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镜卷十二	明 陆时雍 编	宋第一	孝武帝【讳骏字休龙文帝第三子封武陵王元凶劭弑逆举兵诛劭遂即大位在位十年诗自宋一大变气变而韶色变而丽体变而整句变而琢於古渐远於律渐开矣】	诗	游覆舟山	束髪 
- 剑南道,盖古梁州之域,汉蜀郡、广汉、犍为、越巂、益州、牂柯、巴郡之地,总为鹑首分。为府一,都护府一,州三十八,县百八十九。其名山:岷、峨、青城、鹤鸣。其大川:江、涪、雒、西汉。厥赋:绢、绵、葛、纻。厥贡:金、布、丝、葛、 
-   崔纪 喀尔吉善子定长、孙鄂云布 雅尔图 晏斯盛 瑚宝 卫哲治苏昌 鹤年 吴达善 崔应阶 王检 吴士功   崔纪,初名珺,字南有,山西永济人。年幼丧母,哀毁如成人。事父及后母孝。康熙五十七年,成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迁国 
-                     淡水县将所承移卷宗,因已比对完毕而移还新竹县移文 印 淡水县印 私记光绪十七年十一月初十日即补清军府、调署台湾县、代理淡水县正堂、加十级、纪录十次孙为移还事。本年十一月初一日,准贵县移开: 
- 周岂页字伯仁,是安东将军周浚的儿子。少年时便有很高的声誉,神采俊秀,虽同辈之人相互亲昵狎玩,但却不敢轻慢放肆地对待周岂页。同乡人司徒掾贲嵩有清高的节操,见到周岂页,惊叹道:“汝颍之地本来多生奇士,好久以来雅道不兴,今天 
- 元英的儿子元熙,字真兴,好学有才干,有文学才能,声名显著于时。可是他举止轻浮,元英十分忧虑,认为他不是个能保全家族的人,经常想废掉他,立第四个儿子元略为世子。由于元略坚持不从这才停止。逐步升迁任光禄勋。当时朝廷由领军 
- 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四十七宋 赵汝愚 编百官门宰执中上神宗论除授不经二府  蔡承禧臣伏覩近日命赵卨为安南招讨使李宪为之副外议纷纷皆云不自二府此虽陛下择才之明亦必与大臣商议又曰宪所陈请多不经由二府径 
- 明 张原 撰清吏治疏臣窃见成化治年间人尚节义士知廉耻公道昭明风俗淳美天下有服在位之人率多清修恬守之士间或一人取得不廉自逾于小节交与不检自比于匪人则羣聚而咻之斥名而非之不欲与之并立于世彼亦自知不为清议 
-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纂言钦定四库全书礼记纂言卷三十三    元 吴澄 撰缁衣【陆氏曰刘献云公孙尼子所作吕氏曰篇中有好贤如缁衣之言故以是名篇】子言之曰为上易事也为下易知也则刑不烦矣【易以?切郑氏曰言 
- 元和恵栋撰栋曾王父朴庵先生幼通左氏春秋至耄不衰常因杜氏之未备者作补注一卷传序相授于今四世矣窃谓春秋三传左氏先着竹帛名为古学故所载古文为多晋宋以来郑贾之学渐微而服杜盛行及孔颖达奉勅为春秋正义又专为杜氏一 
- △初分巧便学品第五十五之三世尊,若菩萨摩诃萨为四念住尽故学是学一切智智不。为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尽故学是学一切智智不。若菩萨摩诃萨为四念住离故学是学一切智智不。为四正断乃至八圣道支离故学 
- △初分教诫教授品第七之五复次善现,汝观何义言:即苦圣谛非菩萨摩诃萨。即集灭道圣谛非菩萨摩诃萨。异苦圣谛非菩萨摩诃萨。异集灭道圣谛非菩萨摩诃萨。非苦圣谛中有菩萨摩诃萨。非集灭道圣谛中有菩萨摩诃萨。非菩萨摩诃 
- △初发心菩萨功德品第十三尔时天帝释。白法慧菩萨言:佛子。初发心菩萨。为成就几功德藏。法慧答言:佛子。是处甚深难知难信难解难说难通难分别。虽然我当承佛神力具足演说。佛子。假使有人。供养东方阿僧祇世界众生一切 
-   元魏天竺三藏勒那摩提譯   [一]一切衆生有如來藏品第五   論曰.自此已後餘殘論偈次第依彼四句廣差別說應知。此明何義.向前偈言真如   有雜垢[二]及遠離諸垢佛無量功德及佛所作業.如是妙境界是諸佛所知依此 
-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高幢品第二十四之三(六)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十五日中有三斋法。云何为三。八日.十四日.十五日。比丘当知。或有是时。八日斋日。四天王遣诸辅臣。观察 
-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观品第二十四  眉间白毛相  其明逾日光  犹鹄飞空中  远近无不见  其身如师子  超越天帝象  肩胸而广姝  愿稽首佛尊  臂肘平正而满足  世尊之脐如水洄  髀膝[蹲-酋+(十/ 
- 嗣法孙灯来等编说勉学说做诗不参禅不是好诗作文不透宗不是好文托诗参禅不唯有好诗兼有好禅以文透宗不唯得真文兼得真宗真宗运夫笔端不须学问而显了学问也好禅道出口头不须情境而挺特情境也山前一块闲田地又手叮咛问祖 
- 亦称《礼》或《士礼》,作为儒家经典,也称为 《礼经》,成书约在春秋战国时代,也有人主张为孔子所撰。全书17篇,现今通行本、即郑玄所注本的篇次是: 《士冠礼》第一,叙贵族子弟在20岁所举行的加冠典礼; 《士昏礼》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