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七 昭帝纪第七

孝昭皇帝,武帝少子也。母曰赵婕妤,本以有奇异得幸,及生帝,亦奇异。语在《外戚传》。

武帝末,戾太子败,燕王旦、广陵王胥行骄D425,后元二年二月上疾病,遂立昭帝为太子,年八岁。以侍中奉车都尉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受遗诏辅少主。

明日,武帝崩。戊辰,太子即皇帝位,谒高庙。帝姊鄂邑公主益汤沐邑,为长公主,共养省中。

大将军光秉政,领尚书事,车骑将军金日磾、左将军上官桀副焉。

夏六月,赦天下。

秋七月,有星孛于东方。

济北王宽有罪,自杀。

赐长公主及宗室昆弟各有差。追遵赵婕妤为皇太后,起云陵。

冬,匈奴入朔方,杀略吏民。发军屯西河,左将军桀行北边。

始元元年春二月,黄鹄下建章宫太液池中。公卿上寿。赐诸侯王、列侯、宗室金钱各有差。

已亥,上耕于钩盾弄田。

益封燕王、广陵王及鄂邑长公主各万三千户。

夏,为太后起园庙云陵。

益州廉头、姑缯、牂柯谈指、同并二十四邑皆反。遣水衡都尉吕破胡募吏民及发犍为、蜀郡奔命击益州,大破之。

有司请河内属冀州,河东属并州。

秋七月,赦天下,赐民百户牛、酒。大雨,渭桥绝。

八月,齐孝王孙刘泽谋反,欲杀青州刺史隽不疑,发觉,皆伏诛。迁不疑为京兆尹,赐钱百万。

九月丙子,车骑将军日磾薨。

闰月,遣故廷尉王平等五人持节行郡国,举贤良,问民所疾苦、冤、失职者。

冬,无冰。

二年春正月,大将军光、左将军桀皆以前捕斩反虏重合侯马通功封,光为博陆侯,桀为安阳侯。

以宗室毋在位者,举茂才刘辟强、刘长乐皆为光禄大夫,辟强守长乐卫尉。

三月,遣使者振贷贫民毋种、食者。

秋八月,诏曰:“往年灾害多,今年蚕、麦伤,所振贷种、食勿收责,毋令民出令年田租。”

冬,发习战射士诣朔方,调故吏将屯田张掖郡。

三年春二月,有星孛于西北。

秋,募民徙云陵,赐钱、田、宅。

冬十月,凤皇集东海,遣使者祠其处。

十一月壬辰朔,日有蚀之。

四年春三月甲寅,立皇后上官氏。赦天下。辞讼在后二年前,皆勿听治。

夏六月,皇后见高庙。赐长公主、丞相、将军、列侯、中二千石以下及郎吏、宗室钱、帛各有差。

徙三辅富人云陵,赐钱,户十万。

秋七月,诏曰:“比岁不登,民匮于食,流庸未尽还,往时令民共出马,其止勿出。诸给中都官者,且减之。”

冬,遣大鸿胪田广明击益州。

廷尉李种坐故纵死罪弃市。

五年春正月,追尊皇太后父为顺成侯。

夏阳男子张延年诣北阙,自称卫太子,诬罔,要斩。

夏,罢天下亭母马及马弩关。

六月,封皇后父骠骑将军上官安为桑乐侯。

诏曰:“朕以眇身获保宗庙,战战栗栗,夙兴夜寐,修古帝王之事,诵《保傅传》、《孝经》、《论语》、《尚书》,未云有明。其令三辅、太常举贤良各二人,郡国文学高第各一人。赐中二千石以下至吏、民爵,各有差。”

罢儋耳、真番郡。

秋,大鸿胪广明、军正王平击益州,斩首捕虏三万余人,获畜产五万余头。

六年春正月,上耕于上林。

二月,诏有司问郡国所举贤良、文学民所疾苦。议罢盐、铁、榷酤。

栘中监苏武前使匈奴,留单于庭十九岁乃还,奉使全节,以武为典属国,赐钱百万。

夏,旱,大雩,不得举火。

秋七月,罢榷酤官,令民得以律占租,卖酒升四钱。以边塞阔远,取天水、陇西、张掖郡各二县置金城郡。

诏曰:“钩町侯毋波率其君长、人民击反者,斩首捕虏有功。其立毋波为钩町王。大鸿胪广明将率有功,赐爵关内侯,食邑。”

元凤元年春,长公主共养劳苦,复以蓝田益长公主汤沐邑。

泗水戴王前甍,以毋嗣,国除。后宫有遗腹子?爰,相、内史不奏言,上闻而怜之,立?爰为泗水王。相、内史皆下狱。

三月,赐郡国所选有行义者涿郡韩福等五人帛,人五十匹,遣归。诏曰:“朕闵劳以官职之事,其务修孝、弟以孝乡里。令郡、县常以正月赐羊、酒。有不幸者赐衣被一袭,祠以中牢。”

武都氐人反,遣执金吾马适建、龙额侯韩增、大鸿胪广明将三辅、太常徒,皆免刑击之。

夏六月,赦天下。

秋七月乙亥晦,日有蚀之,既。

八月,改始元为元凤。

九月,鄂邑长公主、燕王旦与左将军上官桀、桀子票骑将军安、御史大夫桑弘羊皆谋反,伏诛。初,桀、安父子与大将军光争权,欲害之,诈使人为燕王旦上书言光罪。时上年十四,觉其诈。后有谮光者,上辄怒曰:“大将军国家忠臣,先帝所属,敢有谮毁者,坐之。”光由是得尽忠。语在燕王、霍光《传》。

冬十月,诏曰:“左将军安阳侯桀、票骑将军桑乐侯安、御史大夫弘羊皆数以邪枉干辅政,大将军不听,而怀怨望,与燕王通谋,置驿往来相约结。燕王遣寿西长、孙纵之等赂遗长公主、丁外人、谒者杜延年、大将军长史公孙遗等,交通私书,共谋令长公主置酒,伏兵杀大将军光,征立燕王为天子,大逆毋道。故稻田使者燕仓先发觉,以告大司农敞,敞告谏大夫延年,延年以闻。丞相征事任宫手捕斩桀,丞相少史王寿诱将安入府门,皆已伏诛,吏民得以安。封延年、仓、宫、寿皆为列侯。”又曰:“燕王迷惑失道,前与齐王子刘泽等为逆,抑而不扬,望王反道自新,今乃与长公主及左将军桀等谋危宗庙。王及公主皆自伏辜。其赦王太子建、公主子文信及宗室子与燕王、上官桀等谋反父母同产当坐者,皆免为庶人。其吏为桀等所诖误,未发觉在吏者,除其罪。”

二年夏四月,上自建章宫徙未央宫,大置酒。赐郎从宫帛,及宗室子钱,人二十万。吏民献牛、酒者赐帛,人一匹。

六月,赦天下。诏曰:“朕闵百姓未赡,前年减漕三百万石。颇省乘舆马及苑马,以补边郡三辅传马。其令郡国毋敛今年马口钱,三辅、太常郡得以叔、粟当赋。”

三年春正月,泰山有大石自起立,上林有柳树枯僵自起生。

罢中牟苑赋贫民。诏曰:“乃者民被水灾,颇匮于食,朕虚仓廪,使使者振困乏。其止四年毋漕。三年以前所振贷,非丞相、御史所请,边郡受牛者勿收责。”

夏四月,少府徐仁、廷尉王平、左冯翊贾胜胡皆坐纵反者,仁自杀,平、胜胡皆要斩。

冬,辽东乌桓反,以中朗将范明友为度辽将军,将北边七郡,郡二千骑击之。

四年春正月丁亥,帝加元服,见于高庙。赐诸侯王、丞相、大将军、列侯、宗室下至吏、民金、帛、牛、酒各有差。赐中二千石以下及天下民爵。毋收四年、五年口赋。三年以前逋更赋未入者,皆勿收。令天下酺五日。

甲戌,丞相千秋薨。

夏四月,诏曰:“度辽将军明友前以羌骑校尉将羌王、侯、君、长以下击益州反虏,后复率击武都反氐,今破乌桓,斩虏获生,有功。其封明友为平陵侯。平乐监傅介子持节使,诛斩楼兰王安,归首县北阙,封义阳侯。”

五月丁丑,孝文庙正殿火,上及群臣皆素服。发中二千石将五校作治,六月成。太常及庙令、丞、郎吏皆劾大不敬,会赦,太常EC40阳侯德免为庶人。

六月,赦天下。

五年春正月,广陵王来朝,益国万一千户,赐钱二千万,黄金二百斤,剑二,安车一,乘马二驷。

夏,大旱。

六月,发三辅及郡国恶少年吏有告劾亡者,屯辽东。

秋,罢象郡,分属郁林、牂BC52。

冬十一月,大雷。

十二月庚戌,丞相?薨。

六年春正月,募郡国徒筑辽东玄菟城。夏,赦天下。诏曰:“夫谷贱伤农,今三辅、太常谷减贱,其令以叔粟当今年赋。”

右将军张安世宿卫忠谨,封富平侯。

乌桓复犯塞,遣度辽将军范明友击之。

元平元年春二月,诏曰:“天下以农、桑为本。日者省用,罢不急官,减外徭,耕、桑者益众,而百姓未能家给,朕甚愍焉。其减口赋钱。”有司奏请减什三,上许之。

甲申晨,有流星,大如月,众星皆随西行。

夏四月癸未,帝崩于未央宫。

六月壬申,葬平陵。

赞曰:昔周成以孺子继统,而有管、蔡四国流言之变。孝昭幼年即位,亦有燕、盍、上官逆乱之谋。成王不疑周公,孝昭委任霍光,各因其时以成名,大矣哉!承孝武奢侈余敝师旅之后,海内虚耗,户口减半,光知时务之要,轻徭薄赋,与民休息。至始元、元凤之间,匈奴和亲,百姓充实。举贤良、文学,问民所疾苦,议盐、铁而罢榷酤,尊号曰“昭”,不亦宜乎!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五十三 顾和 袁瑰(子乔 乔孙松 瑰弟猷 从祖准 准孙耽 耽子质 质子湛豹) 江逌(从弟灌 灌子绩 车胤 殷顗 王雅)·房玄龄
  卷五十二·志第五·天文五·脱脱
  ●卷十五·周密
  玉堂漫笔·陆深
  援贵州篇第十二·王闿运
  卷下·钱澄之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三十七·佚名
  卷之九百十·佚名
  卷之四十八·佚名
  卷之三百三十八·佚名
  卷十九·叶盛
  第35章 放走汉奸汪精卫·冯玉祥
  卷七十四上 袁绍刘表列传第六十四上·范晔
  张阐传·脱脱
  卷十二·郭良翰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十·本纪第三十·泰定帝二·宋濂

        ◎泰定帝二   三年春正月丙午朔,征东行省左丞相、高丽国王王章,遣使奉方物,贺正旦。播州宣慰使杨燕里不花招谕蛮酋黎平庆等来降。戊申,元江路总管普双叛,命云南行省招捕之。诸王薛彻秃、晃火帖木儿来朝,赐

  • 卷三百三十五 元豐六年(癸亥,1083)·李焘

      起神宗元豐六年五月盡是年六月   五月丙子朔,御文德殿。   于闐貢方物,見於延和殿。上問曰:「離本國幾何時?」曰:「四年。」「在道幾何時?」曰:「二年。」「經涉何國?」曰:「道由黃頭回紇、草頭達靼、董氈等國。」又問

  • 明熹宗哲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九(梁本)·佚名

    月丙戌吏部再推邹元标南京吏部尚书上老之不允叶向寓言元标精勤可任不听两朝从信录科臣程注请惜老成以重表率锍釒曰窃惟古称冢宰为六卿之长其来尚矣至我朝而南北并设吏部尚书岂无意哉盖陪都为祖宗丰镐之区清议所从出

  • 杨谅传·魏徵

    杨谅字德章,一名杰。 开皇元年(581),立为汉王。 开皇十二年,为雍州牧,加授上柱国、右卫大将军。 一年多后,转任左卫大将军。 开皇十七年,出京任并州总管,皇上巡幸温汤时送他到任。 自华山以东,到沧海,南到黄河,五十二州都属他管

  • 吴处厚传·脱脱

    吴处厚,邵武人,考中进士。仁宗屡次丧失皇子,吴处厚上奏说:“臣曾读《史记》,考察赵氏的兴废本末,在屠岸贾之难时,程婴、公孙杵臼都以死来保全赵氏孤儿;宋有天下后,不见对他二人忠义的表彰,应该访察他们的墓地,建成他们的祠堂。”

  • 李定传·脱脱

    李定字资深,扬州人。少年时求学于王安石。中进士,任为定远尉、秀州判官。熙宁二年,经孙觉推荐,被召到京师,谒见谏官李常,李常问:“你从南方来,那里的人们对青苗法看法怎样?”李定答道“:百姓从中获益匪浅,没有不喜欢的。”李常说

  • 卷五十二·黄训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名臣经济录钦定四库全书名臣经济録卷五十二明 黄训 编工部【虞衡 屯田】遵化县铁厰志【邵寳】工部分司在县东六十里铁厰中永乐间俱以各卫指挥领其事宣德末始委虞衡司官董之分司正綂九年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十七·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十七 乙巳五月戊午朔。 庚申,广信卫指挥王文英率师趋铅山,次佛母岭,与陈友定兵遇,破走之。 辛酉,参军胡深言近克松溪,获张子玉,其余众败奔崇安,请发广信、抚州、建昌三路兵并攻之,因规取八闽。上曰:“张

  • 卷第一·黄绾

      伏羲尧舜以艮止、执中之学相传。伏羲之学具于《易》,尧舜之学具于《书》。《易》之微言,莫要于艮止;《书》之要旨,莫大于执中。自是圣圣相承,率由是道。至仲尼出,而大明厥韫,以知止之止指心体,以致知示工夫,以格物示功效,以

  • 提要·苏轼

    【臣】等谨案书传二十卷宋苏轼撰尚书所载皆帝王大政轼究心经世之学明于事势而又长于议论故其诠解经义于治乱兴亡之故披抉明畅较他经独为擅长其释禹贡三江定为南江中江北江本诸郑康成逺有端绪但未尝详审经文攷覈水道而

  • 诗解颐卷二·朱善

    明 朱善 撰小雅二鹿鸣首章君之燕臣其事非一有因祭而燕者有因朝而燕者有因聘而燕者有因锡有功而燕者其事不同则所以相告语者亦异如其君之尚武欤则告之以矢其文徳洽此四国可也如其君之尚文欤则告之以诘尔戎兵陟禹之迹

  • 昭公·昭公十三年·左丘明

    【经】十有三年春,叔弓帅师围费。夏四月,楚公子比自晋归于楚,杀其君虔于乾溪。楚公子弃疾杀公子比。秋,公会刘子、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于平丘。八月甲戌,同盟于平丘。公不

  • 卷十三·普济

      青原下四世云岩晟禅师法嗣洞山良价禅师瑞州洞山良价悟本禅师,会稽俞氏子。幼岁从师念般若心经,至“无眼耳鼻舌身意”处,忽以手扪面,问师曰:“某甲有眼耳鼻舌等,何故经言无?”其师骇然异之,曰:“吾非汝师。”即指往五泄山礼

  • 法门须量力而修·印光

    须知佛法,法门无量,若欲以通身业力之凡夫,现生即得了生脱死,离此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一法,佛也说不出第二个法门了。其余一切法门,皆须修到业尽情空,方有了生死分。倘有丝毫未尽,则生死依旧不了。若论业尽情空,现今恐举世亦难得其

  • 卷第二十·道世

    诸经要集卷第二十西明寺沙门释道世集杂要部第三十(此有十三缘) &middot;述意缘  &middot;怨苦缘  &middot;八苦缘  &middot;虫寓缘  &middot;五辛缘  &middot;啑气缘  &middot;便利缘  &middot;护净缘

  • 先唐文·严可均

    《先唐文》是清人严可均所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之一集,1卷,是一部先唐文章总集。其对于研究先唐一代的历史、文化、文学的重要价值,已为学界广泛肯定。

  • 星槎胜览·费信

    中国古代外国地理游记。费信撰。明正统元年(1436)成书。原本前、后集2卷,后有改订本为4卷;近人冯承钧校注本,商务印书馆1937年出版,中华书局1954年重印。费信(1388—?),字公晓,江苏太仓人,14岁时代兄为太仓卫戍军,借

  • 全唐诗补编·佚名

    诗总集汇编。陈尚君编订。包括《全唐诗外编》校订和《全唐诗续拾》辑纂两个部分。《外编》曾于1982年由中华书局出版,原收录王重民《补全唐诗》及《敦煌唐人诗集残卷》、孙望《全唐诗补逸》、童养年《全唐诗续补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