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东华录

中国古代官修编年体清代史料长编。蒋良骐撰。成书于乾隆年间,初仅有钞本流传,咸丰、同治年间始有刊本流行,1980年中华书局出版校点本。蒋良骐(1723—1789),字千之,一字赢川,中国广西全州人。乾隆十六年进士,曾任清国史馆纂修、通政使司通政使。著有《下学录》、《京门草》、《伤神杂咏》和《覆釜游藏》等。本书凡32卷,记载自太祖天命至世宗雍正五帝六朝的历史。

《东华录》全部章节目录

(1)自序
(2)先世至天命十一年十一月
(3)天聪元年一月至天聪六年六月
(4)天聪七年一月至崇德六年十二月
(5)崇德七年一月至顺治元年七月
(6)顺治元年七月至顺治三年十二月
(7)顺治四年一月至顺治八年十二月
(8)顺治九年三月至顺治十三年十一月
(9)顺治十四年一月至康熙元年十二月
(10)康熙二年二月至康熙十年十二月
(11)康熙十一年七月至康熙十三年十二月
(12)康熙十四年一月至康熙十八年十二月
(13)康熙十九年一月至康熙二十二年十月
(14)康熙二十三年一月至康熙二十五年十二月
(15)康熙二十六年一月至康熙二十七年十一月
(16)康熙二十八年一月至康熙二十九年十一月
(17)康熙三十年一月至康熙三十三年十二月
(18)康熙三十四年一月至康熙三十七年十二月
(19)康熙三十八年二月至康熙四十一年十二月
(20)康熙四十二年一月至康熙四十三年十二月
(21)康熙四十四年一月至康熙四十七年十二月
(22)康熙四十八年一月至康熙五十年十二月
(23)康熙五十一年一月至康熙五十四年十一月
(24)康熙五十五年二月至康熙五十九年十月
(25)康熙五十九年十月至康熙六十一年十二月
(26)雍正一年一月至雍正二年三月
(27)雍正二年四月至雍正三年四月
(28)雍正三年五月至雍正四年四月
(29)雍正四年五月至雍正五年五月
(30)雍正五年七月至雍正六年十二月
(31)雍正七年一月至雍正七年十二月
(32)雍正八年一月至雍正十年十二月
(33)雍正十一年一月至雍正十三年十一月
(34)附录

猜你喜欢
  三朝北盟会编·徐梦莘
  宋论·王夫之
  明穆宗宝训·张居正
  珩璜新论·孔平仲
  清太祖高皇帝实录·佚名
  革除遗事·黄佐
  杜工部年谱·赵子栎
  江苏省通志稿经籍志·缪荃孙
  史记集解·裴骃
  今生今世·胡兰成
  咸淳遗事·佚名
  天台治略·戴兆佳
  史记三家注·司马迁
  九议·辛弃疾
  朝鲜王朝实录[仁宗实录]·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葛立方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葛立方(?-1164)字常之,江阴(今属江苏)人,随父徙居吴兴。绍兴八年(1138)进士。历任左奉议郎、太常博士,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为考功员外郎兼中书舍人。累官至吏部员外郎、左司郎中、权吏部侍郎,出知袁州。隆兴元年(1163),命

  • 列传第二十一 李浑浑弟绘 李玙 郑述祖·李百药

    李浑,字季初,赵郡柏人人也。曾祖灵,魏巨鹿公。父遵,魏冀州征东府司马,京兆王愉冀州起逆,遇害。浑以父死王事,除给事中。时四方多难,乃谢病,求为青州征东府司马。与河间邢邵、北海王昕俱奉老母、携妻子同赴青、齐。未几而尔朱荣

  • 浙江总督李卫奏折 在浙江继续查访逆党情况·雍正

      编者按:对曾静一案审讯已告一段落,雍正仍嫌供出的犯人太少。因又命令杭奕禄秘密带领曾静去浙江,企图指认浙江逆党,但无结果,因此,浙江总督李卫又派官兵将曾静押往湖南继续指认逆党。  【原文】  浙江总督管巡抚事,驻

  • 商贾纪·张瀚

    财利之于人,甚矣哉!人情徇其利而蹈其害,而犹不忘夫利也。故虽敝精劳形,日夜驰骛,犹自以为不足也。夫利者,人情所同欲也。同欲而共趋之,如众流赴壑,来往相续,日夜不休,不至于横溢泛滥,宁有止息。故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

  • 卷二十七·郝经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二十七    元 郝经 撰 列传第二十四 魏 曹叡【明帝】 曹芳【齐王】 谨案曹叡曹芳传文全阙止存议赞 议曰曹丕一时伪定享国日浅而叡承之叨据中夏汉人来讨吴兵亟至

  • 李密传·魏徵

    李密字法主,是真乡公李衍的侄孙。 祖父李耀,是北周的邢国公。 父亲李宽,骁勇善战,谋略过人,从北周到隋朝,多次任将领,位至柱国、蒲山郡公,号称名将。 李密擅长谋划,文武双全,志向远大,常常以救世济民为己任。 开皇中(581~600),袭父

  • 卷七十八·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七十八雍正七年二月上谕四十五道初二日奉上谕陕省兵丁年来効力甚多朕深为轸念伊等出征之时若因已给行粮遂扣其坐粮则伊等妻子在家难以养赡嗣後出征之兵丁等於照例支给行粮外仍给与坐

  • 内篇·王夫之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平!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人性之善征矣。故以言征性善者,知性,乃知善不易以言征也。必及乎此而后得之。诚及乎此,则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道义之门启而常存。若乍见孺子

  • 卷二·刘逢禄

    时月日例第四隐六年传:《春秋》虽无事,首时,过则书。《春秋》编年,四时具然后为年。注:历一时无事则书。其始月也,明王者当奉顺四时之正也。有事不月者,人道正则天道定矣。十一年传:隐无正月,将让乎桓,故不有其正月也。定元年:春

  • 卷二十八·魏了翁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要义卷二十八宋 魏了翁 撰丧服经传一丧服篇天子以下亲疏隆杀之礼防服第十一 郑目録云天子以下死而相丧衣服年月亲疏隆杀之礼不忍言死而言丧丧者弃亡之辞若全存居于彼焉已亡之耳大戴第十七小戴第九

  • 卷之二十·邵经邦

    弘道录卷之二十义父子之义《宋史》:太祖母昭宪杜太后治家严毅有法,生五子,长太祖,次匡济、光义、光美、匡赞。太祖即位,尊为皇太后,拜於堂上,众皆称贺,后独愀然不乐。左右曰:臣闻母以子贵。今子为天子,胡为不乐。太后曰:吾闻为君

  • 大哀品第六·佚名

    佛复告总{敖力}王菩萨。菩萨有十六事。常以大哀加於众生。何谓十六。於是菩萨除见贪身。众生处在若干邪见,则为断去迷惑疑业。为说经法。是为菩萨兴发大哀愍於众生。众生处在虚伪颠倒。非常想常。苦想为乐。无身想身。

  • 佛説佛母寶德藏般若波羅蜜經卷中·欧阳竟无

      宋西天譯經三藏明教大師法賢奉詔譯   現世品第十二   如母愛[一]子子疾病 當[二]令父母心憂惱 十方諸佛般若生 般若[三]攝受亦復爾.   過現未來三世佛 徧十方界亦復然 皆從佛母般若生 衆生心行無不攝

  • 卷第五十七·德清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五十七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上答前五十句问十地行相竟。下五十一门答前因果圆满五十一句问。 离世间品第三十八之五

  • 稼村类稿·王义山

    元代诗文别集。30卷。宋元间王义山著。由其子王惟肖所编。书前有作者自序,谓“一生刻苦文字间,止如此,亦特一家说耳”,编集的目的在于教训子孙,而非为示人。序作于“彊圉大渊献月正元日”,即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1287)

  • 羽书·吴伯箫

    现代散文集。吴伯箫著。文化生活社1941年5月初版。收《话故都》、《马》、《羽书》、《我还没有看见长城》等散文18篇,为作者1933年至1936年间所写。作者依据自己所熟悉的事物,展开亲切的回忆和遐想,表现他对乡土、祖

  • 乾坤清气集·偶桓

    十四卷。明偶桓 (生卒年均不详)编。偶桓字武孟,号海翁,自号瞎牛。太仓 (今属江苏太仓)人,洪武中官荆门州吏目。著有《乾坤清气集》。是集凡十四卷。收录了元一代之诗,分体编次。其中如汪元量、瀛国公,元好问等,上及金

  • 净土疑辨·祩宏

    一卷,明袾宏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