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八

○东坡词全是王道

东坡词全是王道。稼轩则兼有霸气,然犹不悖于王也。其年则竟似老瞒、石勒一流人物。板桥、心余辈,不过赤眉、黄巾之流亚耳。后之学词者,不究本原,好作壮语,复向板桥、心余词求生活,则是鼠窃狗偷,益卑卑不足道矣。

○其年题珂雪词

其年题珂雪词云:“万马齐蒲牢吼,百斛蛟螭蠢。算蝶拍、莺簧休混。多少词场谈文藻,向豪苏腻柳寻蓝本。吾大笑,比蛙黾。”夫柳诚不足重,苏则何可厚非。一概抹煞,此盖其年自道其词,而特借珂雪一发之也。然竟是老瞒、石勒声口。其年能作壮语,然悲者多而丽者少。惟送三韩李若士省亲之楚金缕曲一阕,[若士尊公,时提督湖广。]最为壮丽。词云:“秋到离亭暮。羡风前、珊鞭玉靶,翩然竟去。借问此行何所向,笑指巴烟郢树。是乌鹊、惯南飞处。路入南荒休骋望,有陶公、战舰空滩雨。酾热酒,浪花舞。严君坐拥貔貅旅。压下流、一军下濑,目无黄祖。昨夜月明亲飨士,要奏新填乐府。都不用、陈琳阮。手掣红旗翻破阵,看郎君、下笔惊鹦鹉。猿臂种,气如虎。”雄阔壮丽。然在迦陵,自是屈意之作。

○迦陵以词受累

西河词话云:“礼部某郎中无子,其妾有身。已产女矣,モ邻园尼僧,向城东育婴堂,怀一血胎内之,遂许言生一男。于弥月宴客,座间各赋贺词。予同官陈迦陵赋桂枝香曲二阕。其首阕前截云:“泛蒲未既,兰汤重试。若非释氏携来,定是宣尼抱至。”郎中疑迦陵知其事,故诮之。即次阕前截云:“悬弧宅第,充闾佳气。试听户外啼声,可是人间恒器。”凡人间户外,皆类诮词,遂大恚恨。其后凡礼部于翰林院衙门有所差择,必厚抑迦陵,竟至淹滞。始知文字之隙,原有检点所不及者,然不可不慎也。”按此二词,迦陵集中不载。先生以词自豪,竟以词受累。何造化之善弄人耶。

○用语助入艳词

彭骏孙金粟词话云:“词人用语助入词者甚多,入艳词者绝少。惟秦少游‘闷则和衣拥’,新奇之甚。用则字亦仅见此词。”按此乃少游恶劣语,何新奇之有。至用则字入词,宋人中屡见。如拌则而今已拌了,忘则怎生便忘得。又忆则如何不忆之类,亦岂谓之仅见。董文友词云:“暗笑那人知未,薄亻幸从前既。”押既字稳而有味,似此方可谓善用语助入艳词者。

○少游为词心

读古人词,贵取其精华,遗其糟粕。且如少游之词,几夺温、韦之席,而亦未尝无纤俚之语。读淮海集,取其大者高者可矣。若徒赏其“怎得香香深处,作个蜂儿抱”等句,[此语彭羡门亦赏之,以为近似柳七语。尊柳抑秦,匪独不知秦,并不知柳。可发大噱。]则与山谷之“女边著子,门里安心”,其鄙俚纤俗,相去亦不远矣。少游真面目何由见乎。东坡、稼轩、白石、玉田高者易见。少游、美成、梅溪、碧山高者难见。而少游、美成尤难见。美成意余言外,而痕迹消融,人苦不能领略。少游则义蕴言中,韵流弦外。得其貌者,如鼷鼠之饮河,以为果腹矣。而不知沧海之外,更有河源也。乔笙巢谓他人之词词才也,少游词心也。可谓卓识。

○著作不以多为贵

声名之显海,身分之高低,家数之大小,只问其精与不精,不系乎著作之多寡也。子建、渊明之诗,所传不满百首。然较之苏、黄、白、陆之数千百首者,相越何止万里。词中如飞卿、端已、正中、子野、东坡、少游、白石、梅溪诸家,脍炙人口之词,多不过二三十阕,少则十余阕或数阕,自足雄峙千古,无与为敌。近人以多为贵,卷帙裒然,佳者不获一二阕。吾虽以之覆酒瓮,覆酱瓿,犹恐污吾酒酱也。吾愿肆志于古者,将平昔应酬无聊之作,一概删弃,不可存丝毫姑息之意。而后真面目可见,而后可以传之久远,不为有识者所讥。然则蒿庵四十阕,较古人为已多,正不病其少也。

○小仓山房诗可鄙

小仓山房诗,诗中异端也。稍有识者,无不吐弃之。然亦实有可鄙之道,不得谓鄙之者之过。假令简斋当日删尽芜词,仅存其精者百余首,[多存近体,少存古体,不必存绝句。极多以百余首为止,更不可再多。]传至今日,正勿谓不逮阮亭、竹诸公也。惟其不能割舍,夸多斗靡,致使指摘交加,等诸极恶不堪之列,亦其自取。习倚声者,尤不可不察。

○赵蒋诗不如袁

小仓山房集,佳者尚可得百首。忠雅堂诗,瓯北诗钞,百中几难获一。盖一则如粗鄙赤脚奴,一则如倚门卖笑倡也。近人慑于其名,以耳代目。彼不知驼峰熊掌为何物,宜其如鸱之吓腐鼠也。哀哉。

○袁赵蒋诗无可贵

袁、赵、蒋盛负时名,而其诗实无可贵。洪稚存、吴人等诗,愈趋愈下,仅可不观。无足深论。

○聪明语不足重

诗词中浅薄聪明语,余所痛恶。一染其习,动辄可数十首。无论其不能传,即徼亻幸传之后世,亦不过供人唾骂耳。何足为重。

○诗词贵精不贵多

余友尝语余云:“有全唐诗,不可无全宋词。有能为是举者,固是大观。且不患其不传也。”然余谓藉以传一己之名词可,欲以教天下后世之为词者则不可。盖兵贵精不贵多,精则有所专注,多则散乱无纪。如全唐诗九百卷,多至四万八千首。精绝者亦不过三千首,可数十卷耳。[余久有唐诗选之意,约得三千首,此举至今未果。]余则仅备观览,供彩掇,资谐笑而已。虽不录无害也。倚声一途,既有朱氏词综,两宋精华,约略已具,而蒿庵犹病其芜。更欲集全宋词,则亦不过壮观邺架,于本原无涉,亦可不必。

○宋六十家词芜杂

宋六十家词,已病芜杂,识者宜分别观之。吴氏宋元百家词,竹时已失全书,近更无从采访。然宋、元两代词,高者不过十余家,次者约得三十余家。合五十家足矣。录至百家,下乘必多于上驷。博而不精,终属过举。

○宋词精绝者约五百余首

两宋词,精绝者约略不过五百余首。足备揣摩,不必多求也。

○词宜穷正始

白石仙品也。东坡神品也,亦仙品也。梦窗逸品也。玉田隽品也。稼轩豪品也。然皆不离于正。故与温、韦、周、秦、梅溪、碧山同一大雅,而无傲而不理之诮。后人徒恃聪明,不穷正始,终非至诣。

○东坡一派无人能继

东坡一派,无人能继。稼轩同时,则有张、陆、刘、蒋辈,后起则有遗山、迦陵、板桥、心余辈。然愈学稼轩,去稼轩愈远,稼轩自有真耳。不得其本,徒逐其末,以狂呼叫嚣为稼轩,亦诬稼轩甚矣。

○唐宋名家流派不同

唐宋名家,流派不同,本原则一。论其派别,大约温飞卿为一体,[皇甫子奇、南唐二主附之。]韦端已为一体,[朱松卿附之。]冯正中为一体,[唐五代诸词人以暨北宋晏、欧、小山等附之。]张子野为一体,秦淮海为一体,[柳词高者附之。]苏东坡为一体,贺方回为一体,[毛泽民、晁具茨高者附之。]周美成为一体,[竹屋、草窗附之。]辛稼轩为一体,[张、陆、刘、蒋、陈、杜合者附之。]姜白石为一体,史梅溪为一体,吴梦窗为一体,王碧山为一体,[黄公度、陈西麓附之。]张玉田为一体。其间惟飞卿、端己、正中、淮海、美成、梅溪、碧山七家,殊涂同归。余则各树一帜,而皆不失其正。东坡、白石尤为矫矫。

○汪森词综序

汪玉峰[森]之序词综云:“言情者或失之俚,使事者或失之伉。鄱阳姜夔出,句琢字炼,[此四字甚浅陋,不知本原之言。]归于醇雅。于是史达祖、高观国羽翼之。张辑、吴文英师之于前,赵以夫、蒋捷、周密、陈允平、王沂孙、张炎、张翥效之于后。譬之于乐,舞Ω至于九变,而词之能事毕矣。”此论盖阿附竹之意,而不知词中源流正变也。窃谓白石一家,如闲云野鹤,超然物外,未易学步。竹屋所造之境,不见高妙,乌能为之羽翼。至梅溪则全祖清真,与白石分道扬镳,判然两途。东泽得诗法于白石,却有似处。词则取径狭小,去白石甚远。梦窗才情横逸,斟酌于周、秦、姜、史之外,自树一帜,亦不专师白石也。虚乐府,较之小山、淮海,则嫌平浅。方之美成、梅溪,则嫌伉坠,似郁不纡,亦是一病,绝非取径于白石。竹山则全袭辛、刘之貌,而益以疏快。直率无味,与白石尤属歧途。草窗、西麓两家,则皆以清真为宗。而草窗得其姿态,西麓得其意趣。草窗间有与白石相似处,而亦十难获一。碧山则源出风骚,兼采众美,托体最高,与白石亦最异。至玉田乃全祖白石,面目虽变,托根有归,可为白石羽翼。仲举则规模于南宋诸家,而意味渐失,亦非专师白石。总之,谓白石拔帜于周、秦之外,与之各有千古则可。谓南宋名家以迄仲举,皆取法于白石,则吾不谓然也。

○词不必分南宋北宋

词家好分南宋北宋。国初诸老几至各立门户。窃谓论词只宜辨别是非,南宋北宋,不必分也。若以小令之风华点染,指为北宋。而以长调之平正迂缓,雅而不艳,艳而不幽者,目为南宋,匪独重诬北宋,抑且诬南宋也。

○北宋有俚词南宋多游词

北宋间有俚词,南宋则多游词。而伉词则两宋皆不免。选择不可不慎。学者贵求其本原所在,门户之见自消。否则各执一是,互相攻诋,溯厥本原,卒无托足处。宜乎不得其通也。

○古今二十九家词选

余拟辑古今二十九家词选,[附四十二家]约二十卷。有唐一家,[附一家]温飞卿。[附皇甫子奇]五代三家,[附四家]李后主、[附中宗]韦端己、[附牛松卿、孙光宪。]冯延巳。[附李]北宋七家,[附六家]欧阳永叔、[附晏元献]晏小山、张子野、苏东坡、秦少游、[附柳耆卿、毛泽民、赵长卿。]贺方回、周美成。[附陈子高、晁具茨。]南宋九家,[附八家]辛稼轩、[附朱敦儒、黄公度、刘克庄、张元、张孝祥、刘改子、陆放翁、蒋竹山。]姜白石、高竹屋、史梅溪、吴梦窗、陈西麓、周草窗、王碧山、张玉田。元代一家,[附二家]张仲举。[附彭元孙、末附金之元遗山。]国朝八家,[附二十一家]陈其年、[附吴梅村、曹洁躬、尤悔庵、郑板桥。]曹珂雪、[附彭骏孙、徐电发、严藕渔。]朱竹、[附李分虎、李符曾、王阮亭、董文友。]厉太鸿、[附黄石牧]史位存、[附王小山、王香雪。]赵璞函[附过湘云、吴竹屿。]张皋文、[附张翰风、李申耆、郑善长。]庄中白。[附蒋鹿潭、谭仲修。]自温飞卿至冯延巳为第一卷。欧阳永叔至张子野为第二卷。苏东坡至秦少游为第三卷。贺方回至周美成为第四卷。辛稼轩为第五卷。姜白石至史梅溪为第六卷。吴梦窗为第七卷。陈西麓至周草窗为第八卷。王碧山为第九卷。张玉田至张仲举为第十卷。陈其年为第十一卷、第十二卷、第十三卷。曹珂雪为第十四卷。朱竹为第十五卷、第十六卷。厉太鸿为第十七卷。史位存为第十八卷。赵璞函为第十九卷。而殿以张皋文、庄中白为第二十卷。词中原委正变,约略具是。[此选大意,务在穷源竟委,故取其正,兼收其变,为利于初学耳。非谓词之本原即在二十九家中,漫无低昂也。惟殿以皋文、中白,却寓深意。]

○皋文蒿庵为风雅正宗

温、韦创古者也。晏、欧继温、韦之后,面目未改,神理全非,异乎温、韦者也。苏、辛、周、秦之于温、韦,貌变而神不变。声色不开,本原则一。南宋诸名家,大旨亦不悖于温、韦,而各立门户,别有千古。元、明庸庸碌碌,无所短长。至陈、朱辈出,而古意全失,温、韦之风,不可复作矣。贞下起元,往而必复。皋文唱于前,蒿庵成于后。风雅正宗,赖以不坠。好古之士,又可得寻其绪焉。

○为词宜直溯风雅

杜陵变古之法,不变古之理。故自杜陵变古后,而学诗者不得不从杜陵。纵有复古者,亦不过古调独弹,无与为应也。陈、朱变古之理,而并未能尽变古之法。故虽敢于变古,不能必人之中心悦而诚服其词。且不能禁人之复古。有志为词者,宜直溯风骚,出入唐、宋,乃可救陈、朱之失,勿为陈、朱辈所囿也。

○知稼翁词合东坡碧山为一手

黄公度知稼翁词,气格高远,语意浑厚,直合东坡、碧山为一手。所传不多,卓乎不可企及。

○赵以夫龙山会

赵以夫龙山会[九日]云:“西北最关情,漫遥指、东徐南楚。黯销魂,斜阳冉冉,雁声悲苦。”感时之作,但说得太显,不耐寻味。金氏所谓鄙词也。感时伤事者,必熟读碧山词,而后可以作不平鸣。

○诗词宜沉郁

诗之高境在沉郁。其次即直截痛快,亦不失为闪乘。词则舍沉郁之外,即金氏所谓俚词鄙词游词,更无次乘也。[非沉郁无以见深厚,唐、宋诸名家,不可及者正在此。]

○白石长亭怨慢

白石长亭怨慢云:“阅人多矣,谁得似长亭树。树若有情时,不会得青青如此。”白石诸词,惟此数语最沉痛迫烈。此外如“最可惜一片江山,总付与啼。”又,“文章信美知何用,漫赢得、天涯羁旅。”皆无此沉至。

○白石少年游

“别母情怀,随郎滋味,桃叶渡江时。”白石少年游戏平浦词也。随郎滋味四字,似不经心,而别有姿态。盖全以神味胜,不在字句之间寻痕迹也。

○碧山语无泛设

诗外有诗,方是好诗。词外有词,方是好词。古人意有所寓,发之于诗词,非徒吟赏风月以自蔽惑也。少陵诗云:“甫也南北人,早为诗酒污。”具此胸次,所以卓绝千古。求之于词,旨有所归,语无泛设者,吾惟服膺碧山。

○蒿庵论元以后词不可入目

蒿庵曾语余云:“唐以后诗,元以后词,必不可入目,方有独造处。”此论甚精。然余谓作诗词时,须置身于汉、魏、[指诗言]唐、宋[指词言]之间,不宜自卑其志。若平时观览,则唐以后诗,元以后词,益我神智,增我才思者,正复不少。博观约取,亦视善学者何如耳。

○词以温厚和平为本

温厚和平,诗词一本也。然为诗者,既得其本,而措词则以平远雍穆为正,沉郁顿挫为变。特变而不失其正,即于平远雍穆中,亦不可无沉郁顿挫也。词则以温厚和平为本,而措语即以沉郁顿挫为正,更不必以平远雍穆为贵。诗与词同体异用者在此。

○蒿庵知碧山

无论诗古文词,推到极处,总以一诚为主。杜诗韩文,所以大过人者在此。求之于词,其为碧山乎。然自宋迄今,鲜有知者。知碧山者惟蒿庵。即皋文尚非碧山真知己也。知音不亦难哉。[此条以诚字立论,明乎此,则无聊之酬应与无病之呻吟皆可不作矣。惜不得起蒿庵一证之。]

碧山有大段不可及处,在恳挚中寓温雅。蒿庵有大段不可及处,在怨悱中寓忠厚。而出以沉郁顿挫则一也。皆古今绝特之诣。

○古人为词自抒性情

情有所感,不能无所寄。意有所郁,不能无所泄。古之为词者,自抒其性情,所以悦己也。今之为词者,多为其粉饰,务以悦人,而不恤其丧己。而卒不值有识者一噱。是亦不可以已乎。

○姜史张王词有真气

白石、梅溪、碧山、玉田词,修饰皆极工,而无损其真气。何也,列子云:“有色者,有色色者。”知此,可以言词矣。

○论历代词

词有表里俱佳,文质中者,温飞脚、秦少游、周美成、黄公度、姜白石、史梅溪、吴梦窗、陈西麓、王碧山、张玉田、庄中白是也。词中之上乘也。有质过于文者,韦端己、冯正中、张子野、苏东坡、贺方回、辛稼轩、张皋文是也。亦词中之上乘也。有文过于质者,李后主、牛松卿、晏元献、欧阳永叔、晏小山、柳耆卿、陈子高、高竹屋、周草窗、汪叔耕、李易安、张仲举、曹珂雪、陈其年、朱竹、厉太鸿、过湘云、史位存、赵璞函、蒋鹿潭是也。词中之次乘也。有有文无质者,刘改之、施浪仙、杨升庵、彭羡门、尤西堂、王渔洋、丁飞涛、毛会侯、吴{艹园}次、徐电发、严藕渔、毛西河、董苍水、钱保<香分>、汪晋贤、董文友、王小山、王香雪、吴竹屿、吴人诸人是也。词中之下乘也。有质亡而并无文者,则马浩澜、周冰持、蒋心余、杨荔裳、郭频伽、袁兰屯阝辈是也。并不得谓之词也。论词者本此类推,高下自见。

○东坡白石具有天授

稼轩求胜于东坡,豪壮或过之,而逊其清超,逊其忠厚。玉田追踪于白石,格调亦近之,而逊其空灵,逊其浑雅。故知东坡、白石具有天授,非人力所可到。

东坡、稼轩,同而不同者也。白石、碧山,不同而同者也。

○古人论词之善无过玉田

有长于论词,而不必工于作词者。未有工于作词,而不长于论词者。古人论词之善,无过玉田。若公谨之浩然斋雅谈、绝妙好词等编。所论与所选,均多未洽,其所自作可知矣。吾于南宋诸名家,不得不外草窗。

○张氏词选为古今善本

作词难,选词尤难。以我之才思,发我之性情,犹易也。以我之性情,通古人之性情,则非易矣。竹词综,备而不精。皋文词选,精而未备。然与其不精也,宁失不备。古今善本,仍推张氏词选。若选本之尽美尽善者,吾未之见也。

○花间草堂尊前诸选背谬

花间、草堂、尊前诸选,背谬不可言矣。所宝在此,词欲不衰得乎。

○诗词体裁易混

诗词源流曰:“词之纥那曲、长相思,五言绝句也。柳枝、竹枝、清平调引、小秦王、阳关曲、八拍蛮、浪淘沙,七言绝句也。阿那曲、鸡叫子,仄韵七言绝句也。瑞鹧鸪,七言律诗也。Ы残红,五言古诗也。体裁易混,徵选实繁。故当稍别之,以存诗词之辨。”余于大雅集中,近五七言绝句者,概不入选。惟别调集,登皇甫子奇采莲子一首,浪淘沙一首,刘采春罗曲两首而已。

○玉田谓词不宜和韵

诗词和韵,不史强己就人。戕贼性情,莫此为甚。张玉田谓词不宜和韵,旨哉斯言。

○贺老小词工于结句

贺老小词,工于结句。往往有通首煊染,至结处一笔叫醒,遂使全篇实处皆虚,最属胜境。如浣溪沙云:“梦想西池辇路边。玉鞍骄马小辎。春风十里斗婵娟。临水登山漂泊地,落花中酒寂寥天。个般情味已三年。”又前调云:“闲把琵琶旧谱寻。四弦声怨却沉吟。燕飞人静画堂深。欹枕有时成雨梦,隔帘无处说春心。一从灯夜到如今。”妙处全在结句,开后人无数章法。

○集句词

石孝友浣溪沙集句云:“宿醉离愁慢髻鬟。[韩]绿残红豆忆前欢。[晏几道]锦江春水寄书难。[晏几道]红视时笼金鸭爰,[秦观]小楼吹彻玉笙寒。[李]为谁和泪倚阑干。[李煜]”集成语尚能自写其意。然如竹之浣溪沙[同柯寓匏春望集句]云:“烟柳风丝拂岸斜。[雍陶]远山终日送余霞。[陆龟蒙]碧池新涨浴娇鸦。[杜牧]阆苑有书多附鹤,春城无处不飞花。马啼今去入谁家。[李商隐、韩、张籍。[”又,前调[惜别集句]云:“惜别愁窥玉女窗。[李白]遥知不语泪双双。[权德舆]绮罗分处下秋江。[许浑]暮雨自归山悄悄,[李商隐]残灯无焰影幢幢。[元稹]仍斟昨夜未开缸。[李商隐]”又,前调[春闺集句]云:“下二层楼敞画檐。[杜牧]偶然楼上卷珠帘。[司空图]金炉檀炷冷慵添。[刘兼]小院回郎春寂寂,[杜甫]朱栏芳草绿纤纤。[刘兼]年年三月病恹恹。[韩]”又,采桑子[秋日度穆陵关集句]云:“穆陵关上秋云起,[郎士元]习习凉风。[萧颖士]于彼疏桐。[宋华]ベベ凄凄叶叶同。[吴融]平沙渺渺行人度,[刘长卿]垂雨。[元结]此去何从。[宋之问]一路寒山万木中。[韩]”又,鹧鸪天[镜湖舟中集句]云:“南国佳人字莫愁。[韦庄]步摇金翠玉搔头。[武元衡]平铺风簟寻琴谱,[皮日休]醉折花枝作酒筹。[白居易]日已暮,[郎大家]水平流。[白居易]亭亭新月照行舟。[张祜]桃花脸薄难藏泪,[韩]桐树心孤易感秋。[曹邺]”又,玉楼春[画图集句]云:“刘郎已恨蓬山远。[李商隐]金谷佳期重游衍。[骆宾王]倾城消息隔重帘,[李商隐]自恨身轻不如燕。[孟迟]画图省识东风面。[杜甫]比目鸳鸯真可羡。[卢照邻]一生一代一双人,[骆宾王]相望相思不相见。[王勃]”又,瑞鹧鸪[闺思集句]云:“春桥南望水溶溶。[韦庄]半壁天台已万重。[许浑]心寄碧沉空婉娈,[刘沧]语来青鸟许从容。[曹唐]更为后会知何地,[杜甫]难道今生不再逢。[韩]是忆当时留咽处,[吕温]桐花暗澹柳惺忪。[元稹]”又,临江仙[汾阳客感集句]云:“无限塞鸿飞不度,[李益]太行山碍并州。[白居易]白云一片去悠悠。[张若虚]饥鸟啼旧垒,[沈期]古木带高秋。[刘长卿]永夜角声悲自语,[杜甫]思乡望月登楼。[魏扶]离肠百结解无由。[鱼玄机]诗题青玉桑,[高]泪满黑貂裘。[李白]”又,渔家傲[赠别集句]云:“花面鸦头十三四。[刘禹锡]调筝夜坐灯光里。[王]行到阶前知未睡。[无名氏]挥玉指。[阎朝隐]弦弦掩抑声声思。[白居易]会得离人无限意。[郑谷]杯倾别岸应须醉。[罗隐]曾向五湖期范蠡。[韦庄]几千里。[卢仝]如何遂得心中事。[刘言史]”诸篇皆脱口而出,运用自如,无凑泊之痕,有生动之趣,出古人之右矣。

○竹蕃锦集

黄石牧香屑集,具有化工,为计中集句绝技,可谓专门名家矣。词则竹蕃锦集,亦极集句能事。然视石牧之集诗,不可同日语。

○诗词难于咏物

沈阳时乐府指迷云:“诗难于咏物,词为尤以。体认稍真,则拘而不畅,摹写差远,则晦而不明。要须收纵联密,用事合题。一段意思,全在结尾声,斯为绝妙。”此论亦确当。然如碧山咏物诸篇,则大矣化矣。又不仅在结尾声寓意也。读白石、梅溪、碧山、玉田词,如饮醇醪,清而不薄,厚而不滞。元以后词,则清者失真味,浓者似火酒矣。言近旨远,其味乃厚。节短韵长,其情乃深。遣词雅而用意浑,其品乃高,其气乃静。

○诗词所以寄感

诗词所以寄感,非以恂情也。不得旨归,而徒骋才力,复何足重。唐贤云:“枉抛心力作词人。”不宜更蹈此弊。

○唐五代词以婉约为宗

唐五代小词,皆以婉约为宗。长调不多见,亦少佳篇。至宋乃规模大备矣。诗至于唐亦然。

○宋词不能越温韦

唐诗可以越两晋、六朝,而不能越苏、李、曹、陶者,彼已臻其极也。宋词可以越五代,而不能越飞卿、端己者,彼已臻其极也。虽曰时运,岂非人事哉。

○宋无名氏题项羽庙词

宋无名氏题项羽庙[调念奴娇]云:“鲍鱼腥断,楚将军、鞭虎驱龙而起。空费咸阳三月火,铸就金刀神器。垓丁兵稀,阴陵道狭,月暗云如垒。楚歌喧唱,山川都姓刘矣。悲泣。唤醒虞姬,为伊死别,血刃飞花碎。霸业销沉骓不逝。气尽乌江江水。古庙颓垣,斜阳红树,遗恨鸦声里。兴亡休问,高陵秋草空翠。”劲气直前,不留余地,此宜兴之祖也。

○蒋竹山贺新郎

蒋竹山贺新郎云:“梦冷黄金屋,叹秦筝、斜鸿阵里,素弦尘扑。化作娇莺飞归去,犹认窗纱旧绿。正过雨、荆桃如菽。此恨难平君知否,似琼台、涌起弹棋局。消瘦影,嫌明烛。鸳楼碎泻东西玉。问芳踪、何时再展,翠钗难卜。待把宫眉横云样,描上生绡画帽。怕不是、新来妆束。彩扇红牙今都在,眼无人、解听开元曲。空掩袖,倚寒竹。”似此亦磊落可喜。竹山集中,便算最高之作。乃秀水龙谓其效法白石,何异痴人说梦耶。

○放翁蝶恋花

放翁蝶恋花云:“早信此生终不遇,当年悔草长杨赋。”情见乎词,更无一毫含蓄处。稼轩鹧鸪天云:“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亦即放翁之意,而气格迥乎不同。彼浅而直,此郁而厚也。

○东坡八声甘州

东坡八声甘州[寄参寥子]结数语云:“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他年、东还海道,顾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寄伊郁于豪宕,坡老所以为高。

○王阮亭浣溪沙

王阮亭浣溪沙[红桥怀古]云:“北郭清溪一带流。红桥风物眼中秋。绿杨城郭是扬州。西望雷塘何处是,香魂零落使人愁。澹烟芳草旧迷楼。”遣词琢句,较五代人更觉苕雅。邱季贞和之云:“清浅雷塘水不流。几声寒笛画城秋。红桥犹自倚扬州。五夜香氏残月梦,六宫花落晓风愁。多情烟树恋迷楼。”婉雅芊丽。渔洋一阕外,断推此为佳构。然两词皆文过于质。其传诵一时者,正以文胜也。

○词曲体异

诗词同体而异用。曲与词则用不同,而体亦渐异。此不可不辨。

○五代人词去取宜慎

五代人词,高者升飞卿之堂,俚者直近于曲矣。故去取宜慎。花间、尊前等集,更欲扬其波而张其焰。吾不解是何心也。

○词不可浮艳鄙陋

文采可也,浮艳不可也。朴实可也,鄙陋不可也。差以毫,谬以千里矣。

○词贵婉而善讽

情以郁而后深,词以婉而善讽。故朴实可施于诗。施于词者,百中获一耳。朴实尚未必尽合,况鄙陋乎。

○韦辛词有朴实处

韦端己菩萨蛮四章,辛稼轩水调歌头、鹧鸪天等阕,间有朴实处。而伊郁即寓其中。浅率粗鄙者,不得藉口。

○五代词不及两宋

六朝诗,所以远逊唐人者,魄力不充也。魄力不充者,以纤损其真气故也。当时乐府所尚,如子夜、捉搦诸歌曲,诗所以不振也。五代词不及两宋者,亦犹是耳。余选希声集六卷,所以存诗也。大雅集六卷,所以存词也。

○诗衰于宋词衰于元

诗衰于宋。词衰于元。然自乾嘉以还,追踪正始者,时复有人。是衰者可以复振,亡者犹有存焉者也。

○诗词皆有境

诗有诗境。词有词境。诗词一理也。然有诗人所辟之境,词人尚未见者,则以时代先后远近不同之故。一则如渊明之诗,淡而弥永,朴而愈厚,极疏极冷,极平极正之中,自有一片热肠,缠绵往复。此陶公所以独有千古,无能为继也。求之于词,未见有造此境者。一则如杜陵之诗,包括万有,空诸倚傍,纵横博大,千变万化之中,却极沉郁顿挫,忠厚和平。此子美所以横绝古今,无与为敌也。求之于词,亦未见有造此境者。若子建之诗,飞卿词固已讥之。太白之诗,东坡词可以敌之。子昂高古,摩诘名贵,则子野、碧山,正不多让。退之生凿,柳州幽峭,则稼轩、玉田,时或过之。至谓白石似渊明,大晟似子美,则吾尚不谓然。然则词中未造之境,以待后贤者尚多也。[皆境之高者,若香山之老妪可解,卢仝、长吉之牛鬼蛇神,贾岛之寒瘦,山谷之桀骜,虽各有一境,不学无害也。]有志倚声者,可不勉诸。

荣翰自束发受业于亦峰舅氏,亲承指受者有年。乙亥岁,补弟子员,旋食廪饩。舅氏喜荣为可造,由是举业外,兼课诗词杂艺,时得闻其绪论。然舅氏于书无所不览,凡习一艺,必造精微,而于词学为尤深且邃。所著词话八卷,一本温柔敦厚,以上溯国风、离骚之旨,可谓发前人之所未发,俾后学奉为圭臬,卓卓乎词学之正宗矣。荣请付梓,以公诸世。舅氏不许,谓于是编历数十寒暑,识与年进,稿凡五易,安知将来不更有进于此者乎。则舅氏之浸润沈潜于此道,岂寻常诣力所能造也耶。壬辰岁,舅氏遽归道山。荣惧是编久而散佚,亟与同学诸子刊而传之。呜呼,舅氏天资卓越,丰于才而啬于年,著作林立,是编特其绪余。荣惧不获卒业,以底于成,而不能忘谆谆耳提面命时也,悲夫。受业甥包荣翰谨识。

先师陈亦峰先生,宅心孝友,卓然有以自见。既<歹勿>二年,太夫子铁峰先生整其遗著,得若干帙,正诗与同门王雷夏诸君子因有剞劂之请。而铁峰先生谦抑至再,以为不足传,仅许刻其词话八卷,并诗词附焉。呜呼,此虽不足传先生,要亦可为诸编之嚆矢,先生有知,慰耶悲耶。刊既成,敬疏其缘起如右,盖泫然不知涕泗之何从矣。光绪二十年夏六月,门下士海宁许正诗谨撰。

猜你喜欢
  ●萱园诗话(原名随笔 卷)·蒋箸超
  卷五·邵雍
  ◆项处士炯(可立集)·顾嗣立
  乙卷·梁启超
  画家·周作人
  初集卷三十·乾隆
  唐诗镜卷二十九·陆时雍
  圭塘欵乃集原序·许有壬
  卷四百七十七·曹学佺
  卷三百七十二·陈廷敬
  卷二百五十七·陈廷敬
  卷六十三·陈廷敬
  卷八百四十九·佚名
  后集卷二·蔡正孙
  第十三回 衣锦归里·蒲松龄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冯伟寿·唐圭璋

      伟寿字艾子,号云月,取洽子。   玉连环   忆李谪仙   谪仙往矣,问当年、饮中俦侣,于今谁在。叹沉香醉梦,胡尘日月,流浪锦袍宫带。高吟三峡动,舞剑九州隘。玉皇归觐,半空遗下,诗囊酒佩。   云月仰挹清芬,揽虬鬓、尚友

  • 卷四·顾瑛

    钦定四库全书草堂雅集卷四元 顾瑛 编张翥字仲举晋寜人由国子助教起家仕至翰林待制送玉继学宪使之官淛东沧海遥东析木津太防光动婺华新吏来逺驿迎官舸使出南台捧帝纶酒浸别筵秋满树弩驱前马路无尘玉堂学士如公几咫尺

  • 第二十五回 抗北庭郑众折强威 赴西竺蔡愔求佛典·蔡东藩

      却说马皇后正位中宫,尚无子嗣,惟后前母姊女贾氏,亦得选列嫔嫱,产下一男,取名为炟,后爱炟如己出,抚养甚勤,尝语左右道:“人未必定自生子,但患爱养不至呢!”嗣又因皇子不多,每加忧叹,见有后宫淑女,辄为荐引,既得进御,待遇尤优。阴

  • 东汉会要卷十五·徐天麟

    厯数中服色建武二年立郊兆于城南始正火徳色尚赤【本纪注云汉初土徳上黄至此始明火徳徽帜上赤色服于是乃正】改元光武中元元年正月丁卯东巡狩四月癸酉车驾还宫己卯大赦天下改元为中元章帝元和元年八月癸酉诏曰朕道化不

  • ◎袁公子碰碑(故宫禾黍泣残阳)·李定夷

    袁项城秉政数年,积蓄之私产,不下千万。即以新华宫之古玩器皿论之,亦在百万左右。当项城死后,未满百日,诸公子即因争产问题,大起冲突。攘夺不已,继以用武。幸有徐菊人在侧,出其老前辈之面孔,力为排解,始免骨肉相残之祸。然诸公子

  • 第六十二册 天命九年·佚名

    第六十二册 天命九年汗曰:&ldquo;额亦都巴图鲁,独取舒勒格布占、克巴尔达城,败萨克寨之来兵,奋战於尼玛兰城前,著为一等大臣,授总兵官之职,其本身及子孙三世,食百人之钱粮。同乌拉大国之战中,身先士卒,下马步行奋勇攻战,击败乌

  • 司马消难传·令狐德棻

    司马消难字道融,河内温地人。父亲司马子如,是齐神武的辅佐大臣,官至尚书令。司马消难自幼聪明,读过一点经史,喜欢故意做作,以求名声。最初担任著作郎。司马子如是当朝权贵,司马消难也喜好结交宾客。邢子才、王元景、魏收、陆

  • 郎余令传·刘昫

    郎余令,定州新乐县人。祖父郎楚之,年轻时与哥哥郎蔚之,都很有名望。隋朝大业年间,蔚之任左丞,楚之为尚书民曹郎,隋炀帝很看重他们兄弟,称为二郎。楚之,唐高祖武德初年为大理卿,与太子少保李纲、侍中陈叔达编撰制定法令。后来受

  • 卷三十八 宋微子世家第八·司马迁

    微子开者,【集解】:孔安国曰:“微,畿内国名。子,爵也。为纣卿士。”【索隐】:按:尚书微子之命篇云命微子启代殷後,今此名开者,避汉景帝讳也。殷帝乙之首子而帝纣之庶兄也。【索隐】:按:尚书亦以为殷王元子而是纣之兄。按:吕氏春

  • 第一节 门阀·吕思勉

    物有欲摧折之而适以扶持之者,唐代官修谱系之书是已。《旧唐书&middot;高士廉传》云:朝议以山东人士,好自矜夸,虽复累叶陵迟,犹恃其旧地,女适他族,必多求聘财,太宗恶之,乃诏士廉与御史大夫韦挺、中书侍郎岑文本、礼部侍郎令狐德

  • 执中·子华子

      子华子曰:圣人贵中,君子守中。中之为道也几矣。寓中六指,中存乎其间,两端之建而中不废也。是故中则不既矣,小人恣睢,好尽物之情而极其埶,其受祸也必酷矣。何以言之?朱明长羸不能尽其所以为温也,必随之以揪敛之气而为秋;玄武

  • 十不善业道经·佚名

    马鸣菩萨集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宣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日称等奉 诏译  此十不善业道体性是罪。若乐求佛道者远离彼过。当如是知。何等为十。所谓身业三种。语业四种。意业三种。于是义中今当解说。

  • 大般涅槃经疏 第五卷·灌顶

    大般涅槃经疏 第五卷隋章安顶法师撰唐天台沙门湛然再治纯陀品下从文殊赞言去。是第三文殊称美。文为四。初领成其说。二叹言行相应。三叹玄。会佛旨。四受劝又劝领成前两劝兼领两诃初如文。次善男子汝今下。言

  • 第十三章 大云林园之奉献·佚名

    前未见[比丘等]众,一切人人之群,来集于王宫之门,发大声音。(一)王闻大声而接近此等之人人,&ldquo;何为来集[此等]多数一切之大军耶?&rdquo;(二)&ldquo;陛下!此大军乃观望僧伽而来。彼等因不得见故扬起大声。&rdquo;(三)&ldquo;人人之

  • 铁庵集·方大琮

    诗文别集。宋方大琮著。三十五卷。刘克庄《后村大全集》卷一五一《铁庵方阁学墓志铭》云:“遗文皆精妙可传,有奏议、外制、杂著若干卷。”盖其时集尚未编定。清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卷二九有方大琮《铁庵集》四十五卷

  • 笔势论·王羲之

    中国古代书学论文。又名《笔势论十二章》。晋王羲之撰。十二章。亦有人怀疑此文非王羲之所作。收入唐代韦续的《墨薮》。南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未标作者,且说“不知何代所辑”。孙过庭《书谱》曰:“代传羲之《与子

  • 缀白裘·钱德苍

    戏曲总集。清玩花主人编辑,钱德苍增辑。十二集,四十八卷。玩花主人,姓名,字号未详,江苏吴县人。德苍,字沛思,江苏苏州人。少富才学,屡试不第。豪放不羁,性好音律,跌宕于酒旗歌场。是编于乾隆间由玩花主人辑起,德苍续

  • 刊正九经三传沿革例·岳珂

    一卷。宋岳珂(1183-1234)撰。珂字肃之,号亦斋、东几,晚号倦翁,汤阴(今河南南阳)人。南宋着名爱国将领岳飞之孙。历官至权户部尚书、淮南江浙荆湖制置茶盐使。一生着述甚多,除此书外,尚有《金陀粹编》、《宝真斋书法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