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倒果觉之下化起因行之上求

──二十二年八月在庐山大林莲社讲──  一 证境与说法  二 境法与行法  三 法界缘起  四 信行思修

大林莲社今日开欢迎戴季陶先生演讲会,我本是来参加欢迎的;乃各位乘此时机,要我说法。在佛法上之所谓法,本是不用说,不可说的,因为宇宙万有以及众生本来面目现现成成的,都叫作法;就是各人的本身,也就是法。所以扬手舒目,法法现成,还有甚么可说的呢?

一 证境与说法佛所证得的,也不过将自己的智慧,观察明了此宇宙万有本来面目的清净真相,原是如此如此,而于此宇宙万有的本来面目,毕竟不增一毫,不减一毫。但是此法界真相,非到佛之圣智境界,不能正遍觉知;所谓唯佛与佛,乃能尽知。众生为无明妄想烦恼覆蔽,不自证得;虽不证得,而法界本来面目,还是清净无所损减,故曰:‘有佛无佛,性相常住’。不过、未经佛证得开示之先,此法界真实性相,不能显其功德妙用。如科学家发明地心吸力,而此地心吸力,并不是发明家所创造、所增益,而是固有现成的理性;不过未经发明家之发明,就不能运用到科学上显其效用。佛之证得法界真实性相,亦复如是;必须仗佛证知,乃得其用。所以佛学,可以说是慧学,因为是要凭各个心中开发光明、智慧,以体验观察法界真实性相故。佛将自己所觉悟证到的,以自觉觉他,以先觉觉后觉,乃因之而有教法。但此教法,只是方便施设。如过渡者,虽藉舟航,既到彼岸,还应舍舟。故经云:‘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如此说来,说法亦如地心吸力者用语言文字示人以地心功用;又如舟航之渡人到达彼岸,对于未知未到者,仍为过程中必不可少者也。

二 境法与行法佛所说的法,约分为二:一、是境法,二、是行法。  所谓境:即佛智所证清净本然之圣境。凡夫为无明烦恼所蔽,不见宇宙万有真相,正如醉酒者、寐梦者,迷执昏乱。故佛宣说境法,使众生亦能依稀仿佛,知有佛境可证。譬如未到庐山者,示之以照相绘图,使未到者亦得知其大概。

所谓行:即佛所说六度万行,戒、定、慧等修行方法,可为知有圣境之凡夫,作舟航之济度。谁是方便设施,亦系示人以必由之途径也。譬如示人以到庐山之途径,何处乘船,何处搭车,何处坐轿,令未来此者,亦可依之而行,以直达庐山。佛之教人,亦复如是;将自己亲证圣境之方法,广为详说,使闻者如法行持,得证圣境。佛以方便善巧,宣说境与行的真相和妙用,是谓教法──即三藏十二部经典是也。现在能说之法,即是依佛之教法而说之。若谈说法,刚才戴先生所说的已甚完美;如说:今日能在此清凉道场说一席话,都是受惠于诸佛、圣贤、父母、天地、国家、社会、乃至一切众生的种种因缘而来;这就是佛法中的一摄一切之意。又如说:我们要推此清凉,使人人均得享受;即是要人人起大悲心,发广大行愿,使未得安乐者同得安乐;以身心供养法界众生,普利一切,普度一切;这就是佛法中一入一切之意。这一摄一切、一入一切的意义,即华严法界缘起之理。

三 法界缘起所谓缘:即众多关系互相融摄之谓。凡宇宙间一草、一木、一花、一叶,小而至于一毛头许,大而至于地球、日轮,皆是由众多的缘凑成的;既成此一草、一木、一花、一叶、乃至一毛头许体相,他的效用,都是影响到全法界而能互摄互融的。知此、即可见到遍法界的一切事物,皆是诸缘所生而无自性,是即一摄一切、一入一切的法界缘起之真实义谛。

人类在此法界缘起中,亦是依仗众多之缘而成,特身心较为完密而已。宣说佛法,就是要各人依此法界缘起之理,推而至于家庭建立,社会建立,国家建立,乃至日光所照,霜露所坠,空气所通,皆互有关系恩德。唯见其互有恩德关系,自能相生而不相害,并行而不相悖,岂有损人利己以逆其性的呢?如此合理生活,自然唯以公众利益为前提,这岂不是人人行菩萨行,个个具菩萨道吗?譬如以清净眼观晴明空,圆满大觉,显然吐露;此华严法界缘起之理,亦即为宇宙人生观之最完美者。由此可知佛法并没有神秘、奇怪,确是极为平实。

四 信闻思修佛法大旨虽是如此,而实际行持,却甚困难。那末、最初实行的基础,就要在一个信字;如果信心充足,便得相应。若要坚固此信的功德,大约须经三种步骤:一、闻所成慧,慧、即是了解的意思。因闻经典及读诵研究,久之推究观察,通彻明了,使信心成为解信,则较为有力。  二、思所成慧,此思字、非平常所说之思想,乃心之意志活动力,亦即一切行为之动机。因于闻法了解中,既得解信,从此可以实行。故此思慧,与王阳明所说知行合一之知字相同;乃是依佛制、戒律、心体力行。如儒家所谓‘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以及‘克己复礼’,乃至‘止恶修善’等说,皆与持戒之理吻合。由此发慧,亦名戒相应慧。  三、修所成慧,修、即修改、修正、修炼之意,其重要在于修禅定──将心力集中统一。因思所成之慧,尚未将万善心力集中统一,不能发生广大功用。譬如一大国家,土地虽广,人民虽众,生产虽富,但因国力不能集中统一,反不敌一小国之集中统一者为强有力也。又如电力:必要有蓄电池、电线、电泡等,以集中其电力,乃能发光;否则、散漫无用。故今所说修所成慧,重在于定,亦即定相应慧。依此定慧均等,作普遍之观察,乃可引生如实普照之慧日,而成无上大觉。  虽说三种步骤,其主要点皆一贯于慧,而又须定、戒、相资,乃得成就。因为无定之散慧力劣,而无戒亦不成正定;又无闻所成之信解,亦不能持戒及明其所以。故必从闻而思,从思而修,渐次而入,乃可成办。或有迳从修定以为得学佛之捷径者,往往入于魔邪!因为从无始以来一切妄想习气,尚未从闻思上,逐渐将它扫除修正,而骤修定以集中心力,强使止息,譬如一间屋中,内藏种种危险污秽之物,而不将它打扫干净,徒将门封闭以为得计,一旦内面的东西扰乱起来,那是可以将屋及人都被害的。故发心学佛,必先多从善知识闻法,读诵经典以为基础;然后信解持戒,将一切习气烦恼逐渐改善除脱,自能坦坦荡荡心地安宁。再由戒生定,由定发慧,才可任运流入萨婆若海。(源辉、黄暄初记)(见海刊十四卷九期)

 

  


猜你喜欢
  序·佚名
  卷八·佚名
  耶诞节正名·太虚
  卷第十八·祖琇
  佛说象头精舍经·佚名
  目录·佚名
  卷第七十七·佚名
  摄大乘论释 第十卷·无性
  陈司理请疏·佚名
  阿毗达磨识身足论 第十二卷·佚名
  三峰藏和尚语录后序·三峰法藏
  刘遗民书问附·僧肇
  庚辰重九缙云登高集序·太虚
  文殊师利问菩萨署经·佚名
  法华经义疏序·法云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二百六十·列传第一百四十八·张廷玉

        杨鹤 陈奇瑜 熊文灿 练国事 丁启睿 郑崇俭 邵捷春 余应桂 高斗枢张任学   杨鹤,字修龄,武陵人。万历三十二年进士。授雒南知县,调长安。   四十年擢御史,上疏请东宫讲学。且言:“顷者,爱女被躏于宫奴,馆

  • 卷十五·金履祥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前编卷十五 庚寅周灵王元年正月葬简王 林氏曰五月而葬速也 郑师伐宋郑成公卒子髠顽嗣【是为僖公】晋师宋师卫甯殖侵郑晋荀罃宋华元鲁仲孙蔑卫孙林父曹人邾人会于

  • 卷之六百七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下·韩泰华

    宋之问父令文富文辞且工画有力绝人世称三绝自写其诗并画以献元宗大书署其尾曰郑虔三绝肃宗谓李揆曰卿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信朝廷羽仪乎故时称三绝又谢瞻作喜霁诗灵运写之琨咏之王宏在坐以为三绝吕宪墓表弘始四年十

  • 第四十册 天聪五年八月至九月·佚名

    第四十册 天聪五年八月至九月十三日,阿济格台吉、墨尔根戴青遣派伟齐,招降大凌河城东隅河岸之台。内有男丁三十五人、妇孺三十三口、牛十八、驴十七,即付丁副将养之。我汉军炮攻城东面之台、台俱毁,台上六人中炮死,其馀明

  • 二五八 军机大臣奏将《小学义疏》一部交馆其余九部缴进片·佚名

    二五八 军机大臣奏将《小学义疏》一部交馆其余九部缴进片乾隆四十年四月二十月蒙发下尹嘉铨所进《小学义疏》十函,奉旨:交四库全书处。钦此。臣等检查,每函系一部。拟将一部交馆,其余九部应行缴进,以备陈设之用。谨奏。(军

  • 绎史卷十一·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禹平水土大戴礼记颛顼产鲧鲧产文命是为禹 鲧娶于有莘氏有莘氏之子谓之女志氏产文命【世本鲧娶有莘氏女谓之女志是生髙密】史记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禹

  • 列传卷第二十一 高丽史一百八·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闵宗儒[*(闵) *(闵)思平*(闵) *(闵)霁]。○闵宗儒平章事令谟玄孙也。 年甫十一选为王子始阳府学友十九调淸道监务。 郡多大姓号难治宗儒不

  • 卷十五·黄佐

    钦定四库全书翰林记卷十五      明 黄佐 撰齎诏用宝国初置承勑监洪武九年以编修吴昇为承勑监令周孟东为监丞使以齎奉制敕为职寻罢之其後凡朝廷大礼颁诏天下本院官先撰诏文请旨裁定付中书舍人书写尚宝司用宝毕

  • 卷二十七杂律·窦仪

    【十二门】律条二十八并疏令式敕条八起请条二市众中故相惊动不修堤防盗决堤防官船私载物行船茹船不如法失火仓库内不得然火非时烧田野故烧公私舍宅蚕簇五榖财物积聚见火不告不救水火有所损败弃毁大祀神御物及丘坛弃毁

  • ●作邑自箴卷第二·李元弼

    处事一 ○处事 圣节道场多不精专甚非臣子钦奉之道当责行首预先保明合用僧徒前期三日戒洁候道场毕方得出院若犯荤酒及六时行道看转之类稍涉懈怠许人陈告仍不辍躬亲点检出牓寺门戒群小喧杂 传舍亭馆湏当严洁桥梁道路尤

  • 提要·真德秀

    【臣】等谨案大学衍义四十三巻宋真徳秀掇徳秀有四书集编已着録是书因大学之义而推衍之首曰帝王为治之序帝王为学之本次以四大纲曰格物曰致知曰正心曰诚意曰修身曰齐家各系以目格物致知之目四曰明道术辨人材审治体察民

  • 春秋大全卷三十一·胡广

    明 胡广等 撰昭公下【癸景王十酉七年】十有四年【晋昭四齐景二十卫灵七蔡平二郑定二曹武二十七卒陈惠二杞平八宋元四秦哀九楚平王居元年吴夷末十六】春意如至自晋【左传尊晋罪已也尊晋罪己礼也谷梁传大夫执则致致则

  • 卷二十八·程公说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分记卷二十八    宋 程公説 撰书十疆理书第四卫地緫说成王既黜殷命杀武庚复伐三监以殷余民封康叔于卫居河淇间封轸土略自武父以南及圃田之北竟取扵有阎之土以共王职取扵相土之东都以会王搜其后

  • 地府十王拔度仪·佚名

    地府十王拔度仪,撰人不详。约出于宋元时。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威仪类。本篇所载为超度亡灵仪法。行道者首先焚香供养大罗天三清三宝天尊,其次焚香供养地府十王,赞颂启告,祈求众神垂降大慈悲力,救度亡灵。所谓地府十

  • 内府秘传经验女科·龚廷贤

    《内府秘传经验女科》由江西省历史上十大名医之一龚廷贤著。《内府秘传经验女科》龚廷贤,一作应贤,字子才,号云林,江西省历史上十大名医之一。 本述内容主要阐述调经和提高受孕几率经验方等等内容。

  • 金针秘传·方慎庵

    近代方慎庵著。方氏有感于中医针法“尤式微”不彰,遂发奋钻研针灸学术,“将平时所得于师门与出于心悟者,著成此书”。全书不分卷,论述了针灸源流,骨度尺寸,经脉孔穴,经穴主治,临床常用手法等。方氏上溯《内经》、《难经》等有

  • 无垢优婆夷问经·佚名

    一卷,后魏般若流支译。有无垢优婆夷,贤优婆夷等,问佛拂佛塔地,乃至四梵行三归戒之功德差别。佛决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