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哀品第六

佛复告总{敖力}王菩萨。菩萨有十六事。常以大哀加於众生。何谓十六。於是菩萨除见贪身。众生处在若干邪见,则为断去迷惑疑业。为说经法。是为菩萨兴发大哀愍於众生。众生处在虚伪颠倒。非常想常。苦想为乐。无身想身。空有净想。当为蠲除此颠倒行。菩萨於彼兴发大哀为说经典。众生处在计有吾我。一切无形而想有形。当为除去吾我之事。菩萨于彼兴发大哀颁宣经道。於此众生处在五盖而自覆蔽。堕在欲疮多所危害。睡寐无明虚伪狐疑。因缘所覆不了深法。吾当为彼除诸阴盖。菩萨于彼兴发大哀为说经法。众生处在六情罣碍。眼见色而想著为文饰。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而怀想著猗受文饰。当为此等灭除六情。菩萨于彼兴发大哀为说经道。众生处在贡高自大。憍慢求敬。是我自由咄吾志邪。怀害虚伪。馀人卑贱我为尊贵。自说我所行正於尊复尊经道。又胜加复{敖力}。乃强绮於容色。自计有识而自放恣。永无所获自谓成就。不贤嫉贤不圣嫉圣。处於邪见想住正道。吾当为此说除憍慢贡高自大。菩萨于彼兴发大哀为说经道。众生处在迷惑邪迳离於圣路。当为除邪显示圣道。菩萨于彼兴发大哀为说经道。众生处在虚伪恩爱之著。贪於妻息男女家居产业。夙夜汲汲无有懈废。当为除此令脱恩爱。菩萨于彼兴发大哀为说经道。众生处在各共诤讼恚恨不和。怀结瞋怒多所讼理。当为除此斗诤瞋恚。菩萨于彼兴发大哀为说经道。众生处在恶友所摄。离於善友兴造恶业。当为除此诸恶知识使从善友。菩萨于彼兴发大哀为说经道。诸天处於慳惜贪餮。不知懈倦离於圣慧。当为除此慳惜贪餮兴隆圣慧。菩萨于彼兴发大哀为说经道。众生处在非谊之业。存有常计断灭之见。当令入於深奥缘起之业。菩萨于彼兴发大哀为说经道。众生处在无明愚冥。猗著我人寿命。当为除去一切邪见。令逮贤圣清净之眼。菩萨于彼兴发大哀为说经道。众生处在娱乐生死。设受五阴五体之贼。当为除去一切三界之所猗著。菩萨于彼兴发大哀为说经道。众生处於魔见系缚。处於思想计是我所应与不应。当令解脱魔网系缚依猗所著。菩萨于彼兴发大哀为说经道。众生处在塞无为门开恶趣户故。当为阐泥洹之门。菩萨于彼兴发大哀为说经道。佛言总{敖力}王菩萨。是为十六事菩萨大士兴发大哀愍加众生也。

猜你喜欢
  卷第十九·李遵勖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五·佚名
  释氏通鉴序·佚名
  石雨禪師法檀卷第一·石雨明方
  增修教苑清规目录·佚名
  金刚萨埵说频那夜迦天成就仪轨经卷第一·佚名
  人生的佛教·太虚
  百论卷上·佚名
  起信论海东疏刊行序·元晓
  苏悉地羯啰经卷上·佚名
  人群政制与佛教僧制·太虚
  卷中·其白德富
  卷第七·佚名
  卷第二十三·佚名
  卷第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出 拥炉·孟称舜

    【绕地游】〔生上〕桃花落后,是我归时候。到今朝,为谁拖逗?旧愁正陡,新愁还又,甚时节,博得个佳人意投?误却春光底事忙,相思一夜九回肠。沉吟认取佳人意,为雨为云未可量。小生辞家月余,为慕小姐,致妨归约。昨蒙他分烬相与,似有颇盼

  • 卢挚·隋树森

    卢挚(约一二四二--一三一五以后),字处道,一字莘老,号疏斋,又号嵩翁,涿郡(今河北涿州市)人。二十岁左右,由诸生进身为元世祖忽必烈的侍从之臣(顾嗣立《元诗选·卢挚传》说他是"至元五年(一二六八)进士",

  • 五集卷十一·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五集卷十一古今体三十四首【乙巳一】乙巳元旦奋轧偏欣已盛连对时惟益励乾乾一堂幸值五代庆两世继开千叟筵独觉蒙庥逾今古敢忘保泰凛冰渊自惟犹日孜孜者此志持之待十年元

  • 六娘写书得消息·佚名

    【引】(旦)思君一日十二时,时时刻刻袂得见。(占上)不见林婆回消息。(旦)不知救伊病在年 桃花,林婆一向西芦,只久至今不见回转。不免亲使你去体消息一下。(贴)阿娘使我去亦是。倘阿妈寻,未做年。(旦)阿妈寻你,我应伊□□去当厝二姑。(

  •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二十四·乾隆

      后汉  孝安皇帝  【壬戌】延光元年夏四月雨雹【京师及郡国凡二十一河西雹大者如斗】  辽东都尉厐奋承伪诏斩元菟太守姚光徴抵罪元菟太守姚光幽州刺史冯焕【巴郡宕渠人】数紏发奸恶怨者诈作玺书谴责焕光赐以

  • 第五辑·佚名

     魏塾妄批江统徙戎论案  福隆安等奏魏塾俟质讯事竣即正法折 军机处档  兵部尚书臣福隆安等谨奏为遵旨核拟具奏事山东巡抚国泰奏寿光县民人魏塾妄批江统徙戎论实属悖逆请照大逆凌迟处死律正法一折本月初四日奉朱

  • 王鼎传·脱脱

    王鼎,字虚中,涿州人。年少时好学,在太宁山居住数年,博览并通晓经史。当时马唐俊在燕、蓟一带有擅长著文之名,适逢上巳节,他与志同道合的几位士子在河边举行祓禊之祭,饮酒赋诗。王鼎偶然造访赴席,唐俊见他看上去朴质无华,安排他

  • 齐王建入朝于秦·佚名

    【提要】 与他的母亲相反,太子建却是一个优柔寡断、毫无胆识的君王。这可能与其母后独断国是、齐王建得不到锻炼有关。作为一个国君,弄到诱骗弃国、客死他国的境地,也是非常悲惨的。愿我们引以为戒。 【原文】 齐王建入

  • 總序·佚名

    ○王諱懌字樂天。成宗大王第二子,母妃貞顯王后尹氏。燕山昏虐,宗社將危,衆議推戴。性仁孝勤儉,善於聽斷。謹祀、恤民,恭以接下,優納諫諍。誠心事大,終始不替,不崇信異端,不好遊畋、聲色,玩戲奢靡之事,亦不留心。中年好學、樂善,銳

  • 乘除第十凡十七章·湛若水

      甘泉子与诸生刈于垂虹之田,有播焉,有插焉。播者获也少,插者其获也多。问之佣,佣曰:&ldquo;早之播也获少,则其晚也兼多;早之插也获多,则其晚也必少。甘泉子顾谓诸生曰:&ldquo;其天地乘除之理乎!于耕获之中有学焉。弟子识之,何

  • ●践信鉴第七(十三案)·徐谦

      燕鸿应候,豚鱼孚诚。无輗无軏,车何以行。白水信誓,阴雨寒盟。辑践信   申州虎(《警心录》)   贞元间,王徵为申州牧,时多虎暴,徵约得一虎者酬十缣。有老卒丁岩,善为陷阱,不数日,得一虎,聚观者千百人。时岩方被酒,因衣襟挂树

  • 卷八·康熙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日讲礼记解义钦定四库全书日讲礼记解义卷八檀弓上曾子吊於负夏主人既祖填池推柩而反之降妇人而后行礼从者曰礼与曾子曰夫祖者且也且胡为其不可以反宿也从者又问诸子游曰礼与子游曰饭於牖下小敛於

  • 卷一百六十七·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一百六十七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嘉礼四十乡饮酒礼蕙田案乡饮酒之礼见于经?者有四乡大夫三年大比献贤能于王以礼礼宾之一也党正国索鬼神而祭祀则以礼属民饮酒以正齿位

  • 卷三百二十七·佚名

    △初分不退转品第四十九之三善现,是菩萨摩诃萨於布施波罗蜜多想退转故名不退转。於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想退转故名不退转。善现,是菩萨摩诃萨於内空想退转故名不退转。於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

  • 开元释教录卷第七·智升

    总括群经录上之七  周宇文氏都长安。  从闵帝元年丁丑(依古无号直称元年)至靖帝大定元年辛丑。凡经五帝二十五年。沙门四人。所出经论一十四部二十九卷(于中六部一十一卷见在八部一十八卷阙本)周沙门攘那跋陀罗(

  •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十三卷·宝亮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十三卷释意密显无常迹义 释教密显解脱义广前名字功德品也四相品之第三尔时迦叶菩萨白佛言(至)唯有密语无有密藏案。僧亮曰。二密[雨/复]常。前已开发。今释上偈云开微密。不言藏者。以佛无藏

  • 华严游意·吉藏

    慧日道场沙门胡吉藏撰且话阎浮得有此经录虽不载相承云。龙树有佞弟子劝其师令与释迦并化。师智德如此。宜作新佛。岂为释迦弟子。然其所言克日月。别制新戒新衣使大同小异。坐水精房中思惟斯事。时有大龙菩萨伤而愍之

  • 保卫延安·杜鹏程

    长篇小说。杜鹏程著。1954年出版。作品在解放战争广阔的历史背景下,真实地再现延安保卫战艰苦卓绝的胜利历程,反映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的必然趋势。全书以周大勇和他的英雄连队的战斗经历为中心线索,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