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九 元帝纪第九

孝元皇帝,宣帝太子也。母曰共哀许皇后,宣帝微时生民间。年二岁,宣帝即位。八岁,立为太子。壮大,柔仁好儒。见宣帝所用多文法吏,以刑名绳下,大臣杨恽、盖宽饶等坐刺讥辞语为罪而诛,尝侍燕从容言:“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宣帝作色曰:“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乃叹曰:“乱我家者,太子也!”由是疏太子而爱淮阳王,曰:“淮阳王明察好法,宜为吾子。”而王母张婕妤尤幸。上有意欲用淮阳王代太子,然以少依许氏,俱从微起,故终不背焉。

黄龙元年十二月,宣帝崩。癸巳,太子即皇帝位,谒高庙。尊皇太后曰太皇太后,皇后曰皇太后。

初元元年春正月辛丑,孝宣皇帝葬杜陵。赐诸侯王、公主、列侯黄金,吏二千石以下钱、帛,各有差。大赦天下。

三月,封皇太后兄侍中中郎将王舜为安平侯。丙午,立皇后王氏。以三辅、太常、郡国公田及苑可省者振业贫民,訾不满千钱者赋贷种、食。封外祖父平恩戴侯同产弟子中常侍许嘉为平恩侯,奉戴侯后。

夏四月,诏曰:“朕承先帝之圣绪,获奉宗宙,战战兢兢。间者地数动而未静,惧于天地之戒,不知所由。方田作时,朕忧蒸庶之失业,临遣光禄大夫褒等十二人循行天下,存问耆老、鳏、寡、孤、独、困乏、失职之民,延登贤俊,招显侧陋,因览风俗之化。相、守二千石诚能正躬劳力,宣明教化,以亲万姓,则六合之内和亲,庶几虖无忧矣。《书》不云乎?‘股肱良哉,庶事康哉!’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又曰:“关东今年谷不登,民多困乏。其令郡国被灾害甚者毋出租赋。江、海、陂、湖、园、池属少府者以假贫民,勿租赋。赐宗室有属籍者马一匹至二驷,三老、孝者帛五匹,弟者、力田三匹、鳏、寡、孤、独二匹,吏民五十户牛、酒。”

六月,以民疾疫,令大官损膳,减乐府员,省苑马,以振困乏。

秋八月,上郡属国降胡万余人亡入匈奴。

九月,关东郡国十一大水,饥,或人相食,转旁郡钱、谷以相救。诏曰:“间者,阴阳不调,黎民饥寒,无以保治,惟德浅薄,不足以充入旧贯之居。其令诸宫、馆希御幸者勿缮治,太仆减谷食马,水衡省肉食兽。”

二年春正月,行幸甘泉,郊泰畤。赐云阳民爵一级,女子百户牛、酒。

立弟竟为清河王。

三月,立广陵厉王太子霸为王。

诏罢黄门乘舆狗马,水衡禁囿、宜春下苑、少府佽飞外池、严B054池田假与贫民。诏曰:“盖闻贤圣在位,阴阳和,风雨时,日月光,星辰静,黎庶康宁,考终厥命。今朕恭承天地,托于公侯之上,明不能烛,德不能绥,灾异并臻,连年不息。乃二月戊午,地震于陇西郡,毁落太上皇庙殿壁木饰,坏败E56C道县城郭官寺及民室屋,压杀人众。山崩地裂,水泉涌出。天惟降灾,震惊朕师。治有大亏,咎至于斯。夙夜兢兢,不通大变,深惟郁悼,未知其序。间者岁数不登,元元困乏,不胜饥寒,以陷刑辟,朕甚闵之。郡国被地动灾甚者,无出租赋。赦天下。有可蠲除、减省以便万姓者,条秦,毋有所讳。丞相、御史、中二千石举茂材异等、直言极谏之士,朕将亲览焉。”

夏四月丁巳,立皇太子。赐御史大夫爵关内侯,中二千石右庶长,天下当为父后者爵一级,列侯钱各二十万,五大夫十万。

六月,关东饥,齐地人相食。

秋七月,诏曰:“岁比灾害,民有菜色,惨怛于心。已诏吏虚仓廪,开府库振救,赐寒者衣。今秋禾麦颇伤。一年中地再动。北海水溢,流杀人民。阴阳不和,其咎安在?公卿将何以忧之?其悉意陈朕过,靡有所讳。”

冬,诏曰:“国之将兴,尊师而重傅。故前将军望之傅朕八年,道以经书,厥功茂焉。其赐爵关内侯,食邑八百户,朝朔、望。”

十二月,中书令弘恭、石显等谮望之,令自杀。

三年春,令诸侯相位在郡守下。

珠厓郡山南县反,博谋群臣。待诏贾捐之以为宜弃珠厓,救民饥馑。乃罢珠厓。

夏四月乙未晦,茂陵白鹤馆灾。”诏曰:“乃者火灾降于孝武园馆,朕战栗恐惧。不烛变异,咎在朕躬。群司又未肯极言朕过,以至于斯,将何以寤焉!百姓仍遭凶厄,无以相振,加以烦扰虖苛吏,拘牵乎微文,不得永终性命,朕甚闵焉。其赦天下。”

夏,旱。立长沙炀王弟宗为王。封故海昏侯贺子代宗为侯。

六月,诏曰:“盖闻安民之道,本由阴阳。间者阴阳错谬,风雨不时。朕之不德,庶几群公有敢言朕之过者,今则不然。偷合苟从,未肯极言,朕甚闵焉。惟C02C庶之饥寒,远离父母、妻子,劳于非业之作,卫于不居之宫,恐非所以佐阴阳之道也。其罢甘泉、建章宫卫,令就农。百官各省费。条奏毋有所讳。有司勉之,毋犯四时之禁。丞相、御史举天下明阴阳灾异者各三人。”于是言事者众,或进擢召见,人人自以得上意。

四年春正月,行幸甘泉,郊泰畤。

三月,行幸河东,祠后土。赦汾阴徒。赐民爵一级,女子百户牛、酒,鳏、寡、高年帛。行所过无出租赋。

五年春正月,以周子南君为周承休侯,位次诸侯王。

三月,行幸雍,祠五畤。

夏四月,有星孛于参。诏曰:“朕之不逮,序位不明,众僚久旷,未得其人。元元失望,上感皇天,阴阳为变,咎流万民,朕甚惧之。乃者关东连遭灾害。饥寒疾疫,夭不终命。《诗》不云乎,‘凡民有丧,匍匐救之。’其令太官毋日杀,所具各减半。乘舆秣马,无乏正事而已。罢角抵、上林宫、馆希御幸者、齐三服官、北假田官、盐铁官、常平仓。博士弟子毋置员,以广学者。赐宗室子有属籍者马一匹至二驷,三老、孝者帛,人五匹,弟者、力田三匹,鳏、寡、孤、独二匹,吏民五十户牛、酒。”省刑罚七十余事。除光禄大夫以下至郎中保父母同产之令。令从官给事宫司马中者,得为大父母、父母、兄弟通籍。

冬十二月丁未,御史大夫贡禹卒。

卫司马谷吉使匈奴,不还。

永光元年春正月,行幸甘泉,效泰畤。赦云阳徒。赐民爵一级,女子百户牛、酒,高年帛。行所过毋出租赋。

二月,诏丞相、御史举质朴敦厚逊让有行者,光禄岁以此科第郎、从宫。

三月,诏曰:“五帝、三王任贤使能,以登至平,而今不治者,岂斯民异哉?咎在朕之不明,亡以知贤也。是故壬人在位,而吉士雍蔽。重以周、秦之弊,民渐薄俗,去礼义,触刑法,岂不哀哉!由此观之,元元何辜?其赦天下,令厉精自新,各务农亩。无田者皆假之,贷种、食如贫民。赐吏六百石以上爵五大夫,勤事吏二级,民一级,女子百户牛、酒,鳏、寡、孤、独、高年帛。”是月雨雪,陨霜伤麦稼,秋罢。

二年春二月,诏曰:“盖闻唐、虞象刑而民不犯,殷周法行而奸轨服。今朕获承高祖之洪业,托位公侯之上,夙夜战栗,永惟百姓之急,未尝有忘焉。然而阴阳未调,三光晻昧。元元大困,流散道路,盗贼并兴。有司又长残贼,失牧民之术。是皆朕之不明,政有所亏。咎至于此,朕甚自耻。为民父母,若是之薄,谓百姓何?其大赦天下,赐民爵一级,女子百户牛、酒,鳏、寡、孤、独、高年、三老、孝弟、力田帛。”又赐诸侯王、公主、列侯黄金,中二千石以下至中都官长吏各有差,吏六百石以上爵五大夫,勤事吏各二级。

三月壬戌朔,日有蚀之。诏曰:“朕战战栗栗,夙夜思过失,不敢荒宁。惟阴阳不调,未烛其咎,娄敕公卿,日望有效。至今有司执政,未得其中,施与禁切,未合民心,暴猛之俗弥长,和睦之道日衰,百姓愁苦,靡所错躬。是以氛邪岁增,侵犯太阳,正气湛掩,日久夺光。乃壬戌,日有蚀之,天见大异,以戒朕躬,朕甚悼焉。其令内郡国举茂材异等、贤良、直言之士各一人。”

夏六月,诏曰:“间者连年不收,四方咸困。元元之民,劳于耕耘,又亡成功,困于饥馑,亡以相救。朕为民父母,德不能覆,而有其刑,甚自伤焉。其赦天下。”

秋七月,西羌反,遣右将军冯奉世击之。

八月,以太常任千秋为奋威将军,别将五校并进。

三年春,西羌平,军罢。

三月,立皇子康为济阳王。

夏四月癸未,大司马车骑将军接薨。

冬十一月,诏曰:“乃者已丑地动,中冬雨水、大雾,盗贼并起。吏何不以时禁?各悉意对。”

冬,复盐铁官、博士弟子员。以用度不足,民多复除,无以给中外徭役。

四年春二月,诏曰:“朕承至尊之重,不能烛理百姓,娄遭凶咎。加以边境不安,师旅在外,赋敛、转输,元元骚动,穷困亡聊,犯法抵罪。夫上失其道而绳下以深刑,朕甚痛之。其赦天下,所贷贫民勿收责。”

三月,行幸雍,祠五畤。

夏六月甲戌,孝宣园东阙灾。

戊寅晦,日有蚀之。诏曰:“盖闻明王在上,忠贤布职,则群生和乐,方外蒙泽。今朕晻于王道,夙夜忧劳,不通其理,靡瞻不眩,靡听不惑,是以政令多还,民心未得,邪说空进,事亡成功。此天下所着闻也。公卿大夫好恶不同,或缘奸作邪,侵削细民,元元安所归命哉!乃六月晦,日有蚀之。《诗》不云乎?‘今此下民,亦孔之哀!’自今以来,公卿大夫其勉思天戒,慎身修永,以辅朕之不逮。直言尽意,无有所讳。”

九月戊子,罢卫思后园及戾园。冬十月乙丑,罢祖宗宙在郡国者。诸陵分属三辅。以渭城寿陵亭部原上为初陵。诏曰:“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顷者有司缘臣子之义,奏徙郡国民以奉园陵,令百姓远弃先祖坟墓,破业失产,亲戚别离,人怀思慕之心,家有不安之意。是以东垂被虚耗之害,关中有无聊之民,非久长之策也。《诗》不云乎?‘民亦劳止,迄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今所为初陵者,勿置县邑,使天下咸安土乐业,亡有动摇之心。布告天下,令明知之。”又罢先后父母奉邑。

五年春正月,行幸甘泉,效泰畤。

三月,上幸河东,祠后土。

秋,颍川水出,流杀人民。吏、从官县被害者与告,士卒遣归。

冬,上幸长杨射熊馆,布车骑,大猎。

十二月乙酉,毁太上皇、孝惠皇帝寝庙园。

建昭元年春三月,上幸雍,祠五畤。

秋八月,有白蛾群飞蔽日,从东都门至枳道。

冬,河间王元有罪,废迁房陵。罢孝文太后、孝昭太后寝园。

二年春正月,行幸甘泉,郊泰畤。

三月,行幸河东,祠后土。益三河大郡太守秩。户十二万为大郡。

夏四月,赦天下。

六月,立皇子舆为信都王,闰月丁酉,太皇太后上官氏崩。

冬十一月,齐、楚地震,大雨雪,树折屋坏。

淮阳王舅张博、魏君太守京房坐窥道诸侯王以邪意,漏泄省中语,博要斩,房弃市。

三年夏,令三辅都尉、大郡都尉秩皆二千石。

六月甲辰,丞相玄成薨。

秋,使护西域骑都尉甘延寿、副校尉陈汤挢发戊已校尉屯田吏、士及西域胡兵攻郅支单于。冬,斩其首,传诣京师,县蛮夷邸门。

四年春正月,以诛郅支单于告祠郊庙。赦天下。群臣上寿。置酒,以其图书示后宫贵人。

夏四月,诏曰:“朕承先帝之休烈,夙夜栗栗,惧不克任。间者阴阳不调,五行失序,百姓饥馑。惟C02C庶之失业,临遣谏大夫博士赏等二十一人循行天下,存问耆老、鳏、寡、孤、独、乏困、失职之人,举茂材特立之士。相、将、九卿,其帅意毋怠,使朕获观教化之流焉。”

六月甲申,中山王竟薨。

蓝田地沙石雍霸水,安陵岸崩雍泾水,水逆流。

五年春三月,诏曰:“盖闻明王之治国也,明好恶而定去就,崇敬让而民兴行,故法设而民不犯,令施而民从。今朕获保宗庙,兢兢业业,匪敢解怠,德薄明晻,教化浅微。传不云乎?‘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其赦天下,赐民爵一级,女子百户牛、酒,三老、孝弟、力田帛。”又曰:“方春,农桑兴,百姓戮力自尽之时也,故是月劳农劝民,无使后时。今不良之吏,覆案小罪,征召证案,兴不急之事,以妨百姓,使失一时之作,亡终岁之功,公卿其明察申敕之。”

夏六月庚申,复戾园。

壬申晦,日有蚀之。

秋七月庚子,复太上皇寝庙园、原庙,昭灵后、武哀王、昭哀后、卫思后园。

竟宁元年春正月,匈奴乎韩邪单于来朝。诏曰:“匈奴郅支单于背叛礼义,既伏其辜,乎韩邪单于不忘恩德,乡慕礼义,复修朝贺之礼,愿保塞传之无穷,边垂长无兵革之事。其改元为竟宁,赐单于待诏掖庭王樯为阏氏。”

皇太子冠。赐列侯嗣子爵五大夫,天下为父后者爵一级。

二月,御史大夫延寿卒。

三月癸未,复孝惠皇帝寝庙园、教文太后、孝昭太后寝园。

夏,封骑都尉甘延寿为列侯。赐副校尉陈汤爵关内侯、黄金百斤。

五月壬辰,帝崩于未央宫。

毁太上皇、孝惠、孝景皇帝庙。罢孝文、孝昭太后、昭灵后、武哀王、昭哀后寝园。

秋七月丙戌,葬渭陵。

赞曰:臣外祖兄弟为元帝侍中,语臣曰:元帝多材艺,善史书。鼓琴瑟,吹洞箫,自度曲,被歌声,分B430节度,穷极幼眇。少而好儒,及即位,征用儒生,委之以政,贡、薛、韦、匡迭为宰相。而上牵制文义,优游不断,孝宣之业衰焉。然宽弘尽下,出于恭俭,号令温雅,有古之风烈。

猜你喜欢
  卷九十二 晉紀十四·司马光
  卷八 顺帝·王夫之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四十六·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三十八·佚名
  尚史卷六十七·李锴
  第三六九禀同治六年正月初八日一二二○六--四·佚名
  卷七十一下·郝经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五 列传五十五·纪昀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五 刑法略二·纪昀
  五三九 寄谕署两江总督萨载等详查徐食田陶易有无捏改呈首月日情节·佚名
  凡例·邹漪
  张方平传·脱脱
  齐泰传·张廷玉
  一零五、五国相王考·钱穆
  卷一百三十七·赵汝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李鼐·唐圭璋

      鼐字仲镇,“全”已见。鼐为李廌方叔之孙(石湖诗集卷九送李仲镇宰溧阳范成大自注)。廌及东坡之门。韩元吉南涧甲乙稿卷一、范成大石湖诗集八均有李仲镇懒窝诗。鼐于隆兴元年(1163)九月以右宣教郎到溧阳县令任(景定建康志

  • 提要·重显

    【臣】等谨案祖英集二巻宋释重显撰重显字隠之遂州李氏子幼依普安院僧仁铙落髪后至灵隠翠峰晚住明州雪窦皇祐四年卒事迹详具僧寳传此篇乃其诗集前有僧文政序称师自戾止雪窦或先徳言句师因而颂之或感兴懐别贻赠之作总辑

  • 列传第十二 燕凤 许谦 张衮 崔玄伯 邓渊·魏收

    燕凤,字子章,代人也。好学,博综经史,明习阴阳谶纬。昭成素闻其名,使人以礼迎致之。凤不应聘。乃命诸军围代城,谓城人曰:“燕凤不来,吾将屠汝。”代人惧,送凤。昭成与语,大悦,待以宾礼,后拜代王左长史,参决国事。又以经授献明帝。苻

  • 卷一百九十五·志第一百四十八·兵九·脱脱

        ◎兵九   ○训练之制   训练之制 禁军月奉五百以上,皆日习武技。三百以下,或给役,或习技。其后别募厢兵,亦阅习武技,号教阅厢军。戍川、广者旧不训练,嘉祐以后稍习焉。凡诸日习之法,以鼓声为节,骑兵五习,步

  • 卷三十四·毕沅

      ◎宋纪三十四 ∷起著雍敦牂正月,尽上章涒滩七月,凡二年有奇。   ○真宗膺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   天禧二年辽开泰七年   春,正月,乙未朔,永州大雪,六昼夜方止。江陵溪鱼皆冻死。   己亥,以赵安仁

  • 武皇帝实录卷之二·佚名

    己亥年正月、东海兀吉部内虎儿哈二酋长王格、张格,率百人来贡土产:黑白红三色狐皮,黑白二色貂皮。自此兀吉虎儿哈部内所居之人,每岁入贡,其中酋长箔吉里等六人乞婚,太祖以六臣之女配之,以抚其心。 时满洲未有文字,文移往来,必

  • ◎关于吴绍澍·恽逸群

    从内地来到上海的国民党“大员”,第一个是吴绍澍,他的头衔之多,足以骇人:(一)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兼上海特别市党部主任委员,(二)三民主义青年团上海支团部支团长,(三)国民政府上海政治特派员,(四)军事委员会上海军事特派员,后来又加上

  • 第三六一禀道光二十四年四月三十日一二二○三--二八·佚名

    总理、街庄正、保长暨铺户等,禀举陈存仁为竹南三保董事具佥禀竹南三保吞霄街总理梁壬生、街正王丙秀、保长刘黄成、庄正杜赏、张文来、暨众铺〔户等〕为公同佥举,接充旧缺,恩准给发谕戳,以便帮理庄规

  • 太宗皇帝实录卷第三十四·钱若水

    起雍熙二年九月,尽十二月九月壬寅朔以主客郎中史馆修撰张宏比部郎中 知制诰知广州徐休复并守本官充枢密直学士休 复仍知广州乙巳以西上阁门使王侁领蔚州刺史 丙午制曰朕祗膺景命嗣守丕图夕惕晨兴十年于 此风雨咸若禾麦

  • 卷93·陈邦瞻

    ○蒙古连兵理宗端平二年春正月丙辰,诏孟珙屯黄州。珙留襄阳,招中原精锐之士万五千馀,分屯漅北、樊城、新野、唐、邓间,以备蒙古,名镇北军,遂以为襄阳都统制。六月,蒙古主命子阔端将塔海等侵蜀,特穆德克、张柔等侵汉,口温不花及

  • 卷五十 哀公问第二十七·郑玄

    (陆曰:“鲁哀公也。郑云:‘善其问礼,着谥以显之。’”)[疏]正义曰:案郑《录目》云:“名曰《哀公问》者,善其问礼,着谥显之也,此于《别录》属《通论》。”但此篇哀公所问,凡有二事,一者问礼,二者问政。问礼在前,问政在后。哀公问于孔

  • 君子不屑于雕虫小技·孔子

    【原文】 子夏曰:“虽小道①,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②,是以君子不为也。” 【注释】 ①小道:指各种具体的知识和技能,相当于后世说“雕虫小技”的意思。②泥:滞陷不通,引申为妨害。 【译文】 子夏说:“即便是微不足道的雕虫小

  • 卷二十七·严虞惇

    <经部,诗类,读诗质疑> 钦定四库全书 读诗质疑卷二十七 太仆寺少卿严虞惇撰 周颂 郑谱曰周颂者周室成功致太平德洽之诗其作在周公摄政成王即位之初颂之言容天子之德光被四表格於上下无不覆焘无不持载此之谓容於是和乐

  • 卷五十二(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月藏分第十二诸魔得敬信品第十尔时会中。有一魔王名曰岁星。即起合掌。向。诸魔众。而说偈言:今此瞿昙仙,大欲欺陵我。分布四天下,一切诸鬼神。与诸四天王,皆悉令护持。唯除於我等,而不见与分。尔时会中。复有魔王名那罗

  • 宗镜录卷第八十七·延寿

    夫入道之门。触途咸是。简要。分别。无出四门。今约天台四教。藏通别圆。各有四门入道。前三教四门。广在彼说。今引圆教四门。堪当入道。一有门。二空门。三亦有亦空门。四非有非空门。止观云。圆教四门。妙理顿说。

  • 折疑论卷第三·佚名

    金台大慈恩寺西域师子比丘述注评议第九(此篇评论礼仪之节。故曰评仪)客曰。黄帝垂衣而缙绅之服备(留于世间而化利天下也。故衣冠始治于黄帝)。素王制礼而曲躬之貌形焉(素空也。言孔子有君师之德。无君师之位。左传序

  • 马前课·诸葛亮

    《马前课》又叫《马前神课》,相传为诸葛亮著作,诸葛亮不仅是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还是一位易学大师。《三国演义》中,诸葛亮通过八阵图阻挡东吴追兵,八阵图就是他年少时根据《易经》创作的。相传,在行军的闲暇,诸葛亮就推算

  • 平定准噶尔方略·傅恒

    一百七十一卷。清傅恒等撰。傅恒,字春和,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高宗孝贤皇后弟。初为侍卫,后官至军机大臣,参与清廷机要政务二十余年,颇为高宗所倚任。他在平定准噶尔叛乱的后期,积极为清廷出谋划策,并于乾隆二十年(1755年)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