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七百五十七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全唐诗卷七百五十七

徐锴

徐锴字楚金广陵人铉之弟南唐时为屯田郎中知制诰集贤殿学士集十五卷今存诗五首

送程德琳郎中学士【得远山】

瓜步妖氛灭崐冈草树青终朝空望极今日送君行报政秋云静微吟晓月生楼中长可见特用灭离情太傅相公以东观庭梅西垣旧植昔陪盛赏今独家兄唱和之余俾令攀和辄依本韵伏愧斐然

静对含章树【汉有含章檐下树】闲思共有时香随苟令在根异武昌移物性虽揺落人心岂变衰唱詶胜笛曲来往韵朱弦

太傅相公与家兄梅花詶唱许缀末篇再赐新诗俯光拙句谨奉清韵用感钧私伏惟采览

重叹梅花落非关塞笛悲论文叨接萼末曲愧吹箎【毛诗云仲氏吹箎】枝逐清风动香因白雪知陶钧敷左悌更赋邵公诗

同家兄哭乔侍郎

诸公长者郑当时事事无心性坦夷但是登临皆有作未尝相见不伸眉生前适意无过酒身後遗言只要诗三日笑谈成理命一篇投吊尚应知

秋词

井梧纷堕砌寒雁远横空雨久莓苔紫霜浓薜荔红包頴

包頴南唐时人诗一首

和徐鼎臣见寄

平生中表最情亲浮世那堪聚散频谢朓却吟归省阁刘桢犹自卧漳滨旧游半似前生事要路多逢後进人且喜新吟报强健明年相望杏园春

锺谟

锺谟字仲益其先会稽人徙闽之崇安已而侨居金陵李璟时为翰林学士进礼部侍郎判尚书省诗三首

贻耀州将

翩翩归尽塞垣鸿隐隐惊开蛰户虫渭北离愁春色里江南家事战尘中还同逐客纫兰佩谁听缧囚奏土风多谢贤侯振吾道免令搔首泣途穷

献周世宗

三年耀武羣雄服一日回銮万国春南北通欢永无事谢恩归去老陪臣

代京妓越宾荅徐铉

一幅轻绡寄海滨越姑长感昔时恩欲知别後情多少点点凭君看泪?

查文徽

查文徽字光慎歙州休宁人李璟时元宗以取闽功拜抚州观察使建州留後诗一首

寄麻姑仙坛道士

别後相思鹤信稀郡楼南望远峰迷人归仙洞云连地花落春林水满溪白发只应悲镜镊丹砂犹待寄刀圭方平车驾今何在常苦尘中日易西

马彧【一作郁】

马彧少负文艺李匡威领镇卢龙署幕职匡威灭复事刘仁恭诗一首

赠韩定辞

燧林芳草绵绵思尽日相携陟丽谯别後巏嵍山上望羡君时复见王乔

韩定辞

韩定辞深州人为镇州观察判官检校尚书祠部郎中兼侍御史诗一首

荅马彧

崇霞台上神仙客学辨痴龙艺最多盛德好将银管述丽词堪与雪儿歌

何昌龄

何昌龄南唐时庐陵宰诗一首

题杨克俭池馆

经旬因雨不重来门有蛛丝径有苔再向白莲亭上望不知花木为谁开

李羽

李羽庐州人登南唐进士第诗一首

献江淮郡守卢公

塞诏东来淝水滨时情惟望秉陶钧将军一阵为功业忍见沙塲百战人

梁藻

梁藻字仲华长汀人南唐总殿前步军晖之子性乐萧散应袭父任不就处士集若干卷今存诗一首

南山池

翡翠戏翻荷叶雨鹭鸶飞破竹林烟时沽村酒临轩酌拟摘新茶靠石煎

陈坑

陈沆南唐时庐阜处士诗一首

嘲庐山道士【南唐近事云庐山九天使者庙有一道士体貌魁伟饮?酒肉晚节服饵丹砂躁于冲举有鹤因风所飘憇於庙庭道士惊喜谓当赴昇腾之召令山童控而乘之羽仪清弱不胜其载毛伤骨折而毙翌日驯养者知诉于公府沆以诗嘲之】

?肉先生欲上昇黄云踏破紫云崩龙腰鹤背无多力传与麻姑借大鹏

罢却儿女戏放他花木生【寒食】 扫地云粘箒耕山鸟怕牛【闲居】 点入旱云千国仰力浮尘世一毫轻【题水】

李询

李询南唐时人诗一首

赠织锦人

札札机声晓复晡眼穿力尽竟何如美人一曲成千赐心里犹嫌花様疎

韩垂

韩垂南唐时人诗一首

题金山

灵山一峰秀岌然殊衆山盘根大江底挿影浮云间雷霆常间作风雨时往还象外悬清影千载长跻攀朱存

朱存金陵人诗一首

後湖

雷轰叠鼓火翻旗三异翩翩试水师惊起黑龙眠不得狂风猛雨不多时

陈彦

陈彦司门郎中诗一首

和徐舍人九月十一日见寄

衡门寂寂逢迎少不见仙郎向五旬莫问龙山前日事菊花开却为闲人

许坚

许坚有异术尝往来庐阜茅山间李璟时以异人召不至後不知所终诗五首

登游齐山

星使南驰入楚重此山偏得驻行踪落花满地月华冷寂寞旧山三四峰

游溧阳下山寺【一作灵泉精舍限韵】

地枕吴溪与越峰前朝恩锡灵泉额竹林晴见【一作层建】雁塔高石室曾【一作幽】栖几禅伯荒碑字【一作芜】没秋【一作苍】苔深古池香泛荷花白客有经年说别林落日啼猨情脉脉

题幽栖观

仙翁上昇去丹井寄晴壑山色接天台湖光照寥廓玉洞絶无人老桧犹栖鹤我欲掣青蛇他时冲碧落

上舍人徐铉

几宵烟月锁楼台欲寄侯门荐下才满面尘埃人不识谩随流水出山来

题茅山观

常恨清风千载郁洞天令得恣游遨松楸古色玉坛静鸾鹤不来青汉高茅氏井寒丹已化玄宗碑断梦仍劳分明有个长生路休向红尘叹二毛

王感化

王感化建州人後入金陵敎坊少聪敏未尝执卷而多识善为词滑稽无穷元宗嗣位宴乐击鞠不辍尝乘醉命感化奏水调词感化唯歌南朝天子爱风流一句如是者数四元宗悟覆杯叹曰使孙陈二主得此一句不当有衔璧之辱也由是有宠诗二首

建州节帅更代筵上献诗

旌旗赴天台溪山晓色开万家悲更喜迎佛送如来

奉元宗命咏苑中白野鹊

碧岩深洞恣游遨天与芦花作羽毛要识此来栖宿处上林琼树一枝高

草中误认将军虎山上曾为道士羊【题怪石八句皆用故事今但存其一聨】李家明

李家明庐州西昌人元宗时为乐部头谈谐敏给善为讽辞诗四首

元宗钓鱼无获进诗

玉甃垂钩兴正浓碧池春暖水溶溶凡鳞不敢呑香饵知是君王合钓龙

咏卧牛【元宗游後苑登台见牛晚卧美?家明曰臣不学敢上絶句辅相皆慙】

曾遭甯戚鞭敲角又被田单火燎身闲向斜阳嚼枯草近来问喘为无人

题纸鸢止宋齐丘哭子【烈祖受杨氏禅迁让皇于海陵元宗继统用齐丘之谋无少长杀之齐丘无子晚得一子随卒恸不止家明曰惟臣能止之乃为诗书纸鸢上乘风吹之度至齐丘家遂絶其缕齐丘见之惭感乃止一作布衣李匡尧作】

安排唐祚革强吴尽是先生作计谟一个孩儿?不得让皇百口合何如【一作化家为国实良图总是先生画计谟今日丧雏犹自哭让皇宫眷合何如】

咏皖公山

龙舟轻颭锦帆风正值宸游望远空回首皖公山色翠影斜不到夀杯中

汤悦

汤悦陈州西华人本姓殷文圭之子仕南唐官学士历枢密使右仆射元宗时淮上用兵书檄敎诰皆出其手诗五首

奉和圣制送邓王牧宣城

千里陵阳同峡服凿门胙土寄亲贤曙烟已别黄金殿晚照重登白玉筵江上浮光宜雨後郡中远岫列窗前天心待报期年政留与工师播管弦

早春寄华下同志

正是花时节思君寝复兴市沽终不醉春梦亦无凭岳面悬清雨河心走浊冰东门一条路离恨正相仍鼎臣学士侍郎以东馆庭梅昔翰苑之毫末今复半枯向时同僚零落都尽素发垂领兹唯二人感旧伤怀发於吟咏惠然好我不能无言辄次来韵攀和

忆见萌芽日还怜合抱时旧欢如梦想物态暗迁移素艳今无几朱顔亦自衰树将人共老何暇更悲丝

再次前韵代梅荅

托植经多稔顷筐向盛时枝条虽巳故情分不曾移莫向堦前老还同镜里衰更应怜堕叶残吹挂虫丝鼎臣学士侍郎楚金舍人学士以再伤庭梅诗同垂宠和清絶感叹情致俱深因成四十字陈谢

人物同迁谢重成念旧悲连华得琼玖合奏发埙箎余枿虽无取残芳尚获知问君何所似珍重杜杕诗萧彧

萧彧字文彧官少卿诗二首

送锺员外【赋月】

丽汉金波满当筵玉斚倾因思频聚散几复换亏盈光彻离襟冷声符别管清那堪还目此两地倚楼情

送德林郎中学士赴东府【得菊】

离情折杨柳此别异春哉含露东篱艳汛香南浦杯惜持行次赠留插醉中回暮齿如能制玉山甘判颓孙岘

孙岘字文山南康人官郎中诗一首

送锺员外【赋竹】

万物中萧洒修篁独逸羣贞姿曾冒雪高节欲凌云细韵风初发浓烟日正曛因题偏惜别不可暂无君谢仲宣

谢仲宣尝为齐王景逹宫寮诗一首

送锺员外【赋松】

送人多折柳唯我独吟松若保岁寒在何妨霜雪重森梢逢静境廓落见孤峰还似君高节亭亭尠继踪锺蒨

锺蒨字德林东都尹勤政殿学士国亡死节诗一首

别诸同志【得新鸿】

随阳来万里点点度遥空影落长江水声悲半夜风残秋辞絶漠无定似惊蓬我有离羣恨飘飘类此鸿乔舜

乔舜字亚元高邮人初为袐书省正字保大中历中书舍人终刑部侍郎诗一首

送德林郎中学士赴东府【得江】

掺袂向江头朝宗势未休何人乘桂楫之子过扬州飒飒翘沙鴈漂漂逐浪鸥欲知离别恨半是泪和流王沂

王沂南唐时人诗一首

送锺员外【赋风】

静追苹末兴况复值萧条猛势资新鴈寒声伴暮潮过山云散乱经树叶飘颻今日烟江上征帆望望遥陈元裕

陈元裕南唐时人诗一首

送德林郎中学士赴东府【得水】

上善湛然秋恩波洽帝猷谩言生险浪岂爽见安流汛去星槎远澄来月练浮滔滔对离酌入洛称仙舟

御定全唐诗卷七百五十七

猜你喜欢
  卷四百五十六·彭定求
  汪存·唐圭璋
  卷八·邵雍
  ◆须溪先生刘辰翁(须溪集)·顾嗣立
  感天动地窦娥冤·臧懋循
  第二折·白朴
  卷三十一·唐圭璋
  五集卷十一·乾隆
  卷一百十六·陈思
  卷二十九·曹庭栋
  南湖集巻一·张镃
  卷四百六十四·陈廷敬
  卷三百九十一·陈廷敬
  五集 四卷·钱德苍
  第三十七场·田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十·彭定求

        卷10_1 【郊庙歌辞·祀圜丘乐章·豫和】   上灵眷命膺会昌,盛德殷荐叶辰良。   景福降兮圣德远,玄化穆兮天历长。   卷10_2 【郊庙歌辞·祀圜丘乐章·太和】   穆穆我后,道应千龄。登三处大,得一居贞。

  • 凡例·白居易

    凡例白氏文集七十一卷内各体诗三十七卷凡二千八百余首此外犹有集中遗漏者可谓富矣乃宋元以来殊未见有诗集单行椠本宋祁曰居易最长於诗它文未能称是公与元九书反覆千余言以自道其诗之所得力而文章顾略焉则公之自喜者已

  • 卷四·陈起

    <集部,总集类,江湖小集> 钦定四库全书 江湖小集卷四      宋 陈起 编释绍嵩江浙纪行集句诗 雪後复雨过西湖 触目成幽兴诗吟十数篇风倾竹上雪鸟度水中天急雨涔涔日迎人小小船更逢清管发声到客愁边【郑谷  

  • 列传第三十一 徐湛之 江湛 王僧绰·沈约

    徐湛之,字孝源,东海郯人。司徒羡之兄孙,吴郡太守佩之弟子也。祖钦之,秘书监。父逵之,尚高祖长女会稽公主,为振威将军、彭城、沛二郡太守。高祖诸子并幼,以逵之姻戚,将大任之,欲先令立功。及讨司马休之,使统军为前锋,配以精兵利器

  • 卷第一百二十九·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宋纪十一〔起屠维大渊献(己亥),尽阏逄执徐(甲辰

  • 第五十九回 奉直失睦张吴再决雌雄·黄士衡

    诗曰:野外无人问落花,绿荫冉冉遍天涯。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独听蛙。却说张作霖被吴佩孚用埋伏计杀得大败亏输,谅想站不住,叹曰:“不料曹锟不顾亲戚之情,与吴联络,同我作对。今大势已去,只得率领残兵退回奉天,效越王之法,十年

  • 二百六十五 内务府奏曹(兆页)送来缎疋如数收讫摺·佚名

    雍正三年二月十五日 总管内务府谨奏:为奏闻事。 案据户部咨称,前据江宁织造曹(兆页)咨称:应收之银十九万两,因由部预付咨单甚久,会经每年备办丝、颜料等,先行织缎收存,如有颜色花样不合者,即行留库,年年调换呈进。现在库存缎疋,共

  • 第五十二册 天命八年五月·佚名

    第五十二册 天命八年五月十四日,汗与大贝勒往视沿边筑城之处,午时出东京城,往海州进发。十五日至,宿於海州城之北冈。大贝勒遣诸大臣丈量耀州之筑城地。海州城除关厢外,四围合计二千零四十庹,城内冈地六百庹。十六日沿边返

  • 史记集解卷一百一·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一百一袁盎鼂错列传第四十一袁盎者楚人也字丝父故为羣盗徙处安陵髙后时盎尝为吕禄舍人及孝文帝即位盎兄哙任盎为中郎【如淳曰盎为兄所保任故得为中郎】绛侯为丞相朝罢趋出意得甚上礼之恭常自送之【徐

  • 姚崇传·欧阳修

    姚崇字元之,陕州硖石人。父懿,字善懿,贞观年间,为辒州都督,殁后追赠幽州大都督,谥文献。姚崇少年时期风流倜傥,重视气节,年长很好学,仕为孝敬挽郎,下笔成章,被授为濮州司仓参军。五次迁升为夏官(兵部)郎中。当契丹侵扰河北,一时军

  • 卷三百三十一·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三百三十一明 杨士奇等 撰御边宋?宗元佑元年三月守庆州范纯粹乞以弃地易被虏之人疏曰臣自元丰元年在陕西路备员监司适当军兴之时至七年乃得还朝

  • 卷一百四十三·赵汝愚

    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一百四十三宋 赵汝愚 编边防门交趾上神宗论李宪讨交趾   杨 绘臣伏闻交趾猖狂上负圣化方议讨伐虽神谋睿算已决胜於千里之外而臣不度愚昧敢陈刍荛出於爱君之切然也伏乞采其狂言臣闻军志

  • 例言·梁启超

    一国之伟人,间世不一见也,苟有一二,则足以光其国之史乘,永其国民之讴思。百世之下,闻其风者,心仪而力追之,虽不能至,而或具体而微焉,或有其一体焉,则薪尽火传,犹旦莫也,国于是乎有与立。夫导国民以知尊其先民,知学其先民,则史家之职

  • 第十部分·毛公

    小雅 节南山之什《节南山》,家父刺幽王也。【笺】家父,字,周大夫也。节南山节彼南山,维石岩岩。【传】兴也。节,高峻貌。岩岩,积石貌。【笺】兴者,喻三公之位,人所尊严。赫赫师尹,民具尔瞻。忧心如惔,不敢戏谈。【传】赫赫,显盛

  • 卷十一·惠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说卷十一翰林院侍读惠士奇撰庄公八年夏师及齐师围郕郕降于齐师秋师还僖公三十年秋晋人秦人围郑左传庄八年夏师及齐师围郕郕降于齐师仲庆父请伐齐师公曰不可我实不德齐师何辠辠我之由夏书曰皋陶迈种德

  • 卷七·王引之

    而而者,承上之詞,或在句中,或在句首,其義一也。常語也。《漢書&middot;韋賢傳》注曰:「而者,句絕之辭。」《詩&middot;著》曰:「俟我於著乎而。」《論語&middot;子罕》篇引《詩》曰:「唐棣之華,偏其反而。」《微子》篇曰:「已而

  • 神针·平江不肖生

    短篇小说集,收录向恺然所著短篇小说五篇:《何包子》、《秦鹤歧》、《神针》、《梁懒禅》、《杨登云》。合肥何包子,是六十年前驰名南北的捕头,于今已死去四五十年了。而合肥人不谈到侦探与武侠的事情上面去便罢,谈必拉扯出

  • 十八臂陀罗尼经·佚名

    一卷,赵宋法觉译。佛对阿难说十八臂观音之陀罗尼。为阿难说,持者,消灭根本罪业,积集无量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