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圭塘欵乃集原序

圭塘欵乃者御史中丞安阳许公与其季氏都司君可行其客马君明初及公之冢嗣国子上舍生桢闲居倡和之什也公谢事归相城于其第之西二里得康氏废园薙灌莽刬椔翳廓然一新既又凿池其中袤广以步计者千余深八尺形如桓圭双洲右枕孤岛左峙夷堤縁焉回垣缭焉导渠西北时其泄阏直坤有崇台西山在肘腋间缮完旧亭胜槩方献道在其南梁于道之半池清见底鱼泼刺可数于是泛池有舟涉川有桥芙蕖杨栁枣栗桑榆梅榴桃杏苍松翠竹繁花丰草周于池之中外盖培植踰年而后成燠凉炎冻虽异候而生意源源娱目畅怀无时或间惟二古桧岿然乃康氏故物公既甚爱之时杖履携弟若子会宾友觞咏其间以池之占胜居多故以圭塘名而此唱彼和宫商递宣少长同驩主宾相忘一草一木品题不遗故名其篇集曰欵乃若渔歌互答然亦谦辞也都司君遂自为引裒为巨帙或传至京师伯琦得而尽阅之诗古律五七言二百一十九乐府六十六总之二百八十有五其中惟乐府十解马明初所作余皆公与弟若子一家所作也嘻何其盛哉惟贤人君子有济世之伟业者必有絶世之高致葢识见预定于胷中行藏一安于所遇藴之丰则发之宏发之宏则藴之者益丰矣古昔游赏之迹若东山若緑野若平泉若辋川龙门其境未尝不胜也或时有未偶或志有未遂或地非其乡至于子弟之才美皆不见称于世眉山苏氏一门词藻盛矣然用世未竟间闗岭海莫年来归各谋侨居未闻有燕集游览之乐由是观之功名之际家庭之间有不得兼其美者多矣独安阳公以命世之贤际熙洽之运自处士时已负重望及居宰辅慨然以天下为已任迪德明谟培元气植善类正色立朝将三十年天下阴受其赐而不知也年方耳顺角巾东第坐对桑梓泊然韦布园林池亭泉石之胜既甲一方而棣蕚芝兰之辉映又英发杰出玩造化于品物畅情性于彝伦家传户诵如获亲炙天下之美昔人之所未得者遂兼有之然非受于天者厚固不能以具诸美非造于道者深亦不能以一朝享也孔子曰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用被于人德尊于已乐行忧违无施不可非义精仁熟如吾安阳公者不足以与于此伯琦从公游非一日辱知最深故于圭塘之咏推本而言之使知公者求公于乐山乐水之间而不可与流连光景忘世徇情者论也谨书于欵乃篇什之端以见安阳公一门文物之盛至正十年岁在庚寅七月既望鄱阳周伯琦叙

猜你喜欢
  卷一十八·彭定求
  张伯寿·唐圭璋
  五代诗话卷七·郑方坤
  ●卷一四·陈衍
  ●卷十二·丁绍仪
  丙集第五·钱谦益
  卷一百二十四·徐世昌
  余集卷八·乾隆
  初集目录四·乾隆
  卷二十二·高棅
  △第三出·吴伟业
  卷三·孟浩然
  岳州别姚司马绍之·张说
  山谷外集诗注卷八·黄庭坚
  90.皮日休、陆龟蒙:杂体诗五首·施蜇存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李洪·唐圭璋

      洪字子大,扬州人。建炎三年(1129)生。曾知温州及藤州。与弟漳、泳、洤、涮有李氏花萼集。洪又有芸庵类稿。俱不传,今只有辑本。朱祖谋以芸庵类稿之李洪为昭武人,字芸子。本书初刻卷一百六十二以为芸庵类稿乃昭武李芸子

  • 卷三十五·阮阅

      ●卷三十五·纪梦门上  周琬,湘中人。舣舟长沙,梦二吏引入南岳庙内,升殿,王起接之曰:“知入京铨选,欲奉辟在此,亦与人世之乐不殊。”琬曰:“名宦未达,且欲赴铨。”  王曰:“如此,则不敢

  • 追昔游集巻中·李绅

    唐 李绅 撰七年初到洛阳寓居宣教里时已春暮而四老俱在洛中分司青莎满地无三径白发縁头忝四人官职谬齐商岭客姓名那重汉廷臣圣朝寡罪容衰齿愚叟多慙未退身惟有门人怜钝拙劝教沉醉洛阳春初秋忽奉诏除浙东观察使检校右

  • 卷之八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八百七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二十五上·班固

    钦定四库全书 前汉书卷二十五上 汉  兰  台  令  史班 固撰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琊县开国子颜师古注 郊祀志第五上 洪范八政三曰祀【师古曰祀谓祭祀也】祀者所以昭孝事祖通神明也旁及四夷莫不修之下至禽

  • ·请变通船政书(二)·丁曰健

    窃道厂承办师船,前请将积压船只拨分府厂,并责成营员依限驾交,及将开港垫费分年捐补各缘由,由司核议,详蒙据情具奏,抄摺行知;并粘发清单,饬即谨遵办理等因。伏查摺单内开:“带办兵船共十三只,内济九、波五、定

  • 刘延朗传·欧阳修

    刘延朗,宋州虞城人。最初,废帝是从凤翔起家的。与他共事的有五人:节度判官韩昭胤,掌书记李专美,牙将宋审虔,客将房詗,延朗是孔目官。愍帝即帝位,徙废帝为北京留守,不下制书,派供奉官赵处愿催促他上路。帝疑惑,召昭胤等商议,昭胤等

  • 附録一·佚名

    宋版残序清明集名氏晦庵先生朱氏熹,字仲晦,新安人。西山先生真氏德秀,字希元,建安人。履斋先生吴氏潜,字毅夫,宣城人。抑斋先生陈氏韡,字子华,三山人。意一先生徐氏清叟,字直翁,建安人。留畊先生王氏伯大,字幼学,三山人。久轩先生

  • 尾声·辜鸿铭

    现在,我必须结束这个中国的牛津运动故事了。我并不想在世界公众面前,去批评现任摄政王统治下的帝国政府的政策和措施,作为现政府的一个下级官员,我认为这样做也是不合适的。如果我对于现政府有什么非说不可的话,还是宁愿说

  • 第三节 唐初武功(二)·吕思勉

    东北诸族,最近者为奚、契丹。隋、唐时,入中国者颇多。唐初尝置饶乐都督府。武德五年(622年),析置鲜、崇二州。又有顺化州,未详设置年月。此奚部族也。武德初,契丹酋长孙敖曹内附,以其地置归诚州。二年(619年),以内稽部置辽州。贞

  • 卷四十三·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明会典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四十三礼部二朝仪朝仪见诸司职掌者有京官常朝仪若午朝朔望朝其仪与常朝稍异至於谢恩见辞以及诸司奏事入朝门禁等项亦合从朝仪类京官常朝仪诸司职掌一凡朝班序立

  • 卷五十一 坊记第三十·郑玄

    (陆曰:“坊音防,徐扶访反。经文皆同。郑云:‘名《坊记》者,以其记六艺之义,所以坊人之失也。’”)[疏]正义曰:案郑《目录》云:“名《坊记》者,以其记六艺之义,所以坊人之失者也。此于《别录》属《通论》。子言之:“君子之道,辟则坊

  • 春秋辨义卷十四·卓尔康

    明 卓尔康 撰文公二庚子○襄王三十一年六年○晋襄七年卒齐昭十二卫成十四蔡庄二十五郑穆七曹共三十二陈共十一杞桓十六宋成十六秦穆三十九楚穆五春许僖公夏季孙行父如陈左传臧文仲以陈卫之睦也欲求好于陈季文子聘

  • 卷十四·陈经

    <经部,书类,陈氏尚书详解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详觧卷十四宋 陈经 撰太甲上【商书】读此篇之书伊尹何其不幸哉当其处有莘之野乐尧舜之道天下之责不在伊尹及其幡然而改以天下自任则其责在伊尹矣一出而相汤以放桀其次则放

  • 白心第三十八·管仲

    建当立有,以靖为宗,以时为宝,以政为仪,和则能久。非吾仪虽利不为,非吾当虽利不行,非吾道虽利不取。上之随天,其次随人。人不倡不和,天不始不随。故其言也不废,其事也不随。原始计实,本其所生。知其象则索其形,缘

  • 丰川易说·王心敬

    十卷,清王心敬著。书中认为“学《易》可以无大过,是孔子明《易》之切于人身,即是可以知四圣人系《易》之本旨,并可以识学《易》之要领。“故认定《易》为人事之书,书中所言阴阳消长,只是一个影子。讲《易》离开阴阳消

  • 过庭录·范公偁

    宋代笔记。宋范公偁撰。有《稗海》本、 《说郛》本、 《丛书集成初编》本、 《笔记小说大观》本等,以后者为常见。 《四库全书总目》说: “其书多述祖德,皆绍兴丁卯、戊辰间闻之其父,故命曰‘过庭’。”书中对其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