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汉书

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著作。作者东汉班固(32—92),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县东北)人。明帝永平元年(58)在其父班彪《史记后传》的基础上开始私撰汉史。5年后,有人上书明帝,控告他私改国史,被捕入狱。弟班超上书解释,明帝阅读了著作的初稿,很赞赏他的才华,召为兰台令史,著《汉书》。过了一年,升为郎,典校秘书,并继续《汉书》的编著工作。经过20余年努力,至章帝建初七年(82)基本完成,《汉书》的一部分“志”、“表”是在他死后由妹班昭和马续续成的。本书在体制上承袭《史记》,只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有12本纪、8表、10志、70列传,共100篇。它叙述自汉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共229年的兴亡历史。本书真实地记载了西汉时代的历史风貌,对于理解中国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作为史传文学,书中有不少传记写得十分成功,它注重通过具体生动情节的描写来突出人物形象,摹声绘影,笔触工致,语言简练整饬,详赡严密。另外,书中附录了大量的辞赋和散文,这是后世文章家喜好《汉书》的一个原因,但也影响了它叙事的集中和人物特征的鲜明、突出。

《汉书》全部章节目录

(1)卷一 高帝纪第一
(2)卷二 惠帝纪第二
(3)卷三 高后纪第三
(4)卷四 文帝纪第四
(5)卷五 景帝纪第五
(6)卷六 武帝纪第六
(7)卷七 昭帝纪第七
(8)卷八 宣帝纪第八
(9)卷九 元帝纪第九
(10)卷十 成帝纪第十
(11)卷十一 哀帝纪第十一
(12)卷十二 平帝纪第十二
(13)卷十三 异姓诸侯王表第一
(14)卷十四 诸侯王表第二
(15)卷十五 王子侯表第三
(16)卷十六 高惠高后文功臣表第四
(17)卷十七 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第五
(18)卷十八 外戚恩泽侯表第六
(19)卷十九 百官公卿表第七
(20)卷二十 古今人表第八
(21)卷二十一 律历志第一
(22)卷二十二 礼乐志第二
(23)卷二十三 刑法志第三
(24)卷二十四 食货志第四
(25)卷二十五 郊祀志第五
(26)卷二十六 天文志第六
(27)卷二十七 五行志第七
(28)卷二十八 地理志第八
(29)卷二十九 沟洫志第九
(30)卷三十 艺文志第十
(31)卷三十一 陈胜项籍传第一
(32)卷三十二 张耳陈馀传第二
(33)卷三十三 魏豹田儋韩王信传第三
(34)卷三十四 韩彭英卢吴传第四
(35)卷三十五 荆燕吴传第五
(36)卷三十六 楚元王传第六
(37)卷三十七 季布栾布田叔传第七
(38)卷三十八 高五王传第八
(39)卷三十九 萧何曹参传第九
(40)卷四十 张陈王周传第十
(41)卷四十一 樊郦滕灌傅靳周传第十一
(42)卷四十二 张周赵任申屠传第十二
(43)卷四十三 郦陆硃刘叔孙传第十三
(44)卷四十四 淮南衡山济北王传第十四
(45)卷四十五 蒯伍江息夫传第十五
(46)卷四十六 万石卫直周张传第十六
(47)卷四十七 文三王传第十七
(48)卷四十八 贾谊传第十八
(49)卷四十九 爰盎晁错传第十九
(50)卷五十 张冯汲郑传第二十
(51)卷五十一 贾邹枚路传第二十一
(52)卷五十二 窦田灌韩传第二十二
(53)卷五十三 景十三王传第二十三
(54)卷五十四 李广苏建传第二十四
(55)卷五十五 卫青霍去病传第二十五
(56)卷五十六 董仲舒传第二十六
(57)卷五十七 司马相如传第二十七
(58)卷五十八 公孙弘卜式兒宽传第二十八
(59)卷五十九 张汤传第二十九
(60)卷六十 杜周传第三十
(61)卷六十一 张骞李广利传第三十一
(62)卷六十二 司马迁传第三十二
(63)卷六十三 武五子传第三十三
(64)卷六十四 严硃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第三十四
(65)卷六十五 东方朔传第三十五
(66)卷六十六 公孙刘田王杨蔡陈郑传第三十六
(67)卷六十七 杨胡硃梅云传第三十七
(68)卷六十八 霍光金日磾传第三十八
(69)卷六十九 赵充国辛庆忌传第三十九
(70)卷七十 傅常郑甘陈段传第四十
(71)卷七十一 隽疏于薛平彭传第四十一
(72)卷七十二 王贡两龚鲍传第四十二
(73)卷七十三 韦贤传第四十三
(74)卷七十四 魏相丙吉传第四十四
(75)卷七十五 眭两夏侯京翼李传第四十五
(76)卷七十六 赵尹韩张两王传第四十六
(77)卷七十七 盖诸葛刘郑孙毋将何传第四十七
(78)卷七十八 萧望之传第四十八
(79)卷七十九 冯奉世传第四十九
(80)卷八十 宣元六王传第五十
(81)卷八十一 匡张孔马传第五十一
(82)卷八十二 王商史丹傅喜传第五十二
(83)卷八十三 薛宣硃博传第五十三
(84)卷八十四 翟方进传第五十四
(85)卷八十五 谷永杜鄴传第五十五
(86)卷八十六 何武王嘉师丹传第五十六
(87)卷八十七 扬雄传第五十七
(88)卷八十八 儒林传第五十八
(89)卷八十九 循吏传第五十九
(90)卷九十 酷吏传第六十
(91)卷九十一 货殖传第六十一
(92)卷九十二 游侠传第六十二
(93)卷九十三 佞幸传第六十三
(94)卷九十四 匈奴传第六十四
(95)卷九十五 西南夷两粤朝鲜传第六十五
(96)卷九十六 西域传第六十六
(97)卷九十七 外戚传第六十七
(98)卷九十八 元后传第六十八
(99)卷九十九 王莽传第六十九
(100)卷一百 叙传第七十

猜你喜欢
  避戎夜话·石茂良
  麟台故事·程俱
  让县自明本志令·曹操
  清代野记·梁溪坐观老人
  辛亥四川路事纪略·佚名
  读史剩言·秦笃辉
  清宣宗实录选辑·佚名
  清德宗实录选辑·佚名
  国初群雄事略·钱谦益
  东溟奏稿·姚莹
  居官镜·刚毅
  雍正朱批谕旨·雍正
  管子传·梁启超
  中国近代史·蒋廷黻
  剧秦美新·扬雄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七出 篾哄·李渔

    〖普贤歌〗(净巾服上)嘴尖唇薄气虚嚣,呵尽人间大卵脬。象棋下不高,围棋乖讨饶,自称国手寻人教。小子是太原城中一个土产的清客,叫做马不进的便是。只因会下几着低棋,惯在富贵人家走动。又有一个结拜的兄弟,叫做牛何之,他又会唱

  • 第四十章 礼佛求禳·屠隆

    【似娘儿】〔旦上〕只合守空庵。怎敎他私章房奁。无端鬼病谁招揽。问因何得此。莲心未净。柳性犹拈。我昨日以家中急务。被孩儿迎过旧宅。住了一时。不想郭贾二姬。私到花园玩赏。惹成一病。说有鬼怪相侵。神魂不定。

  • 日涉园集巻一·李彭

    宋 李彭 撰五言古诗次正平上座韵赠子充吾宗大宛种未入十二闲膺门沬流赭气已无燕山何时黄金羁鞍辔长楸闲皎皎自空谷待君当御还戏赠兼简李翘叟荆州有醉客踏雪至我庐缺月寒皎皎挂在东南隅索我五字句慙非竞病徒卖菜欲求

  • 十二集 四卷·钱德苍

    占花魁酒楼(小生上)【引】透骨痴情难自遣,捱长夜,展转如年。我秦锺,昨日偶从湖上经过,只见片石居边绿杨深处,画阁迎风,朱屏临水,闪出一个绝色女子:眉湾欺柳,痴里藏姣;脸晕憎桃,羞中露媚,使我目断魂迷,神驰心死。只是可笑他一出来就进

  • ●王弇州崇论卷之七·李衷纯

    读鬼谷子读墨子读荀子读邓析子读孔丛子读尹文子读吕氏春秋读陆子读贾子读淮南子读韩诗外传读扬子读白虎通读徐干中论读刘子读文中子读元命包读皇极经世读通书正蒙读坛经一读坛经二读圆觉经师论上师论下○读鬼谷子刘向

  • 杜易简传(附杜审言传)·刘昫

    杜易简,襄州襄阳人,北周硖州刺史杜叔田比的曾孙。九岁就能写文章,待长大后,学问广博有盛名,表兄中书令岑文本很推许尊重他。进士及第,后转任殿中侍御史。咸亨年间(670~674),任考功员外郎。当时吏部侍郎裴行俭、李敬玄相互不和

  • 卷一 曲礼上第一·郑玄

    礼记(○陆德明《音义》曰:“此记二礼之遗阙,故名《礼记》。”)[疏]正义曰:夫礼者,经天地;理人伦,本其所起,在天地未分之前。故《礼运》云:“夫礼必本于大一。”是天地未分之前已有礼也。礼者,理也。其用以治,则与天地俱兴,故昭二十

  • 卷十·毛奇龄

    钦定四库全书经问卷十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张燧问先生云郭者廓也廓然在城外也岂郭无城乎郭者廓落在城外本释名文虽古无郭无城语然曰在城外则无城矣春秋襄十五年季孙宿叔孙豹城成郛郛者郭也是时齐屡围成城之者备齐难也然

  • 二 北京·林语堂

    二北京1朱频到达这座城市时,北京仍被官方称为北平。1930年国民党还在掌权。军阀混战的时代一去不复。中国再一次统一。共和国经历最初几年的骚乱之,中国始终坚定发展为一个现代国家的信念。朱频此感到自豪和幸福。在朱

  • 卷二十一·孔颖达

    <经部,诗类,毛诗注疏钦定四库全书毛诗注疏卷二十一汉郑氏笺 唐陆德明音义 孔頴达疏小雅 【甫田之什】序甫田刺幽王也君子伤今而思古焉笺刺者刺其仓廪空虚政烦赋重农人失职疏【笺正义曰经言成王庾稼千仓万箱是仓廪

  • 版法解第六十六·管仲

    版法者,法天地之位,象四时之行,以治天下。四时之行,有寒有暑,圣人法之,故有文有武。天地之位,有前有后,有左有右,圣人法之,以建经纪。春生于左,秋杀于右;夏长于前,冬藏于后。生长之事,文也;收藏之事,武也。是故文事在

  • 古音娘日二纽归泥说·章太炎

    古音有舌头泥纽。其后支别,则舌上有娘纽,半舌半齿有日纽,于古皆泥纽也。何以明之?&ldquo;涅&rdquo;从日声。《广雅&middot;释诂》:涅,泥也。涅而不缁,亦为泥而不滓,是日、泥音同也。&ldquo;䵒&rdquo;从日声。《说文》引传不义

  • 卷一·佚名

    △璎珞品第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往古诸佛本所住处大塔之中。诸大菩萨之所赞叹。其地洁净微妙最胜诸佛法座。诸天龙鬼乾闼婆等常行称咏。又能增长无量善根。常有诸佛微妙光明。成就无量无边功德。具足诸

  • 佛说佛大僧大经·佚名

    宋居士沮渠京声译佛在王舍国。国有富者。其名曰厉。金银众宝田地舍宅。牛马奴婢。不可称数。厉年西耄。绝无继嗣。其国常法。人无子者。死后财物。皆没入官。厉祷日月诸天鬼神并九子母山树诸神。皆从请子。不能致之。

  • 卷第三·佚名

    嘉兴大藏经 月幢了禅师语录月幢了禅师语录卷第三嗣法门人达最等编颂古世尊初生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云天上天下唯吾独尊。脱体分明露出指天指地举扬无佛各自称尊惹得痴人打慞。夜睹明星。坐久成劳误认明星源头一浊到底不

  • 宫词一百首·王建

    唐组诗。七绝。王建作。见《全唐诗》卷三○二。作于宪宗元和末年。据传素材得之于同宗宦官王守澄。写当时宫闱中事,或描绘皇帝上朝祭天景况,或反映皇室奢靡逸乐情形,或抒写宫女抑郁哀怨感情,内容颇为丰富、真实,具有

  • 内外服制通释·车垓

    七卷。宋车垓(生卒年不详)撰。垓字经臣,初名若绾,号双峰。天台人。咸淳中由特奏名授迪功郎,浦城县尉,因年老未赴任,德祐二年卒。车垓及其从兄若水均受学于季父安行,行乃为朱熹门下陈埙之弟子。故车氏《通释》,据文公家礼而补

  • 占察善恶业报经玄义·智旭

    夫三界惟心。心外无法。理具事造。实非两重。但迷之则三障宛然。悟之则三德法尔。迷悟无性。随俗假名。真实指归。二而不二。不二而二。迷悟似分。迷既迷其所悟。悟卽悟其所迷。此占察善恶业报经。乃指迷归悟之要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