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潮音月刊出现世间的宣言
来历 觉社从戊午夏历十月十日为始,曾发行一种季刊,名为“觉书”;至己未夏历十月十日,已发行了五期。但读者终嫌下气不接上气,来函请改为旬刊、月刊的纷纷不已。嗣北京有几位研究佛学的,欲随顺那时代的人心思潮,发行两种佛学的月刊、旬刊,亦未见事实。觉社的季刊,遂决定改做月刊,定名曰“海潮音”,这便是海潮音月刊出现世间的来历了。
名义 或问“海潮音”一名是何涵义?有一个社友简单的答他道:海潮音非他,就是人海思潮中的觉音。若依这句话分析起来,便可知道那“海”是宇宙间人类公共的;那“潮”是人海中一个一个时代所产生的,更有些属于现今这个时代的意思;那“音”是人海思潮中能觉悟的,更有些属于佛法、属于觉社的意思。因此、便用两句话定下一个宗旨:
发扬大乘佛法真义, 应导现代人心正思。
宗旨 人心超时代而本存。时代附人心而变著,谓之现代人心;虽未尝无空间普遍性,然绝不有时间的常住性,换言之,即现在周遍人世的新思潮是也。思潮的起灭相续,刹那不停。客观的境,遍显于过未,故将谓之新而所新者已旧。主观的心,恒转于现在,故将谓之旧而能旧者方新。今世俗所谓新思潮者,要亦所新之已旧,而非能旧之方新也。然此本是随俗所起的言说,则亦姑以世俗所谓新思潮者,名之曰现代人心耳。‘至现代人心’的内容为何,今不详论,第以新思潮之生起,动不由自,唯是随环境牵动而动──由境界风而动──因不得不动而动──由无明风而动──跟著了环境牵动的趋势、不得不动的趋势,推来推去,旋进旋退,或升或坠,忽上忽落,山崖石峡,土岸沙滩,不是冲倒了挟之俱逝,便是激分了让之前奔。既没有自觉自主的力,也没有善的标准与真的轨持,不过是糊涂杂乱、混沌龌龊的一代人心的表现罢了。故必须寻出个善的标准与真的轨持,发生出自觉自主的力量来,乃能顺引著这现代的人心,使不平者平,不安者安,而咸得其思想之正。然世之纷纷讲论研究各种学说者,皆欲应导那现代人心,得一善的标准与真的轨持,使成为正确的思想力、创造力者也。我们亦窃欲加其上而顺应之,处其中而适应之,超其前而导引之,从其旁而导救之,为此研究讲论那大乘佛法。能生世间出世间善因果的,谓之大乘佛法。能生出世间善因果的,即是声闻、独觉、菩萨、佛陀的善法。能生世间善因果的,即是人天的善法。故一言大乘佛法,不但已将出世间的三乘法包括俱尽,即世间凡有一丝一亳能创造善因、获得善果的方法,亦皆融摄靡遗了。但大乘佛法的本身,究竟是何呢?马鸣曰:“大乘总说有二:一者法,二者义,所言法者,谓众生心”。故大乘佛法的本身,即众生心是。就宇宙万法泛言之,曰众生心,即是能具能造那迷悟、真妄、染净、圣凡十种情世间、器世间的。就我们人类切言之,亦可曰人生心,即是能具能造人生世界种种事物的。虽知道这个众生心或人生心就是大乘佛法的本身,傥若不能确确切切知道这本身的真实义,是依旧不能算做大乘佛法的。何故呢?因为不确切知道他的真实义,便是迷惑故,迷惑则颠倒虚妄故,则杂乱染污故,则造恶因受苦果故,便不是专能生世间、出世间善因果的大乘佛法了。所以必显出了他的真义,乃能得到大乘佛法的妙用。但而他的真义又是何呢?第一要晓得他有一身不离的两义:一者、是本来无时间空间而不变不异的如如实理,这是没有体相可举、作用可得的。二者、是范围在时间空时而恒变恒异的自自幻事,这便是迷悟、真妄、染净、圣凡的十种情世间、器世间了。第二要晓得依著他的自自幻事能显示的三义:一者、即依幻事而显实理,所谓大乘自体,自即自自幻事,体即如如实理。离自自幻事则无处能显如如实理,譬如依人生世界说有人生世界的本体,若离人生世界则亦无人生世界的本体可说。二者、由显实理而证性智,所谓大乘自体相,自即人人自心,体相即是契证如如实理的真净觉心。人人自心必须有了这契证如如实理的真净觉心,乃能专发生世出世的善因果,不复发生迷惑、倒妄、杂染的恶因果,故大乘佛法最重要的真义,便是这大乘自体相了。三者、由证性智而成妙事,所谓大乘自体相用,即是能创造世出世种种善因的德业,享受世出世种种善果的幸福了。发扬的发,有发明、发生的两义:即如这大乘佛法的真义,原是人人自心中所本有的,今不过将他揭发说明,并不曾生出了那一样来。又如这些诠大乘佛法真义的言论,也是佛教的大藏经中原来有的,今不过将他开发阐明,并不曾生出了那一样来,故谓之发明。然而、吾人因为揭发说明了他,便发生了一个觉悟大乘佛法真义的人生心。因为开发阐明了诠他的经教,便发生了一个发扬大乘佛法真义的海潮音,故又谓之发生。发扬的扬,也有称扬、宣扬的两义:将这大乘佛法的真义,称举到人海思潮的最高性上去,为现代人心作正思惟的标准,故谓之称扬。将这大乘佛法的真义,宣布到人海思潮的最大性上去,为现代人心作正思惟的轨持,故又谓之宣扬。
门类 称扬宣扬的工具,不用说便是那文字言语了。于此却分了四种门类: 一、建言:是建立主义的。 二、平议:是批评客义的。 三、商论:是主客公开的商榷讨论机关,凡反对佛法、怀疑佛法、批评佛法、研究佛法、信解佛法、修证佛法所发生的问答辩驳,皆得发表于此,供世界智者的考虑。 四、杂记:此如四缘中的增上缘,凡不入前三门的,皆收入此门。约言之,有笔记、小说、史志、译著、神教、哲学等类。如大乘用大能生世出世间善因果的量,凡世出世间的善法无不容纳之。 每季的第一月,更附出增刊一种。第一季增刊的是佛教年鉴,第二季增刊的是法海文澜,第三季增刊的是禅苑诗藻,第四季增刊的是觉社星讯。至佛教原来是经书与图像并重的,但海潮音月刊上图像是有无不定的,故不能列为一门。此外、除登载些广告,便无他项了。
希望 有一句话要先声明的,即庚申年十二期的海潮音月刊是决定出了,是百事齐备只等陆续印刷发行了。傥无出人意外的变故发生,是绝对不会中止的。阅者请一册一册接续著看过去,看了请照著自己或反对、或怀疑、或批评、或研究、或信解、或修证的种种意思,用言论发表了出来赐教,海潮音月刊便感谢不尽了!(见海刊一卷一期)
猜你喜欢 大乘宝要义论 第一卷·佚名 阿毗昙心论经卷第五·佚名 卷第四·行策 贺陈辞修总长就职电·太虚 增集续传灯录卷第四·南石文琇 覆英国三真社书·太虚 卷八十一·佚名 佛说十善业道经·佚名 佛说瞿昙弥记果经·佚名 卷第二十三·佚名 卷二十二·赞宁 法界次第初门卷上之下·智顗 佛说观佛三昧海经卷第七·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四十三·澄观 卷第一百一十三·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