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翼庵禅师真如语录卷一

嘉兴大藏经 翼庵禅师语录

翼庵禅师真如语录卷一

小师序璋等记

己酉春中朱郡侯葵石同阖郡缙绅孝廉文学居士暨。令弟子葆子蓉令嗣范臣迪臣令孙辰始子上等。请住真如禅寺上堂。指法座云。是甚所在。争受容易。道不得齐肩句子。幸自可怜生。应须高着眼。便升拈香云。此一瓣香推出。虚空光腾万象。端为供养

始祖释迦文佛大和尚。恭愿

一人高拱。四海晏清。此一瓣香。超越事理函盖正偏。具有十方通贯之量。该摄一切差别之门。普同供养。饮光尊者。直下六十八世先祖大和尚。伏愿阖郡尊官绅衿护法。凭将补衮调羹用。助显驰雷掣电机。此一瓣香。广大分晓。云廓天布。不争尺寸于形名之间。唯收实效于言意之表。奉为开山远祖黄檗运禅师中兴师翁三峰藏和尚。伏愿鹤洲郡伯续佛寿于靡涯长水。耆英播道声于无尽更冀。孙枝赫奕振今古之洪谟。正令轩腾辟人天之深域。丈上拈香云。此一瓣香。大智必然点首。小根未免惊疑。处处无碍净光是甚么烂木橛。单为供养心雄手辣直抟取三千大千之人不拘限量登时超然。于祖佛之上薄祖佛而不为。本师南岳退翁老和尚。聊以表示渊源。敢云酬恩报德。宝林和尚白椎云。法筵龙象众当观第一义。师云蓦地一椎玄路杳绝。有向鸟道上展手底出来放样。问握新符入祖室已见风规上古。摩九霄抚四海愿观枢要今时。师云那转不曾烂却。进云逸格之资自不惜其唇吻。师云幸留而今秪对。进云直是罕遇。师云实无一字相欺。问担佛着肩上行底出语固无碑记。祖佛为师者提到宗乘的旨争好一字不对。师云事难忉怛。进云面赤何如语直。师云着甚来由。进云岂止人天为师。师云莫怪撒沙。进云恐拂诸方所欲。师竖拂子云。这个唤作甚么。僧顾第二位云。为汝得彻困。师云匪遇上根宜慎辞哉。问法布真如纪代者三矣同时不识祖已自全彰父父子子个段话愿为拈出。师云何用繁辞。进云今日莫是独彰子道么。师云廓达门户一览洞然。进云此事知非勉强。师云故作崤函真如罪过。问从上法要如何阐扬。师云真如从不曾呵口气到你面上。进云特地上来便好徒然。师云又肯将捻土塞你眼里。乃曰清净心光中流出三句。深远莫伦悠长无际。是不从前一地至最后地得入实是超越一切法地。得见屋里佛真法身。故于一切处而无所碍。一切处而无所拘。弗取裁于匠手照用齐彰。弗稽度于哲人理事兼到。匪同一格。鼓激脐轮气海。敲磕牙关。排叠胜妙成其义句。设问如何是第一句。有扣弗应。遗斯机候。如何是第二句。赫定厥初万口相庆。如何是第三句。回环言外旨奕叶劫前香。于三句外更请一句。直饶量取河沙。算他过去未来现在亦无有穷尽。乃举三峰藏师翁上堂曰。第一句荐得大地江湖尽放光。第二句荐得逢着观音问弥勒。第三句荐得舌拄上腭。师曰尽乾坤人口到这里百杂碎。何消脚下孙子更用敲骨取髓。痛下针锥底手脚。穿过髑髅拶破鼻孔。既尔忝居祖室。敢不称述宪章。第一句荐得等是借路经过。就中却甚奇特。第二句荐得但有来者不亏欠伊。总识伊来处。第三句荐得如何有出人底路。喝一喝云。你且识取者个。随拽拄杖下座。

当晚小参僧问。如何是第一句。师随声喝曰临济来也。如何是第二句。师曰讹言乱众。如何是第三句。师曰整理不得也。随左右顾视曰。直下不受整理掇转过量境界。一元和二佛陀三达磨到处辊辊地。管他甚名身句身。喝一喝曰者里一时透去。便见天地悬殊。这里透不去。不好不说他周匝有余。如何是第一句。周匝有余。如何是第二句。鸳鸯绣了不度金针。如何是第三句。万古悠悠有谁着眼。

上堂。有一两句上大人口不能言。拄杖子谨代与语。乃拈拄杖东向一点曰。是诸人生长句西向一点曰是诸人安立句。向上一点曰。是诸人升入一切智乘句。是流出一切法奥句。通身是一句。遍身是一句。山河大地是一句。草木丛林是一句。四七二三祖是一句。天下老和尚是一句。心到手到是一句。布之文字是一句。更有一句甚么处去。随卓拄杖曰。没底篮儿满着装。黄金索子锁不住。去去。果尔不屈则遭逢有据。时有僧跃出曰。某甲是句不是句。师劈头打下曰。我屈着你甚么处。

晚参。铁蛇横古路。全不照管自己底目前。彩凤舞丹霄秪是播弄目前底自己。目前自己不立纤毫。自己目前了无过患。开眼直看脚下。彻见宗师血脉。灼然谁是其人。随拈拄杖云。吹毛不动遍地刀枪。卓一卓曰。作么生。荆棘林中太平得路。

小参。有句无句如藤倚树。任你攀枝摘叶。一朝树倒藤枯。看你无所措手足。拈起拄杖曰。向虚空里钉得这橛。便可以为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其或未然。百姓日用而不知。君子之道鲜矣。

姚江孙太夫人请上堂。生佛未具以前。段事秪在当人脚跟下。有甚些须难会底道理。上来也步步登高。下去也通身无碍。主宾玄要左右逢源。意句事理心手相应。何待拳倒浮幢王。躩翻香水海。然后凡圣心平等。高低路坦夷。脚脚但秪与么去。迢迢空劫即今时。其如情存向背。意度玄微。四相宛然。诸尘立对。则目前一切差殊形色音声。尚不能于自分境不相逾越。如何得不起灭尽定。而现诸威仪。不舍凡夫法而行诸胜行。而今要得速疾相应。与你放出面门个无位人看。喝一喝曰。果尔三头六臂努目一嗔。劈破华山分两路。万年流水不知春。拽取占波与新罗斗额。复喝一喝。

请职事上堂。维那才白椎。师喝住。曰不待第二椎。便性燥平生。光扬宗眼。驰驱龙象。云起霞蒸。叱吒群灵。乌飞兔走。罔弗声和气顺。那敢失候违时。何必森罗敲磕。才知动荡无私。万象铿锵。始见对扬有准。踏着圣凡命脉。抉开祖佛心髓底出来证验。随拈拄杖卓一卓曰。者里着眼令不虚行。

中夏小参。至道无难唯嫌拣择。前是山门后是佛殿。不须息见。钟作钟鸣鼓作鼓响。何用求心。坐时但坐。行时但行。日上月下。水寒山深。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于中及节应时。了无向背。拈拄杖卓一卓曰。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今年蚕麦熟罗睺罗儿与一文。复卓一卓曰。狼藉不少。

小参。今日看定诸兄弟了也。诸兄弟千里万里。盘山涉岭来到这里。挨他赤日冷月。不无所图。我这里清寥寥干嚗嚗。没星子元字脚到。诸兄弟苦苦来我这里图个甚么。诸兄弟死不肯放过真如。真如又肯便恁放过诸兄弟。真如与诸兄弟同一处住。同一见闻。同一起倒。同一出入。明明地开提。明明地展拓。不肯欺诸兄弟。又肯昧诸兄弟。自是诸兄弟于一切时一切处。和合佛和合祖和合一切法句。以是之故。塞自悟门。不见古人道。不假记只字。亦不用一功。亦不用眨眼。亦不用呵气。大坐着绍却西天段事。犹是望上心不息。直须嫌佛不作。嫌法不说。于此门中始有少分相应。虽然秪如未到玄源如何究理。乃拈起拄杖曰。借者上座作个指南。随卓一卓曰。入得门来事事奇。见闻声色不思议。山青水绿元无事。尽是诸人力使之。

钱学宪珥信请为高太夫人对灵升座。蓦拈拄杖曰。放出无碍净光。卓一卓曰。迸开心地灵源。滔滔灏灏郁郁隆隆。河图不能象章亥不能步。固是钱母之本事。何藉真如为举扬。虽然苟非格外垂慈。争得俯开后叶。复拈拄杖卓一卓曰。山河大地本无依。成化含生功用奇。识得无依真佛母。天风木叶总全提。

知事化菜柴小参。也奇茎草之上。现不可称不可说无数无量玉殿琼楼。有不可称不可说无数无量恒沙化身诸佛诸大菩萨于中安住。出大音声而唱是言。诸法从本来。还从本地入。得是三昧者。能使入于掌轮。彼亦不碍。此亦不觉。可以纵可以横。可以离可以合。可以贵可以贱。可以近可以远。山僧坐地观光好不起而称颂。随卓拄杖曰。蓦地出只手。一举四十九。不消弹指顷。个个尽知有。

普请搬柴小参。一举四十九。便该尽竺干震旦问。十方尘刹问。过现未来问。山河大地问。应知个段义。庆喜结集不到。童寿翻译不来。智莫能知之。而识岂能识。苦苦劳他森罗万象日月星辰。风雨晦明雷霆霹雳。尽令提纲全生全不主。全用全不用。更问东堆西堆。法身长短。三转内三转外。人搬柴柴搬人。云门道底。

小参。法身不解吃饭。欠一粒也不得。剩一粒也不得。漆桶不会打鼓。普请看总是与么野狐精见解咸通年已前咸通年后作不得个影响更向枯桩非枯桩上明他尽把格则何由出窍。饶是净裸裸赤洒洒没可把古佛与露柱相交。道将一句来苏噜 哩莎诃。师四十诞辰。葵石居士暨阖寺耆宿设斋请上堂。问无上法王有大罗尼门流出一切智智清净。是大神咒耶。是大明咒耶。师曰从朝至暮。念千念万不是念不到。进曰实谓罕闻。师曰得共林泉相与啮嚼。此事也须庆幸。进曰若然则谨当奉行。师曰可一掌置而熟视。进曰自非善巧师无能决此理。师曰展事投机今日验。乃曰若欲全举除非直与。随震声喝一喝曰。遍乾坤动天地底是什么驴汉。与么承领得下。不假庄严天然尊贵。超超然于等妙二觉之表。决定不流至第二念。过去如是如是。未来如是如是。现在如是如是。如是之法妙绝言诠。明明了了无闷不宣。放于六合而无外。卷于一密而无内。但得一切无心。自能在处周匝。复喝一喝曰。设有一法过于是者。我此一喝不作一喝用。

小参举僧问智门。如何是般若体。门曰蚌含明月。如何般若用。门曰兔子怀胎。雪窦曰非唯把定世界。亦乃安贴家邦。若善参详。便请丹霄独步。灵岩储和尚曰。言前定夺。铁壁无门。格外称提。剑锋有路。不是破尽和合识相。灭尽相续心相。不能凌凭北斗截断众流。蹴踏东山随波逐浪。而况头头事存函盖。着着理应箭锋。珠锁九曲智门不费神功。玉解连环雪窦大伤心力。秪如着灯笼向佛殿里。将山门来安灯笼上。是般若体。是般若用。良久曰。不得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其明觉之谓欤。师拈竹篦画一画曰。般若体用一时画破了也。茫茫匝地普天。甚处讨他光境。饶你如今不被一切有无诸法阂。亦不依住无阂。亦无不依住知解。要见智门雪窦。岂止如隔须弥。若是我灵岩老师。随喝一喝曰。待你这个舌头得到口里。或者摸着边皮也不定。

小参。拈起拄杖曰。生掘路土造佛。何尝内意先立。文彩绕后。秪是临时捏合。应手从心。奇奇离离高高低低。无不是他成就慧身底时节。如待古殿重开。华赫庄整。才始想见威灵。不同冥杳。随放下卓一卓曰。将知你秪是漆桶。

法华经期为辰始居士保福求名上堂。喝一喝曰。雅思渊才文中王乘是宝乘直至道场。将次说法。饶益无尽。正是升腾之时。正是显发之时。正是得自在之时。正是施无畏之时。金声玉振匝地风光。虎骤龙骧平添意气。不独鹏程搏万里。更看良骥快先声。所谓名花万种唯采优昙。大宝千般先求如意。自然到处称尊。随方受用。此正属外转事。且内转一句毕竟作么生。道门庭尽是儿孙事。祖父闲闲不自知。

云间弟子香忍六十诞辰请上堂。喝一喝曰。达得一切名身句身。说事固不妨说理。亦不碍目前。历历孤明。似地擎山。不知山之孤峻。处处不滞通贯十方。如石含玉。不知玉之无瑕。所谓的的本生面目。原具万德千轮。不用黄金裹贴。自能吞日月光。看他元和佛陀达磨是甚么乾矢橛。个段意旨。真如从威音王已前第一会说法时。秘之金柜曾未显露。今日有桩紧要人事。不辞尽情揭示当阳。随声喝一喝曰。岂不灵音落落殊应章章。又喝一喝曰。纵横无不是。何用更商量。

侍者湘晓为圆修顺二七请小参。举云门示众曰。天堂地狱镬汤炉炭盖却你头。三世诸佛在你脚跟下。三十年后鼻孔撩天。师曰埋没人家男女。说甚三十年后。若轻易放他三世诸佛出头。则不能于镬汤炉炭里成等正觉。刀山剑树上游戏神通。以慈心三昧安住忍地。寻常得此便固不在言还知鼻孔在我手里么。随以拂子击禅床曰。快生脱取去。

鹤洲太守葵石居士营寿域上堂。金刚般若波罗蜜受命仁人群善集守正持源古道存心事光明曜千佛祖灯继烛法路开者也之乎展巴鼻摄受方来不等闲情深一往何洋溢惟笃所信而贵珍百世之上成特立百世之下符契同所以单言寿金石。金石浩劫永不磨。幽隐何能掩其蹪。精莹直射古皇前。从兹及尽未来际。炳炳琅琅不可诬。紫芝朱草结灵气。以之为己则心安。以之为人则用备。以之昭垂则无穷。以之立向则永利。随拈拂子画○相复书封字曰。以此正眼密弘之垂休光照千百祀。

文节法师三周忌。设供上堂。竖起拂子曰。知向里许承当。不见有承当者。莫坐住一色么不是荡尽来时风高月冷他亦不居底争得透过十方以空劫转自己受想悉寂灭。以自己转空劫。心量亦无。有到者里便能撒手毗卢顶上。转身威音那边。不住无相刹刹分身。不住有相尘尘绝迹。秪者是净光无碍之真。过外是无纵横展拓之本事。无二无分苏噜 唎。无断无别 唎苏噜。过去诸佛现在诸佛未来诸佛。无不从之流出一切智智清净。今日即将此个法门庄严文师报土。究竟空无所得。惟愿一肩领荷。既是空无所得。且道又领荷个甚么。随以拂子向上点曰。顶门一道光明透。始信山僧见不差。

赤肩沈邑宰请为尊翁袭予奉政大夫对灵小参。揽衣就座随旋视左右一匝曰。今此诸大众如本未曾有。还知古往过去劫中。正法明如来所说神咒。名曰总持一字真言。明明密密。密密明明。卷舒无际隐显同源么。真如于彼如来会中亲闻是咒。秘之金柜曾未显示。今日特为袭翁大夫分明朗诵一遍。随以拂向空划曰还闻么。切恐袭翁视之不静。其听未远。不妨更举一遍。复以拂子向空划曰。还闻么。若也闻得。便是径直往西方底随身公验。是以我此法门若非证入难晓宗猷。赤肩邑宰以尊翁所得所证将欲饶益无尽。特请真如重为阐扬。前来既以再三而今不可更有所说勉意勿获而已。秪得奉为解释务使尽大地一切众生。知得个道总持一字真言。彼彼不杂。重重无碍。如宝丝网交光相罗。能以一字摄百千万亿。以百千万亿该通一字。若论总。纲举目张原不动。若论持。此事何曾待所思。若论一。横亘十方无等匹。若论字。河洛交呈不相似。若论真。圣圣相传古到今。若论言。声轮无碍透三千。若论明。无不从之禀曜灵。若论密。佛眼从教觑不及。若论卷。国土山河随我转。若论舒。时中体用自如如。若论无。虚空背看未生图。若论际。是中境界难思议。若论隐。六门廓达常虚静。若论显。丽天日映琉璃眼。若论同。如布阳春大地中。若论源。愿普悲长塞大千。所以道是他能与一切法安名。一切法与他安名不得。其受持之者。持到无所得时。并这无所得亦不可得。忽然信口念着。则无始尘垢一时销落。金刚体上发大智光。方知苏噜 唎 唎苏噜。尽从当人大悲心中流出。说到这里。众中有个晓事禅客。出来扼腕向前曰。从上诸说本。但以假言说。是际无所有。不得名字相。和尚与么刻划得不乖于佛意乎。山僧随以拂子劈口撼曰。这话堕阿师便下座。

报荐请小参。以拂子击案一下曰。如是我闻。十方国土。廓周沙界。此三句中。一句如天普盖。一句如地普擎。一句如日普照。第一句中涌出八千宝树。琼枝玉叶芳馥分布。一一树下设黄金座。众宝为足▆饰无量。高四丈九尺。大众你道坐此座当说什么法。他道向下文长。且看第二句作么生。第二句便是经题上底▆字。以字不成八字不就。不可教我更下注脚也。与么则秪有第三句在。若说第三句。沈母陈夫人有灵。便应作礼而去。虽然三段不同。且毕竟如何是收归上科一句。随掷下拂子曰。厘奴光放三千丈。白牯欣欣笑不休。

启建法华长期葵石居士设斋上堂。拈拄杖卓一卓曰。如上之所说。巍巍乎眼见。荡荡乎耳闻。以知过去法知现在。亦然不分别未来。无有三种相。何有于所知。以无所知故。赴群机而不竭。烛万象以无私。复卓一卓曰。六万余言七轴章。尽情卷叠在当场。其有不蒙斯利者。真如誓不成正觉。复连卓两卓曰。佛佛相宣称善吉。敷陈妙旨绝囊藏。

小参。然于一一法依根叶分布。拈起拄杖曰。者个是根。何处得一一法。随卓两卓曰。者个是一一法。那里得根来。乃放下问僧曰。会么。曰不会。师曰不会最亲切。复示颂曰。亲言消一句。妙语不须多。赵州东壁上。历落挂葫芦。

小参。雨歇农方作。天空蝉尽鸣。始见望朝又已念日真如堂中坐卧固亦不恶。或若当此一问将如之何。直下信得临济德山。不足标榜。弗作奇特商量。一任寒暑里经冬过夏。

祈晴小参。大用现前不存规则。拄杖子智通无碍。东海鲤鱼打一棒。鸳鸯湖里浪滔天。正恁么时。长耳古佛。遥从金地放一道宝光。照耀诸人顶门。复于光中唱言。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大众因甚说到者里。不见道。一二三四五大地无寸土。复其见天心。日轮正当午。

上堂。拈起拄杖曰。千仞壁立所在。而者上座一踏到顶。不见高峻难上者。卓一卓曰。盖为他迥绝扳揽。了无依倚。又卓一卓曰。都道便恁住了。却也进进无已。涅槃门解脱门般若门八万四千深法门。处处排身直入。头头领揽其全。而于我此法门。望之尚远。其如智勇不磨。视超前烈。真如与汝放通线道。复卓一卓曰。一击响玲珑。轰喧宇宙通。知音才侧耳。项羽过江东。

小参。今朝日丽风和。蔼然佳气。山僧与拄杖子结伴。游于无量甚深行处。明明无际。了了无边。瞥尔打个眼花。见长水坡前彩云堆上。涌出七宝莲花。白银为茎。黄金为叶。甄叔迦宝以为其台。真珠罗网次第庄严。有化如来坐宝华中。从其面门放五色光。即于光中现五趣身。一一趣身有万八千种形类。一一形类现百千种身。一一身中复有无量恒河沙等身。于四恒河沙等一一身中复现四天下大地微尘等身。于一微尘身中现三千大千世界微尘等身。于一尘身中复现于十方。一一方面各百千亿诸佛世界微尘等数身。乃至虚空法界不思议众生等身。一一身光喻如大龙蟠兰椿轮茜练粲烂。山僧睹斯光相。如是净妙。如是殊胜。心生恋慕。目不暂舍。尔时如来。即摄光明绕身七匝。还从顶入。蓦拈拄杖问曰。是你正当与么时。回互不回互。回而更相涉。不尔依位住。掷下曰参同不二心。归堂吃茶去。

小参。蓦指堂前露柱曰。者汉于荆棘林中出身可易。月明帘外脱体应难。泯然闻见不到。秪缘定等虚空。兀尔缘虑俱忘。自是心同槁木实头句子刀斧斫难开真佛法身黄金里不就。迥出六尘之境。堂堂无盖覆。直造一相之门。了了没遮栏。目前无纤毫过患。一任挨拶将来自己不见有一色转难放他过去当体击碎般若解脱。便能到处成立道场。犹未称全提时节。好笑云门大师道。你作么生不说禅。致使埋没人家男女。个个担枷过状。虽然渠能与古佛相交。且毕竟是第几机。明明理极忘情谓。个里如何喻得齐。

小参。棒喝向尔不能施。语言向尔使不着。硬剥剥针不劄。露裸裸风不入。是这般底有什用处。秪合向人家檐下。今日明日前秋后秋。桩桩地立到驴年。咄。山僧与汝着方便。不与一法作对。便是无诤三昧。尔当成佛在威音王已前。

小参。举金刚经云。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法眼云。若见诸相非相。即不见如来。德山原和尚曰。若见诸相非相。劈脊打下。良久曰。何故如斯之事。如来明见无有错谬。师曰。前头却实后底打不着。若见诸相非相。蓦卓拄杖曰。山河大地有什么过。

晚参。举雪窦显和尚示众曰。大施门开无壅塞。忽有个衲僧出来。雪窦倒退八百里。何以临危不悚人。师曰真如不像雪窦凭空捏合。欺诳平人。大施门开无壅塞。东边来底与他三斤麻。西边来底与他一疋布。忽有个打中间来底。又与他个甚么。便拈棒劈头打云。我欠少你个甚么。何故但不孤于己。自不负于人。

小参。超毗卢之谈。越释迦之句。喝一喝曰。迥然不在者里。直是十万八千。果尔大用现前。那复更存轨则。又喝一喝曰。看看千岁宝掌变作灯笼。走入露柱里去。口口道。光非照境。境亦非存。光境俱忘。复是何物。直饶与么。犹在半途。未是透脱一路。复喝一喝。

中秋小参。尽十方世界是自己光明。未曾有一人用着。真如于无数量中略露目前些子。随拈竹篦曰。看看彩云堆上彩云飞。长水坡前长水绕。有眼目兄弟熟不知天上月圆。人间月半。天上人间。流光不断。个段意旨。了了明明。谁家叠得在折袋里。直下真际平提。神通各露。不妨与你个助显法门。遂起身曰。归堂吃茶。

小参。空手把锄头。揭谛揭谛。步行骑水牛。波罗揭谛。人从桥上过。波罗僧揭谛。桥流水不流。菩提萨婆诃。蓦起身炷香曰。其不与现前诸兄弟同证是三昧者。有如此善酂谨白。

洪州法昌石叶和尚讣至上堂。天下莫不向风。朗然知所宗式。足征我石兄和尚令不虚行也。夫宗师血脉。或圣或凡。森罗万象日月星辰。他方此土。有情无情。俱入此宗。喝一喝曰。九天之云下垂。复喝一喝曰。四海之水皆立。俨然胜概不寻常。令人千古空相忆。投远语上座三七。越明日设供上堂。真如可煞健忘。不省三七廿一。刚才洗脚上床。无端记起时日。一夜转侧踌躇。寻段话作头供养。直是觅起处不得。忽闻风撼塔铃。则知尽大地是一转语。随拍绳床角曰。这里拶去。东家作驴。复右拍曰。那边转得。西家作马。七出八没。风流儒雅。蓦喝一喝曰。调高何患知音寡。

小参。举三峰藏和尚揸周不取一物。微笑而已。灵岩储曰。自为即得。又曰他后将何为人尧封潜曰何不与拄杖子随声便喝。师曰三代礼乐止于是哉。取此为祖门令嗣岂不赚杀人。

腊八日小参。雪窦明觉和尚曰。见一则瞎却眼。知一则翳却眼。翳生则天上人间。瞎却则三头六臂。迦文老子秪为这点星光。落向父母所生。清净宝目中一生坐定在者里。道是一切法不迁。揽真成立色相宛然。不知带累。杀天下莽荡禅和。不解照管自己。一味播弄目前。随拈拄杖卓一卓曰。真如事不获已向灸疮瘢上更着一爝。汝等诸仁作么生。与个老子雪屈。良久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因雪上堂。世界一真依何成立。大观平等作么建明。遍乾坤没罅子空缺。体明无尽。尽大地作一句商量。神用自通。更说甚十方虚空一时粉碎。森罗万象杳绝踪由。争禁得无位真人寒毛卓竖。空中大象意气平添。又何必玉阶锁断始契劫前。银碗盛来方明一色。到者里十方佛是眼中花。十方花是眼中佛。毕竟是甚么人境界。蓦掷拂子曰。面目现在。

小参。昼见日夜见星。三家村里纳税汉。请过一边。南作北东作西。蝎尾蛇头一试之底与他馒头蒸饼吃。随出拳云。也不屈着你。

除夕小参。左右顾视曰。也须自着忖量浆水钱。固是讨头脑不着。粥饭钱将甚么抵偿。可怜生桩桩地坐看北斗。立觑黄河。有三言两语难为出口。无情面汉子。可是放得你过。蓦卓拄杖曰。果尔一下下交到所在。登时端由确乎不拔。便是得大无畏之时。得大自在之时。动扬古路。何用商量。或若未然。又卓一卓曰。你但领下明朝看消息。

(嘉兴秀水信童朱上麟顶资刻此真

如语录首卷所祈功名▆达重光

祖父门庭麟跃繁昌永佑

皇家柱石)

猜你喜欢
  卷十三·赜藏主
  附录·印光
  根本薩婆多部律攝卷第十三·欧阳竟无
  佛说佛名经卷第二十四·佚名
  源启·善一如纯
  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卷第四·佚名
  目录·昙噩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三·佚名
  第九 森林相应·佚名
  卷二十四·佚名
  卷二十三·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苾刍尼戒经·佚名
   第十二則 洞山麻三斤·胡兰成
  重刻佛法金汤编叙·岱宗心泰
  第九卷·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一百三十七·彭定求

        卷137_1 【田家即事】储光羲   蒲叶日已长,杏花日已滋。老农要看此,贵不违天时。   迎晨起饭牛,双驾耕东菑。蚯蚓土中出,田乌随我飞。   群合乱啄噪,嗷嗷如道饥。我心多恻隐,顾此两伤悲。   拨食与田乌,日

  • 卷九·贯休

    钦定四库全书 禅月集卷九 唐 释贯休 撰 五言律诗三十二首 闻徵四处士 一诏羣公起移山四海闻因知丈夫事须佐圣明君白酒全倾瓮蒲轮半载云从兹居谏署笔砚几人焚 送友人下第游边 失意穷边去孤城值晚春黑山霞不赤白日鬼

  • 提要·顾瑛

    【臣】等谨案玉山璞稿一巻元顾瑛撰瑛一名阿瑛又名徳辉字仲瑛昆山人少轻财结客年三十始折节读书与天下胜流相唱和举茂才署防稽教谕辟行省属官皆不就年四十即以家产尽付其子元臣卜筑玉山草堂池馆声伎图画器玩甲于江左风

  • 志第十七 符瑞上·沈约

    夫体睿穷几,含灵独秀,谓之圣人,所以能君四海而役万物,使动植之类,莫不各得其所。百姓仰之,欢若亲戚,芬若椒兰,故为旗章舆服以崇之,玉玺黄屋以尊之。以神器之重,推之于兆民之上,自中智以降,则万物之为役者也。性识殊品,盖有愚暴之理

  • 志第一 礼乐一·欧阳修

    由三代而上,治出于一,而礼乐达于天下;由三代而下,治出于二,而礼乐为虚名。古者 ,宫室车舆以为居,衣裳冕弁以为服,尊爵俎豆以为器,金石丝竹以为乐,以适郊庙,以临朝廷,以事神而治民。其岁时聚会以为朝觐、聘问,欢欣交接以为射乡、食

  • 卷一百十四·列传第四十四·逆臣下·脱脱

        ◎逆臣下   ○萧胡睹 萧迭里得 古迭 耶律撒剌竹 奚回离保 萧特烈   萧胡睹,字乙辛。口吃,视斜,发卷,伯父孝穆见之曰:“是儿状貌,族中未尝有。”及壮,魁梧桀傲,好扬人恶。重熙中,为祗候郎君。俄迁兴圣宫使,尚

  • 卷四十七·志第二十三·礼一·张廷玉

        ◎礼一   《周官》、《仪礼》尚已,然书缺简脱,因革莫详。自汉史作《礼志》,后皆因之,一代之制,始的然可考。欧阳氏云:“三代以下,治出于二,而礼乐为虚名。”要其用之郊庙朝廷,下至闾里州党者,未尝无可观也。惟

  • 契丹國志卷之二十六·叶隆礼

      諸蕃記   奚國   太祖初興,擊奚滅之,復立奚王,而使契丹監其兵,後為中京。詳見前志。   古肅慎國   古肅慎城,方五里,在渤海國三十里[一],遺堞尚在。   室韋國   室或為「失」,蓋契丹之類,其南者為契丹,在北者號

  • 1922──中華民國十一年壬戌·郭廷以

      1﹐1(一二,四)   (1)湖南省憲公布。   (2)北京政府取消段芝貴、張樹元、曲同豐、陳文運/、魏宗瀚、劉詢等之通緝令(梁士詒承張作霖意而行,意在聯絡皖系,共制吳佩孚)。   (3)朱和中自柏林函孫中山,商中俄德聯盟事(朱於去年赴德,

  • 志卷第二十五 高丽史七十一·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乐二。唐乐。○唐乐高丽杂用之故集而附之。乐器。○方响[铁十六]洞箫[孔八]笛[孔八]  [孔九]琵琶[弦四]牙筝[弦七]大筝[弦十五]杖鼓敎坊鼓

  • 食货四五·徐松

    漕运五 食货 宋会要辑稿 食货四五 纲运许官 纲运许官【宋会要】三门白波发运司,有催促装纲二人,以京朝官三班充。河阴至陕州、自京至汴口,催纲各一人,并以三班以上充。广济河,都大催纲一人,以京朝官充,后改为辇运司。许、汝

  • 卷六 滕文公章句下·孟子

    一陈代曰:“不见诸侯,宜若小然;今一见之,大则以王,小则以霸。且志曰:‘枉尺而直寻’,宜若可为也。”孟子曰:“昔齐景公田,招虞人以旌,不至,将杀之。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孔子奚取焉?取非其招不往也,如不待其招而往,何哉?且

  • 卷五·江永

    <经部,四书类,乡党图考钦定四库全书乡党图考卷五婺源江永撰衣服上始制衣服考礼运昔者先王未有麻丝衣其羽皮后圣有作然后治其麻丝以为布帛防云治麻丝为布帛谓五帝时○易系辞传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上衣

  • 卷二十七 特牲馈食礼第十五之二·李如圭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集释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集释卷二十七   宋 李如圭 特牲馈食礼席于户内郑注为主人铺之西面席自房来主妇洗爵酌致爵于主人主人拜受爵主妇拜送爵郑注主妇拜拜于北面也今文曰主妇洗酌爵宗妇

  • 妙法圣念处经卷第五·佚名

    大宋西天中印度摩伽陀国那烂陀寺三藏传教大师赐紫沙门臣法天奉 诏译  尔时天主帝释。而白众言。汝所作善。守护增长。如意欢喜。即说伽陀曰。  三种善作已  三种三因缘  三位次三地  三德三大果  不杀施

  •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 第二十七卷·圆照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 第二十七卷 (别录之八)西京西明寺沙门圆照撰别录中删略繁重录第四一百四十七部四百八卷删繁录者。谓同本异名。或广中略出以为繁剩。今并删除。但以年岁久淹共传讹赞。从盈卷帙有费功劳。今者

  • 别号录·葛万里

    九卷。清葛万里(生卒年不详)撰。葛万里号梦航,昆山 (今属江苏)人。此本辑录宋、金、元、明人的别号,以别号的尾字分韵编辑。宋、金、元人共一卷,录一千八百余人。明朝人八卷,录一千二百人。宋、金、元人只注明时代,而

  • 阿毗达磨品类足论·世友

    梵名Abhidharma -prakaran!a-pa^da 。凡十八卷。印度世友造,唐玄奘译。又作说一切有部品类足论。略称品类足论。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六册。为阿毗达磨六足论之一。系因五法、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法虽众多而流类不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