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大清会典卷二

内阁

大学士满汉各二人均由

特简赞理机务表率百寮补授後请

旨兼殿阁及六部尚书衔

钦定殿阁名

保和殿

文华殿

武英殿

体仁阁

文渊阁

东阁○尚书协办阁务满汉各一人○学士兼礼部侍郎衔满六人汉四人掌敷奏本章传宣

纶綍○侍读学士满四人蒙古二人汉二人掌收发本章总稽繙译○侍读满十人蒙古汉军汉人各二人掌勘对本章检校签票○典籍满洲汉军汉人各二人掌收贮图籍出纳文移○中书满七十人蒙古十有六人汉军八人汉三十人贴写中书满四十人蒙古六人掌撰拟纪载繙译缮书之事○中书科中书舍人满二人汉四人笔帖式十人掌书

朝廷德音下逮宣示百官曰

制布告天下曰

诏昭垂训行曰

诰申明职守曰

勅中外封章上达庆贺

皇帝

皇太后曰表

皇后曰笺陈事曰疏内阁检校出纳惟允

皇帝登极诸王贝勒文武各官贺表内阁撰拟其余庆贺表笺翰林院撰拟均由大学士奏定颁中外遵行○各部院及直省题疏到内阁【旧制公事用题本私事用奏本乾隆十三年定并改题本】大学士票拟进

呈得

旨转下六科钞发各部院施行以副本录

旨送

皇史宬存贮如原疏折出未定处分竢

御门聼政时满学士一人敷奏折本大学士面奉谕旨如前施行

凡恭上

皇太后

尊号

徽号

奏书

册宝

册立

皇后

皇太子

册宝由大学士恭阅所司撰拟文篆进

钦定

勅下礼部奉行○尊封

皇贵太妃

皇太妃

册封

皇贵妃

贵妃

嫔各

册宝皆大学士恭阅所司撰拟文篆进

钦定

勅下礼部施行

皇太子

皇子

皇孙名大学士承

旨选拟奏请

钦定诸王公主封号亦如之

凡封诸王公主福晋以下

册宝

诰命由大学士奏定封外藩王以下及公侯伯以下诰命亦如之其子孙袭封即於原奉

诰勅内开注人名年月加用

御宝给还○中外文武各官遇

覃恩封赠五品以上者

诰命六品以下者

勅命宗室自镇国公以下用为大臣侍卫者封赠与文武官同○外任官督抚学政盐政织造提督总兵等官撰给坐名

勅书布政使按察使道员运使及副将参游等官止

给传

覃恩肆赦大学士承

旨拟

恩诏应行事款恭请

钦定

凡请用

御宝先期知会内务府转行宫殿监至期学士率典

籍官赴

乾清门验用如遇

行幸驻驆以内务府总管一人监视之

交泰殿贮

御宝二十有五

大清受命之宝以章皇序【白玉方四寸四分厚一寸盘龙纽高二寸】皇帝奉天之宝以章奉若【碧玉方四寸四分厚一寸一分盘龙纽高三寸五分】大清嗣天子宝以章继绳【金方二寸四分厚八分交龙纽高一寸七分】皇帝之宝以布诏赦【青玉方三寸九分厚一寸交龙纽高二寸一分】

皇帝之宝以肃法驾【栴檀香木方四寸八分厚一寸八分盘龙纽高三寸五分】天子之宝以祀百神【白玉方二寸四分厚八分交龙纽高一寸三分】

皇帝尊亲之宝以荐徽号【白玉方二寸一分厚七分盘龙纽高一寸三分】皇帝亲亲之宝以展宗盟【白玉方二寸二分厚一寸二分交龙纽高一寸二分】皇帝行宝以颁锡赉【碧玉方四寸八分厚一寸九分蹲龙纽高二寸五分】皇帝信宝以徵戎伍【白玉方三寸三分厚六分交龙纽高一寸六分】

天子行宝以册外蛮【碧玉方四寸八分厚一寸九分蹲龙纽高二寸三分】天子信宝以命殊方【青玉方三寸八分厚一寸三分交龙纽高一寸七分】敬天勤民之宝以饬觐吏【白玉方三寸一分厚一寸五分交龙纽高一寸七分】制诰之宝以谕臣僚【青玉方四寸厚二寸交龙纽高二寸七分】

勅命之宝以钤诰勅【碧玉方三寸五分厚一寸三分交龙纽高一寸八分】垂训之宝以扬国宪【碧玉方四寸厚一寸五分交龙纽高二寸】

命德之宝以奬忠良【青玉方四寸厚一寸四分交龙纽高二寸一分】

钦文之玺以重文教【墨玉方三寸六分厚一寸五分交龙纽高一寸六分】表章经史之宝以崇古训【碧玉方四寸七分厚二寸一分交龙纽高二寸二分】廵狩天下之宝以从省方【青玉方四寸七分厚二寸交龙纽高二寸五分】讨罪安民之宝以张征伐【青玉方四寸八分厚二寸交龙纽高二寸五分】制驭六师之宝以整戎行【墨玉方五寸三分厚一寸四分交龙纽高二寸二分】勅正万邦之宝以诰外国【青玉方三寸八分厚一寸五分盘龙纽高二寸三分】勅正万民之宝以诰四方【青玉方四寸一分厚一寸五分交龙纽高二寸】广运之宝以谨封识【墨玉方六寸厚二寸一分交龙纽高二寸】

盛京尊藏

御宝十

大清受命之宝【碧玉方四寸八分厚一寸九分蹲龙纽高二寸四分】

皇帝之宝【青玉方四寸八分厚一寸九分交龙纽高二寸七分】

皇帝之宝【碧玉方五寸厚一寸八分盘龙纽高三寸】

皇帝之宝【栴檀香木方三寸八分厚六分素纽高五分】

奉天之宝【金方三寸七分厚九分交龙纽高二寸】

天子之宝【金方三寸七分厚九分交龙纽高二寸】

奉天法祖亲贤爱民【碧玉方四寸九分厚一十五分交龙纽高二寸】

丹符出验四方【青玉方四寸七分厚二寸交龙纽高二寸二分】

勅命之宝【青玉方三寸七分厚一寸八分交龙纽高二寸五分】

广运之宝【金方二寸四分厚八分交龙纽高一寸五分】

凡纂修

实录

圣训会典诸书皆由内阁题请监修总裁等官书成於皇史宬及内阁各尊藏一部并送一部至

盛京尊藏○内阁尊藏

列圣实录以次进

皇帝恭阅周而复始日以为常

起居注记载每岁终送内阁大学士学士监视加封入库收藏

凡每月钦奉

谕旨於次月彚録进

呈各部院奉

旨特交之事覆奏後具册送内阁其有未结者声明

缘由送核月终则会计具奏

陵寝神牌由工部送内阁中书敬书清文翰林官敬书

汉文

命大学士行礼

尊諡

册諡大学士承

旨恭拟奏请

钦定

勅下礼部奉行

册文宝篆由翰林院撰拟大学士恭阅进

呈○诸王以下及文武大臣諡法均由大学士奏定诸王以一字为諡贝勒以下及大臣以二字为諡

陵山封号大学士承

旨恭拟封各山川神只亦如之

凡祭告祝文由翰林院撰拟大学士恭阅进

坛庙祝版由太常寺送内阁中书缮写大学士敬书御名○每岁春秋祀

先师孔子

命大学士一人行礼

御经筵日遣大学士一人祗告

传心殿

赐祭

赐葬由翰林院撰拟祭文碑文大学士阅定进呈

殿试天下贡士由读卷大学士等奏请

制策以卷进

皇帝亲定甲第下内阁中书书榜传胪武

殿试亦如之

凡庶吉士散馆由内阁请期

御试大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同引

见留馆者授编检职余以各部额外主事及知县用勅下吏部奉行

命将征讨大将军经略将军

勅书内阁撰拟大将军经略将军或给印或关防并

诹出师吉日皆奏请

钦定仍遣内阁官随行管理

凡勾决京外重囚刑部以秋朝审情实姓名册送内阁於冬日至前六十日次第奏请勾决

皇帝素服大学士学士及刑部堂官

起居注官咸常服祗候

召入满学士一人跪奏囚册汉大学士一人秉笔遵旨勾讫密封下所司施行

钦定大清会典卷二

猜你喜欢
  ●卷五·黎庶昌
  卷之九 南都甲乙纪(续)·计六奇
  卷第二百八·胡三省
  天顺日录·李贤
  法喜志卷一·夏树芳
  卷十二·李斗
  白门新柳补记·薛时雨
  义例·萧常
  卷四十八·高士奇
  ·彰属余匪复行勾结思逞摺·丁曰健
  完颜赛不传(附完颜按春传)·脱脱
  一三九、田骈考(附:彭蒙、王斶)·钱穆
  一三○、宋元王兒说考·钱穆
  世宗宪皇帝上谕旗务议覆卷四·允禄
  崇儒六·徐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唐诗三百首卷七七言乐府·蘅塘退士

    《古意呈补阙乔知之》沈佺期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白浪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注解】:1、卢家句:梁武帝萧衍《河中之水歌》:“河中之

  • 中州集巻四·元好问

    ○常山周先生昂一百首昂字德卿真定人父伯禄字天锡师事玄真先生褚承亮[承亮字茂先宣和六年擢第调易州户曹会皇子郎君破真定拘境内进士七十二人赴安国寺试策策目上皇不道少主失信举人希旨极口毁诋茂先离席揖主文刘侍中

  • 中州集巻二·元好问

    ○祝太常简一十二首简字廉夫单父人宋末登科国初倅某州仕至朝奉郎太常丞兼直史馆有呜呜集行于世其诗说有云予政和丁酉任洺州教官是时括苍鲍慎由钦止出所注杜诗说天王守太白守读如狩于河阳之狩高秋登寒山南望马邑州马邑

  • 卷二十一 建元已来王子侯者年表第九·司马迁

    制诏御史:“诸侯王或欲推私恩分子弟邑者,令各条上,朕且临定其号名。”太史公曰:盛哉,天子之德!一人有庆,天下赖之。(表略)

  • 卷九 開寶元年(戊辰,968)·李焘

      起太祖開寶元年正月盡是年十二月   春正月乙酉朔,(案原本作辛卯朔,誤。今改正。)御乾元殿受朝。   庚寅,詔呂餘慶歸朝,以兵部侍郎劉熙古為端明殿學士、權知成都府。   壬辰,左領軍衛上將軍、燕國公劉重進卒。重進

  • 卷之八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一三五一 谕内阁着江浙督抚等谆饬所属俟全书排架后许士子到阁抄阅·佚名

    一三五一 谕内阁着江浙督抚等谆饬所属俟全书排架后许士子到阁抄阅乾隆五十五年五月二十三日乾隆五十五年五月二十三日内阁奉上谕:四库全书荟萃古今载籍,至为美备。不特内府珍藏,藉资乙览,亦欲以流传广播,沾溉艺林。前因卷

  • 春秋左氏传事类始末·章冲

    宋 章冲 撰宣公二年晋于是有公族晋丽姬之乱诅无畜羣公子自是晋无公族成公即位乃宦卿之适而为乏田以为公族【宦仕也为置田邑以为公族大夫】又宦其余子亦为余子【余子适子之母弟亦治余子之政】其庶子为公行【户郎反庶

  • 卷二十四上·班固

    钦定四库全书 前汉书卷二十四上 汉  兰  台  令  史班 固撰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邪县开国子颜师古注 食货志第四 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货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师古曰殖生也嘉善也】货谓布帛可衣【师古曰

  • 完颜素兰传·脱脱

    完颜素兰一名叫翼,字伯扬,至宁元年(1213)以策论而考中进士。贞..初年,累迁任应奉翰林文字,代理监察御史。二年(1214),金宣宗迁往汴京,先留皇太子镇守燕都,后来又要召回太子,完颜素兰认为不应当。平章高琪说“:皇帝住在这里,太子

  • 弇山堂别集巻八十六·王世贞

    (明)王世贞 撰○诏令杂考二与魏国公书呉王令旨见为征讨庐州城池事除令安庆翼元帅朱文辉总率毕家等寨军马收取舒城及调监军周彧节制同知程德权与同曹平章监点军马取由便道驻札伺候总兵官到日攻取城池外今委中书省左相国

  • 卷十九 十九之四·孔颖达

    《小毖》,嗣王求助也。毖,慎也。天下之事,当慎其校小时而不慎,后为祸大,故成王求忠臣早辅助已为政,以救患难。○毖音秘。难,乃旦反。祸难之难皆同。[疏]“《小毖》八句”。○正义曰:《小毖》诗者,嗣王求助之乐歌也。谓周公归政

  • 春秋属辞比事记卷四·毛奇龄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从王伐】桓五年秋蔡人卫人陈人从王伐郑此桓王恶郑庄以诸侯之师伐之而大国无至者即小国以大夫行而君不亲军故经以从王发例盖深痛春秋之无王也是役王师败绩而不书讳之也文也【帅师伐】庄二年夏公子

  • 卷二·佚名

    △不空见本事品之馀复次不空见。彼精进王。以慈爱怜愍多好行檀。常为大会无碍施主。天下所有沙门婆罗门贫穷疾玻诸乞求者随须给与无有休厌。复次不空见。彼精进王。凡所统领八万四千城邑聚落。皆是净业胜因所感七宝合

  •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十一·佚名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 诏译如来不思议品第四之五复次舍利子。云何名为如来种种信解智力。谓佛如来于诸众生诸补特伽罗。所有信解种种差别。如来一一如实了知。若诸众生本住贪爱。于嗔

  • 卷二十六·佚名

    释初品中十八不共法十八不共法:一者、诸佛身无失,二者、口无失,三者、念无失,四者、无异想,五者、无不定心,六者、无不知已舍,七者、欲无减,八者、精进无减,九者、念无减,十者、慧无减,十一者、解脱无减,十二者、解脱知见无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六十三·澄观

    疏。总收七觉下。第三会通相摄。即瑜伽意。于中有二。先正相摄。念通定慧者。遍行定慧故。四念是慧须得念故。神足是定。心定须念方守境故。后虽是前三下。通妨。谓有问言。既是前三。此何重说。增故名觉疏。依位所明

  • 瓯北诗话·赵翼

    诗论。清人赵翼(1727—1814)撰。十二卷。翼有《瓯北诗钞》已著录。此编前十卷评论李白、杜甫、韩愈、白居易、苏轼、陆游、元好问及明代高启、清代吴伟业、查慎行十家。并有《陆放翁年谱》一卷。后二卷论韦应物、黄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