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写像秘诀王思善(释)自号痴绝生。其先睦人,居杭之新门,笃志好学,雅有才思。至正乙酉间,携李叶居仲(广居)寓思善之东里,教授。余从永嘉李五峰先生(孝光)往访之,时思善在诸生中,年方十二三,已能丹青,亦解写真。先生即俾作一圆光小像,面部仅大如钱,而宛然无毫发异。先生喜,作文以华之。尔后余复托交于非惟人日华(形),遂与思善为忘年友。思善继得吴中顾周道(逵)绪言开发,益造精微,是故于小像特妙。其尊貌人之形似,抑且得人之神气。尝授余秘诀并采绘法,今着于此,与好事者共之。凡写像须通晓相法。盖人之面貌部位,与夫五岳四渎,各各不侔,自有相对照处。而四时气色亦异,彼方叫啸谈话之间本真性情发见,我则静而求之,默识于心,闭目如在目前,放笔如在笔底。然后以淡墨霸定,逐旋积起。先兰台庭尉。次鼻准;鼻准既成,以之为主。若山根高,取印堂一笔下来。如低,取眼堂边一笔下来。或不高不低,在乎八九分中,则侧边一笔下来。次人中,次口,次眼堂,次眼,次眉,次额,次颊,次发际,次耳,次,次头,次打圈;打圈者,面部也。必宜如此一一对去,庶几无纤毫损失,近代俗工,胶柱鼓瑟,不知变通之道,必欲其正襟危坐,如泥塑人,方乃传写。因是万无一得,此又何足怪哉?吁,吾不可奈何矣。
◎采绘法
凡面色,先用三朱腻粉方粉藤黄檀子土黄京墨合和衬底,上面仍用底粉薄笼,然后用檀子墨水斡染。面色白者,粉入少土黄,燕支不用,胭脂则三朱;红者,前件色入少土朱;紫堂者,粉檀子老青入少胭脂;黄者,粉土黄入少土朱;青黑者,粉入檀子土黄老青各一点,粉薄罩,檀墨斡。已上看颜色清浊加减用,又不可执一也。
口角:燕支淡。如要带笑容,口角两笔略放起。眼中:白染瞳子外两笔,次用烟子点睛,墨打圈,眼梢微起,有折,便笑。
口唇上:胭脂骞。鼻色:红胭脂微笼。面雀斑:淡墨水斡。麻:檀水斡。髯色:黑者,依鬓发渲;紫者:檀墨间渲;黄红者:藤黄檀子渲。发色:先用墨染,次用烟子渲,有间渲、排渲、乱渲,当自取用。
手指甲:先用胭脂染,次用粉染根。凡染妇女面色,胭脂粉衬,薄粉笼,淡檀墨斡。凡染法,白纸上先染后却罩粉,然后再染提掇。绢则先衬背后。凡调合服饰器用颜色者,绯红、用银朱紫花合。
○桃红,即银朱胭脂合。
○肉红,用粉为主,入胭脂合。
○柏枝绿,用枝条绿入漆绿合。
○黑绿,用漆绿入螺青合。
○柳绿,用枝条绿入槐花合。
○官绿,即枝条绿是。
○鸭头绿,用枝条绿入高漆绿合。
○月下白,用粉入京墨合。
○柳黄,用粉入三绿标并少藤黄合。
○鹅黄,用粉入槐花合。
○砖褐,用粉入烟合。
○荆褐,用粉入槐花螺青土黄标合。
○艾褐,用粉入槐花螺青土黄檀子合。
○鹰背褐,用粉入檀子烟墨土黄合。
○银褐,用粉入藤黄合。
○珠子褐,用粉入藤黄胭脂合。
○藉丝褐,用粉入螺青胭脂合。
○露褐,用粉入少土黄檀子合。
○茶褐,用土黄为主,入漆绿烟墨槐花合。
○麝香褐,用土黄檀子入烟墨合。
○檀褐,用土黄入紫花合。
○山谷褐,用粉入土黄标合。
○枯竹褐,用粉土黄入檀子一点合。
○湖水褐,用粉入三绿合。
○葱白褐,用粉入三绿标合。
○棠梨褐,用粉入土黄银朱合。
○秋茶褐,用土黄入三绿槐花合。
○油裹墨,用紫花土黄烟墨合。
○玉色,用粉入高三绿合。
○邢色,用粉漆绿标墨入少土黄合。
○<毛莫>子,用粉土黄檀子入墨一点合。
○蓝青,用三青入高三绿合。
○金黄,用槐花粉入胭脂合。
○雅青,用苏青衬,螺青罩。
○鼠毛褐,用土黄粉入墨合。
○不老红,用紫花银朱合。
○葡萄褐,用粉入三绿紫花合。
○丁香褐,用肉红为主,入少槐花合。
○杏子绒,用粉墨螺青入檀子合。
○<毛莫>绫,用紫花底,紫粉搭花样。
○番皮,用土黄银朱合。
○鹿胎,用白粉底,紫花样。
○水獭颤,用粉土黄合。
○牙笏,用好粉一点,土黄粉凝。
○皂靴,用烟墨标。
○柘木交椅,用粉檀子土黄烟墨合。
○金丝柘同上,不入墨。
○紫袍,用三青胭脂合。
○其余一一不能备载,在对物用色可也。凡合用颜色细色,头青、二青、三青、深中青、浅中青、螺青与苏青、二绿、三绿、花叶绿、枝条绿、南绿、油绿、漆绿、黄丹、飞丹、三朱、土朱、银朱、枝红、紫花、藤黄、槐花、削粉、石榴、颗绵、胭脂、檀子,其檀子用银朱浅入老墨胭脂合。
◎相地理江阴州,宋季时,兵马司在州治东南里许平地上。司之后置土牢。归附后,有善地理者,以为宜帝王居之。人问其故,曰:“君山龙脉正结于此,是以知其然也。”皆弗之信。越数年。就其上起盖三皇庙,亦奇术哉。君山,州之主山也。
◎狎娼遭毒姑苏郑君辅、放浪不羁,为漕府小吏。时督运至直沽,狎游群娼,挑达太甚,殊弗堪之。或有进药于郑曰:“此助阳奇剂也。”郑试傅之,数日后,阴器消缩,若阉宦然,竟以此终其身。漫书为后人戒。
◎梦应之
绍(才)钱唐人,以乡贡下第,任嘉兴学正。丁父忧,仍寓居授徒。至正壬辰秋,避难于其诸生李氏子家,去城数十里,曰奉贤乡。李之从祖号太无,为道士,住持紫虚观之绍,一见若平生欢。八月廿九日,太无得中风疾,之绍馈药疗之,获苏,日一再诣问。九月四日,又自紫虚问疾,还寓,忽得疾,一中而殂。其妻杨氏,太史同佥之女,就所馆治丧。且以讣其母若弟于海宁及嘉兴城中。紫虚之徒以其疾与太无同,不以告。是夜将半,太无忽呼弟子卓处潜辈谓曰:“适得梦甚怪。”俾取纸笔书之。云于本观所奉岳祠之前,见有某姓名一吏,及卒二人,押男女各一,并持公文而来。因读其词曰:“嘉兴路城隍司准海宁州城隍司牒:为陆小连告至正八年内溺水事,冤未伸。今发陈喜儿、应伟,前去勒要应才,同解岳祠周府君取问。太无询来使之详,答曰:“陆小连者,嘉兴百福坊人,而应才之婢也。为其妻妒,逐之,遂赴水死。陈喜儿者,才之母也,时居海宁,伟字之奇,才之弟也,居嘉兴城东。谓彼时不为救护,故连逮耳。太无见陈氏带锁,衣白衣黄裙,问之。年六十有四,就伟荷校,衣青衣,录其罪状,皆历历可记。来使云:“今若贵司移牒温都统,为之解释,则尚可也。”遂觉,始知之绍已逝。王昌言与之绍有交承之好,同寓其所。明旦,来紫虚,太无因问应母之年及之奇之貌,皆如所梦,乃以告之。昌言驰报杨氏,杨即诣紫虚,拜恳太无于床下,谓梦中事皆实有之,复自诉其详,且言其夫胸间尚温,手足犹软,故求移文解释,仍躬祷岳祠,冀之绍之复生也。是日午后,之奇自城东来,衣青衣,云昨日亦得疾,与兄同,所见如太无梦。今虽少苏,犹愦愦莫知所以然。至夜,杨氏以忧惧,亦疾作,旋即无他,而之绍气已绝矣。时建德邵清溪偶宿紫虚,目击其事。翌日遂行,不知往讣陈氏者归报何如、及之奇之死生耳。
◎白醉开元时,高太素隐商山,起六逍遥馆,各制一铭,其三为冬日初出。铭曰:“折胶堕指,梦想负背,金锣腾空,映檐白醉。”见《清异录》。楼攻鬼尝取“白醉”二字以铭阁。
◎贤母辞拾遗钞聂以道宰江右一邑。日有村人早出卖菜,拾得至元钞十五定,归以奉母。母怒曰:“得非盗来而欺我乎?纵有遗失,亦不过三两张耳,宁有一束之理?况我家未尝有此,立当祸至。可急速送还,毋累我为也。”言之再,子弗从。母曰:“必如是,我须诉之官。”子曰:“拾得之物,送还何人?”母曰:“但于原拾处俟候,定有失主来矣。”子遂依命携往。顷间,果见寻钞者。村人本朴质,竟不诘其数,便以付还。傍观之人皆令分取为赏,失主靳曰:“我原三十定,方才一半,安可赏之?”争闹不已。相持至厅事下。聂推问村人,其词实。又密唤其母审之,合,乃俾二人各具失者实三十定,得者实十五定。文状在官后,却谓失主曰:“此非汝钞,必天赐贤母以养老者。若三十定,则汝钞也。可自别寻去。”遂给付母子,闻者称快。
◎女奴义烈朵那者,杭城东伟兀氏之女奴也,年十九,勤敏谨愿。主卒某郡官所。朵那奉主妇日谨,主妇亦委以腹心。至正壬辰秋七月初十日,寇陷杭,劫官民府库,至伟兀氏家。不得物,乃反接主妇柱下,拔刀砺颈上。诸侍俾皆散走,朵那独以身覆主妇,请代死,且告曰:“将军利吾财,岂利杀人哉?凡家人之货宝,皆我所藏,主母固弗知。若免主母死,我当悉与将军,不吝。”寇允解主妇缚,朵那乃探金银珠玉币帛等,散置堂上。寇争夺之,竟又欲犯朵那身。朵那持刀欲自屠,曰:我主二千石,我誓不奴他姓主,况汝贼乎?”寇惊异,舍而去。朵那泣拜主妇曰:“弃主货,全主命,权也;妾受命主钥货,今失货而全身,非义也,请从此死。”遂自杀。时人莫不称之曰义烈义烈云。
◎龙广寒龙广寒,江西人,移居钱唐,挟预知之术,游湖海间,咸推为异人,或谓专持寂感报耳秘咒故尔。寂感、即俗所谓万回哥可师号也。释氏《传灯录》:师姓张,九岁乃能语,兄戍安西父母遣问讯,朝往夕返以万里而回,号万回。又《护法论》:虢州阌乡张万回法云公者,生于唐贞观六年五月五日,有兄万年,久征辽左,相去万里。母程氏思其信音,公早晨先母而往,至暮,持书而还。《护法论》乃宋无尽居士张商英撰,必有所据。按此,则师之灵通容有之。广寒又行服气导引之法,常佩小龟十数于身。至晚,乃解饲之,事母至孝。六月一日,母生辰,方举觞为寿,忽见北窗外梅花一枝盛开。人皆以为孝行所感,士大夫遂称之曰孝梅,赠诗者甚多。惟张菊存一篇最可脍炙。曰:“南风吹南枝,一白点万绿。岁寒谁知心,孟宗林下竹。”至治初间,广謇寒卒。时年百有八岁,犹童颜绿发云。
◎夜航船凡篙师于城埠市镇人烟凑集去处招聚客旅装载夜行者,谓之夜航船。太平之时,在处有之。然古乐府有夜航船曲,皮日休诗有“明朝有物充君信,携酒三樽寄夜航”之句。则此名亦古矣。
◎不快世谓有疾曰不快。陈寿作《华陀传》,亦然。
◎雷雪至正庚子二月六日,浙西诸郡震霆掣电,雪大如掌。顷刻,积深尺余,人甚惊异。后阅李复中《青唐杂记》云:“宋元符二年九月廿一日夜,镇洮大雷。自初更至四鼓,凡一百三十余。雷雪深二尺。后旬日,西羌叛。以有备无患,出师大捷。”又周密《癸辛杂识》云:“庚寅正月二十九日癸酉,余至博陆,大雷,雪下如织,而雷不止,天地为之黑。平生所未见。”据二说如此。然杭州自去岁十二月被围,至三月兵退,岂即青唐之谶与?
◎分疏人之自辨白其事之是否者,俗曰分疏。疏,平声,《汉书 袁盎传》以不亲为解,颜师古注曰:“解者,若今分疏矣。”《北齐书 祖镭》:高元海奏镭不合作领军,并与传广宁王交结。镭亦见帝,令引人自分疏。
◎西皮髹器谓之西皮者,世人误以为犀角之犀,非也。乃西方马醒,自黑而丹,自丹而黄,时复改易,五色相迭。马镫磨擦有凹处,粲然成文,遂以髹器仿为之。事见《因话录》。
◎暖屋今之入宅与迁居者,邻里醵金治具,过主人饮,谓之曰暖屋,或曰暖房。王建宫词:“太仪前日暖房来。”则暖屋之礼,其来尚矣。
◎鬼室温州监郡某,一女及笄,未出室,貌美而性慧,父母之所钟爱者。以疾卒,命画工写其像,岁序张设哭奠。常时则庋置之。任满,偶忘取去。新监郡复居是屋,其子未婚,忽得此,心窃念曰:“娶妻能若是,平生愿事足矣。”因以悬于卧室。一夕,见其下从轴中,诣榻前,叙殷勤,遂与好合,自此无夜不来。逾半载,形状羸弱,父母诘责,以实告,且云至必深夜,去以五鼓。或赍佳果啖我,我答与饼饵,则坚却不食。父母教其此番须力劝之。既而女不得辞,为咽少许,天渐明,竟不可去,宛然人耳,特不能言语而已。遂真为夫妇,而病亦无恙矣,此事余童子时闻之甚熟,惜不能记两监郡之名。近读杜荀鹤《松窗杂记》云:“唐进士赵颜,于画工处得一软障。图一妇人,甚丽。颜谓画工曰:‘世无其人也,如可令生,余愿纳为妻。’工曰:‘余神画也,此亦有名,曰真真。呼其名百日,昼夜不歇,即必应之。应,则以百家采灰酒灌之,必活。’颜如其言,乃应曰诺,急以百家采灰酒灌之,遂活。下步言笑,饮食如常。终岁,生一儿,儿年两岁,友人曰:‘此妖也,必与君为患。余有神剑,可斩之。’其夕,遗颜剑。剑才及颜室。真真乃曰:‘妾,南岳地仙也,无何为人画妾之形,君又呼妾名,既不夺君愿,今疑妾,妾不可住。’言讫,携其子却上软障,睹其障,惟添一孩子,皆是画焉。”读竟,转怀旧闻,己三十余年,若杜公所书不虚,则监郡子之异遇有之矣。
◎牙郎今人谓驵侩者为牙郎。本谓之互郎,谓主互市事也。唐人书互作牙,互与牙字相似。因讹而为牙耳。
◎墓尸如生松江蟠龙塘普门寺侧,一无主古墓,至正己亥春,为其里之张雕盗发。有志石,乃宋时钱参政良仁妹,讳惠净,以该恩奏封孺人,生一男五女,年六十有五。尝舍田入寺,因于绍兴四年十月,夫墓之右。破棺,无秽气,颜色如生,口脂面泽,若初傅者。冠服鲜新,亦不朽腐。得金银首饰器皿甚多。至放其绣履,传相玩弄,人以为异。余闻汉广川王去疾、发魏王子且渠冢,无棺椁,有石床,床下悉是云母末。上二尸,一男一女,皆年二十余。东首裸卧,颜色如生人,鬓发亦如生人。此恐云母之功。今此妇葬日距今百七八十年,而亦不损坏,其理又何邪。
◎枯井有毒平江在城峨嵋桥叶剃者门首檐下有一枯井,深可丈许。偶所畜猫堕入,适邻家浚井,遂与井夫钱一缗,俾下取猫。夫父子诺,子既入井,久不出,父继入视之,亦不出。叶惶恐,紧索于腰,令家人次第放索,将及井底,亟呼救命,比拽起,下体已僵木如尸,而气息奄奄。乡里救活之,白于官。官来验视,令火下烛。仿佛见若有旁空者,向之死人。一横卧地上,一斜倚不倒。钩其发提出,遍身无恙,止紫黑耳。众议以恐是蛟蜃之属,实之土焉。余意山岗蛮瘴尚能杀人,何况久年干涸,阴毒凝结,纳其气而死,复奚疑哉!此事在至正己亥秋八月初旬也。后读《酉阳杂俎》有云:“凡冢井间气,秋夏多杀人。先以鸡毛投之,直下,无毒。迥舞而下者,不可犯。当以泔数斗浇之,方可入矣。”得此一章,信余意之诚是也。
◎贤孝前至元间,杭州有郑万户者,天性峻急,不能有所容。而奉事母夫人备极孝道。母诞日垂至,预市文绣<毛莫>段,制袍为寿。针工持归,缝缀既成,为油所污。时估贵重,工莫能偿,自经不死。邻妇有识其母者,潜送入白之。至日,卧不起。子至,候问安否,见有忧色,请其故。曰:“昨莫偶视新袍。适几上油缶翻,溅渍成玷,我情思殊不佳耳。子告曰:“一袍坏,复制一袍,可也,夫人何重乃尔?”母阳为自解,遂起受子孙拜贺,如常岁仪。人咸以此为贤母,而益见万户之孝。国朝妇人礼服,达靼曰袍,汉人曰团衫,南人曰大衣。无贵贱皆如之,服章但有金素之别耳。惟处子则不得衣焉。今万户有姓者,而亦曰袍,其母岂达靼与?然俗谓男子布衫曰布袍,则凡上盖之服或可概曰袍。
◎事物异名暇日读书,遇事物之异名者,偶记一二,以备采览云。割政(割剥之政也。《史记 帝记三》)父马(牡马也。《史记 平准书》)毛布(也。《说文》曰:西胡毳布)香物(《梦书》曰:梦得香物,妇女归也)藏鱼(《说文》:,藏鱼也)清室(狱也。《史记 袁盎传》)猊糖(狮子乳糖也。《后汉 显宗记》)令草(宜男花也。《傅玄赋》)毛席(毡也。《后汉 西域传》注)竹丝(竹布也。《庾翼与燕王书》曰:“竹三端”)竹萌(荀也。《说文》)练香(和香也。李贺诗:“练香熏宋鹊”)南威(橄榄也。《太平广记》)石密(樱桃也。同上)木蜜(枣子也。同上)杂馥(合香也。《通典》四十三)脂炬(烛也。《杜阳杂编》)竹胎(荀也。《说文》)调香(和香也。《华严经》曰:“粥香长者善调香”)毛布(褐也。《诗 七月》笺)猎碣(石鼓曰猎碣。苏勖《载记》)玉洼(酒器也。《纬略》)挟日(从甲至甲,凡十一日也。《周礼 天官》)挟辰(辰十二辰。自子至亥也。《左传 成九年》)丹若(石榴也。《酉阳杂俎》)
◎金刺肉木八刺字西瑛,西域人,其躯干魁伟,故人咸曰长西瑛。一日,方与妻对饭,妻以小金刺脔肉,将入口,门外有客至,西瑛出肃客,妻不及啖,且置器中,起去治茶。比回,无觅金处,时一婢在测执作,意其窃取,栲问万端,终无认辞,竟至损命。岁余,召匠者整屋扫瓦瓴积垢,忽一物落石上有声,取视之,乃向所失金也,与朽骨一块同坠。原其所以,必是猫来偷肉,故带而去。婢偶不及见,而含冤以死。哀哉!世之事有如此者甚多,姑书焉,以为后人鉴也。
◎杭人遭难杭民尚淫奢,男子诚厚者十不二三,妇人则多以口腹为事,不习女工。至如日用饮膳,惟尚新出而价贵者。稍贱,便鄙之纵欲买,又恐贻笑邻里。至正己亥冬十二月,金陵游军斩关而入,突至城下,城门闭三月余,各路粮道不通,城中米价涌贵,一斗直二十五缗。越数日,米既尽,糟糠亦与常日米价等,有赀力人则得食,贫者不能也。又数日,糟粮亦尽,乃以油车家糠饼捣屑啖之。老幼妇女,三五为群,行乞于市。虽姿色艳丽而衣裳济楚,不暇自愧也,至有合家父子夫妇兄弟结袂把臂共沈于水,亦可怜已。一城之人,饿死者十六七。军既退,吴淞米航幅辏,籍以活,而又太半病疫死。岂平昔浮靡暴殄之过,造物者有以警之与?
◎承天阁平江承天寺,初畜大木,将造千佛阁。会浙省灾,责有司籍所在木植,官酬以价。寺一黠僧,于阁木上皆凿万岁阁三字,于是有司不敢取。及阁成,其字固在。诸寺观凡起造,必作俪语题梁间,其余则记住持持檀越主名。此所必然,独承天诸殿俱否。至正丙申春。今张太尉(士诚)未归顺时,伪称诚王,国号大周,改元天佑,历曰明时。由淮渡浙,攻破平江,即承天以居。尽撤去殿上像,设坐于其中,且以僧元凿字名其阁。岂亦有定数乎。
◎阿<疒会>々淮人寇江南日,于临阵之际,齐声大喊阿傍傍,以助军威。按《朝野佥载》:武后时,沧州南皮县丞郭胜静,每巡乡,唤百姓妇,托以缝补,而奸之。其夫至,缚胜静,鞭数十。主簿李懋往救解之。胜静羞,讳其事,低身答云,忍痛不得,口唱阿<疒会>々,胜静不被打,阿<疒会>々。”据此,乃有所本。
◎海运国朝海运粮储自朱清、张宣始,以为古来未尝有此。按杜工部诗《出塞》云:“渔阳豪侠地,击鼓吹笙竽。云帆转辽海,粳稻来东吴。”又《昔游》云:“幽燕盛用武,供给亦劳哉。吴门持粟帛,泛海凌蓬莱。”如此,则唐时已有海运矣,朱张特举行耳。
◎夫妇死孝杜阳父(友开)江阴人,隐居教授,妻吴,辟幸以资之。天历间,折右荒。米价腾踊。学这徒散支。困之饥饿。吴之兄弟、屡劝斩丘木,粥基地,以和延余息。阳父坚持不可,继欲挈吴归。吴曰:“夫既尽孝,妾独以不义自处。宁不食若粟。”遂相枕藉则卒。
◎猪妖至正辛卯春。江阴永宁乡陆氏家,一猪产十四儿。内一儿,人之首、面、手、足而猪身。
猜你喜欢 列传第十五 刘毅(子暾) 程卫 和峤 武陔 任恺 崔洪 郭奕 侯史光 何攀·房玄龄 卷八十二·志第四十九·柯劭忞 第六十四回 弑梁主大憝行凶 脔侯贼庶支承统·蔡东藩 第一百二十二回 真开心帮办扶正 假护法军府倒楣·蔡东藩 卷第一百三十·胡三省 卷二百四十九·杨士奇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二十七·佚名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六·佚名 卷之三百三十五·佚名 七八七 江西巡抚郝硕奏缴违碍书籍板片折(附清单一)·佚名 世家卷第四十四 高丽史四十四·郑麟趾 卷三十四·佚名 耶律和尚传·脱脱 三屿传·宋濂 卷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