为代者未知此诗何时所作姑附于离黔之岁 山谷与张叔和书云某至黔州将一月矣曹守张倅相待如骨月又与杨明叔书云守倅皆京洛人好事尚文不易得也】

元符二年已卯【是岁山谷在戎州九月知命如成都至明年二月还戎州具山谷与知命书及答句卨宗书又与范长老书云知命颠倒餍足二月七日乃到戎州】

次韵雨丝云鹤二首【蜀中旧本此诗序云代史夫人和石信道 信道名谅时作泸州江安令史夫人盖山谷外兄张祺子履之妻张祺介卿之嫂録莱赞所谓维女博士史君炎玉者也此诗盖在戎州所作当是夫人与其子俱来乞子履墓铭时也雨丝云鹤皆春景物宜见於今年春 山谷有答苏大通书曰顷见外兄张子履家嫂具道才德之美又曰昨史嫂过僰道云云山谷作子履墓铭曰葬以元符已卯之四月又曰女夫人博学能文】

从斌老乞苦笋【当是今岁夏初所作元年夏初犹未至戎也此篇原在戎州诗中但诠次不伦尔山谷有苦笋赋云僰道苦笋冠冕两川僰道即戎州】

次韵黄斌老所画横竹

次韵谢斌老送墨竹十二韵

用前韵谢子舟为予作风雨竹

再用前韵咏子舟所作竹

戏咏子舟画两竹两鸜鹆

第十三卷

次韵答黄斌老病起独游东园二首

又和二首

又答斌老病愈遣闷二首

次韵黄斌老晩游池亭二首【右与黄斌老唱和诗并因苦笋篇附见当是同时所作池亭诗有黄菊拒霜殊未秋之句必今岁所作明年秋晩山谷盖在青神矣】戱答史应之三首【应之名铸眉人泸戎间山谷有应之真赞曰江安石不足江阳酒有余江安属泸州汉江阳县地也】

题也足轩【轩在简州为师范道人作山谷有与范帖云知命欲往成都看药市又云别作一篇竹轩颂似可观已付密师去可种竹于六祖印用之是岁范公自简州受成都六祖之请云范在简州时山谷有种竹颂云往在江南住竹山道人两岁三来访云云故今云别作一篇】寄题荣州祖元大师此君轩【山谷有此诗跋云元符二年闰月初吉书赠荣州琴师祖元 是岁闰九月又有一篇亦此韵见於外集】

答李任道谢分豆粥【诗有豆粥能驱晩瘴寒之句似是冬时所作】

元符三年庚辰【是岁山谷在戎州正月徽考即位五月复宣德郎监鄂州在城盐税山谷既得放还以江涨未能下峡七月自戎舟行省其姑于青神十月改奉议郎签书宁国军节度判官十一月自青神复还戎十二月发戎州过江安为石信道挽留遂作岁於此 山谷之姑张祉介卿之母介卿时为眉州青神尉以七月二十一日解舟八月十一日抵青神具兴张介卿书今中岩多有八九月间题字又有十一月二十日与嘉州至乐山王子厚书云到家悲苦满怀盖知命归江南死於荆州当是初闻其计时也 石谅信道本眉人家于江津女嫁山谷之子相是岁十二月成亲其详具建中靖国元年注并具与杜拙翁书】

赠知命弟离戎州

侄柜随知命舟行【是岁知命自戎归江南山谷与范长老帖云知命留此两月三月十三日解舟去故其诗有燕子日长宜读书之句知命竟死荆南见山谷祭文】

次韵奉答文少激推官纪赠二首【因後篇附见少激名抗临卭人时为戎州幕官予尝见其家山谷诸诗真迹】

次韵文少激祈雨有感【此诗真本云伏承少激惠示夏日祈雨有感之诗末句云爱民天子似仁宗时徽考初即位】

次韵李任道晩饮鎻江亭【诗有西来雪浪如炰烹之句当是夏中所作】再次韵兼简屦中南玉三首【次前篇】

次韵任道食荔支有感三首【山谷有戎州鎻水磨崖留题云元符三年五月戊寅太守刘广之率宾寮来赏鎻江荔支此诗当同时所作诗有六年怊怅之句盖自绍圣二年乙亥入蜀至元符三年庚辰凡六见荔支 山谷与侄朴书云初到戎彭道微作守甚有亲亲之意道微既去刘溢崇仪作守云云】

廖致平送緑荔支为戎州第一王公权送荔支緑酒亦为戎州第一【附前篇】

谢杨履道送银茄四首【以时序为次】

送石长卿太学秋补【诗有汉文新览天下图谓徽考初立山谷有试张通笔帖云戎州城南僦舍中眉山石长卿观书】

次韵少激甘露降太守居桃叶上【当是秋时所作诗语皆及徽考新政】

借景亭【八月在青神尉厅作尉即张祉介卿也祉父誾雅州人娶山谷之姑卒官太常卿见于山谷所作张子履墓志】

戏赠家安国【从旧次】

次韵杨君全送酒

次韵君全送春花

谢杨景山送酒器【君全名琳景山名岩皆青神人山谷有中岩题字云元符三年九月已巳王元直擕酒帅杨君全景山酌张子谦介卿黄鲁直于慈姥之东堂此诗盖是时所作故有秋入园林花老眼之句彩以及酒当是重阳所送春花言其象春时之花尔】

史彦昇送春花【附杨君全送花後诗有千林摇落照秋空之句】

题石恪画尝醋翁【旧次在借景亭後似是青神作】

谢应之【即史应之也应之往岁见山谷於谷尝有诗戏之此篇当是应之自眉来青神再见山谷叙述往事故有去年席上蛟龙语未委先生记得无之句 山谷在青神有无眉山程信孺帖云应之在馆时接从容宾主相乐也是岁来自眉山可知】

第十四卷

走笔谢王朴居士拄杖【王朴字子厚隐居嘉州至乐山此诗当是自青神回舟经途所作诗有六年流落放归时之语】

戏答王居士送文石【次前篇】

次韵杨明叔见饯十首【序云予蒙恩东归明叔作十诗见饯据实録元符三年十一月癸亥朔黄庭坚知舒州 此诗有老作同安守之句同安即舒州】

次韵石七三六言七首【诗云老境五十六翁又云欲行水绕山围盖元符三年将出蜀所作石七三当是石信道家儿】

建中靖国元年辛巳【是岁正月解舟江安三月至峡州改知舒州四月至荆南泊家沙市又召以为吏部员外郎病痈初愈辞免恩命乞知太平州留荆待命遂南踰冬焉 山谷有泸州中坝葛氏竹林留题云江南黄某自僰道恩恩放还元符元年十二月道出江安江安?石谅信道以亲亲见留作岁建中靖国元年正月丙寅置酒中坝葛氏之竹林】

万州太守高仲本宿约游岑公洞而夜雨连明戱作二首

万州下岩二首

又戏题下岩【山谷有万州西山磨崖题名载高仲本置酒盖建中靖国元年二月辛酉】戏题巫山县用杜子美韵【诗有江陵换裌衣之句江陵即荆南山谷度自巫山至此时已初夏矣】

和王观复洪驹父谒陈无已长句【王蕃字观复沂公之裔官阆中时多以书尺至戎州从山谷问学至是自京师改官复入蜀会山谷于荆州时山谷病瘫初愈陈无已元符三年冬为秘书省正字故此诗有集贤学士见一角之语 答观复简云卧病二十余日几死者数矣忽奉手诲欢喜如从天上落也】

以古铜壶送王观复【附前篇】

病起荆江亭即事十首【诗有大圣天子初元年及西风吹涙古藤州之句乂是岁七月东坡卒於常州而此诗犹未及之当是秋初所作】

邹松滋寄苦竹泉橙麴莲子汤三首【松滋隶荆南诗有新牧千百秋莲菂之句】

次韵答黄与迪

次前韵谢与迪惠所作竹五幅【右二篇从旧次】

第十五卷

戏简朱公武刘邦直田子平五首【朱刘田皆荆南人诗有葵苋秋之语】

次韵益修四弟【诗有霜晩菊未花之句】

以峡州酒遗益修复继前韵【附前篇】

谢益修四弟送石屏【附前篇】

戏答王观复酴醿菊二篇

戏答王子予送凌风菊二首【右四篇以时序为次子予名雩王献可补之之次子也时侨寓荆州】

谢王子予送橄榄【附前篇】

以椰子小冠送子予【附前篇】

呈杨康国

又戏呈康国【二诗皆言黄柑未熟】

次韵马荆州【诗有朱糁菊英同送秋之句】

和中玉使君晩秋开天宁节道场【徽考以十月十日降诞为天宁节开啓盖九月十日】

入穷巷谒李材叟翘叟兼简田子平三首【诗有紫冠黄细綑丝窠之句】

次韵答马中玉三首【诗有菊花过後早梅前之句】

次韵中玉早梅二首

次韵中玉水仙花二首

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枝欣然会心为之作咏吴君送水仙花并二大本

刘邦直送早梅水仙花四首【右十诗多从旧次惟王充道送水仙花一首附见】

谢檀敦信送柑子【附前篇】

赠李辅圣【原在刘邦直诗後】

和高仲本喜相见【从旧次诗有雪满荆州喜再逢之句】

戏咏煖足缾二首【以诗序为次】

戏呈闻善二兄【诗有草上堦除雪衮风之句】

次韵闻善【谢有张罗门带雪之句】

谢答闻善二兄九絶句

戏呈闻善【右十诗附前篇】

题子瞻画竹石【旧题云题全天粹所收云云全璧字天粹山谷在荆州时有与天粹帖又有字说云全璧长林人长林属荆门军此诗当附於荆州诗中】

戏赠米元章二首【米芾字元章为发运司属官在江淮间建中靖国之秋东坡北还尝有手帖与之此诗似亦当时所作盖诗有沧江书画船之句今附于荆州诗中】

第十六卷

崇宁元年壬午【是岁春初在荆南既而经岳岳路归洪州分宁遂往袁州萍芗省其兄元明还至江州与其家相会六月赴太平州九日而罢管勾洪州玉隆观九月至鄂州寓居踰年 正月与苏子由书云某三两日即拏舟下巴陵出陆至双井六日尔 山谷与洪龟父书曰四十及新妇在荆南巳遣十六节推弟往取船来会江州矣 山谷与徐师川书曰老舅六月九日领太平事十七日奉朝旨送送吏部即日解船至江口 崇寜二年山谷有南楼诗寄方公悦题云某以去岁九月至鄂登南楼叹其制作之美云云】

次韵答高子勉十首【高荷字子勉荆州人而此诗有春从细草回之句当是春初所作】

赠高子勉四首【附前篇】

再用前韵赠子勉四首【附前篇诗有鸟语花中管弦之句春稍动矣】荆南签判向和卿困予六言见韵次韵奉酬四首【附前篇】

蚁蝶图【从旧次】

谢胡藏之送栗鼠尾画维摩二首【从旧次】

次韵向和卿行松滋县与邹天锡夜语南极亭二首【诗有提壶及思归乐之句当在二月间以上诗皆未离荆南所作】

戏答荆州王充道烹茶四首【往分宁时经日长之句】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往分寜时经途岳州所作】

自巴陵略平江临湘入通城无日不雨至黄龙奉谒清禅师继而晚晴邂逅禅客戴道纯欵语作长句呈道纯【巴陵平江临湘皆属岳州通城属鄂州黄龙山在洪州武宁李彤季敌书豫章集後云先生自巴陵取道通城入黄龙山为清禅师遍阅南昌集自有去取即此时也】题徐氏书院【徐禧德占洪州人此诗归洪州时所作】

赠石敏若【从旧次】

题胡逸老致虚庵

题莲花寺【右两篇原任逍遥观後】

冲雨向万载道中得逍遥观遂托宿戏题【此诗往萍乡时所作万载亦属袁州山谷有跋陈日休所收旧字云崇寜元年三月已卯自分寜来宿万载之广惠道扬考长历己卯盖二十四日】

题竹尊者轩【从旧次当是广惠道场】

送密老住五峯【从旧次山谷有为密公作草书跋尾云元年三月壬午旅寓宜春之开元饭崇胜密公之堂即此僧也壬午盖二十七日宜春属袁州】

新喻道中寄元明用觞字韵【元明作萍乡?山谷来省觐书萍乡厅璧记曰来以崇宁四年四月乙酉而去以是月之巳亥已酉盖四月朔至已亥凡十五日此诗盖别後所作新喻属临江军去萍乡未远】

第十七卷

拜刘凝之画像【刘凝之家於南康此诗当是还自萍乡往江州经途所作或云赴太和时所作】

追和东坡壶中九华【据此诗序五月二十日系舟湖口所作湖口属江州】罢姑熟寄元明用觞字韵【六月十七日罢姑苏解船至江口会洪驹父奉其大母来又为之留七日闰六月十一日分手将家到荆南谋居 山谷与徐师州书云冲东风至羌湖矣驹父大母李氏山谷之从母也山谷又有太平州後园石室听杨殊弹琴题名云与郭公甫高太忠同酌桂浆实季夏之丁未盖六月二十三日也】

次韵子瞻和李太白浔阳紫极宫感秋诗韵追怀太白子瞻【浔江今江州山谷罢太平後徘徊於江州此诗江州所作有蟹肥社酷熟之句盖八月也而蜀中双井後集有此诗跋云崇宁元年八月乙卯乙卯盖初三日也】

琼芝轩

龟壳轩

秋声轩【右三篇皆紫极宫作】

戱效禅月作远公咏【远公道场即今江州卢山东林寺是岁八月庚申山谷冇东林题名此诗当是同时所作庚申盖初八日】

跋子瞻和陶诗【原在紫极宫诗前今附见】

题李亮功戴嵩牛图【从旧次】

追和东坡题李亮功归来图【当是与前篇同时作】

次韵徐仲车喜董元达访之作南郭篇四韵次韵仲车为董元达置酒四韵

次韵仲车因娄行父见寄之什【右三篇原在紫极观诗後诗有万里远归来烦公问健否之句盖晩年所作】

武昌松风阁【山谷九月至鄂此诗经途所作时张文潜再谪黄州犹未至也故诗有张侯何时到眼前之句黄与武昌隔江相望云尺牍中有跋与李德叟书云崇寜元年九月甲申系舟樊口题】

次韵文潜

和文潜舟中所题【右二诗并次前篇时文潜已到黄山谷自鄂往见之前诗有风雪牖户当塞向之句盖冬深所作】

题君子泉【泉在黄州次前篇】

宿黄州观音院钟楼上【原在次韵文潜後诗有潘何之语今迁於此为後诗张本】

谢何十三送蟹【从旧次何十三当是何颉之斯举或其弟兄颉之盖黄州人事具曾造端伯诗选】

又借答送蟹韵并戏小何

代二螯解嘲

又借前韵见意【右三诗见於修水集今附见】

次韵文潜立春日三絶句

再次前韵【考长历是岁十二月二十一日立明年春时山谷已归鄂故诗有巳发黄州首更回之句】

第十八卷

崇宁二年癸未【是岁山谷在鄂州既而谪宜州十二月十九日发鄂渚至岳阳作岁初山谷在荆州作承天院塔记转运判官谋举承执政赵挺之风旨摘其间数语以为幸灾谤国遂除名编隶宜州 过湖以明年二月见於过洞庭青草湖诗】

梦中和觞字韵【序云崇宁二年正月已丑已丑盖初九日】

次韵吴可权题余干县白云亭【从旧次】

次韵廖明略同吴明府白云亭宴集【次前篇】

病来十日不举酒二首【诗有回施青春与後生之句春时所作】题小景扇【从旧次】

鄂州南楼书事四首【诗有我亦耒追六月凉之语山谷在鄂州作夏惟此年尔】南楼画阁观方公悦二小诗戏次韵【附前篇】

庭坚以去岁九月至鄂登南楼叹其制作之美成长句久欲寄远因循至今书呈公悦【附前篇】

养鬬鸡

顔徒贫乐斋二首【右三诗并从旧次】

和凉轩二首【以时序为次诗有西风之语】

题默轩和遵老【原在凉轩前】

次韵文安国纪梦

寄贺方回【右二篇原在画阁诗後】

文安国挽词二首【因前篇纪梦附见】

鄂州节推陈荣绪惠示沿檄崇阳道中六诗老懒不能追韵辄自取韵奉和【诗有中秋山行之篇】

陈荣绪惠示之字韵推奬过实非所敢当辄次高韵三首【附前篇】

第十九卷

德孺五丈和之字诗韵难而愈工辄复和呈可发一笑【附前篇范德孺名纯粹据实録崇寜元年十月管勾南京鸿庆宫范纯粹鄂州居住二年正月又责常州别驾鄂州安置】

次韵德孺新居病起

次韵德孺感兴二首

次韵德孺惠贶秋字之句【并从旧次】

求范子默染鸦青纸二首【从旧次子默盖德孺之子】

谢荣绪惠贶鲜鲫

谢荣绪割麞见贻二首

吴执中有两鹅为余烹之戏赠【右四诗并从旧次】

秋冬之间鄂渚絶市无蟹今日偶得数枚吐沬相濡乃可悯笑戏成小诗三首【以题中时序为次】

甯子与追和予岳阳楼诗复次韵二首

和甯子与白鹿寺【从旧次】

谢人惠猫头荀【从旧次诗有鹦鹉洲前人未知盖未离鄂州也鞭笋当谓冬时作】短韵奉乞蜡梅【从旧次】

以酒渴爱江清作五小诗寄廖明略学士兼简初和父主簿【诗有将发沔鄂之句】

四休居士诗三首【从旧次盖在鄂州所作】

十二月十九日夜中发鄂渚晓泊汉阳亲旧携酒追送聊为短句【此以後诗赴宜州贬所时所作山谷有与人帖云某治行已有绪既嫁女别无一事移舟汉阳留数日待亲识之在旁近尔】

次韵陈荣绪同倚钟楼晩望别後明日见寄之作【诗中有青草枯松之句皆岳州事盖荣绪送山谷至岳时尚未过湖也】

崇宁三年甲申【是岁二月过洞庭经潭衡永桂等州五六月间至宜州贬所其家寓於永州 山谷有跋李资深书卷云崇宁三年十一月余谪处宜州半岁矣官司谓余不当居关城中乃以是月甲戌抱被入宿于城南楼山谷与长沙崇寜平老帖云骨肉寓永州】

过洞庭青草湖【诗有乙丑越洞庭丙寅渡青草之句考长历二月二十一日乙丑之十二日丙寅】

过土山寨【张舜民南行録湖中有土山廵检司去黄陵庙十五里】

晚泊长沙示秦处度范元实用寄明略和父韵五首【长沙即潭州在洞庭之南】

次韵元实病目【从旧次】

胜业寺悦亭【从旧次南行録胜业寺在南岳庙东属潭州衡山县有柳子厚般舟和尚第二碑】

离福岩【从旧次按南行録胜岩在南岳依岩架空为之盖思公道场有三生塔亦属衡山县】花光仲仁出秦苏诗卷思二国士不可复见开卷絶叹因花光为我作梅数枝及画烟外远山追少游韵记卷末【从旧次花光寺在衡州经途所作】

题花光画

题花光画山水

所住堂

戏咏高节亭边山矾花二首【右五篇并次前诗】

第二十卷

赠惠洪【从旧次诗有眼横湘水暮之句】

戏咏零陵李宗古居士家驯鹧鸪二首【零陵即永州经途所作】

李宗古出示谢李道人苕帚杖从蒋彦回乞葬地二颂作二诗奉呈【从旧次】

书磨崖碑後

浯溪图

太平寺慈氏阁

题淡山岩二首

明远庵

玉芝园

游愚溪【右八诗皆永州三月间作诗中可见愚溪诗序云三月辛丑盖二十八日也】代书寄翠岩新禅师【从旧次虽有早梅开之句不可作时节会】

戏答欧阳诚发奉议谢余送茶歌【从旧次】

到桂州【从旧次】

答许觉之惠桂花椰子茶盂二首【因後篇附见】

以椰子茶瓶寄德孺二首【原在到桂州诗後】

寄黄龙清老三首【诗有中秋月之句秋时所作】

崇宁四年乙酉【是岁山谷在宜州九月三十日卒】

宜阳别元明用觞字韵【是岁山谷年六十一有为元明书草庵歌图跋尾曰时山谷年六十一元明自宜归湖南时而此诗有千林风雨莺求友之句盖春时作】

和范信中寓居崇宁遇雨二首【信中名寥山谷有跋范寥所收东坡诗云实崇宁四年之五月山谷老人谪居宜州二年矣山谷又有宜州游山记盖四年六月辛巳而信中挂名其间此诗亦四年夏所作欤】

乞锺乳於曾公衮【从旧次公衮公纡曾布子宣之子时编置永州三年矣豫章後集有与公衮书云锺乳何时再成又云岭南秋署殊未解此诗盖秋时所作或遂絶笔于此篇欤】

山谷内集诗注原目

猜你喜欢
  第十九章 游戏传书·屠隆
  提要·赵执信
  小河·周作人
  秋深了·闻一多
  提要·洪迈
  提要·王翰
  卷四十六·吴之振
  卷六十九·陈焯
  卷四十六·陈焯
  梦观集卷三·大圭
  卷八十五·陈廷敬
  卷八百四十七·佚名
  卷七百七十四·佚名
  卷七百六十三·佚名
  卷一百六十九·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张□□·唐圭璋

      喜迁莺   英声初发。记舍选齐驱,祖鞭先著。   风月平分,尊罍谈旧,各已苍颜白发。屈指待拚一醉,祝生申嵩岳。怎知道,为清湘□润,暂移贤杰。   休说。予心渴,里巷争先,拟持杯阶闼。毕竟人间,赏心乐事,种种尽归缘法。拈

  • 第六回 被妖僧擒拿主将·陈端生

    第六回被妖僧擒拿主将诗曰:妖僧隐定术高深,勇猛英雄竟被擒。蠖屈暂时羁异域,忠良原不改初心。话说皇甫敬,一到山东,早闻得朝鲜人马攻打登州甚急。飞提三户之师,到登州救护。早有守将殷耀先迎于道左。皇甫敬走马到衙,分付城

  • 序·老舍

    东方文化协会以“东方文化”为题,托我写一本话剧。想了许多日子,我想不出办法来。一个剧本,尽管可以不要完密的穿插,可多少总得有个故事;我找不到足以表现“东方文化”的故事。即使用象征法,以人物代表抽象观念,“文化”中所

  • 卷95 ·佚名

    方岳 梦寻梅 野迳深藏隐者家,岸莎分路带溪斜。 马蹄残雪六七里,山觜有梅三四化。 黄叶拥篱埋药草,青灯煨芋话桑麻。 一生烟雨蓬茅底,不梦金貂侍玉华。 方岳 梦有饷予宝器一奁者曰僧某甲入寂奉以别

  • 卷之七百五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三十五·温达

    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畧卷三十五康熙三十六年正月甲寅大将军费扬古奏报于成龙等运米至喀喇穆冷先是于成龙等请曰大将军领兵驻扎喀喇穆冷【臣】等情愿运湖滩河朔仓粮三千五百石至喀喇穆冷地方上但准运

  • 鲁迅与中学知识·周作人

    在鲁迅的青年时代,中国还没有中学校。那时满清政府采用官吏,还是用那科举制度,凭了八股文取士,读书人想求仕进,必须“三考出身”,有钱的人出钱“捐官”,那算是例外。第一步是在书房里念书,先把四书和五经念完,再动手学做八股,名

  • 后汉纪二高祖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中天福十二年(丁未、947)·司马光

    后汉纪二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丁未,公元947年) [1]五月,乙酉朔,永康王兀欲召延寿及张砺、和凝、李崧、冯道于所馆饮酒。兀欲妻素以兄事延寿,兀欲从容谓延寿曰:“妹自上国来,宁欲见之乎?” 延寿欣然与之俱入。良久,兀欲出,谓砺等曰

  • 第二讲·孙中山

    民生主义这个问题,如果要从学理上详细来讲,就是讲十天或二十天也讲不完全。况且这种学理,现在还是没有定论的。所以单就学理来讲,不但是虚耗很多时间,恐怕讲演理论,越讲越难明白。所以我今天先把学理暂且放下不说,专拿办法来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十七·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七 吴元年十一月癸酉朔,朱亮祖率舟师袭败方明善于乐清之盘屿,追至楚门海口,遣百户李德招谕之。 乙亥,夏主明昇遣使者邓良叟来聘,命良叟从大将军徐达军,观所下城邑。 丙子,大将军徐达师次下邳,遣都

  • 二端第十五·苏舆

      《春秋》至意有二端,不本二端之所從起,亦未可與論 異也,小大微著之分也。夫覽求微細於無端之處,誠知小之將為大也,微之將為著也。吉凶未形,聖人所獨立也,雖欲從之,末由也已,此之謂也。故王者受命,改正朔,不順數而往,必迎來而

  • 卷十七·湛若水

    <經部,春秋類,春秋正傳欽定四庫全書春秋正傳卷十七    明 湛若水 撰文公【名興僖公子母聲姜夫人出姜在位十八年】【襄王二十六年】元年【晉襄二年齊昭七年衛成九年蔡莊二七年鄭穆二年曹共二十七年陳共六年杞桓

  • 卷六·朱鹤龄

    钦定四库全书读左日钞卷六吴江朱鹤龄撰十五年书曰晋侯执曹伯不及其民也赵汸曰凡称人执者史策之恒辞称君执者经变文与伯主以讨贼之义也传例不知篡夺之罪重于虐民诸侯将见子臧于王而立之子臧辞曰按曹伯杀太子自立乃罪之

  • 第36章&nbsp;服问·戴圣

    《大传》篇在谈到从服时曾说:有的本应跟着穿较轻的丧服而变为穿较重的丧服,、例如国君的庶子为其生母仅仅头戴练冠,穿用小功布做的丧服,而且葬后即除;而庶子之妻却要为庶子的生母服齐衰期。有的本应跟着穿较重的丧服而变为

  • 菩提資糧論卷第五·欧阳竟无

      聖者龍樹本 比丘自在釋   隋天竺三藏達摩笈多譯   問得力菩薩於衆生中云何應修行。答.   諸論及工巧 明術種種業. 利益世間故 出生建立之。   於中書印算數鑛論醫論能滅鬼持被毒論等.出生村城園苑河

  • 人心所缘有为现行境之本质与影像关系·太虚

      此题“人心”简能缘之余佛心等,“有为现行”简所缘之余无为及一切种,盖专就人心所缘之有为现行境以论者。分为下列二条以明之:  一、影像法托质不托质及本质法┌自  身  诸  心  心  所┐┌第八上无本影

  • 目次·佚名

    释氏资鉴目次卷第一序  周  秦  前汉  后汉卷第二三国(魏蜀吴)  西晋  东晋卷第三南北朝(宋魏)卷第四南北朝(梁)卷第五南北朝  南(陈后梁)  北(齐周)  隋卷第六唐(上)卷第七唐(中)卷第八唐(下)  

  • 金光明经疏·吉藏

    全一卷。隋代吉藏(549~623)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九册。为昙无谶所译金光明经四卷之注释书。本书将金光明经十八品中分为精简之三科节:第一序品为序说分,第二寿量品至第十七舍身品为正说分,第十八赞佛品为流通分。此外又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