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十二 张周赵任申屠传第十二

张苍,阳武人也,好书律历。秦时为御史,主柱下方书。有罪,亡归。及沛公略地过阳武,苍以客从攻南阳。苍当斩,解衣伏质,身长大,肥白如瓠,时王陵见而怪其美士,乃言沛公,赦勿斩。遂西入武关,至咸阳。

沛公立为汉王,入汉中,还定三秦。陈馀击走常山王张耳,耳归汉。汉以苍为常山守。从韩信击赵,苍得陈馀。赵地已平,汉王以苍为代相,备边冠。已而徙为赵相,相赵王耳。耳卒,相其子敖。复徙相代。燕王臧荼反,苍以代相从攻荼有功,封为北平侯,食邑千二百户。

迁为计相,一月,更以列侯为主计四岁。是时,萧何为相国,而苍乃自秦时为柱下御史,明习天下图书计籍,又善用算律历,故令苍以列侯居相府,领主郡国上计者。黥布反,汉立皇子长为淮南王,而苍相之。十四年,迁为御史大夫。

周昌者,沛人也。其从兄苛,秦时皆为泗水卒史。及高祖起沛,击破泗水守监,于是苛、昌以卒史从沛公,沛公以昌为职志,苛为客。从入关破秦。沛公立为汉王,以苛为御史大夫,昌为中尉。

汉三年,楚围汉王荥阳急,汉王出去,而使苛守荥阳城。楚破荥阳城,欲令苛将,苛骂曰:“若趣降汉王!不然,今为虏矣!”项羽怒,亨苛。汉王于是拜昌为御史大夫。常从击破项籍。六年,与萧、曹等俱封,为汾阴侯。苛子成以父死事,封为高景侯。

昌为人强力,敢直言,自萧、曹等皆卑下之。昌尝燕入奏事,高帝方拥戚姬,昌还走。高帝逐得,骑昌项,上问曰:“我何如主也?”昌仰曰:“陛下即桀、纣之主也。”于是上笑之,然尤惮昌。及高帝欲废太子,而立威姬子如意为太子,大臣固争莫能得,上以留侯策止。而昌庭争之强,上问其说,昌为人吃,又盛怒,曰:“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上欣然而笑,即罢。吕后侧耳于东箱听,见昌,为跪谢曰:“微君,太子几废。”

是岁,戚姬子如意为赵王,年十岁,高祖忧万岁之后不全也。赵尧为符玺御史,赵人方与公谓御史大夫周昌曰:“君之史赵尧年虽少,然奇士,君必异之,是且代君之位。”昌笑曰:“尧年少,刀笔吏耳,何至是乎!”居顷之,尧侍高祖,高祖独心不乐,悲歌,群臣不知上所以然。尧进请问曰:“陛下所为不乐,非以赵王年少,而戚夫人与吕后有隙,备万岁之后而赵王不能自全乎?”高祖曰:“我私忧之,不知所出。”尧曰:“陛下独为赵王置贵强相,及吕后、太子、群臣素所敬惮者乃可。”高祖曰:“然。吾念之欲如是,而群臣谁可者?”尧曰:“御史大夫昌,其人坚忍伉直,自吕后、太子及大臣皆素严惮之。独昌可。”高祖曰:“善。”于是召昌谓曰:“吾固欲烦公,公强为我相赵。”昌泣曰:“臣初起从陛下,陛下独奈何中道而弃之于诸侯乎?”高祖曰:“吾极知其左迁,然吾私忧赵,念非公无可者。公不得已强行!”于是徙御史大夫昌为赵相。

既行久之,高祖持御史大夫印弄之,曰:“谁可以为御史大夫者?”孰视尧曰:“无以易尧。”遂拜尧为御史大夫。尧亦前有军功食邑,及以御史大夫从击陈豨有功,封为江邑侯。

高祖崩,太后使使召赵王,其相昌令王称疾不行。使者三反,昌曰:“高帝属臣赵王,王年少,窃闻太后怨戚夫人,欲召赵王并诛之。臣不敢遣王,王且亦疾,不能奉诏。”太后怒,乃使使召赵相。相至,谒太后,太后骂昌曰:“尔不知我之怨戚氏乎?而不遣赵王!”昌既被征,高后使使召赵王。王果来,至长安月余,见鸩杀。昌谢病不朝见,三岁而薨,谥曰悼侯。传子至孙意,有罪,国除。景帝复封昌孙左车为安阳侯,有罪,国除。

初,赵尧既代周昌为御史大夫,高祖崩,事惠帝终世。高后元年,怨尧前定赵王如意之画,乃抵尧罪,以广阿侯任敖为御史大夫。

任敖,沛人也,少为狱吏。高祖尝避吏,吏系吕后,遇之不谨。任敖素善高祖,怒,击伤主吕后吏。及高祖初起,敖以客从为御史,守丰二岁。高祖立为汉王,东击项羽,遨迁为上党守。陈豨反,敖坚守,封为广阿侯,食邑千八百户。高后时为御史大夫,三岁免。孝文元年薨,谥曰懿侯。传子至曾孙越人,坐为太常庙酒酸不敬,国除。

初任敖免,平阳侯曹窋代敖为御史大夫。高后崩,与大臣共诛诸吕。后坐事免,以淮南相张苍为御史大夫。苍来绛侯等尊立孝文皇帝,四年,代灌婴为丞相。

汉兴二十余年,天下初定,公卿皆军吏。苍为计相时,绪正律历。以高祖十月始至霸上,故因秦时本十月为岁首,不革。推五德之运,以为汉当水德之时,上黑如故。吹律调乐,入之音声,及以比定律令。若百工,天下作程品。至于为丞相,卒就之。故汉家言律历者本张苍。苍凡好书,无所不观,无所不通,而尤邃律历。

苍德安国侯王陵,及贵,父事陵。陵死后,苍为丞相,洗沐,常先朝陵夫人上食,然后敢归家。

苍为丞相十余年,鲁人公孙臣上书,陈终始五德传,言“汉土德时,其符黄龙见,当改正朔,易服色”。事下苍,苍以为非是,罢之。其后黄龙见成纪,于是文帝召公孙臣以为博士,草立土德时历制度,更元年。苍由此自绌,谢病称老。苍任人为中候,大为奸利,上以为让,苍遂病免。孝景五年薨,谥曰文侯。传子至孙类,有罪,国除。

初苍父长不满五尺,苍长八尺余,苍子复长八尺,及孙类长六尺余。苍免相后,口中无齿,食乳,女子为乳母。妻妾以百数,尝孕者不复幸。年百余岁乃卒。着书十八篇,言阴阳律历事。

申屠嘉,梁人也。以材官蹶张从高帝击项籍,迁为队率。从击黥布,为都尉。孝惠时,为淮阳守。孝文元年,举故以二千石从高祖者,悉以为关内侯,食邑二十四人,而嘉食邑五百户。十六年,迁为御史大夫。张苍免相,文帝以皇后弟窦广国贤有行,欲相之,曰:“恐天下以吾私广国。”久念不可,而高帝时大臣余见无可者,乃以御史大夫嘉为丞相,因故邑封为故安侯。

嘉为人廉直,门不受私谒。是时,太中大夫邓通方爱幸,赏赐累巨万。文帝常燕饮通家,其宠如是。是时,嘉入朝而通居上旁,有怠慢之礼。嘉奏事毕,因言曰:“陛下幸爱群臣则富贵之,至于朝廷之礼,不可以不肃!”上曰:“君勿言,吾私之。”罢朝坐府中,嘉为檄召通诣丞相府,不来,且斩通。通恐,入言上。上曰:“汝第往,吾今使人召若。”通至丞相府,免冠,徒跣,顿首谢嘉。嘉坐自如,弗为礼,责曰:“夫朝廷者,高皇帝之朝廷也,通小臣,戏殿上,大不敬,当斩。史今行斩之!”通顿首,首尽出血,不解。上度丞相已困通,使使持节召通,而谢丞相:“此语弄臣,君释之。”邓通既至,为上泣曰:“丞相几杀臣。”

嘉为丞相五岁,文帝崩,孝景即位。二年,晁错为内史,贵幸用事,诸法令多所请变更,议以适罚侵削诸侯,而丞相嘉自绌所言不用,疾错。错为内史,门东出,不便,更穿一门,南出。南出者,太上皇庙C82D垣也。嘉闻错穿宗庙垣,为奏请诛错。客有语错,错恐,夜入宫上谒,自归上。至朝,嘉请诛内史错。上曰:“错所穿非真庙垣,乃外C82D垣,故冗官居其中,且又我使为之,错无罪。”罢朝,嘉谓长史曰:“吾悔不先斩错乃请之,为错所卖!”至舍,因呕血而死。谥曰节侯。传子至孙臾,有罪,国除。

自嘉死后,开封侯陶青、桃侯刘舍及武帝时柏至侯许昌、平棘侯薛泽、武强侯庄青翟、商陵侯赵周,皆以列侯继踵,B13CB13C廉谨,为丞相备员而已,无所能发明功名着于世者。

赞曰:张苍文好律历,为汉名相,而专遵用奉之《颛顼历》,何哉?周昌,木强人也。任敖以旧德用。申屠嘉可谓刚毅守节,然无术学,殆与萧、曹、陈平异矣。

猜你喜欢
  载记第二十二 吕光 吕纂 吕隆·房玄龄
  卷三百五十二·列传第一百一十一·脱脱
  东都事略卷一百二十三·王称
  东汉会要卷二十五·徐天麟
  纲目订误卷三·陈景云
  ●原序·佚名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下卷二十二·杜大珪
  卷二十七·傅恒
  李谧传·魏收
  王洛儿传·魏收
  义宁公元晖传·李延寿
  卷二十九·阿桂
  ●序·刘衡
  第六章 清代的武功·吕思勉
  思念亲人及家书选录·梁漱溟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出 梦讯·李渔

    (场上预设床帐)〖意难忘〗(生儒服上)饱杀侏儒。叹饥时曼倩,望米如珠。长贫知有意,天欲尽其肤。除故我,换新吾,才许建雄图。看士人,改躯换貌,尽赖诗书。〔鹧鸪天〕自幼亡亲苦备尝,时人尽道产空桑。不阶尺土成家易,止靠孤身办事忙。

  • ●第三十五出 赠佩·孟称舜

    【临江仙】〔外、老旦上〕昨日音书来报喜,他家早已荣归。〔小生、生上〕〔小生〕忙排樽远相期,〔生〕知他何日到,暗里自思惟。〔外〕昨阿舅差人来说,任满改调,打从这里经过。凭限紧急,家眷人多,不便入城停阁,约我们邮亭一见

  • 第四折·佚名

    (曹操领卒子上,云)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某乃曹操是也。颇奈诸葛亮无礼也,将夏侯惇十万雄兵,在博望城中,用水火尽皆折损,更待干罢。如今俺管通军师病体痊可了也,我已令人请来拜为军师。某与刘玄德交战,有何不可。小校门首觑

  • 唐僧弘秀集原序·李龏

    古之吟咏情性一本于诗诗至唐为盛唐之诗僧亦盛唐一代为高道为内供奉名材秀者三百年间今得五十二人诗五百首或取于各僧本集或出于诸家纂録皆有拔山之力搜海之功风制不尘一字弗赘发音雄富羣立峥嵘名曰唐僧弘秀集不敢藏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三十八·杨仲良

      徽宗皇帝   方田   崇宁三年七月辛卯,宰臣蔡京札子言:『臣等窃以赋调之不平久矣。自开阡陌,使民得以田私相贸易,富者贪于有余,原立价以规利;贫者迫于不足[1],薄移税以速售,故富有跨州轶县,所管者莫非膏腴,而赋调反轻;贫

  • 卷之一百五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三十五·阿桂

    七月甲午上谕军机大臣曰川省本系产硝之区何以自上年将旧存火药用完竟未续行配合不但火药须他省协拨并硝斤亦欲仰借邻封是川省之办理火药与粮运同扵懈忽着传谕文绶即速严运办配造并沿边加盘诘毋致透漏外出乙未上

  • 史记集解卷八·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八髙祖本纪第八髙祖【汉书音义曰讳邦张晏曰礼諡法无髙以为功最髙而为汉帝之太祖故特起名焉】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李斐曰沛小沛也刘氏随魏徙大梁移在丰居中阳里孟康曰后沛为郡丰为县】字季父曰太公

  • 刘熙古传·脱脱

    刘熙古字义淳,宋州宁陵人,是唐朝左仆射刘仁轨十一代孙子。他的祖父刘实进,曾经任汝阴县令。熙古十五岁时,精通《易》、《诗》、《书》;十九岁时精通《春秋》、诸子、历史。避祖父的名讳,不考进士。后唐长兴年间,以《三传》受

  • 卷一·萨囊·彻辰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蒙古源流卷一 人名 玛哈萨玛迪兰咱【额讷特可克语】 莽贝古尔外嘉勒博【土伯特语】 鄂兰察额尔古克德克森哈汗【蒙古语】 咱噶喇斡尔迪汗【梵语】 罗咱汗 噶里雅纳汗 干喇噶里

  • 第59章·老子

    【原文】治人事天,莫若啬(1)。夫唯啬,是以早服(2)。早服是谓重积德(3)。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4)。莫知其极,可以有国(5)。有国之母,可以长久(6)。深其根,固其柢,长生久视文道也(7)。【题解】

  • 卷三百五十四·佚名

    △初分多问不二品第六十一之四复次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作如是念。甚深般若波罗蜜多遍能摄受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亦遍摄受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空无变异空本性空自相空

  • 觉乎否乎可以觉矣·太虚

    ──二十四年十一月作──连日报纸宣载之孙传芳被仇杀记,以十一月十四十五日大公报为最详确。吾颇信施女所述其父施从滨昔日被孙枭首经过,及靳智证居士所述‘馨远──传芳──系余劝其学佛,平日作工夫甚为认真,诚心忏悔,除

  • 卷第三·晦翁悟明

    联灯会要卷第三 住泉州崇福禅寺嗣祖比丘 悟明 集 五祖弘忍大师旁出法嗣 北宗神秀大师(凡一) 开封尉氏子。 示众云。一切佛法。自心本有。将心外求。舍父逃走。 嵩山惠安国师(凡二) 荆州枝江。卫氏子。 有僧坦然怀

  • 密庵集·谢肃

    八卷。明谢肃撰。谢肃,字原功,浙江上虞人,生卒年不详。少与唐肃齐名,时称“会稽二肃”。元至正末,张士诚据吴,谢肃慨然入见献偃兵息民之策。明初,隐于乡里。洪武十九年(1386)举明经,授福建按察司佥事,后以事下狱死。

  • 词品·杨慎

    明杨慎著。6卷。杨慎字用修, 号升庵, 新都(今四川新都)人。明正德六年殿试第一。授翰林修撰。嘉靖三年,召为翰林学士。以“大礼”之议触犯朝廷,遣戍云南永昌卫。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卒于云南,年72。《明史》有传;说:“明

  • 辟除诸恶陀罗尼经·佚名

    一卷,赵宋法贤译。此陀罗尼能除毒虫等之难。

  • 如意轮陀罗尼经·佚名

    全一卷。唐代菩提流志译于景龙三年(709)。为密教用以消灾祈福之经典之一。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本经共有十品,内容叙述佛应观自在菩萨之请而宣说根本陀罗尼、大心陀罗尼、小心陀罗尼,并说诵持此等陀罗尼之种种功德,及其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