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慶芝堂詩集敘 通乾戴老先生詩集序 序 自序 重刻慶芝堂詩集序:陳序 重刻慶芝堂詩集序:林序 重刻慶芝堂詩集序:李序 重刻慶芝堂詩集序:朱序 重刻慶芝堂詩集序:邵序 ○慶芝堂詩集敘 海上兩大鳥一鳴一止三千春秋物之見異於眾者 
- 一新娘,你为什么紧锁你的眉尖,  (听掌声如春雷吼,  鼓乐暴雨似的流!)在缤纷的花雨中步慵慵的向前:  (向前,向前,  到礼台边,  见新郎面!)莫非这嘉礼惊醒了你的忧愁:  一针针的忧愁,  你的芳心刺透,  逼迫你热泪流,—— 
- 《五行传》曰:“弃法律,逐功臣,杀太子,以妾为妻,则火不炎上。”谓火失其性而为灾也。又曰:“视之不明,是谓不哲。厥咎舒,厥罚恆燠,厥极疾。时则有草妖,时则有裸虫之孽,时则有羊祸,时则有目疴,时则有赤眚、赤祥。惟水沴火。”裸虫,刘 
-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会典卷二内阁大学士满汉各二人均由特简赞理机务表率百寮补授後请旨兼殿阁及六部尚书衔钦定殿阁名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体仁阁文渊阁东阁○尚书协办阁务满汉各一人○学士兼礼部侍郎衔满六人汉四人掌 
-   君子卷第十二〔注〕夫君子之所以為美,布護蔓延,在乎眾篇,豈惟於此?而表其篇目者,絕筆在乎孝至,無以加之而已。〔疏〕注「夫君」至「而已」。按:法言篇目,皆摘篇首語二字為之。此以君子命篇,不必別有意義也。布護、蔓延並疊 
- “聪明睿知”,以至诚之本体言。“诚则明矣”,明非但知之谓也。或问兼安行言之,为尽其义。如大学之言“明德”,该尽缉熙敬止、恂栗威仪、具众理、应万事者,统以一明;与“致知”之知 
- 呉江沈彤撰士冠礼笺前期三日筮宾前期三日注谓空二日者为期一日宿賔宿赞冠者又一日也贾疏甚明敖乃谓但空为期之一日误以宿宾赞与筮宾同日耳设洗直于东荣南北以堂深水在洗东按乡饮酒礼设洗于阼阶东南南北以堂深东西当东 
- 诗经通论卷十二新安首源姚际恒着小雅頍弁有頍者弁,实维伊何尔酒既旨,尔殽既嘉;岂伊异人,兄弟匪他。本韵。茑与女萝,施于松、柏。未见君子,忧心奕奕;既见君子,庶几说怿。本韵。○兴而比也。下同。有頍者弁,实维何期尔酒既旨,尔殽 
- 来历  觉社从戊午夏历十月十日为始,曾发行一种季刊,名为“觉书”;至己未夏历十月十日,已发行了五期。但读者终嫌下气不接上气,来函请改为旬刊、月刊的纷纷不已。嗣北京有几位研究佛学的,欲随顺那时代的人心思潮,发行两种佛 
- ──二十二年八月在庐山大林莲社讲──  一 证境与说法  二 境法与行法  三 法界缘起  四 信行思修大林莲社今日开欢迎戴季陶先生演讲会,我本是来参加欢迎的;乃各位乘此时机,要我说法。在佛法上之所谓法,本是 
-  隋 慧思撰随自意三昧目次行威仪品第一  住威仪品第二  坐威仪品第三  眠威仪品第四  食威仪中具足一切诸上味品第五  语威仪品第六随自意三昧目次(终)   随自意三昧行威仪品第一  南岳大师 撰凡是一 
- 明季海盗有周崔(鹤)芝者,福清人也。少读书不成,去而为盗于海。其人饶机智,尝往来日本,以善射名,与日本之萨摩岛主结为父子。 
- 八卷,首一卷,清曹九锡辑,子曹璿演。此书为卜筮而作。卷首谢三宾序云:“卜筮者,隐君子之所托也。昔严君平卖卜成都市,与人子言依于孝,与人弟言依于顺,与人臣言依于忠,君子以为得作者之意,不啻登太皞氏之堂而耳提面命焉。”故题名 
- 近代白话章回小说。16回。我佛山人(吴趼人)著。初载光绪三十三年十月望日至三十四年十二月(1907年11月20日至1909年1月)《月月小说》(上海)第10号至24号。宣统二年(1910)群学社(上海)出版单行本。又见1984年3月广雅出 
- 元杂剧剧本。简名《博望烧屯》。撰人姓名不详。末本。剧写刘备、关羽、张飞三顾茅庐,请得诸葛亮出山。值曹操命夏侯惇领兵攻新野,刘备用诸葛亮为军师,指挥兵马,张飞不服。诸葛亮向众将授火烧博望坡之计,故意不用张飞。刘备 
- 全一卷。又作集诸佛大功德山经、庄严劫千佛名经。译者不详,仅知译于南朝梁代(502~557)。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于明藏中,本经与贤劫千佛名经及星宿劫千佛名经合并,以配合三世,赞叹三千佛。从本经之形式及思想观之,概以‘三世合 
- 凡二卷。唐永徽元年(650),道宣撰。又作释迦方志。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一册。全书分为封疆、统摄、中边、遗迹、游履、通局、时住、教相等八篇。叙述佛教传播之地域及时期、佛教传说之须弥山及四洲之相状,以及中印佛教交流之 
- 十卷,清净挺辑。读书难读佛书尤难不博通不旁览遂呶呶于是非得失之间盖鲜有合也俍亭和尚于学无不窥著书满家已卓卓自命矣虽然犹有虑今所称禅学者皆闇于绿字赤文者也经生之家守其师说又不习禅典奈何于是取三古以来百世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