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查子〗(小生上)平地忽登仙,饱遂风流愿。人不变初心,心反将人变。不向巫山顶上行,那知人世有琼英。从前愧作登徒子,浪受人间好色名。下官侯永士,来京赴选,得中高魁,已是人生极乐之事了。谁想命合风流,奇缘毕集,贺家那头亲事,我 
-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七十六古今体一百十二首【戊子八】出丽正门恭迎皇太后驾至避暑山庄作一日後违八日迟【唘程之日  皇太后至汤山驻跸故逐日後一程至今凡八日矣】不眠数问夜何其欣知此际临安辇恭迎【去声】先 
-  官制二  干道正丞相官名本末虞雍公独相久上眷礼极厚既又以梁叔子靖重欲遂相之而无其端会易三省官名乃议以仆射之名不正欲采用汉旧制改为左右丞相令学士礼官史官讨论时干道七年十二月辛酉也先是已有旨令百官依旧制 
-    顺治七年。庚寅。八月。壬午朔。朝鲜国王李淏、遣弟临平大君<泬目>陪臣林谭等表谢谕祭恩。贡方物。宴赉如例。  ○丙戌。革户部理事官察哈泰职。以遗失册籍故也。  ○革梅勒章京熊仁、阿达哈哈番孙登高拜他 
- 宋 胡宏 撰三王纪赧王荀子曰万物同宇而异体人伦竝处同求而异道同欲而异知无君以制臣无上以制下欲恶同物欲多而物寡寡则必争矣离居不相待则穷羣而无分则争穷者患也争者祸也救患除祸则莫若明分使羣矣足国之道节用以礼 
- 郑王完颜永蹈本名完颜银术可,他开始名叫石狗儿。大定十一年(1171),完颜永蹈被封为滕王,不到一个月又被封为徐王。大定二十五年(1185),完颜永蹈加封为开府仪同三司。大定二十六年(1186),完颜永蹈任大兴尹。金章宗即皇帝位,完 
-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卷九十四食货略【十四】漕运【臣】等谨按秦输渤海之粟汉运关中之粮此漕运之名所由昉自汉及元率皆水陆兼运故有长运递运之名至明永乐间开会通河以济漕始罢海运陆运而为儹运其後又变支运为兑运复为 
- 存亡祸福,其要在身,圣人重诫,敬慎所忽。中庸曰:“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能慎其独也。”谚曰:“诚无垢,思无辱。”夫不诚不思而以存身全国者亦难矣。诗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此之谓也。昔成王封周公,周公辞不受,乃 
-                      <子部,儒家类,格物通>   钦定四库全书 格物通卷四十一    明 湛若水 撰 御臣妾上 易剥六五贯鱼以宫人宠无不利 臣若水通曰剥卦一阳居众隂之上隂受制于阳宫人受制于君也六五后也宫人之长 
-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纂言卷三十五    元 吴澄 撰学记【记古者建学教人之事】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衆就贤体远足以动衆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謏音小闻去声】【发与内则发虑同虑谓心所计画 
-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要义卷三十宋 魏了翁 撰丧服经传三【原阙】仪礼要义卷三十 
- 轻重戊元材案:本篇亦係杂记体,与《揆度》及《轻重甲》、《乙》、《丁》等篇相同。惟本篇言古史传说不仅与《揆度》及《国准》所言大异,而且与《管子封禅篇》及其他古籍所言亦不一致。《封禅篇》言伏羲、神农、炎帝、黄帝 
-       俱舍论记 第二十六卷沙门释光述分别智品第七之一分别智品者。决断重知故名为智。此品广明故名分别。所以次明智品者。前品明果。此品明因。因望果亲故次辨智前品初说至智非见耶者。就此品中。大文有二。一明诸 
- 西晋居士聂道真译菩萨受斋法言。某自归佛自归法自归比丘僧。某身所行恶。口所言恶。意所念恶。今已除弃。某若干日若干夜。受菩萨斋自归菩萨。如前六万菩萨皆持是斋。我是菩萨。如先行菩萨文殊师利。洹那鸠楼阿芜陀昙 
- 前未见[比丘等]众,一切人人之群,来集于王宫之门,发大声音。(一)王闻大声而接近此等之人人,“何为来集[此等]多数一切之大军耶?”(二)“陛下!此大军乃观望僧伽而来。彼等因不得见故扬起大声。”(三)“人人之 
- 我国第一部修辞工具专书。系修辞词汇实用手册。宋代任广编著。初刻于靖康年间。共二十卷,每卷十节,共二百节。基本上每一小节为一类,将大量诗文语句分为一百八十三类。按内容分类编排。每类之下收录数十条例句,每条下均注 
- 《今水经》是记述清初全国水道源流的专书。清黄宗羲撰。一卷。宗羲有《(康熙)四明山志》已著录。作者以郦道元注《水经》,虽引注广博而无稽于事实,又因时代久远,水道形势变化很大,《水经注》与清初诸图志多不相合,乃 
- 书分《文学》、《狂简》为二科。所载自杨循吉以下凡七人,皆偶录一二事,不为全传。盖一时互相标榜之书。其纪徐祯卿方登贤书,於文徵仲尚称文璧,而以徵明字之,则犹弘治中所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