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二十四·用字门  子美有“同学少年多不贱”,“小径升堂旧不斜”,“群仙不愁思”,“夕烽来不近”,皆人所不敢用,甚类《周礼》“凡师不功”,《左传》&ldq 
-   《珊瑚钩诗话》三卷,宋张表臣撰。表臣字正民,里贯未详。官右承议郎,通判常州军州事。绍兴中,终於司农丞。是编名曰《珊瑚钩》者,取杜甫诗“文采珊瑚钩”句也。其书虽以诗话为名,而多及他文,间涉杂事,不尽论诗之 
- 心泉学诗稿六巻 别集类三【附録】【臣】等谨案心泉学诗稿六巻宋蒲夀宬撰夀宬之名不见于史其集亦不载于艺文志惟明文渊阁书目载有蒲心泉诗一部一册检永乐大典各韵内所録颇多其间题名皆作夀宬而凌迪知万姓统谱则作夀 
- 弘治十年四月壬申朔孟夏享 太庙○遣内官祭司灶之神○命万全都司都指挥同知姚信充参将分守代州兼提督鴈门等关○甲戌旧例京城各营操备并守卫军人月支粮一石各门夜巡并杂差等军人月八斗新宁伯谭祐以夜巡事重请如操备守 
-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钦定四库全书	宋名臣言行録外集卷一	宋 李幼武 纂集	周敦颐 濂溪先生元公	字茂叔元名敦实避厚陵藩邸名改今名道州营道人景佑三年用舅氏龙图郑公向奏试将作监簿康定初授洪州分宁簿庆历四年以部使者荐除南安军司理 
- 魏收,字伯起,小字佛助,钜鹿下曲阳人。他自叙家史说:汉初魏无知被封为高良侯,他的儿子叫魏均。魏均的儿子魏恢。魏恢的儿子魏彦。魏彦的儿子魏歆,字子胡,幼小丧父,很有志气,精通经书和历史,官至本郡太守。魏歆的儿子魏悦,字处德,性 
- 懿宗,名誛,宣宗的长子。母亲是元昭皇太后晁氏。起初被封为郓王。宣宗钟爱夔王李滋,想立李滋为皇太子,但李誛是长子,因而久悬未决。大中十三年(859)八月,宣宗病危,将立李滋为皇太子的事托付给内枢密使王归长、马公儒,宣徽南院 
- 王尧臣,字伯庸,应天府虞城人。考取进士第一名,被授任将作监丞、湖州通判。后被召回京应试,改任秘书省著作郎、直集贤院。遇上叔父王氵中犯法受牵连,王尧臣被调离京城出任光州知府。后为父服丧,服丧完毕,任三司度支判官,再升做 
- 堵胤锡,字仲缄,无锡人。崇祯十年(1637)进士。做过长沙知府。山贼在安化、宁乡抢掠,官军几次战败,胤锡指挥民兵铲除了他们,又斩杀了醴陵的贼首,于是以懂军事出了名。十六年八月,贼兵打下了长沙,胤锡到京城朝拜皇上归来时,贼兵已 
- 在香港办报,登记也是一个难关——这登记当然是向香港政府要求的。我在事前就听见说,“外江老”——不是广东人——尤其是名字被多数人知道的文人,要出面登记,是很不容易通过的,因为他们怕有什么政治作用。这在逻辑上似乎讲 
- ◎经筵日讲洪武三年二月,上御东阁。学士宋濂、待制王讲《大学》。十六年八月,上御谨身殿,命东阁大学士吴沈等进讲《周书立政。》十八年九月,上御华盖殿。大学士朱善以《周易》进讲。(已上《礼通考》。 )洪武中,令儒臣更 
-         一6月初,我三路革命军会师陇海线时,山西阎锡山已正式附义。革命势力至此已奄有全国的大部,本可一举而下北京与天津,以实现我原先“打下北京再说”的主张。谁知正因军事进展的迅速,武汉方面反蒋声浪也随之高涨。卒 
-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六十一经籍考史【臣】等谨案马端临通考史部有正史编年起居注杂史传记伪史霸史史评史钞故事职官刑法地理时令谱牒目録共十四门本隋史艺文志旧法 
-   ◎雍也篇三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章   问:"力不足者,非干志否?"曰:"虽非志,而志亦在其中。所见不明,气质昏弱,皆力不足之故。冉求乃自画耳。力不足者,欲为而不能为;自画者,可为而不肯为。"〔宇〕   "力不足者,中道而 
- <经部,春秋类,三传折诸__谷梁折诸钦定四库全书谷梁折诸卷三  兴国县知县张尚瑗 撰闵公继之如君父也者受国焉尔虞书舜格于文祖孔传云舜服尧三年丧毕即政伊训奉嗣王只见厥祖孔传云居位主丧而太甲中篇冕服奉嗣王归亳 
- 不空译尔时普贤菩萨。观察人天哀愍一切。无间自说言。一切众生四大远变。有种种病或鬼魔来作种种病。迷倒世间减损寿命。云何对治如是内外种种损害。谓诸众生不知恩故。有如是违以何为恩。谓地水火风。日月诸天皆有内 
- 佛说鸯崛摩经,一卷,增一阿含经力品之别出,西晋竺法护译。小乘部之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