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苕溪渔隐词话

胡仔撰。仔字元任,徽州绩溪(今属安徽)人,南渡后在世。以荫授迪功郎、两浙转运司干办公事,迁奉议郎,知常州晋陵县,后卜居湖州苕溪,自号苕溪渔隐。所著《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有绍兴戊辰(1148)自序,后集有绍兴丁亥(1167)自序。今所见本偶有后人增补。据其自序,该书系诗话汇编之体,而间附己说;为继阮阅《诗总》而作,凡《诗总》已收者不录;《诗总》编纂时元祐党禁未开,苏黄诗说未能收录,故本书与《诗总》实可相互补充,北宋一代诗话,大体可见于此二书。其前集卷五九所收19则、后集卷三九所收29则,为长短句门,唐圭璋师析出收入《词话丛编》,题《苕溪渔隐词话》。另其他各卷亦多有话词之语,合计约有200馀则。如后集卷三三“晁无咎”目下6则,有5则话词。其中有所引“李易安云”一段,通常称李清照《词论》,即首见于此。该书有《四库全书》本、《海山仙馆丛书》本、《四部备要》本、《丛书集成初编》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校点本。《词话丛编》本据《海山仙馆丛书》本收入。该书与《诗话总龟》、《能改斋漫录》、《诗人玉屑》等书,互有重出,其内容大同小异,其间关系复杂,不易厘清。相比较而言,本书所录,以人为纲,以时代为序,相关者相对集中,便于读者;引用他书必交代出处,其出于亲见亲闻或出于己见者,则言明“苕溪渔隐曰”,以资区别。其考证亦多有据。其论词则尚雅黜俗,于淫艳绮靡之风,颇有微辞。又有论及词之创作技巧的条目,为后世词话中诸多“作词法”之滥觞。然此书持论间有不公,对他书如《古今词话》等几乎贬为一无是处,凡加引述,必以微辞嘲讽,对李清照、僧惠洪等当代词人,亦多恶意讥刺,似有宽于己而严于人之风。

《苕溪渔隐词话》全部章节目录

(1)苕溪渔隐词话卷一
(2)苕溪渔隐词话卷二

猜你喜欢
  声执·陈匪石
  六一诗话·欧阳修
  蒲江词·卢祖皋
  忍古楼诗话·夏敬观
  花笺记·佚名
  兰庭集·谢晋
  东堂老劝破家子弟·秦简夫
  寻亲记·王錂
  西岩集·翁卷
  西樵语业·杨炎正
  河汾诸老诗集·房祺
  临春阁·吴伟业
  春酒堂诗话·周容
  孟东野诗集·孟郊
  残雾·老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慕容嵓卿妻·唐圭璋

      嵓卿,姑苏(今苏州)士人。   浣溪沙   满目江山忆旧游。   汀洲花草弄春柔。   长亭舣住木兰舟。   好梦易随流水去,   芳心空逐晓云愁。   行人莫上望京楼。

  • 第十八章 公子寻亲·屠隆

    【金蕉叶】〔小生道装上〕朝思暮思。为严亲奔波路岐。行不尽山间水涯。止不择茅庵野寺。父似云中鹤。儿如陌上尘。茫茫天地裏。何处访吾亲。龙驹离家寻父。踪迹杳然。路上有人说。同方外僧道。往衡山来了。

  • 虞集·隋树森

    虞集(一二七二——一三四八),字伯生, 号道园。别署青城山樵, 人称邵庵先生。祖籍蜀郡仁寿(今属四川省),宋亡, 其父虞汲移居临川崇仁(今属江西省),为宋丞相虞允文五世孙。大德初, 以荐为大都路儒学教授,历国子助

  • 巻六·顾瑛

    钦定四库全书草堂雅集卷六元 顾瑛 编陆德源字静逺呉郡人甫里先生之后好学博古尊敬师友虽赀瞻力给谦恭若岀诸生之下愤甫里之学不传遂作甫里书院于城南拨良田以给学徒有司闻其事遂命其长是院后陞徽城教官以疾终家有杞

  • 五集卷八十七·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五集卷八十七古今体九十六首【甲寅三】春仲经筵文华复此讲筵临未可徒言典制寻博厚高明天地德显仁藏用圣人心【是日四书讲中庸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易经讲繋辞显诸仁藏诸

  • 卷八十四·冯惟讷

    <集部,总集类,古诗纪>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八十四    明 冯惟讷 撰 梁第十一 沈约三 侍游方山应诏 清汉夜昭晢扶桑晓陆离发歌摐阳下【一作发吹垂杨下】建羽朝夕池摐金浮水若耸跸诏山祗一沾九霄露藜藿终自知

  • 路史卷七·罗泌

    前纪七禅通纪昆连氏昆连氏,一曰厘连氏,一曰厘蓄氏。昆连者,昏晦之谓也。自生民以来,君有宇宙者多矣。十纪之辟不胜计,予绎路史仅得其五,其五纪则遂亡之矣。有或杂出传记如焱氏、泰氏着于庄子,成氏、素皇氏、内峏(原文&ldquo;&

  • 卷之四百二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

  • 卷八·王明清

    ●卷八○陈举摘鲁直塔记贬宜州,举复以进青蛇青钱罚俸黄太史鲁直本传及文集序云:&ldquo;太史罢守当涂,奉玉隆之词,寓居江夏,尝作《荆南承天寺塔记》。湖北转运判官陈举承风指,采摘其间数语,以为幸灾谤国,

  • 古今列女传卷一·解缙

    明 解缙等 撰虞有虞【舜氏】二妃者帝尧之二女也长娥皇次女英舜父顽母嚚父号瞽【音古】叟弟曰象敖游于嫚【慢同】舜能谐柔之承事瞽叟以孝母憎舜而爱象舜犹内治靡有奸意四岳荐之于尧尧乃妻以二女以观厥内二女承事舜于

  • 史记集解卷六十五·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六十五孙子吴起列传第五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于吴王阖庐阖庐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可以小试勒兵乎对曰可阖庐曰可试以妇人乎曰可于是许之出宫中美人得百八十人孙子分为二队以王之宠姬二人各为队长

  • 附录二 关于鲁迅·周作人

    《阿Q正传》发表以后,我写过一篇小文章,略加以说明,登在那时的《晨报副刊》上。后来《阿Q正传》与《狂人日记》等一并编成一册,即是《呐喊》,出在北大新潮社丛书里,其时傅孟真罗志希诸人均已出国留学去了,《新潮》交给我编辑

  • 卷二百六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六十象纬考【五】日月行道【臣】等谨按马端临考日月行道载汉书天文志日有中道月有九行之说似古今无异矣然并载宋中兴天文志谓日行黄道每岁有差古今不同又谓九道因日月之行名之以别算位

  • 卷六十二·宋敏求

    钦定四库全书唐大诏令集卷六十二宋 宋敏求 编大臣册国公册高士亷改封申国公文册李积改封英国公文册程知节改封卢国公文册侯君集改封陈国公文册段志玄改封褒国公文册羣臣册张允恭鄯州都督文册唐临吏部尚书文册段宝玄

  • 第十四章 22·辜鸿铭

    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辜讲有一次听说邻

  • 十二門論·欧阳竟无

      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觀因緣門第一   說曰.今當略解摩訶衍義。問曰.解摩訶衍有何義利。答曰.摩訶衍者是十方三世諸佛   甚深法藏爲大功德利根者說.末世衆生薄福鈍根雖尋經文不能通了.我

  • 覆能信书(二通)·太虚

    一能信禅人览:函悉。虽自讼无何进益,而观于禅宗确然有其自信之处,实未尝无进益也。禅宗为中国佛法之真髓,希益精进为嘱!密宗藉果力为增上缘,亦不可含混,诚有之,非全出于混也。然仁者仍以速出关赴缘工作,半工半禅为善!顺问时祉!太

  • 大乘百法明门论解卷上(本地分中略录名数)·窥基

        天亲菩萨造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唐慈恩法师窥基注解    明鲁庵法师普泰增修  大者拣小为义,乘者运载得名,(名义互言)百数也,法谓世出世之法,故心法八、心所五十有一、色乃十一、不相应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