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南村辍耕录

一名《辍耕录》。笔记。元末明初陶宗仪(?—1396)撰。三十卷。宗仪有《南村诗集》已著录。作者曾隐居松江,劳作之暇,顺手笔记杂事贮破盎中,积累十年,发录成编,以“辍耕”为名。共五百八十五条,二十余万字。所载极为丰富,于天文历算、地理气象、典章文物、掌故琐闻、宗教迷信、民间风俗,以及小说戏剧、诗词书画等,皆有记载,是一部汇辑历史琐闻的笔记,文献价值很高。材料多源于《国朝文类》、《癸辛杂识》等当代和前代人著作,亦有得于闻见者,均为较原始的元史资料。其于元代宗室、民族、典章制度和元末农民起义,叙述尤详,如“大元宗室世系”、“氏族”、“置台宪”、“官制资品”、“宫阙制度”、“纪隆平”等条。其述宋宫建置及元代纺织技术的传播,亦较详,均可补史缺。对元戏剧之院本、杂剧、曲名、歌调考订颇精,又言及园林、制墨、裱画、印篆、斵琴、髹漆、发烛等民间工艺,于了解当时文化发展与民生情状颇资参考。间有佳作,文学上多可采;诸多佚书内容亦赖以保存。 惟其编现芜杂,颇失条理,明初诸大家如宋景濂、高季迪、杨维桢、王逢原等人文集可补其未备。有明万历刻本,现藏美国国会图书馆,为善本;通行本有《津逮秘书》、《丛书集成初编》、《四部丛刊三编》等本;一九五九年,中华书局出版《元明史料笔记丛刊》排印本,北京汉学研究所编有《辍耕录通检》。

《南村辍耕录》全部章节目录

(1)●叙
(2)●卷一
(3)●卷二
(4)●卷三
(5)●卷四
(6)●卷五
(7)●卷六
(8)●卷七
(9)●卷八
(10)●卷九
(11)●卷十
(12)●卷十一
(13)●卷十二
(14)●卷十三
(15)●卷十四
(16)●卷十五
(17)●卷十六
(18)●卷十七
(19)●卷十八
(20)●卷十九
(21)●卷二十
(22)●卷二十一
(23)●卷二十二
(24)●卷二十三
(25)●卷二十四
(26)●卷二十五
(27)●卷二十六
(28)●卷二十七
(29)●卷二十八
(30)●卷二十九
(31)●卷三十

猜你喜欢
  贞观政要·吴兢
  高士传·皇甫谧
  资治通鉴音注·胡三省
  元史纪事本末·陈邦瞻
  明神宗宝训·叶向高
  北征后录·金幼孜
  皇明纪略·皇甫录
  蜀碧·彭遵泗
  壬午功臣爵赏录·都穆
  崇陵传信录·恽毓鼎
  研堂见闻杂记·王家祯
  春明梦录·何刚德
  通志·郑樵
  南诏图传文字卷·佚名
  日本文德天皇实录·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三百六十一·彭定求

        卷361_1 【和思黯忆南庄见示】刘禹锡   丞相新家伊水头,智囊心匠日增修。化成池沼无痕迹,   奔走清波不自由。台上看山徐举酒,潭中见月慢回舟。   从来天下推尤物,合属人间第一流。   卷361_2 【酬思黯

  • 列传第二十·刘昫

    ○王珪 戴胄 兄子至德 岑文本 兄子长倩 倩子羲 格辅元附 杜正伦 王珪,字叔玠,太原祁人也。在魏为乌丸氏,曾祖神念,自魏奔梁,复姓王氏。祖僧辩,梁太尉、尚书令。父顗,北齐乐陵太守。珪幼孤,性雅澹,少嗜欲,志量沉深,能安于贫

  • 御制题帝王经世图谱【有序】·唐仲友

    帝王经世之道具在六经法戒所垂取则不逺顾篇籍殽陈披览非一时可竟唐仲友乃撮举诸经要防列为图谱旁采传注附以总説分门别类条理秩然读之而其辞易通玩之而其义易见允为政治圭臬若夫择之精语之详提要钩深用力不纷而见功甚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九十六·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卷之二百六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味腴室日记 光绪十六年庚寅·恽毓鼎

    庚寅正月初一日,壬寅阴雨。初二日,癸卯阴雨。饭后出门拜年。灯下无事,看《日知录》卷八、卷九。初三日,甲辰晴。两日唯以“百官铎图”及“状元筹”消遣。灯下看《日知录》卷十。初四日,乙巳晴。早半日

  • 太宗本纪·脱脱

    (上)太宗孝武惠文皇帝,名德光,字德谨,乳名尧骨。太祖第二个儿子,母亲是淳钦皇后萧氏。唐天复二年(902)生,出生时神光异常,与此同时猎人打到了白鹿、白鹰,人们都认为这是吉兆。待到成年,相貌端庄厚重、秉性宽厚仁慈,军国大事多

  • 恒心的重要性·孔子

    【原文】 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①。’善夫!” “不但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 【注释】 ①巫医:古代用禳祷之术替人治病的人。不像后来分为卜筮的巫和治病的医。②“不恒其德,或承之羞

  • 经济文衡前集卷十二·佚名

    宋 滕珙 撰道学类论儒释邪正之辩甲申六月二十二日答汪公尚书【应辰】此段专谓近世言道学之失大抵近世言道学者失于太髙读书讲义率常以径易超絶不歴阶梯为快而于其间曲折精微正好玩索处例皆忽略厌弃以为卑近琐屑不足

  • 卷十一·李光坡

    欽定四庫全書禮記述註卷十一安溪 李光坡 撰郊特牲第十一陸氏曰郊者祭天之名用一牛故曰特牲 坡謂此篇雖多記祭事中如旅幣庭燎覲禮之類亦博異聞不專於祭雖以類相從亦各自成一節非如禮器上下文意一貫則冠婚二段廣記及

  • 卷后·何楷

    钦定四库全书 诗经世本古义卷後 明 何楷 撰 属引 何子曰美哉周易之有序卦也越数千年卷帙粲然序卦之烈也予既论次诗世着之小引以为定本异时陵谷迁贸倘?厥传不其怊而爰仿序卦作属引一篇其辞曰 维予宅闽漳之浦厥有名

  • 目録·李光地

    钦定四库全书    子部一御纂性理精义目録     儒家类卷一太极图说 通书卷二西铭 正蒙卷三皇极经世卷四易学啓蒙卷五家礼卷六律吕新书卷七学类一小学 总论为学之方 立志 存养 省察卷八学类二致知 力行

  • 提要·真德秀

    【臣】等谨案政经一卷宋真徳秀撰采典籍中论政之言列于前而以行政之迹列于后题曰以别之末附当时近事六条谓之附録其后载徳秀帅长沙咨呈及知泉州军事时劝谕文帅长沙时劝民间置义仓文帅福州晓谕文诸篇葢后人所益如心经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二十二·澄观

    十行品第二十一(从第十九经半尽第二十一经)来意有二。一前序此正故。二前辨所依佛智。此辨能依之行故。二释名者。随缘顺理造修名行。数越尘沙寄圆辨十。仁王名为十止。就三学中定心增故。梵网名。为长养。长道根故。

  • 道书一贯真机易简录·傅金铨

    内丹学著作。清代傅金铨撰,十二卷。卷一有自序、发凡、总论,及三关、天心、玄牝、神室、大衍图五幅。卷二论法财侣地,卷三论鼎炉符火,卷四为明理习静,卷五为炼己筑基,卷六为知时采药,卷七为还丹温养,卷八为脱胎乳哺,

  • 于公案·佚名

    《于公案》又名《于公案奇闻》,清末小说,叙述清官于成龙出京西巡,途中断案破案、除奸拿贼事。一百四十五回。不题撰人。或前尚有一序,落款“时嘉庆庚申重阳选书”,文句不顺,似抄自前人《包公案·序》,今不取。嘉庆庚申,为公元

  • 诗经注译·佚名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

  • 佛说须赖经·佚名

    梵名Su^rata -paripr!ccha^ 。有二译:一为曹魏白延译。一为前凉支施伦译。皆一卷。又称须赖菩萨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二册。本经叙说古印度舍卫城中有一贫穷之人,名为须赖,品德优越,坚守戒律,修持十善。帝释天尝以暴力威逼,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