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王尧臣传

王尧臣,字伯庸,应天府虞城人。考取进士第一名,被授任将作监丞、湖州通判。后被召回京应试,改任秘书省著作郎、直集贤院。遇上叔父王氵中犯法受牵连,王尧臣被调离京城出任光州知府。后为父服丧,服丧完毕,任三司度支判官,再升做右司谏。

郭皇后去世,舆论将此归罪到内侍都知阎文应,王尧臣请求将左右侍医药的人都治罪,没有答复。当时是上元节,有官员张灯结彩,王尧臣等他们乘坐的舆轿出门,便向皇帝说:“皇后已恢复名位,如今还未出殡,不应出来游幸。”皇帝因此下令撤除张挂的彩灯。王尧臣后升任知制诰、同知通进银台司、提举诸司库务,又知审刑院,调入翰林院任学士,又任知审官院。

陕西用兵,他任体量安抚使。出发前,向皇帝请求说:“按旧例,使者每到一处,都宣读皇帝的诏书,慰问官吏将校,但不关及到普通百姓。自西夏元昊反叛,至今三年,关中的人民困苦凋敝到了极点,请求让我带诏前往慰劳、安抚他们,并宣布平定叛贼之后蠲免租赋二年。”仁宗听从了他的请求。

出使回来,又对皇上说:陕西兵力二十万,分别屯守四路,但实际可用来应战的只有十万。敌军入侵,常数倍于官军。他们以十战一,我方以一敌十,所以他们三次来犯三次胜,是由于敌我双方兵力众寡太悬殊。泾原靠近叛军巢穴,最首当其冲,应先作防备。如今防备敌人秋季入侵已经很迫切,请增派士兵,以二万屯守渭州,作为镇戎山外的援助;以一万人屯守泾州,作为泾原、渭州的声势;以二万兵力屯守环庆,一万人屯守秦州,以牵制敌军的进攻。

而且敌寇进犯边疆,不怕不能进来,只怕不能撤出。各要塞沿线的地形,虽险易不同,但军队行走都须由大川大河,大川边大多都有寨栅作为控扼要害。敌寇来犯目的是要掳掠,他们各自奋战,因此所向无敌。如延州的金明、塞门寨,镇戎的刘..、定川二堡,渭州山外的羊牧隆城、静边寨等,都不能扼制抵挡住敌人的进攻。所以敌人不怕不能攻进来。进入汉族内地以后,分途抢攻,俘虏人畜、劫掠财物,兵马都疲困了,然后急忙撤退,再无斗志。如以精兵扼守险要地带,再用强弓利弩猛射,旁边又设奇兵埋伏,切断敌军首尾,边追边打,敌军不失败还能怎样?所以敌人害怕的是不能退出去。

敌寇屡次乘战胜之势,大肆掠夺后撤退,而我方各将不能追击,是由于兵太少而势力又分散的原因。如再循故辙,必无可胜之理。

王尧臣又论述道“:延州、镇戎军、渭州山外三次战斗失败的原因,都是因为敌人先占据了险要阵地,引诱我军,我军将帅不能据险阻击敌军的撤退,而大多都加速追击想立战功。结果部队正疲惫不堪时,便与敌军作战;敌人开始放出铁骑冲击我军,接着用奚人步兵拉强弩猛射,势不可挡,终于导致我军覆败,这是主帅们不考虑怎样应变以吸取以前的失败教训的过失。希望朝廷严训边疆守将,经常远派侦察,遇到敌寇来了,便根据远近设立营寨,然后再估量敌人兵力大小决定派人奋力阻击,不能轻易出战。”皇帝下诏用他的话敕诫守边官吏。

当时韩琦因在好水川兵败,被降职调任秦州知府,范仲淹也因犯擅自给元昊复信被降职为耀州知府。王尧臣说:“这两个人,都忠义智勇,不应该将他们安置在闲散不重要的地方。”他又推荐种世衡、狄青,说他们有将帅之才。第二年,敌寇果然从镇戎军、原州入侵,打败葛怀敏,乘胜攻掠平凉、潘原,关中为之震惊恐惧,自..州、泾州以东,都关闭堡垒自守。范仲淹主动率领庆州部队攻打敌人,敌人退走。宋仁宗想起王尧臣的话,于是又重新起用韩琦、范仲淹做招讨使,驻在泾州,增加驻军三万人,而使王尧臣再次安抚泾原。

当初,曹玮开垦山外土地,营建笼竿等四寨,招募弓箭手,分给土田,使他们耕战自守。后来守寨的将帅没有很好地安抚驾驭守卫士兵,有时侵夺他们的土田,引起众人怨怒,士兵于是劫持德胜寨的守将姚贵,关闭城门,公开反叛。王尧臣正好经过当地,便写了一封信用箭射到城内,用叛乱谋反的严重后果来劝谕他们,众人于是开门出来投降。王尧臣只按原来的纪律申明约束大家一番后,便走了。

回京后,对皇上说:“自从陕西用兵以来,夏竦、陈执中两人都以两府旧臣身份,做了陕西经略、安抚使、招讨使等职,而韩琦、范仲淹只当了经略副使和安抚副使。后来张存任延州知府、王沿任渭州知府、张奎任庆州知府时,都是学士、待制的身份,也只能管理本路总管的事。到夏竦、陈执中被罢职时,在四路各设统帅,于是各统帅都同时兼任都总管以及经略、安抚、招讨等使,因而武职副总管也就兼任副使。如今韩琦、范仲淹、庞籍等人既然做了陕西路都总管、缘边经略、安抚、招讨等使,四路便应当统一受他们的节制,但尚挂经略使头衔的人还有九个,他们各自独立设置机构行事。他们的名号不同,因而下面所禀受的指挥也就不一样。今天请朝廷撤走路都总管、副总管并取消经略,只任命缘边安抚使一个机构。”不久滕宗谅也有这样的请求,于是裁撤了那些多余重复的机构官员。

又说“:..延、环庆两路,地方都险固易守;只有泾原一地,自汉、唐以来,都是争夺的要地。从镇戎军到渭州,沿泾河大川直抵泾、..一带,基本上已无险阻。虽有城堡栅寨据守平地,但与敌方交界,难以防守,要像唐朝的郭子仪、浑王咸一样,常驻扎重兵把守。自赵元昊反叛朝廷以来数年,都由这三处入侵。朝廷在泾州设置统帅府,作为控扼关中、陕西的总指挥部,诚然符合事机。但多次经历失败后,边疆地区空虚,士气不振。希望深刻地认识到我方最近的这一弱势,精选将佐;那些新招集的士兵,未经过训练,应用有经验的老兵更换。倘若一路兵力强实完备,敌寇也就不敢长驱直入了。”因而又论述沿边各城寨、军事要地、敌方路线以及防御战备、轻重物资等的计谋策略共五件大事上奏皇帝。又请求在泾原等五州军垦营田,增加弓箭手,以及请求撤掉潼关的..望楼,都答复说可以实行。

王尧臣后以户部郎中任权三司使,他征召张硆之、杜杞等十多人任副使、判官等职。当时,入内都知张永和建议,收取老百姓三分之一的房租用来增加军费。王尧臣进奏皇帝说“:这是衰世才做的事,会召来民怨并离散民心,唐德宗就是因此才导致朱氵此的叛乱的。”度支副使林潍害怕张永和,因此附和他的建议,王尧臣奏请罢黜林潍,才停止讨论此事。

夔州转运使奏请增加盐井的年税十余万缗,王尧臣认为皇恩未曾照顾到边远地区的人,反而又要向他们牟取厚利,正好会招致怨恨,朝廷因此取消这一建议。王尧臣迁翰林学士承旨兼端明殿学士,任群牧使。遇上母亲去世停职,服丧完毕,升任右谏议大夫。

当初,学士苏易简、丁度都是从郎中进升中书舍人充当承旨,到王尧臣做承旨,没有升官职,可能是被宰相贾昌朝压制。到这时,文彦博做宰相,因王尧臣任期已满,便优先升职。朝廷在明堂中大摆宴席庆祝,升他做给事中。王尧臣与三司互相讨论茶法,统计全国每年的财税收入与支出,上报数字,因此升任枢密副使。

遇上侬智高反叛,王尧臣奏请将广西宜、容、邕三州分为三路,以融、柳、象三州隶属宜州路,白、高、宝、雷、化、郁林、仪、藤、梧、龚、琼等州隶属容州路;以钦、宾、廉、横、浔、贵等州隶属邕州路;遇到蛮族入侵,由三路会同所属各州郡军队配合快速打击,再命经略、安抚使驻守桂林统一指挥;再加上招募纯朴、有气量、忠心勇敢的当地土军分别屯守,从全、永、道三州运送粮米作为他们的军饷,撤掉远下南方守戍的北方士兵。当时狄青正任岭南经制使,朝廷令他审议王尧臣的提议,狄青认为很好。

在枢密院任职三年,王尧臣尽力裁撤抑制徼亻幸小人,于是有人刻了一匿名信散布京城,但仁宗不认为他有可疑的地方。后以户部侍郎升任参知政事。时间久了,皇帝要用他做枢密使,而当制学士胡宿却坚决地抑制他,于是进升为吏部侍郎。去世后,被追赠为尚书左仆射,谥“文安”。

王尧臣因文学进升,负责内外制度十多年,他的文辞温润华丽。执政时,曾与宰相文彦博、富弼、刘沆一起劝皇帝早立继承人,并说英宗曾被收养在宫中,适宜做继承人,曾草拟诏书挟带着进呈仁宗,但没有成功。

元丰三年(1080),他的儿子王同老进呈他的遗稿,为父亲论功,皇帝访问文彦博,文彦博因此将事情经过详细上奏,皇帝因此给王尧臣加赠太师、中书令,又改谥号为“文忠”。

猜你喜欢
  表第二 宰相中·欧阳修
  前汉孝成皇帝纪卷第二十七·荀悦
  ●卷十  艺文第十(上)·王克昌
  東觀漢記卷十八·多人
  卷四·欧大任
  ●卷二·王栐
  卷第一百三十三·胡三省
  元明事类钞卷三十三·姚之骃
  皇明本纪·佚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八十九·佚名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二·佚名
  第三卷 吴 梁·缪荃孙
  别集上卷十三·宋名臣言行录
  卷五十五·佚名
  乐振葆·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丁处士复(桧亭集)·顾嗣立

    复字仲容,天台人。负诗名。延佑初,游京师,公卿奇其才,与浦城杨载、清江范梈同荐入馆阁,复度当国者不能用,不俟报可,翩然去之。乃绝黄河,憩梁楚,过云梦,窥沅湘,陟庐阜,浮大江而下,遂家金陵。买宅于城北,南户故有两桧树,醉则倚树而咿唔

  • 卷四百七十八·列传第二百三十七·世家一·脱脱

        ◎世家一   ○南唐李氏   唐自安、史之乱,藩镇专制,百有余年,浸成割据。及巢贼蹂躏,郡邑丘墟。降臻五季,豪杰蜂午,各挟智力,擅为封疆,自制位号,以争长雄。天厌祸乱,授宋大柄。太祖命将出师,十余年间,南平荆、

  • 归田录卷一·欧阳修

    太祖皇帝初幸相国寺,至佛像前烧香,问当拜与不拜,僧录赞宁奏曰:“不拜。”问其何故,对曰:“见在佛不拜过去佛。”赞宁者,颇知书,有口辩,其语虽类俳优,然适会上意,故微笑而颔之,遂以为定制。至今行幸焚香,皆不拜

  • 卷五十三 漢紀四十五·司马光

      起柔兆閹茂(丙戌),盡柔兆涒灘(丙申),凡十一年。   孝質皇帝本初元年(丙戌、一四六年)   夏,四月,庚辰,令郡、國舉明經詣太學,自大將軍以下皆遣子受業;歲滿課試,拜官有差。又千石、六百石、四府掾屬、三署郎、四姓小侯先能通

  • 元明事类钞卷四十·姚之骃

    虫豸门蝉旧殻新声 张宏范新蝉诗一自返魂遗旧殻便将秋恨入新声短翼含风 马臻闻蝉诗短叶含风薄似秋一声声带夕阳愁年年古栁官塘路催得行人白尽头乗夜出 潜确类书蝉皆乗昏夜方出土中升髙处背拆而出所以夜出者一似畏人

  • 资治通鉴后编卷四十九·徐乾学

    宋纪四十九【起重光大荒落七月尽敦牂正月凡七月】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庆厯元年秋七月己酉帝谓辅臣曰鄜延都钤辖张亢与本路部署许怀德不能同心协谋何由了边事宜令都部署司戒谕若固为此以求内徙

  • 卷之五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雍正实录卷之四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  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彩舆错·吴虞公

    尝见李涵秋君《广陵潮》小说有新嫁娘互错彩舆之事。以为取笑之谈,岂竟有同类之事实。则小说岂世间必无之事哉。华阳大林场附近,汪陈两姓之子同日完婚。两姓彩舆至中途,轿夫互争上下行走,竟尔用武。经路人排解,始各抬舆而返

  • 第三五二呈道光二十三年闰七月十四日一二二○三--一一·佚名

    总理、义首等,禀举张妈喜为宛里街庄总理,萧兴等为族正,郑玉馨等为各庄庄正具佥呈台下竹南三保田藔庄总理梁妈成、宛里街绅士义首陈癸森、街正杨清河、董事陈升、吕加已、郭天送、庄正郭世富、陈盖淡

  • 卢循传·房玄龄

    卢循字于先,小名叫元龙,司空从事中郎卢谌的曾孙。双眸炯炯发亮,眼珠转动异常灵活,善于草书、隶书、下棋等技艺。和尚慧远善于评鉴人物,见了面对他说:“你虽然体质高妙简素,可是却存心不轨。”卢循娶孙恩的妹妹为妻。后来孙恩

  • 盐政例·佚名

    目录 贫难小民零觔私贩,分别枷责发落 买食私盐,分别盐觔多寡定罪 团灶漏私,场员失察,分别多寡处分 责成族保约束乡众,不许贩卖私盐 嗣后将石码盘验馆委就近之石码通判兼管 官帮长价等项银两奏销时未完,经征官照例议处 各属

  • 卷一百二十二·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二十二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礼记注疏第十公叔文子卒至贞惠文子【檀弓下】考异古本注献公之孙下行之迹下尊卑之差下共有也字 文足以兼之作文足兼之也疏此一节论谓君诔臣之諡法【一叶

  • 第77章·老子

    【原文】天之道,其犹张弓欤(1)?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2)。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3)。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4)。孰能损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5)。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

  • 卷三十七·王天与

    <经部,书类,尚书纂传钦定四库全书尚书纂传卷三十七   元 王天与 撰君陈第二十三       周书周公旣没命君陈分正东郊成周作君陈【汉孔氏曰成王重周公所营故命君陈分居正东郊成周之邑里官司唐孔氏曰周公迁

  •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九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一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二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三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四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五

  • 卷第七十四·佚名

    实叉难陀译八十华严经尔时,善财童子于大愿精进力救护一切众生夜神所,得菩萨解脱已,忆念修习,了达增长。渐次游行,至岚毗尼林,周遍寻觅彼妙德神,见在一切宝树庄严楼阁中,坐宝莲华师子之座,二十亿那由他诸天恭敬围绕,为说菩萨受生

  • 底哩三昧耶不动尊圣者念诵秘密法卷中·佚名

        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  根本真言品第二  三昧耶经中。略说出无动明王根本秘要成就一切事业。为欲令诸修行者显发诸佛实智故。三世诸佛应正等觉者。皆由成就陀罗尼门三摩地门。于菩提树下现证最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