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东都事略卷一百二十八

附録六

  谅祚既立而防弱国中大乱有欲劝仁宗举兵以收复灵夏者仁宗曰朕为天下主岂可利人之丧举兵快意乎遂册谅祚为夏国主其后讹厖自以女妻谅祚有李守贵者尝与遇乞掌出纳寳保细吃多已者尝侍曩霄及没藏尼于佛舎故出入无所间没藏尼既通守贵又通吃多已李守贵杀吃多已及没藏尼讹厖乃族守贵独防养谅祚讹厖子妇梁氏谅祚私焉讹厖患之梁氏宻告讹厖将叛谅祚乃举兵诛讹厖灭其族并杀其妻没藏氏而以梁氏为妻命其弟乞埋为家相谅祚凶忍好为乱时过酋豪大家辄私其妇女故下多怨及变蕃礼从汉制嘉祐六年谅祚上书自言慕中国衣冠明年当以迎汉使者仁宗许之治平三年举兵犯庆州又冦大顺城谅祚乗骆马张黄屋自出督战为官兵与熟戸蕃官赵明合击之谅祚中流矢兵折而去朝廷遣使诘责之谅祚上表谢罪明年种谔取绥州城之谅祚伪乞防盟诱杀知保安军杨定而朝廷命韩琦知永兴军经略西方而谅祚乃送杀定者李崇贵韩道喜以献纳塞门安逺砦乞绥州洎遣使分画乃曰地界非纳而所纳者砦也朝廷知其诈遂城绥州为绥徳城崇贵等未至而谅祚死子秉常立神宗册为夏国主熈宁三年来犯庆州又犯大顺王师不利命韩绛宣抚陜西绛城啰兀筑抚宁堡夏人乃陷抚宁急攻啰兀绛等命诸路牵制庆兵再出而乱乃弃啰兀抚宁元丰四年种谔言秉常被杀乞兴师问罪又谍言母梁氏屡劝秉常不行汉礼秉常不从有李将军者为秉常诱汉倡妇乐人梁氏置酒执李将军杀之囚秉常国人乖乱事闻诏兴师问罪遣种谔出鄜延刘昌祚出泾原髙遵裕出环庆李宪出熈河王中正出河东五路防于兴灵夏人悉其精锐度河保兴灵昌祚之师先至灵州城下多所斩获遂攻灵州城垂克而遵裕之师至先是诏先得灵州者除节度使而泾原之师入界听遵裕节制遵裕忌昌祚将斩之命泾原师毋得擅攻而夏人得以为计城不可下遂班师中正入宥州宪追袭过天都山至啰逋山乃还取兰州城之皆不至兴灵种谔以鄜延之师城细腰吴堡义合塞门米脂五砦河东城葭芦吴堡二砦种谔复建言尽城横山遣徐禧计议禧请城永乐夏人来攻城陷徐禧李稷李舜举死之乃筑汝遮堡展定西城以卫兰州六年来请和许之七年举国围兰州诏边吏用浅攻扰耕秉常遣使入贡乞还土疆不许神宗崩哲宗即位遣使谢罪来贺登寳位又以地界遣泛使至京师秉常卒子干顺立元祐二年遣刘奉世崔象先册干顺夏人复以地界为词不复入谢且犯泾原镇戎军又侵徳靖砦又犯塞门砦四年乃复遣使谢封册且议地界朝廷许还葭芦米脂浮图安疆四砦仍先以嵗赐予之是嵗以永乐陷没人口来归却欲同日交领四砦诏鄜延帅赵禼与夏人分画地界熈河帅范育请先画疆界后归四砦议未定而四砦弃禼又乞地界依绥州故例于城之外取二十里仍半以为生地夏人不从遂犯泾原会禼卒夏人由河东入冦攻围麟府州朝廷乃议絶嵗赐禁和市使沼边诸路为浅攻计命熈河进筑定逺城夏人不能争未防复冦环庆使熈河进筑汝遮城八年干顺遣使谢罪献兰州乞赐塞门砦诏荅以夏人自元祐通贡受赐后来累次犯边仍候诸路地界了日可依例别进誓表然后常贡嵗赐并依旧宣仁后崩干顺进奉山陵马一百匹绍圣二年诏熈河兰岷鄜延河东路地界令诸路防边当职官司更不商量分画只以廵绰卓望处守把牒报夏国先是元祐初谏议大夫孙觉议弃兰州其后司马光谓此数砦者田非肥良不可以耕垦地非险要不可以守御欲因天子继统悉皆毁撤归其侵地刘挚谓供给戍守穷竭财力其最大者莫如兰州不若捐一空城与之至于鄜延河东等路近置堡砦深诏大臣早有定计赵禼欲留塞门安逺二砦其余或存或废乞宻降画一付臣遵守吕陶谓实于边防无分毫之益范纯粹谓收复故砦废州略无所利乞令以虏陷官吏丁夫悉归朝廷而所削之地并从给赐纯仁之论亦然苏辙谓増置州砦坐困中国愿决计弃之王存谓夏国疆地终乆难守王岩叟谓自有葭芦吴堡两砦守之无所得弃之不足惜文彦博谓边臣欺防为国生事第恐不能持乆却须自弃不若推防赐予遂降诏除元系中国及西蕃旧地外送到陷没人口当就委边臣分画给赐及夏人送还永乐陷没人口寻给赐米脂安疆浮图葭芦四砦仍约以委官画定界至至是章惇为相欲开边隙以谓十年之间含容备至而夏人犯边如初遂罢分画之议夏人遂犯义合砦及围逼塞门砦又犯徳靖顺宁砦章楶以泾原及熈河环庆秦鳯四路之师出瓠芦河筑二城于石门硖夏人来乗我师大败之既而环庆鄜延河东河皆筑城夏人视不敢动楶又以折可适郭成之师大败之于鸡靶岭吕惠卿以其将刘安苗履大破之于大沙堆既又干顺与其母自将数万围新筑平夏城凡十四日昼夜攻城守益坚乃造髙车以临城载数百人填壕而进俄大风震折之一夕遁去折可适执其统军嵬名阿埋监军妹勒都逋进筑西安城于天都山建西安州诸路进筑悉已毕工干顺上表归顺崇宁三年复冦泾原我师取其银州五年干顺纳款大观闲环庆蕃将李遇昌及其父讹移叛归其国渐用事引夏人入冦徽宗因遣童贯为陜西经略制置使贯出讨溪哥臧征仆哥城复积石军洮州政和中夏人又深入过定边军筑城佛谷口名洪夏军贯以种师道之师平之夏人来救又败之遂破臧底河成徳军七年夏人围丁星原筑平阳瞎令古仁多泉及靖夏制戎伏羌等城重和元年贯出师收割牛城王师败绩大将刘法战没贯以种师道刘仲武刘延庆将兵至萧关取永和砦割踏砦鸣沙防大败夏人而还初夏国恃横山诸族帐彊劲善战故用以抗中国种谔谋取横山故兴灵州之师及王师失利李宪始献进筑之议神宗厌兵不克行童贯旧常从李宪得其彷佛故献议进筑遂领六路边事将诸路兵六七年进筑军垒建立堡砦遂得横山之地夏人失所恃遂纳款夏国自是少衰矣宣和中夏人知中国有事北边遂与辽国书约夹攻中国天祚不听金人既灭辽夏人乃与尼堪约犯塞尼堪犯忻代逾石岭关围太原夏人犯丰麟二州靖康元年夏人知我戍边士卒入援遂乗虚犯河外冦震威城朱昭死之又取西安州陷懐徳军刘铨杜翊世以城死

  臣称曰自继迁死徳眀款塞西鄙息肩矣元昊强梁凶悍乃谋僭尊以天下之力而临区区之一方然未尝少挫其锋及其败于女色祸发其子且彼能叛君而子亦能弑父此天道也乌虖夏小国也自元昊以来服叛不常而每为中国之患虽有智者为之谋而亦莫能以得志何哉大氐国大则有所恃而不戒故其彊易弱国小则无所恃而常惧军民之势犹一家也相防相救谋虑日深故其弱为难犯此其所以为中国之患与

猜你喜欢
  帝纪第七 宣帝·令狐德棻
  卷三百四十 列传一百二十七·赵尔巽
  外篇 杂说中第八·刘知几
  卷第二百七十三·胡三省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一百九十一·佚名
  大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一十四·佚名
  卷之二百九十七·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八 载记五·纪昀
  八九七 质郡王永瑢等奏刘权之协同校办《简明目录》可否遇缺补用片·佚名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二十五·阿桂
  张辅传·房玄龄
  宋明帝本纪·李延寿
  卷一百二十六之九·雍正
  食货三二·徐松
  卷一百二十五 佞幸列传第六十五·司马迁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姚孝宁·唐圭璋

      孝宁,宣和太学生。   念奴娇   咏月   素娥睡起,驾冰轮碾破,一天秋绿。醉倚高楼风露下,凛凛寒生肌粟。横管孤吹,龙吟风劲,雪浪翻银屋。壮游回首,会稽何限修行。   今夜对月依然,尊前须快泻,山头鸣瀑。吸此清光倾肺

  • 芝第七十六回 舞彩宫芝兰毓秀·陈端生

    第七十六回舞彩宫芝兰毓秀诗曰:钦赐完婚舞彩宫,承欢膝下乐融融。兰孙桂子盈阶秀,麟趾螽斯毓户隆。小王爷灵凤宫出来,即到舞彩宫看太妃去了。问安已毕,老千岁即云:今日先请若辈同僚,儿你略得空闲,可往你两家岳父处走遭,是礼不

  • 第十八出 夜怨·洪昇

    【正宫引子·破齐阵】【破阵子头】〔旦上〕宠极难拚轻舍,欢浓分外生怜。【齐天乐】比目游双,鸳鸯眠并,未许恩移情变。【破阵子尾】只恐行云随风引,争奈闲花竞日妍,终朝心暗牵。  〔清平乐〕卷帘不语,谁识愁千缕。生

  • 古诗镜卷三十五·陆时雍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镜卷三十五 明 陆时雍 编 乐章第三 北周 庾信 【庾信乐章疏达条畅絶去陈言布兹新令于雅颂则不足于词章则有余矣】 祀圜丘歌十二首 【隋书乐志曰周闵帝受禅居位日浅明帝虽革魏氏之乐而未臻雅正天

  • 古诗镜卷八·陆时雍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镜卷八 明 陆时雍 撰 晋第一 【诗莫敝於晋色闇而不韶韵沉而不发气塞而不畅词重而不流使非前有傅玄後有陶濳则晋可不言诗矣】 张华【字茂先范阳人晋武帝受禅以为黄门侍郎赞伐吴有功封广武侯迁尚书

  • 后汉孝桓皇帝纪下卷第二十二·袁宏

      四年(辛丑、一六一)  春正月辛丑,南宫嘉德殿火〔一〕。 〔一〕 范书及续汉志均作“辛酉” 。按是月庚申朔,无辛丑日,袁纪误。   二月壬申,武库火〔一〕。 〔一〕 二月庚寅朔,无壬申日。范书及续汉志作&l

  • ●卷八·邵廷采

    ○王毓蓍王毓蓍,字元趾,浙江会稽人。性至孝,方昏,遭父丧,三年不居内。母没,哀毁伤目。年十六,始为文,即工。好交天下才士。时海内以文誉擅元礼有道之目者,苏州有杨延枢,太仓有张溥、张采,松江有徐孚远、陈子龙,江西有陈际泰,而绍兴

  • ●大唐御史台精舍碑铭并序·劳格

    (中书令崔任殿中侍御史日纂文)《易》曰:吉凶悔吝,生乎勋也。传曰:祸福无门,惟人所取。则蹈网罟,婴徽纟墨,联桁杨,贯桎梧,可怨天尤人哉。左台精舍者,诸御史导群愚之所作也。盖先王用刑,所以彰善瘅恶;圣人明罚,是以小惩大诫。故崇崇

  • ●卷下·吴伟业

    ◎桂王上明永明王由榔,神宗之孙也。崇祯末,随父桂王避贼梧州。及两京浙闽相继覆灭,其时桂王已薨,于是广中督抚丁魁楚、瞿式耜迎永明王肇庆,称监国。唐王之弟聿钅粤在羊城,闻之,使陈邦彦来约和。永明王召其下,问和与战孰便?邦彦

  • 历代名贤确论卷四·佚名

    禹子髙之让【罗隠】禹穴【郑鲂】治水【刘蜕】夏郊祀鲧【刘蜕 颍滨】禹传子【颍滨 昌黎 温公】禹德【栁州】桀关龙逄【欧阳詹 张谓】子髙之让罗隠曰有挈其大而举其高以授人者彼则曰隘矣哉挈而举者曰以吾所得之广大

  • 卷九十七 下 外戚传 第六十七下·班固

    (外戚)【原文】孝元王皇后,成帝母也。家凡十侯,五大司马,外戚莫盛焉。自有传。孝成许皇后,大司马车骑将军平恩侯嘉女也。元帝悼伤母恭哀后居位日浅而遭霍氏之辜,故选嘉女以配皇太子。初入太了家,上令中常侍黄门亲近者侍送,还白

  • 卷一·顺治

    大清世祖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功至仁纯孝章皇帝圣训卷一论治道顺治十年癸巳正月丙申上幸内院阅通鉴谕大学士范文程额色黑完我陈名夏等曰上古帝王圣如尧舜固难与比伦其自汉髙以下明代以前何帝为优文程

  • 122.桓温北伐·林汉达

    陶侃平定了苏峻的叛乱以后,东晋王朝暂时获得了安定的局面。这时候,北边却乱了起来。后赵国主石虎(石勒儿子)死了以后,内部发生大乱,后赵大将冉闵称帝,建立了魏国,历史上称为冉魏;鲜卑族贵族慕容皝(huǎng)建立的前燕又灭了冉魏。

  • 第五篇 生活的准则 第四十五章 清正·林语堂

    大成若缺 ,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语译最完满的东西,因物而成,看起来好像有欠缺的样子,但是它的作用却永不会停竭;最充实的东西,因物而有,看起来好像虚空的样子,但

  • 菩萨本生鬘论卷第十·佚名

    圣勇菩萨等造宋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同译经梵才大师绍德慧询等奉 诏译  时分胜因本际如如。十善崇修流转无有。根本知见闻持具足。清净智慧自性真实。听闻相状。荷负修作。正解义趣求难得。无边方所寂然安静。比丘远

  • 目录·佚名

    卷之一周 昭王甲寅(止)赧王乙巳 共七百七十二年世尊  西天初祖  二祖  育王塔  三祖  四祖  五祖  文殊化雪山仙  六祖  梓潼闻法  老子  七祖  孔子  八祖  九祖  列子议圣  无着

  •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张志聪

    医经著作。简称《灵枢集注》,9卷。清张志聪(隐庵) 等撰于康熙九年 (1670年)。张氏对《灵枢》经文及次第悉本南宋史崧所刊24卷本之序,只是恢复9卷之旧制。其所注释不仅能引用 《素问》及《灵枢》他篇文字以经解经,而且

  • 谠论集·陈次升

    五卷。宋陈次升撰。陈次升(1044-1119),北宋兴化军仙游(今属福建)人,字当时。熙宁进士。为太学生时即斥王安石《字说》为秦学。曾做安邱县知县、监察御史,提点淮南、河东刑狱,劾蹇周辅经画盐法害民。后任殿中侍御史,论章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