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十四

  ◎结交重义气国初,张公可与李公仲方、鲜于公伯机同仕于朝,既而张除浙省郎中,李除都事,鲜于除浙东宣经历,胥会于杭,吹甚。李卒于官,张移书鲜于曰:“仲方殁矣,家贫子幼。吾辈若不为之经纪,则孤寡何所依也。吾以一女许配其仲子矣。公以为何如?”鲜于闻讣,哀祭成礼,亦以一女许赘其长子,即从善也,后官至绍兴推官。仲子字复初,官至淮官总管。于此可见前辈结交重义气,不以贵贱贫富易其心,诚可敬也。张公官至中书左丞。

  ◎帝廷神兽国朝每宴诸王大臣,谓之大聚会。是日,尽出诸兽于万岁山。若虎豹熊象之属,一一列置讫,然后狮子至,身才短小,绝类人家所蓄金毛猱狗。诸兽见之,畏惧俯伏,不敢仰视。气之相压也如此。及各饲以鸡鸭野味之类,诸兽不免以爪按定。用舌去其毛羽,惟狮子则以掌擎而吹之,毛羽纷然脱落,有若洗者。此其所以异于诸兽也。古云狮子吼,盖不易于吼,一吼则百兽为之辟易也。

  ◎勾阑压至元壬寅夏,松江府前勾栏邻居顾百一者,一夕,梦摄入城隍庙中,同被摄者约四十余人,一皆责状画字。时有沉氏子,以搏银为业,亦梦与顾同,郁郁不乐,家人无以纡之。劝入勾栏观排戏,独顾以宵梦匪贞,不敢出门。有女官奴习呕唱,每闻勾栏鼓鸣,则入。是日,入未几,棚屋拉然有声。众惊散。既而无恙,复集焉。不移时,棚阽压。顾走入抱其女,不谓女已出矣,遂毙于颠木之下,死者凡四十二人,内有一僧人二道士。独歌儿天生秀全家不损一人。其死者皆碎首折肋,断筋溃髓。亦有被压而幸免者,见衣朱紫人指示其出。不得出者,亦曲为遮护云。

  ◎鹁鸽传书颜清甫、曲阜人,颜子四十八代孙。尝卧病,其幼子偶弹得一鹁鸽,归以供膳,于梢翎间得书一缄,书上题云:“家书付男郭禹开拆。”禹乃曲阜县尹郭仲贤也。盖其父自真定寄至者。时仲贤改授远平县尹去,鸽未及知,盘桓寻觅,遂遇害。清甫见之,责其子,便取木匣函鸽,候病稍愈,直抵仲贤官所,献书与鸽,且语其故。仲贤戚然曰:“畜此鸽已十七年矣。凡有家书,虽隔数靠里,亦能传致。诚异禽也。”命左右瘗之。以清甫长厚君子,留之累日,商及子弟出处,仲贤告言:“长子国祥颇习儒业。”及仲贤知霍州,召补州史,贡山东廉访奏差升书吏,后官至汉中廉访使。

  ◎待士鄙吝嘉兴林叔大(镛)掾江浙行省时,贪墨鄙吝,然颇交接名流,以沽美誉。其于达官显宦,则羔杀豕,品馔甚盛。若士夫君子,不过素汤饼而已。一日,延黄大痴作画,名士毕集,而此品复出。扪腹阔步,讥谑交作。叔大赧甚,不敢仰视。遂揖潘子素,求题其画。子素即书一绝句云:“阿翁作画如说法,信手拈来种种佳。好水好山涂抹盖,阿婆脸上不曾搽。”大痴笑谓曰:“好水好山,言达官显宦也;阿婆脸不搽,言素面也。”言未已,子素复加一句云:“诸佛菩萨摩诃萨。”俱不解其意,子素曰:“此谢语,即僧家忏悔也。”哄堂大笑而散。叔大数日羞出见客。人之鄙吝,一至于此,亦可怜已。

  ◎陈公子陈云峤(柏),泗州人,性豪宕结客。其祖平章,故宋制置,即龙麟洲题琵琶亭以讥之者。凡积金七屋,不数年,散尽。尝为侍仪舍人,馆阁诸老、朝省名公,莫不折辈行与交,咸称之曰公子。其妻,傈大保女也,恃富贵近戚,偶以一言骄之,遂终身不见。尝被命监铸祭器于杭。无锡倪元镇慕其名,来见之,张燕湖山间,罗设甚至,酒终为别,以一帖馈米百石,云峤命从者移置近所,举巨觥,引妓乐驱从者而前,悉分散之。顾倪曰:“吾在京时,即熟尔名。云南士之清者,它无与比。其所以章章者,盖以米沽之也。请从今日绝交。”且骂诸尝誉之者。时张伯雨在坐,不胜。其豪气类如此。尝雪中骑牛拜米南宫墓诗云:“少年不解事,买骏轻千金。何如小黄犊,踏雪空山深。小小双牧童,吹笛穿松林。醉拜南宫墓,地下有知音。”言世上无知音也。平日喜居钱唐,好古有余,而治才不足。又不乐小官,怒骂宰相,年逾六十,不得志而死。其毕命时。作偈云:“前身本是泗州僧。”

  ◎汉魏正闰霍治书云:紫阳杨焕然先生读“通鉴”,至论汉魏正闰,大不平之,遂修《汉书》,驳正其事。因作诗云:“风烟惨淡驻三巴,汉烬将燃蜀妇ヮ。欲起温公问书法,武侯入寇寇谁家。”后攻宋军回,始见《通鉴纲目》,其书乃寝。顺德刘道济先生尤不平之,修书名《三为》,亦见《纲目》,而不行。中统改元。陵川郝伯常先生使宋,被留仪真,执不得还。就买书作《续汉史》。既脱稿,会同僚苟正甫诸公饮,至数行,忽长叹曰:“某辛苦十余年,莫不被高头巾已做了也。”皆对云,不闻之。至元丁亥,予分台江西。购得萧常续汉书全部。因喟然曰:“惜乎郝君不及见此。”

  ◎刚卯刚卯者,按许慎《说文》:<亥殳>(音开)改,大刚卯,以逐鬼也。《玉篇》:开改,刚卯大印。以辟鬼也。《广韵》:<亥殳>改、大开坚也。《王莽传》服虔注曰:“刚卯、以正月卯日作。佩之,长三寸,广一寸四分。或用玉,或用金,或用桃,着佩之。”又注:“当中央从穿作孔,以彩丝茸其底。刻其上,文曰:“正月刚卯既央,灵殳四方。赤青白黄,四色是当。帝令祝融,以教夔龙。庶疫刚瘴,莫我敢当。又曰:‘疾日严卯,帝令夔化。顺尔国化,伏兹灵殳。既立既直,既觚既方。庶使刚瘅,莫我敢当。’凡六十六字。<亥殳>改者,佩印也。以正月卯日作,故谓刚卯,又谓之大坚,以辟邪也。金刀之利者,皆不得行。”服虔曰:“刚卯,以正月卯日作,佩之,长三寸,广一寸四分。或用金,或用桃。着革带佩之。今有玉在者,铭其一面曰:‘正月刚卯金刀,莽所铸之钱也。’”晋灼曰:“刚卯长一寸,广五分四方。当中央从穿作孔。以彩丝茸其底,如冠缨头蕤。刻其上面作两行书,文曰:‘正月刚卯既央。灵殳四方。’(云云同前)其一铭曰:‘疾日严卯。帝今夔化。顺尔故(一作固)伏,化兹灵殳。(云云同前)师古曰:“往往于土中得玉刚卯者,按大小及文,服说是也。莽以刘字上有卯,下有金,旁又有刀,故禁刚卯及金刀也。”博谋卿士,佥曰:“天人同应,昭然着明。其去刚卯,莫以为佩。除刀钱,勿有以为利。承顺天心,快百姓意。乃更作小钱,径六分,重一铢,文曰:‘小钱直一。与大泉五十者,为二品并行。”后汉《舆服志》:佩双印,长寸二分,方六分。乘舆、诸侯、及王公、列侯、以白玉。中二千石以下,至四百石,皆以黑犀。三百石以至私学弟子,皆以象牙。上合丝。乘舆以,贯白珠,赤蕤。诸侯王以下以<夸系>,赤丝蕤,<夸系>各如其印质。刻书曰:正月刚卯既决,(云云同前)慎尔周伏。化兹灵殳,(云云同前)凡六十六字。前书注云:“正月刚卯作。”霍治书清甫云:“尝于吴中得白玉刚严双印四枚,完具者二。刚卯铭词三十四字,严卯铭词三十二字。其二字笔画损缺,刚卯无‘既央’二字,余十字难辩。尝考《王莽传》、《舆服志》、《说文》、《卯刚铭》与《说文》及《王莽传》同,《舆服志》,‘央’为‘决’。严卯疾‘日’为‘曰’,疑志误。又‘顺尔故化伏’与《莽传》同,《说文》作‘顺尔国化伏’。《舆服志》作‘填尔周伏化’,未详孰是。”其服用制度,递相引据,亦不同。后见徐容斋参政藏刚睛,梁贡父尚书藏刚严二,并系古玉篆体。刚卯铭三十四字,字画亦损缺。制度铭词,与前双印大约不异。续收严卯二:一以玉为之,一若琴瑟。俗传葛仙翁炼丹头,又名药注子。其文曰:“制曰严卯,帝命莫忘。日资唯是,黑青白黄。既正既直,既觚既方。庶使罔谈,莫我敢当。”与前严卯铭词并差。鲜于伯机经历收一枚,高彦敬尚书收二枚,并真楷书。皆似近代制作。未见所出。偶得金陵学宫所刻黄山谷先生辩刚卯遗迹,其说与前相同。但云:<夸系>,丝绳也,音护。古文无此字,按五纽绳器也。昱,兔罟也。岂纫丝绳与兔罟相类,故同此音耶?又马永乡懒真子录云:“汉人以正月卯日作佩之,铭其一面曰刚卯。乃知今人立春或戴春胜,亦古制也。盖刚者、强也。卯者,刘也。正月佩之,尊国姓也,与陈汤所谓强汉者同义。”

  ◎倜傥好义顾仲庸、泰州人,以财雄一乡,倜傥好义,有古豪侠风。自奉甚薄,而礼贤养士无虚日,名公巨儒多馆其空,张蜕庵承旨,亦其人也。仲庸与保定张文友交。文友嵊县尹秩满,侨居江阴。一日,暴卒,时仲庸留京师。友人以讣告,戒勿泄,友询其故,曰:“文友贤而贫。在六品选人中,吾将与其子为地。”即走告当路者曰:“张文友未疾病矣,愿致仕。”因代入状中书,遂获以奉政大夫嘉定知州致仕。既领宣命。数月,又代文友之子告荫,寻注常州晋陵县尉,便其养母也。其家悉无所知。仲庸南归,遣人致赙奠,奉宜敕以授其子,闻者惊叹。仲庸行事类如此。

  ◎道士寿函会稽阳明洞天,在秦望山后,禹庙之西南。云即古禹穴,越之胜境也。诸峰环耸盘郁,空曲中有东岳行祠及老子宫。余尝宿留其间。一老道士者,朱颜鹤发。延至其室,室横一空棺,云已十余年矣,未能即弃浮世而入此匣也。其后兵攻越城,游骑四出。道士乃沐浴冠佩,绝粒饮,与众永诀,卧于其中。七日,不死,军至,发棺,挈之出,兵退,乃入城,一病而卒。向之棺不可得矣,岂非分定欤。

  ◎馄钝方乔公仲山、官吏部郎中,好古博雅,仍喜谐谑,所交皆名人才士。公家制馄钝得法,常苦宾朋需索。一日,于每客前先置一帖,且戒云:“食毕展卷。”既而取视,乃制造方法也。大笑而散,自后无复言矣。

  ◎精塑佛像刘元,字秉元,苏之宝坻人,官至昭文馆大学士、正奉大夫、秘书监卿。元尝为黄冠,师事青州杞道录。传其艺非一。而独长于塑。至元一年,世祖建大护国仁王寺,严设梵天佛像,特求奇工为之。有以元荐者,及被召。又从阿尼哥国公学西天梵相,神思妙合,遂为绝艺。凡两都名刹,有塑士范金,抟换为佛,一出元之手,天下无与比。所谓抟换者,漫帛土偶上而髹之,已而去其土,髹帛俨然像也。昔人尝为之,至元尤妙。抟丸又曰脱活,京师语如此。

  ◎缪孝子缪孝子伦,字叔彝,东平人,侍父宦游,寓居钱唐。至正十六年,淮兵寇城,执其父,将杀之。伦哀号乞免,弗听;倾家赀以赎,又弗听。乃自缚请代。于是杀伦而释其父。甚哉!贼之不仁也!

  ◎赵孝子赵孝子天爵,字伯廉,平阳解州夏县人。尝为吏,多平反,恼行孝弟,治家甚严,三子皆颀然玉立。母丧,庐墓三年。父继丧,又如之。惟蔬食菜羹,不饮酒食肉,不与妻妾见,有司以闻于朝,旌表其门闾,复其身。

  ◎王义士王义士天爵、字仁杰,亦夏县人。家饶于财,有善行,以粟贷人,不图重息。年丰,仅取十之二三。稍饥,但收其本。大凶,则皆已之。乡里不知字,咸称义士云。每值生身之这辰,寝苫一月,以报父母。

  ◎木冰朝廷于岁首、例遣使祭岳渎。至正乙巳,翰林应奉李国凤代祀嵩、恒、医无闾,抵汴,路闭,即城中望祭嵩岳,时闰月下旬也。二月十三日,游相国寺。池上群僧方观,从之仰视。日旁一月一星,月如初弦者。又十日,雨木冰,状如楼阁,人物冠带、鸟兽卉木,百态具备,殆非人工。高林大树,珠葆羽幢,弥望不绝。凡五日,始解。又十日,复冰。自汴至中滦皆然。不一岁,盗陷汴据之。

  ◎龙湫献灵亦集乃路在西北方,有山曰蹇占。山北多龙湫,土人欲有所事,则投之。吉安道土刘学仙尝至其地,见有烹羔桐酪祠焉,数皮而沉之。祝曰:“神为我鞣而治之。”为期而去。至期,复祠之,则得成革矣。若有曰鬼工然,不可测也。归,语于虞邵庵先生。先生初以为狺,及质诸其土人之在京师者,则始信。盖其人习以为常,不以为异耳。

  ◎王一山杭州属邑有一巨室,怙财挟势,虐害良善,邑官贪墨,莫敢谁何。众不可堪,走诉宪府。巨室逃匿,宪使怒,督责有司,示罪赏揭大逵且家至壁白:“隐藏者罪连坐,首捕者赏万缗。”其友人王一山者,世业儒,居湖山第一楼。俦彼于密,期月不发。邻家察知,图给赏钱,告报于官,官搜索得之,并王逮系。囚见宪使,使问云:“女知彼所犯乎?”王曰:“知之”“女闻国有制乎?”曰:“知之”。“女见揭示罪赏乎?”曰:“见之”。“女奚不就利避害乎?”曰:“朋友颠连来奔,乘其危以售之,则名教中有所不容。某诚弗忍为。事觉连坐,乃甘心焉。”使辣然曰:“君子!所谓临难毋苟免,其人践之矣,真义士也!若加以罪,是吾政苛而刑滥,民何以劝?遂释之。”使即许文正公子也。

  ◎误堕龙窟徐彦璋云:商人某、海舶失风,飘至山岛,匍匐登岸,深夜昏黑,偶坠入一穴。其穴险峻,不可攀缘。比明,穴中微有光,见大蛇无数,蟠结在内。始甚惧,久,稍与之狎,蛇亦无吞噬意。所苦饥渴不可当。但见蛇时时砥石壁间小石,绝不饮咽。于是商人亦漫尔取小石噙之,顿忘饥渴,一日,闻雷声隐隐,蛇始伸展,相继腾升,才知其为神龙,遂挽蛇尾得出,附舟还家,携所噙小石数十至京城,示识者,皆鸦鹘等宝石也,乃信神龙之窟多异珍焉。自此货之,致富。彦璋亲见商人,道其始末如此。

  ◎鸡司晨有准尝至松江钟山净行庵,见笼一雄鸡置于殿之东檐,请问其故,寺僧云:“蓄此以司晨,盖十有余年矣,时刻不爽。”余窃记张公文潜《明道杂志》云:“鸡能司晨,见于经传。以为至论,而未必然也。或天寒鸡懒,至将旦而未鸣。或夜月出时,邻鸡悉鸣。大抵有情之物,自不能有常,而或变也。”若然,则张公之言非欤。因举似以询其所以,僧云:“晨之鸡必以童。若坏其天真,岂能有常哉?”盖张公特未知此理故耳。

  ◎黄道婆闽广多种木绵,纺织为布,名曰吉贝。松江府东去五十里许,曰乌泥泾。其地土田硗瘠,民食不给,因谋树艺,以资生业。遂觅种于彼。初无踏车椎弓之制,率用手剖去子,线弦竹弧置按间,振掉成剂,厥功甚艰。国初时,有一妪名黄道婆者,自崖州来,乃教以做造捍弹纺织之具,至于错纱配色,综线挈花,各有其法,以故织成被褥带。其上折枝团凤棋局字样,粲然若写。人既受教,竞相作为,转货他郡,家既就殷。未几,妪卒,莫不感恩洒泣而共葬之,又为立祠,岁时享之。越三十年,祠毁,乡人赵愚轩重立。今祠复毁,无人为之创建。道婆之名,日渐泯灭无闻矣。

  ◎天陨鱼至正丙午八月辛酉,上海县浦东俞店桥南牧羊儿三四,闻头上恰恰有声,仰视之,流光中陨一鱼,剌麻佳上,成二创,其状不常见。自首至尾根仅盈尺,似阔霸而短。是日晴无阴云,亦无雕鹳之类,是可怪也。日失时,县市人哄然指流星自南投北,即此时也。桥下一细家取欲烹食,其妻盐而藏之,来者多就观焉。或者曰:志有云,天陨鱼,人民失所之象。

  ◎十二生子至元丁丑,民间谣言拘刷童男女,以故婚嫁不问长幼而乱伦者多矣,平江苏达卿、时为上海吏,有女年十二,赘里人浦仲明之子为婿,明年,生一子。

  ◎刘节妇刘节妇、泰州坂仑人,至正丙申春,随父渡江,居吴门,适张士诚部将曹某,方数月,夫阵亡。刘不避凶险,躬至死所,求得其尸归葬。欲以身殉,父不许。既而权贵人闻美且贤,争欲强委禽焉。刘誓死不贰,遂削发为比丘尼。夫刘本一闾阎女子,其操行乃尔,盖有贵为后妃而莫之及者,谓非天性也欤?

  ◎历代医师

  △三皇僦贷季天师岐伯鬼臾区少师少俞伯高桐君太乙雷公马师皇

  △五帝巫咸伊尹

  △周巫鼓矫氏俞氏卢氏医缓医文挚医和范蠡凤纲

  △秦长桑君李豹神应王扁鹊子阳安期先生太医令李醢△西汉楼护元里公杨庆公孙光秦信太仓公淳于意王遂宋邑冯信高期王禺唐安杜信玄俗△东汉张机(仲景)郭玉程高涪翁沈建张伯祖杜度魏沉淮南子

  △蜀汉李撰唐慎微韩保升孟昶

  △魏华佗李当吴普青牛道士封君达樊阿韩康

  △吴吕博负局先生董奉

  △西晋王叔和李子豫仰道士殷仲堪李法存皇甫谧(玄晏先生)张苗裴裴刘德史脱宫泰靳邵张华蔡谟赵泉阮德△东晋葛洪(抱朴子)范法程据

  △南宋少主元微王纂胡洽徐熙(秋夫)徐道度(秋夫长子)徐叔响(道度弟)薛伯宗徐仲融徐文伯徐嗣伯僧深刘涓子羊晰秦承祖△南齐张子信马嗣明张远游

  △北齐顾欢李元李密舒崔季祖挺褚澄邓宣文颜光禄龙树王菩萨徐之才徐林卿(之才长子)徐同卿(林卿弟)

  △梁贞白先生苏恭陶弘景

  △后魏王显徐謇徐雄(謇长子)

  △后周徐之范杜善方

  △隋徐敏斋许智藏巢元方杨善

  △唐金元起真人孙思邈许胤宗宋侠药王韦慈藏甄权甄立言王冰(启玄子)张文仲孟诜兰陵处士萧炳李虔纵杨玄操元珠先生杨损之王方庆秦鸣鹤许孝宗陈士良李含光张鼎陈藏器

  △五代日华子

  △宋赵从古谢复古刘温舒朱肱(无求子)孙用和纪天锡刘元宾(通真子)翟煦宋道方许叔微王从蕴吴复圭张■曹孝忠林亿秦宗古丁德用贾苏颂朱有章刘禹锡初虞世道士马志庞安时孙兆王惟一王光蒋淮安自良张素陈遇明刘翰

  △金成无己何公务刘守真侯德和张子和马守素杨从政李道源张元素(洁古老人)袁景安

猜你喜欢
  卷二百八十三·列传第一百七十一·儒林二·张廷玉
  卷七十六·志第五十二·职官五·张廷玉
  资治通鉴后编卷九十四·徐乾学
  卷二百六十四·杨士奇
  卷二百五十八·杨士奇
  卷之一千四百五十四·佚名
  卷之一千一百四十六·佚名
  四八六 军机大臣奏遵旨将《四书语录》《焚书》先行进呈片·佚名
  战国策卷一·鲍彪
  史记集解卷六十·裴骃
  第31章 把装备齐整的军队藏起来·冯玉祥
  吴麟征传·张廷玉
  五、三藩之乱·汪荣宝
  关中奏议巻十·杨一清
  卷一百八十五·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钱大尹智宠谢天香·臧懋循

    钱大尹智宠谢天香杂剧(元)关汉卿撰●钱大尹智宠谢天香杂剧目录楔子第一折 〔音释〕第二折 〔音释〕第三折 〔音释〕第四折 〔音释〕题目 柳耆卿错怨开封主 正名 钱大尹智宠谢天香楔子〔冲末扮柳耆卿引正旦谢天香

  • 卷一百十四·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十四馆阁类五言古赋得谒帝承明庐     【陈】江 总雾开仁寿殿云绕承明庐轮停绀幰引马度红尘余香貂拜黻衮花绶拂?除谒帝升清汉何殊入紫虚五言律冬夜寓直麟阁      【

  • 本纪第二 斑帝下·萧子显

    郁林王昭业,字元尚,文惠太子长子也。小名法身。世祖即位,封南郡王,二千户。永明五年十一月戊子,冠于东宫崇政殿。其日小会,赐王公以下帛各有差,给昭业扶二人。七年,有司奏给班剑二十人,鼓吹一部,高选友、学。十一年,给皂轮三望车

  • 列传第三十三·刘昫

    ○郭孝恪 张俭 苏定方 薛仁贵 程务挺 张士贵 赵道兴 郭孝恪,许州阳翟人也,少有志节。隋末,率乡曲数百人附于李密,密大悦之,谓曰:“昔称汝颍多奇士,故非谬也。”令与徐勣守黎阳。后密败,勣令孝恪入朝送款,封阳翟郡公,拜宋

  • 卷四百五十二·列传第二百一十一·忠义七·脱脱

        ◎忠义七   ○高敏景思忠王奇 蒋兴祖 郭浒 朱友恭附 吴革李翼 赵士嶐 陈淬 黄友 郝仲连 刘惟辅 高子孺 韩青附 牛皓 魏彦明刘士英 翟兴 朱跸 龚楫 李亘 凌唐佐 杨粹中 强霓 郭僎 司马梦求林空斋黄介

  • 卷一百八十三·毕沅

      ◎元纪一 ∷起柔兆困敦四月,尽著雍摄提格四月,凡二年有奇。   ○世祖圣德神功文武皇帝   讳呼必赉,睿宗第四子,母庄圣太后,以乙亥八月乙卯生,实宋宁宗之嘉定八年也。岁辛亥,宪宗即位,以同母弟惟帝长且贤,尽属以漠南汉

  • 名山藏卷之三十二·何乔远

    臣何乔远恭辑坤则记三◆坤则记三宣宗废后胡氏宪宗废后吴氏世宗废后张氏景皇后汪氏○宣宗废后胡氏胡皇后济宁人宣宗废后也父荣生七女长女洪武初为女官给事掖庭颇见任使荣以故得官锦衣百户后荣第三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六十二·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卷十一·萧常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十一     宋 萧常 撰列传六 许靖字文休汝南平舆人少与弟劭俱有人伦之鉴而不相能劭为郡功曹排摈靖靖以马磨自给楚国蒋济常论劭褒贬不平故拔樊子昭而抑许文休刘?曰

  • 第十三卷 清举人 (四)·缪荃孙

    [嘉庆戊午科] 江宁府 金德荣 上元人。 陈克鸣 上元人。 陈 哲 上元人。 谭清瑞 上元人。 尉迟楫 上元人。 谌配道 江

  • 历代名贤确论序·佚名

    名贤确论一百卷皆唐宋人所著也其说散见于文集中或病其不归于一辑成此编以便观览其所论逺自三皇近至五季或论其世或论其人或论其事或専论或通论上下数千百年皆具于此夫人生乎千百年之下而欲论乎千百年之上其世逺其人亡

  • 一二七 五四之前·周作人

    关于北大里的人物的事情,讲的已经不算少了,现在来讲一点学校那时的一点情形吧。其时我才从地方中学出来,一下子就进到最高学府,不知道如何是好,也只好照着中学的规矩,敷衍做去。点名划到,还是中学的那一套,但是教课,中学是有教

  • 张胄玄传·魏徵

    张胄玄,渤海..地人。 博学多才,尤其精通天文、历法。 冀州刺史赵..推荐他,高祖授予他云骑尉的官职,在太史当值,参议历法事。 当时同辈人中许多都比不上他,因而太史令刘晖等人很忌妒他。 然而刘晖所言有很多不合实际,而胄玄所

  • 扩信·方以智

    拘者守所见,不在目前,则戛戛乎不信。子休言大,干毒之言更大,大者寓也。未尝非寓,而人竟不信天地间之大,则非也。愚不寓言,请以实征。语山中之老农鱼大于木,即疑;而且有虾须如樯、蝶翅如帆、鳌背如山长百里者。言衣为野虫所吐,即

  • 学以致用·孔子

    【原文】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①,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②;虽多,亦奚以为?” 【注释】 ①授之以政:孔子认为诗可以兴、观、群、怨、事父、事君,所以与政事有关。②专对:独立应对。春秋时代的外交谈判多背诵诗篇来代替

  • 三家诗源流·范家相

    三家诗源流三家总记汉书曰汉兴鲁申公爲诗训故而齐辕固生燕韩生皆爲之传或取春秋采杂説咸非其本义与不得已鲁最爲近之应劭曰申公作鲁诗后苍作齐诗韩婴作韩诗隋经籍志曰汉初鲁人申公受诗于浮邱伯作训诂是爲鲁诗辕固生亦

  • 第十則 睦州問僧甚處·胡兰成

    第十則睦州問僧甚處舉:睦州禪師問僧:近離甚處?僧便喝。州云:老僧被汝一喝。僧又喝。州云:三喝四喝後作麼生?僧無語。州便打云:這掠虛頭漢。我表哥不喜歡禪僧的喝,他有句云:不受禪僧喝惺惺,厭聞稷下言休兵,宵來天際出彗星。喜與惠

  • 散家财天赐老生儿·武汉臣

    杂剧剧本。元武汉臣著。清《曲海总目提要》说:“作者之意,盖欲深诫妒妇之爱女,而忘其夫之后者。”近人王国维《宋元戏曲考》说:“元剧中宾白,鄙俚蹈袭者固多;然其杰作如《老生儿》等,其妙处全在于白。苟去其白,则其曲全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