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四

弘治十年四月壬申朔孟夏享 太庙

○遣内官祭司灶之神

○命万全都司都指挥同知姚信充参将分守代州兼提督鴈门等关

○甲戌旧例京城各营操备并守卫军人月支粮一石各门夜巡并杂差等军人月八斗新宁伯谭祐以夜巡事重请如操备守卫军例俱月支一石从之

○协守宁夏副总兵都指挥使张安协同分守宁夏西路署都指挥佥事孙鉴各乞休致兵部覆奏言安骁勇著闻鉴守己可取且年力各未衰尚堪任使请俱留办事从之乙亥晋世子奇源薨世子晋王长子母妃王氏景泰元年生天顺三年册封为世子至是薨年四十八讣闻辍朝一日赐祭葬如制谥曰靖和弘治十六年追封为晋王

○代府灵丘王成鈠薨王僖靖王庶子母妃谢氏天顺元年生成化二年封辅国将军十二年封镇国将军弘治中袭封灵丘王至是薨年四十一讣闻辍朝一日赐祭葬如制谥曰庄和

○丙子太子少保吏部尚书屠滽九年秩满命加太子太保尚书如故滽具疏辞 上曰卿练达老成历任年久特兹加升所辞不允

○兵部奏近甘肃游击将军都指挥同知鲁麟降为都指挥佥事分守都指挥佥事左参将颜玉降为指挥使然原旨俱无带俸字例不宜革去将官名目且二人亦尝有军功未拟升赏请并前日同事降级者七十一人俱令仍旧管事领军庶得立功图报从之

○丁丑四川朵甘思宣慰使司遣寨官头目银橙汪聘等来贡赐彩叚等物有差

○昏刻月犯鬼宿

○戊寅两淮运使毕亨奏近年开中数多私盐复越界搀卖致价贱商困请自弘治十一年以后盐课姑停开中户部覆奏从之

○先是奉御赵瑄指献雄县等处闲田可作皇庄命巡抚都御史高铨等勘报谓闲田止七十余顷皆与小民徵粮地土相参户部言畿民困极藉此补助宜令管业如故而重治瑄罪以警于后从之

○镇守甘肃署都指挥佥事彭清引疾乞解戎务 上曰彭清新被简命宜勉尽职务以副委任不允所辞

○工部奏在京二大木厂杉楠诸木俱永乐宣德间营建宫殿取之四川湖广等处经数千里历三四年方能抵京劳费不赀故设官卒多方爱护近各处修造恣意取用其防护军卒亦多被役占请令巡城监察御史及本部委官阅查堪用及朽坏者各若干其暴露者即行覆盖仍查各厂军民夫等逐年所作工程运过物料各若干有饰词欺诳者悉治以法 上从之命委官查验明白仍用心苫盖今后不许轻用

○己卯 上御奉天殿传制遣新宁伯谭祐充正使大学士刘健充副使持奉节册为雍王妃吴氏行纳徵发册等礼

○命分守镇蕃右参将都指挥佥事马荣充左参将分守延绥西路

○修神乐观

○内阁大学士徐溥等奏窃闻人君之道以刚断为本盖天下之大禀命一人而一日万几其来无已事贵精详固不可不熟思审处然迟疑不决则庶务壅滞奸弊由此而生祸乱由此而作可不畏哉曩因灾异叠见亢阳不雨 皇上克谨 天戒特降纶音令群臣同加修省直言无隐中外臣民莫不欢忻鼓舞歌颂 圣德既而五府六部及六科十三道官各会本具奏条列事宜经今将及一月未蒙处分群臣所言虽不足以仰当 圣意亦须明示可否以慰众心岂宜都不省决又科道等官先因言事冒犯 天威回话认罪今亦半月有余未蒙处分各官相率待罪日怀忧惧不遑供职传闻远近莫不惊疑如此二事关系政体实非细故臣等特举所见至于诸司庶寮之章奏前后留中未报臣等不及见者又不知其几何日积月增愈难省览臣等滥叨委任而素餐终日不能仰赞大猷忧愧交拜措身无地故敢昧死上言伏望皇上念 祖宗付托之重体 天心仁爱之深廓日月之至明奋雷霆之刚断将前项奏章早赐裁决庶臣寮有所承式政务不至隳弛奏入 上嘉纳之

○庚辰南京吏部都察院奉例考察南京五品以下官以南京吏部等部郎中庄昶许英徐铉唐镕刘时明缙王玘王侨员外郎刘福及主事等官袁孟悌等五十六员俱年老有疾江宁县知县朱宗罢软无为户部照磨赵荣等十四员俱持身不谨户部带俸主事王琼等二员俱贪淫无耻户部员外郎范庆监察御史徐璘张弘宜等十员俱浮躁浅露工部郎中司马垚刑部员外郎黄琪等五员俱才力不及请如例各令致仕冠带闲住及降调外任吏部覆奏从之

○辛巳命府军前卫带俸署都指挥佥事李贵充右参将分守顺圣川并蔚川等处

○癸未户部尚书周经等奏比年内官何鼎因建言得罪下锦衣卫狱臣等不知鼎所言何事意必言过讦直干冒 圣聪罪之诚宜然窃思之 皇一方以灾异求言而复有此事似与前诏相戾天下之人将从此以言为讳重于国体有损且前代人臣尝有言忤权贵祸出不测者彼惟图快私忿不顾怨归人主载之史册遗恨后世伏望 皇上远鉴前代益笃畏天之诚释鼎令仍旧任使俾天下之人知 皇上言之诏不为虚文则凡有志于爱君忧国者亦将披肝沥胆为 皇上言之天下岂有不治者哉臣等备员大臣不能随事救正有愧于鼎多矣今睹国体有损又复尸素不言虽 圣恩优容未即加诛何以逭天下之责乎 上曰尔辈职居大臣所掌者钱榖民瘼重事当言者不言却将何鼎事情妄言引救甚昧大体本当重治姑宥之

○命狭西都司都指挥佥事李能充右参将暂分守镇番地方

○乙酉先是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张悦奏本院并南京刑部当杖断罪囚之时例委御史主事及南京锦衣卫千百户会同杖断缘杖所去本卫悬远千百户率不能早会以致罪囚久待校尉人等因吓取杖钱及杖毕日已晚不得发落仍复收系以待旦间遇雨雪尤所难堪请自今比照在京事例止令御史主事会同杖断不必再会千百户其行杖之人就用地方火甲不必复用校尉为便得旨俞允南京锦衣卫复以旧例执奏事下法司再议于是南京刑部都察院大理寺锦衣卫会同议奏请仍如悦议从之○丙戌故户部尚书李敏之子听选监生镠援吏部尚书姚夔等子孙例乞授中书舍人吏部言夔等为吏部尚书其子孙得授京职出自特恩不可援以为例 上命待镠考选时以京职处之

○以霜灾免山西太原平阳二府所属州县弘治九年夏秋税粮有差

○升狭西绥德卫指挥使吴江为署都指挥佥事充右参将分守宁夏东路

○丁亥 仁祖淳皇帝忌辰 上祭 奉先殿

○兵科给事中束思恭劾奏南京国子监祭酒刘震先任国子监司业行检不修今升南京祭酒不厌众望乞别选贤才以充其任 上命震具实回奏奏上 上复留仍旧供职

○礼科左给事中叶绅等陈修省八事一御经筵谓迩来经筵稀御日讲不举画工琴士承恩于便殿教坊杂剧呈技于左右此 圣学所以少怠也乞罢斥之而亲近儒臣一敏听断谓迩来听断少滞视朝时晏鳌山观灯或彻晓不休宫中燕享或竟日乃已此 圣政所以少倦也乞撙节之而一遵初政一禁传奉谓太监李广以千户王英选用乳保为之传升指挥以周王李恕仆隶厮役为之乞升官职以致文武官多不由所司而选名器之滥莫甚于此乞行裁革一黜异端谓太监李广荧惑 圣心召集道流以致黄白修炼之术丹药符箓之伎杂进并兴伤风坏教乞加黜罢一息工役谓行伍空于逃亡强壮困于私役万春等宫及公私第宅营造殆无虚日以致兵力凋耗威武不扬乞停其不急者一遵 祖训谓 高皇帝尝有旨土田荒芜者许民开垦永蠲其税顷有奸人将民田朦胧投献以致利归于已怨归于上乞罪其首恶一黜不职谓尚书徐琼童轩少卿孙绳皆年老尚书侯瓒侍郎郑纪太常卿崔志端李温少卿布自云沈瑜通政吴裕太仆卿张贲皆不谨通政陈琬徐说少卿赵竑皆奔竞侍郎王宗彝都御史刘瓛张诰张岫皆舆论不与遂安伯陈韶擅役官军广营私第成山伯王镛私举将材事迹败显锦衣卫指挥王伫久病家居虚縻廪禄乞罢黜之一去大奸谓太监李广有大罪八一诳 陛下以烧炼之名而进不经之药二为 皇太子立寄坛之名而有暖疏之说三拨置皇亲希要恩宠四盗引玉泉经绕私第五首辟幸门大肆奸贪六太常卿崔志端真人王应礻奇皆称广为教主主人而广为传升官职求赐玉带要结邪人玷辱名器七畿甸百姓疲惫已极乃假果户为名侵夺土地几至激变良民八东南民力困竭亦甚凡有输纳巧取其利以致远方之民倾荡家产他如近而驸马贵戚事之如父外而总兵镇守呼之为公乞置之于法以为后戒时御史张缙等亦以为言上曰御经筵敏听断息工役朕已行矣余姑置之

○戊子实授南京都察院理刑知县等官王璟王经王启萧渊任汉罗列杜启丘经赵俊李岳为南京监察御史璟经广东道启渊四川道汉湖广道列云南道启山西道经江西道俊河南道岳浙江道

○昏刻南京见南方流星大如弹色青白起自轸宿行丈余发光如盏二小星随之西北行

○己丑命太子太保遂安伯陈韶兼管提督修造神乐观

○虏入大同云川卫境戍卒被掠者五人命逮问守哨百户朱玉等三人罚分守右参将都指挥秦恭俸两月与分守太监左敬仍戴罪杀贼

○铨注德州卫带俸都指挥佥事王锜于山东都司义勇右卫带俸署都指挥佥事董昇于河南都司荆州左卫带俸都指挥佥事官缨于湖广都司衡州卫带俸都指挥佥事常玉于湖广行都司锜佐贰军政兼管运粮把总昇以下俱军政佥书

○造 太庙 社稷坛中和乐器各一副

○辛卯山东道监察御史高崇熙丁忧服阕复除原职

○壬辰赐代府永川郡君并仪宾孙鹞广元郡君并仪宾王巨臣富顺郡君并仪宾罗九行楚府武陵县君并仪宾任绣诰命冠服如制

○升都察院经历王杲为贵州布政司左参议

○癸巳 仁祖淳皇后忌辰 上祭 奉先殿○以旱灾免直隶丹徒县弘治九年秋田被灾者粮草八之五

○戊戌雷震宣府西横岭之南山倾三十余丈

○己亥赐辽府辅国将军宠涷代府辅国将军成鑗成鐈楚府奉国将军荣沦荣氵□旛荣溅诰命冠服如制

○给秦府庶人公炼幼女月米麦一石五斗其子妇并弟妇 人各月米麦三石

○辛丑兵科给事中王缜言忠义之士有因直言被谗久摈不用为清议所措者乞并赐擢用吏部因言监察御史彭程中书舍人吉人山东按察司副使杨茂元皆因言事谪降乞复其职以劝将来 上命查三人所言并谪降情款以闻奏上仍已之 上以天气炎热命两法司锦衣卫将见监问罪囚笞罪及无干证者释之徒流以下减等发落重罪情可矜疑并枷号者具奏以闻于是免死充军者十五人免枷号者二十四人释放宁家者二人

○大同阳和卫晚刻有星红光如火流自东南至西南而殒有声如雷

○直隶阜平县空中有火光一道其长八九尺大如辘轴隐隐有声来自东南至西南而坠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四终

猜你喜欢
  卷九十·志第四十·百官六·宋濂
  卷之一百三十五·佚名
  卷之二百五十六·佚名
  第四卷 梁 陈 魏 隋 唐·缪荃孙
  通志卷五上·郑樵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三十·杜大珪
  十国春秋卷六十九·吴任臣
  韦载传(附韦岁羽传)·姚思廉
  李郁传·薛居正
  何瑭传·张廷玉
  卷十六·黄佐
  琉美修好条约·佚名
  卷一百五十四·雍正
  卷六十·陆宗楷
  卷二十八·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贺寿诗(五言古风)·徐志摩

    照颜范谤传,髦苏母所督。汉宋两贤媛,先后耀嘉淑。渊渊夫人穆,与以分鼎足。相夫一片心,相借挽车鹿。脱簪添膏火,学成举芳躅。倾囊育英才,天启后来福。有子况范苏,舆台视潘陆。白头西伉俪,堂上花灯卜。今日进一辞,更为期颐祝。

  • ●玉井樵唱卷中·尹廷高

    (元)尹廷高 撰○五言律信安秋晚西风吹客鬓天地一离愁黄菊山城雨青灯野店秋乔松填缺璋落叶涩寒流吹醒乡关梦笛声人隔楼客中思归孤灯寒照影清夜自沈吟砧杵他乡泪松楸故国心路长归梦短酒浅客愁深了却江湖债携书隐竹林严先

  • 卷二百十五·列传第一百三·张廷玉

        王治 欧阳一敬 周弘祖 詹仰庇 骆问礼 郑履淳 陈吾德 汪文辉 刘奋庸   王治,字本道,忻州人。嘉靖三十二年进士。除行人,迁吏科给事中。寇屡盗边,边臣多匿不奏;小胜,文臣辄冒军功。治请临阵斩获,第录将士功;文

  • 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二·杨士奇

    宣德元年冬十月辛酉朔享 太庙○遣中官祭司井之神○唐王琼烃薨王唐定王嫡长子永乐二十一年八月袭封薨年二十有一讣闻辍视朝二日命有司治丧葬遣官赐祭谥曰靖初选汝州郏县人高盘女为王妃未颁册而薨女闻之自经 上嘉其志节

  • 卷二十一·佚名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大事表卷二十一国子监司业顾栋髙撰鲁政下逮表从来国家之欲去权臣也必俟其有可指之罪一朝卒然而去之无使一击不胜至于再击则彼之声势益张蟠附益固而吾之国威亦顿挫又必所与谋

  • 卷四·会奏嘉义匪徒滋事一案附摺·丁曰健

    再,查近年台地查办匪徒滋事案内出力文武官员及兵勇义首人等,前镇臣遵奉谕旨奖励,并详请督抚臣核定保奏。仰荷圣恩,垂念海外岩疆,温纶普沛,是以偶有蠢动,无不勇往争先,得以立时扑灭,不至蔓延为害;是地方之乂安,悉由

  • 韦放传·姚思廉

    韦放,字元直,是车骑将军韦睿的儿子。起初他任齐代晋安王宁朔的主簿,高祖到雍州,又召为主簿。韦放身高七尺七寸,腰粗八围,容貌很伟岸。天监元年(502),做盱眙太守,回任通直郎,不久任轻车将军晋安王中兵参军,迁任镇右将军始兴王谘

  • 商书·太甲上·佚名

    太甲既立,不明,伊尹放诸桐。三年复归于亳,思庸,伊尹作《太甲》三篇。惟嗣王不惠于阿衡,伊尹作书曰:「先王顾諟天之明命,以承上下神祗。社稷宗庙,罔不祗肃。天监厥德,用集大命,抚绥万方。惟尹躬克左右厥辟,宅师,肆嗣王丕承基绪。惟

  • 近思録集注原序·茅星来

    子朱子纂辑周程张四先生之书以为近思録盖古圣贤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要实具于此而与大学一书相发明者也故其书篇目要不外三纲领八条目之间而子朱子亦往往以小学并称意可见矣先君子黙存先生尝手録是书俾不肖星来受而卒业

  • 卷六·叶酉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究遗卷六左庶子叶酉撰僖公上元年春王正月传不称即位公出故也刘氏炫曰去年八月闵公遭弑僖公即自邾入事已粗定不应犹以公出故不行即位之礼也按刘氏驳传甚确但谓不行即位之礼犹循习旧说辨详桓元年公即位

  • 本无品第十四·佚名

    善业白佛言:诸法随次无所著。无想如虚空。是经无所从生。诸法索之无所得。爱欲天子梵天子言:善业所为如如来教。但说虚空慧。善业言:如来是随如来教。何谓随教。如法无所从生为随教。是为本无。无来原亦无去迹。诸法本无

  • 佛说大乘稻秆经讲记·太虚

    经题释经 甲一 序分 甲二 发起分 甲三 所知事分 乙一 标举徵起 乙二 依问解释 丙一 流转门 丙二 还灭门 甲四 所知性分

  •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般若理趣分述赞卷第三·窥基

    大慈恩寺沙门 基撰经曰。尔时世尊复依遍照如来之相。赞曰。上来第一明实相境法。此下第二寂静法性现等觉门。即是观照正智体境前门。真性此明智相。于中亦三。初叙佛说法门之号。此门有二。初明所依如来之相。后陈所

  • 佛说斋法清净经·佚名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竹林精舍。与二百五十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及诸天龙八部鬼神菩萨摩诃萨。一时集会。是大目揵连从坐而起。为佛作礼。而白佛言。世尊。我昔日时入城乞食。道逢见有数千万人。头如太山。腹如须弥

  • 第二十六章 摩利阇越提精舍之祭·佚名

    大名声彼[王]统一楞伽岛于一王伞[下],为战士等,随能而定地位,(一)战士提罗普陀阿婆耶以其与,而不欲问:&ldquo;何故?&rdquo;答:&ldquo;有战。&rdquo;(二)更又问:&ldquo;为一王国,战者何耶?&rdquo;&ldquo;对烦恼贼难胜以行战。&rdquo;(三)如

  • 绣鞋记·佚名

    清代白话长篇讽谕小说。一名《绣鞋全传》、《警贵新书》、《叶户部全传》,又名《赠履奇情传》。四卷二十回。署“乌有先生订”,其真实姓名及生平不详。成书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前。小说写莞邑进士户部主事叶荫芝(

  • 劫余小记·臧谷

    清臧谷著。抄本。记作者在咸丰三年(1853)至八年间太平军三次攻克扬州时的见闻,对太平军初入扬州的政策制度记载颇详。收入《太平天国资料》。

  • 金陵清凉院文益禅师语录·文益

    全一卷。唐代僧法眼文益(885~958)撰,明代僧语风圆信、郭凝之编。又作大法眼文益禅师语录、大智藏大导师语录、清凉文益禅师语录、文益录、法眼录。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集录法眼文益之略传,及其住崇寿院、报恩禅院、清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