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八 外戚恩泽侯表第六

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必兴灭继绝,修废举逸,然后天下归仁,四方之政行焉。传称武王克殷,追存贤圣,至乎不及下车。世代虽殊,其揆一也。高帝拨乱诛暴,庶事草创,日不暇给,然犹修祀六国,求聘四皓,过魏则宠无忌之墓,适赵则封乐毅之后。及其行赏而授位也,爵以功为先后,宫用能为次序。后嗣共己遵业,旧臣继踵居位。至乎孝武,元功宿将略尽。会上亦兴文学,进拔幽隐,公孙弘自海濒而登宰相,于是宠以列侯之爵。又畴咨前代,询问耆老,初得周后,复加爵、邑。自是之后,宰相毕侯矣。元、成之间,晚得殷世,以备宾位。

汉兴,外戚与定天下,侯者二人。故誓曰:“非刘氏不王,若有亡功非上所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是以高后欲王诸吕,王陵廷争;孝景将侯王氏,修侯犯色。卒用废黜。是后薄昭、窦婴、上官、卫、霍之侯,以功受爵。其余后父据《春秋》褒纪之义,帝舅缘《大雅》申伯之意,浸广博矣。是以别而叙之。表略

猜你喜欢
  孝顺孝冲孝质帝纪第六·范晔
  明宗纪三·薛居正
  卷一百九十一·列传第七十八·良吏一·宋濂
  卷三百九十七 元祐二年(丁卯,1087)·李焘
  卷二十八·连横
  春秋战国异辞卷三十三·陈厚耀
  乐毅图齐七国春秋后集卷下·佚名
  卷之五百二十三·佚名
  卷五十一·郝经
  华峤汉后书卷一·周天游
  十国春秋卷一百十·吴任臣
  吕罗汉传·魏收
  寇洛传·令狐德棻
  苗晋卿传·欧阳修
  卷一百六十七·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百八十二·彭定求

        卷682_1 【乱后却至近甸有感(乙卯年作)】韩偓   狂童容易犯金门,比屋齐人作旅魂。夜户不扃生茂草,   春渠自溢浸荒园。关中忽见屯边卒,塞外翻闻有汉村。   堪恨无情清渭水,渺茫依旧绕秦原。   卷682_2 【

  • 唐僧弘秀集卷二·李龏

    宋 李龏 编灵澈十一首听莺歌新莺傍檐晓更悲孤音清泠啭素枝口边血出语未尽岂是怨恨人不知不食枯桑葚不衔苦李花偶然弄枢机婉转凌烟霞众雏飞鸣何局促自觇游蜂啄枯木猿何事朝夜啼白鹭长在汀洲宿黑雕黄鹤岂不高金笼玉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一·佚名

    嘉靖八年五月乙未朔南京户部奏弭灾四事一议折布言江西湖广岁解南京内府折粮绵苎布在两省州县各徵银买布起角□羊及计布所直不当所徵三分之二而转需索所费尤多宜自今计内府岁用布若干如数徵角□羊本色余每绵布折银三钱

  • 卷之二百九十·佚名

      康熙五十九年。庚子。十一月。甲子朔。  ○丙寅。以翰林院侍讲马豫提督浙江学政。左春坊左谕德彭维新、提督山东学政。右春坊右中允蒋涟、提督河南学政。右赞善彭廷训、提督山西学政。翰林院编修王謩、提督陕

  • 卷七十五·鄂尔泰

    钦定四库全书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目録卷七十五附载满洲旗分内之尼堪姓氏王氏王宏德      王东海佛保       王承德王三       王成勲王忠孝      王福王文       王德王明      

  • 南唐书卷二十六·马令

    宋 马令 撰浮屠第二十二呜呼浮屠之道我知之矣合万法于一心而虚不失照起一心为万法而照不失虚岂为浅见道哉昧者曽不知此而毁形骸糜金帛说因果以为法饰土偶以为佛将以蕲福利耶而妖孰甚焉将以蕲超脱耶而愚孰大焉此梁

  • 卷六十八·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六十八 朱批楼俨奏摺 雍正七年四月二十六日署理广东按察使【臣】楼俨谨 奏为遵 旨明白回奏事本年四月初二日署抚【臣】傅泰传【臣】同

  • 帝系第六十三·戴德

    少典产轩辕,是为黄帝。黄帝产元嚣,元嚣产蟜极,蟜极产高辛,是为帝喾。帝喾产放勋,是为帝尧。黄帝产昌意,昌意产高阳,是为帝颛顼。颛顼产穷蝉,穷蝉产敬康,敬康产句芒,句芒产蟜牛,蟜牛产瞽叟,瞽叟产重华,是为帝舜,及产象,敖。颛顼产鲧,鲧

  • 卷九 正谏·刘向

    易曰:“王臣蹇蹇,匪躬之故。”人臣之所以蹇蹇为难,而谏其君者非为身也,将欲以匡君之过,矫君之失也。君有过失者,危亡之萌也;见君之过失而不谏,是轻君之危亡也。夫轻君之危亡者,忠臣不忍为也。三谏而不用则去,不去则身亡;身亡者,仁

  • 序·张烈

    原序 自阳明王氏倡为异学以伪乱真援儒入墨天下学者翕然宗之于是荒经蔑古纵欲败检几至不可收拾此盖有气数存乎其间非人力所能为也然当狂澜横溢时犹赖有觉世忧道之君子如罗整庵陈清澜两先生先后继起震聋发聩得以稍稍廓

  • 卷六十七·卫湜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集说>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六十七    宋 卫湜 撰鼎俎奇而?豆偶隂阳之义也黄目郁气之上尊也黄者中也目者气之清明者也言酌於中而清明於外也郑氏曰牲阳也庶物隂也黄目黄?也周所造

  • 卷中·佚名

    佛告阿难。汝今至心受持此四大观法。慎勿忘失。为未来世一切众生当广演说。尔时阿难。闻佛所说,欢喜奉行。作此观时。以学观空故。身虚心劳。应服酥及诸补药。於深禅定。应作补想观。补想观者,先自观身。使皮皮相裹,犹如

  • 太 虚 宣 言·太虚

    世有流变,方有殊尚,匪唯政制,亦该教仪。今者、远不征五天,近不征各地,专就我中华佛教观之,固非大加整理,不足应时势之所趋,而适机缘之所宜也。然自逊清末叶,辄有僧教育会之设;迨入民国,改组佛教总会,顾皆外缘激成,内无根极,凭虚结构

  • 答倪君伟问(三则)·太虚

    问一:劫与数之分别何在?答一:常言劫数者,非就一人灾难而言,指多数人而言。劫字、佛典译语,乃劫波音之略,意指时代而言。有灾难之时曰灾劫;如最大之灾劫,全世界毁坏,人物皆受其难。今日中国人在遭灾难之时代,世界人类亦在灾劫中。

  • 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圆集要义释论卷第一·佚名

        三宝尊菩萨造    大域龙菩萨造本论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沙门臣施护等奉 诏译  归命般若波罗蜜  出生一切诸佛母  而彼般若胜所依  毕竟无著涤诸垢  为诸佛趣自性

  • 沙弥尼离戒文(沙弥尼戒经)·佚名

    东晋失译善女人字某言。某所受秽恶之身。充弊人流不堪下行。克己自悔。愿为弟子。受持正戒终身奉行。用何等故。作沙弥离。用归命佛归命法归命比丘僧故。用剃头被袈裟故。几戒沙弥离。有十戒。一尽形寿不得杀生。不得

  • 卷第五十四(第九诵之三)·佚名

    十诵律卷第五十四(第九诵之三)后秦北印度三藏弗若多罗译问上第四诵七法优波离问佛。若比丘白四羯磨受戒时。不说几事名。不名受具戒。答若不说四事名。不名受具戒。何等四。一和上。二众僧。三求受戒人。四羯磨。不说

  • 辽史拾遗·厉鹗

    补作中国辽代历史的纪传体史书。清厉鹗撰。乾隆八年(1743)刊行于世,有汪氏刻本、《四库全书》本。元朝脱脱等人奉敕修撰的《辽史》,主要依据耶律俨的《实录》和陈大任的《辽史》,仅11个月便仓卒成书,史料范围狭窄,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