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春秋战国异辞卷二十一

悼公

悼公元年齐伐鲁取讙闗【左传载于悼公二年】初悼公亡在鲁季康子以其妹妻之及归即位使迎之季姬与季鲂侯通言其情鲁弗敢与故齐伐鲁竟迎季姬季姬嬖齐复归鲁侵地【史齐世家】

鲍子与悼公有却不善四年吴鲁伐齐南方鲍子弑悼公【左传言齐人弑悼公不言鲍子弑之鲍子前为悼公所杀】赴于吴吴王夫差哭于军门外三日将从海入讨齐齐人败之吴师乃去晋赵鞅伐齐至赖而去齐人共立悼公子壬是为简公【年表云简公者景公之子也见徐广注今年表无此语 史齐世家】

简公

田常与监止俱为左右相相简公【监止左传作阚止】田常心害监止监止幸于简公权弗能去于是田常复修厘子之政以大斗出贷以小斗收齐人歌之曰妪乎采芑归乎田成子齐大夫朝御鞅谏简公曰田监不可并也君其择焉君弗聴子我者监止之宗人也【左传子我即监止】常与田氏有却田氏疏族田豹事子我有宠子我曰吾欲尽灭田氏适【同摘】以豹代田氏宗豹曰臣于田氏疏矣不聴已而豹谓田氏曰子我将诛田氏田氏弗先祸及矣子我舍公宫田常兄弟四人乗如公宫欲杀子我子我闭门简公与妇人饮檀台将欲击田常太史子余曰田常非敢为乱将除害简公乃止田常出闻简公怒恐诛将出亡田子行曰需事之贼也田常于是击子我子我率其徒攻田氏不胜出亡田氏之徒追杀子我及监止简公出奔田氏之徒追执简公于徐州简公曰蚤从御鞅之言不及此田氏恐简公复立而诛已遂弑简公【简公四年事史田齐世家 监止字子我宰予亦字子我故讹作宰予】

简公四年春初简公与父阳生俱在鲁也阚止有宠焉及即位使为政田成子惮之骤顾于朝御鞅言简公曰田阚不可并也君其择焉弗聴子我夕田逆杀人逢之遂捕以入田氏方睦使囚病而遗守囚者酒醉而杀守者得亡子我盟诸田于陈宗初田豹欲为子我臣使公孙言豹豹有丧而止后卒以为臣幸于子我子我谓曰吾尽逐田氏而立女可乎对曰我逺田氏矣且其违者不过数人何尽逐焉遂告田氏子行曰彼得君弗先必祸子子行舍于公宫夏五月壬申成子兄弟四乗如公子我在幄出迎之遂入闭门宦者御之子行杀宦者公与夫人饮酒于檀台成子迁诸寝公执戈将击之太史子余曰非不利也将除害也成子出舍于库闻公犹怒将出曰何所无君子行拔剑曰需事之贼也谁非田宗所不杀子者有如田宗乃止子我归属徒攻闱与大门皆弗胜乃出田氏追之丰邱人执子我以告杀之郭闗成子将杀大陆子方田逆请而免之以公命取车于道出雍门田豹与之车弗受曰逆为余请豹与余车余有私焉事子我而有私于其雠何以见鲁卫之士庚辰田常执简公于徐州公曰余蚤从御鞅言不及此甲午田常弑简公于徐州【史齐世家】

吕氏春秋【慎势】齐简公有臣曰诸御鞅谏于简公曰陈成常与宰予之二臣者甚相憎也臣恐其相攻也相攻唯固则危上矣愿君之去一人也简公曰非而细人之所能识也君无几何陈成常果攻宰予于庭贼简公于朝简公喟然太息曰余不用鞅之言以至此患也【又説苑正谏淮南子人间】

説苑【指武】田成子常与宰我争宰我夜伏卒将以攻田成子令于卒中曰不见旌节毋起鸱夷子皮闻之告田成子田成子因为旌节以起宰我之卒以攻之遂残之也

田常弑简公乃盟于国人曰不盟者死及家石他曰古之事君者死其君之事舍君以全亲非忠也舍亲以死君之事非孝也他则不能然不盟是后吾亲也从人而盟是背吾君也呜呼生于乱世不得正行刦乎暴人不得全义悲夫乃进盟以免父母退伏剑以死

新序【卷八】陈恒弑简公而盟盟者皆完其家不盟者杀之石他人曰昔之事君者皆得其君而事之今谓他人曰舍而君而事我他人不能虽然不盟则杀父母也从而盟是无君臣之礼也生于乱世不得正行刦于暴上不得道义故虽盟不以父母之死不如退而自杀以礼其君乃自杀

淮南子 齐简公释其国家之柄而专任其大臣将相摄威擅势私门成党而公道不行故使陈成田常鸱夷子皮得成其难使吕氏絶祀而陈氏有国者此柔懦之所生也

陈恒弑君使勇士六人刦子渊栖子渊栖曰子之欲与我以我为知乎以我为仁乎以我为勇乎臣弑君非知也见利而背君非仁也刦我以兵惧而与子非勇也使吾无此三者与何补于子若吾有此三者终不从子矣乃舍之【新序卷八】

田常既弑简公于徐州乃立简公弟骜是为平公平公即位田常相之专齐之政割齐安平以东为田氏封邑【史齐世家】

平公

田常既弑简公惧诸侯共诛已乃尽归鲁卫侵地西约晋韩卫赵氏南通吴越之使修功行赏亲于百姓以故齐复定田常言于齐平公曰德施人之所欲君其行之刑罚人之所恶臣请行之行之五年齐国之政皆归田常田常于是尽诛鲍晏及公族之强者而割齐自安平以东至琅琊自为封邑封邑大于平公之所食田常乃选齐国女子长七尺以上为后宫后宫以百数而使賔客舍人出入后宫者不禁及田常卒有七十余男及其子盘【襄子】代立相齐乃使其兄弟宗人尽为齐都邑大夫与三晋通使且以有齐国【史田齐世家】

田成子有兄曰完子仁且勇越人兴师诛田成子曰奚故杀君而取国田成子患之完子请率士大夫以逆越师请必战战请必败败请必死田成子曰夫必与越战可也战必败败必死寡人疑焉完子曰君之有国也百姓怨上贤良又有死之臣防耻以完观之也国已惧矣今越人起师臣与之战战而败贤良尽死不死者不敢入于国君与诸孤处于国以臣观之国必安矣完子行田成子泣而遣之【吕览似顺】

陈成子谓鸱夷子皮曰何与常也对曰君死吾不死君亡吾不亡陈成子曰然子何以与常对曰未死去死未亡去亡其有何死亡矣从命利君谓之顺从命病君谓之谀逆命利君谓之忠逆命病君谓之乱君有过不谏诤将危国殒社稷也有能尽言于君用则留之不用则去之谓之諌用则可生不用则死谓之诤有能比和同力率羣下相与强矫君君虽不安不能不聴遂解国之大患除国之大害成于尊君安国谓之辅有能亢君之命反君之事窃君之重以安国之危除主之辱攻伐足以成国之大利谓之弼故谏诤辅弼之人社稷之臣也眀君之所尊礼而闇君以为已贼故明君之所赏闇君之所杀也明君好问闇君好独明君上贤使能而享其功闇君畏贤妬能而灭其业罚其忠而赏其贼夫是之谓至闇桀纣之所以亡也诗云曾是莫聴大命以倾此之谓也【説苑臣术】

鸱夷子皮事田成子田成子去齐走而之燕鸱夷子皮负而从至望邑子皮曰子独不闻涸泽之蛇乎涸泽蛇将徙有小蛇谓大蛇曰子行而我随之人以为蛇之行者耳必有杀子者不如相啣负我以行人必以我为神君也乃相啣负以越公道而行人皆避之曰神君也今子美而我恶以子为我上客千乗之君也以子为我使者万乗之卿也子不如为我舍人田成子因负而随之至逆旅逆旅之君待之甚敬因献酒肉【韩子説林】隰斯弥见田成子田成子与登台四望三面皆畅南望隰子家之树蔽之田成子亦不言隰子归使人伐之斧离数创隰子止之其相室曰何变之数也隰子曰古者有谚曰知渊中之鱼者不祥夫田子将有事事大而我示之知微我必危矣不伐树未有罪也知人之所不言其罪大矣乃不伐也【韩子説林】

田成子游于海上而乐之号令诸大夫曰言归者死顔涿聚曰君游海而乐之奈臣有图国者何君虽乐之将安得田成子曰寡人布令曰言归者死今子犯寡人之令援戈将击之顔涿聚曰昔桀杀闗龙逢而纣杀王子比干今君虽杀臣之身以三之可也臣言为国非为身也延颈而前曰君击之矣君乃释戈趣驾而归至三日而闻国人有谋不内田成子者矣田成子所以遂有国者顔涿聚之力也【韩子十过 説苑作齐景公事】

国昭子之母死问于子张曰及墓男子妇人安位子张曰司徒敬子之丧夫子相男子西乡妇人东乡曰噫母曰我丧也斯沾【觇同】尔専之賔为賔焉主为主焉妇人从男子皆西乡【昭子失礼檀弓下】

平公二十五年卒子宣公积立

宣公

宣公五十一年卒子康公贷立田防反廪丘

康公

康公二年韩魏赵始列为诸侯十九年田常曾孙田和始为诸侯迁康公于海濵二十六年康公卒吕氏絶祀田氏卒有齐国为齐威王强于天下【以上史齐世家】

史记【田齐世家】贷立十四年淫于酒妇人不聴政太公乃迁康公于海上食一城以奉其先祀

墨子 昔者齐康公兴乐万人不可衣短褐不可食糠糟曰食饮不美面目顔色不足视也衣服不美身体容貌不足观也是以食必粱肉衣必文绣

史记【田齐世家】明年鲁伐齐平陆三年太公与魏文侯防浊泽求为诸侯魏文侯乃使使言周天子及诸侯请立齐相田和为诸侯周天子许之

绎史 徐广曰康公十六年索隠曰广葢依年表为説而不省此上文贷立十四年又云明年又三年是十八年年表及此注竝误按田和急于簒齐既为天子所许复迟至三年始称侯不合于事理索隠説是也

史记 齐康公之十九年田和立为齐侯列于周室纪元年

纪年 齐康公五年田侯午生二十二年田侯剡立后十年齐田午弑其君剡及孺子喜而为公

杂録

齐晋相与战平阿之余子【余子官氏也】亡防得矛却而去不自快谓路之人曰亡防得矛可以归乎路之人曰防亦兵也戈亦兵也亡兵得兵何为不可以归去行心犹不自快遇髙唐之孤叔无孙【髙唐齐邑孤尊位叔姓无孙名守髙唐之大夫也】当其马前曰今日战亡防得矛可以归乎叔无孙曰矛非防也防非矛也亡防得矛岂亢责也哉【亢当也】平阿之余子曰嘻还反战趋尚及之遂战而死叔无孙曰吾闻君子济人以患必离其难疾驱而从之亦死而不反【吕览离俗】齐太子坐清台之上燕庄侯他髙冠严色左带玉具剑右带环佩左光照右右光照左太子读书不视庄侯他问曰齐国有寳乎太子曰主信臣忠百姓戴上齐国之寳也庄侯他应声解剑而去【亢仓子训道】

戎夷违齐如鲁天大寒与弟子宿于郭外谓弟子与我衣我国士为天下惜死子不肖不足爱弟子曰不肖之人安能与国士衣戎夷解衣与弟子夜半而死【吕氏春秋】齐牧犊子年七十无妻朝日见飞雉雌雄相随感之抚琴而歌曰雉朝飞鸣相和雄雌羣游于山阿【琴操】

齐女顔文姜适李氏事姑甚孝姑嗜新泉水水去家甚逺姜竭力取供无难色忽室侧涌出一泉与新泉一味母饮甚喜乡人名为孝泉后人立庙祀之【列女传】

説苑 齐王起九重之台募国中能画者赐之钱有敬君居常饥寒其妻妙色敬君工画台贪赐画钱去家日久思忆其妻画像向之而笑傍人见以白王王召问之对曰有妻如此去家日久心常念之窃画其像以慰离心不悟上闻 艺文类聚引説苑

吕氏春秋 戎夷违齐如鲁天大寒而后门与弟子一人宿于郭外寒愈甚谓其弟子曰子与我衣我活也我与子衣子活也我国士也为天下惜死子不肖人也不足爱也子与我子之衣弟子曰夫人不肖也又恶能与国士之衣哉戎夷太息叹曰嗟乎道其不济矣解衣与弟子夜半而死弟遂活谓戎夷其能必定一世则未之识若夫欲利人之心不可以加矣

 

猜你喜欢
  列传列女第八十 崔览妻封氏 封卓妻刘氏 魏溥妻房氏 胡长命妻张氏 平原女子孙氏房爱亲妻崔氏 泾州贞女兕先氏 姚氏妇杨氏 张洪初妻刘氏 董景起妻张氏 阳尼妻高氏 史映周妻耿氏 任城国太妃孟氏 苟金龙妻刘·魏收
  列传良吏第七十六 张恂 鹿生 张应 宋世景 路邕 阎庆胤 明亮 杜纂 裴佗 窦瑗羊敦 苏淑·魏收
  卷一百九十一·毕沅
  ●卷六·毛奇龄
  卷之三百十六·佚名
  ●卷上·吴伟业
  卷二十六·叶盛
  一四四 护湖南巡抚觉罗敦福奏赍送遗书并缮单呈明折·佚名
  六七 谕着照节赏年赏例赏给纪昀陆锡熊各一分·佚名
  卷二十一·司马贞
  杜重威传·薛居正
  卷六十一·阿桂
  卷三十一·阿桂
  卷四·佚名
  潘文焕·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古今滑稽联话二·范左青

    某县令居官清廉,萧然四壁。尝于除夕作联自嘲,其语颇趣。联云:“放千枚爆竹,把穷鬼轰开,数年来被这小奴才,扰累俺一双空手;烧三枝高香,将财神请进,从今后愿你老夫子,保佑我十万缠腰。”咸丰间,江苏某君为发匪所获,匪首闻

  • 鲁大夫秋胡戏妻·臧懋循

    鲁大夫秋胡戏妻杂剧(元)石君宝撰●鲁大夫秋胡戏妻杂剧目录第一折 〔音释〕第二折 〔音释〕第三折 〔音释〕第四折 〔音释〕题目 贞烈妇梅英守志 正名 鲁大夫秋胡戏妻第一折〔老旦扮卜儿同正末扮秋胡上卜儿诗云〕

  • 王月英元夜留鞋记·臧懋循

    王月英元夜留鞋记杂剧(元)曾瑞卿撰●王月英元夜留鞋记杂剧目录楔子 〔音释〕第一折 〔音释〕第二折 〔音释〕第三折 〔音释〕第四折 〔音释〕题目 郭秀才沉醉误佳期 正名 王月英元夜留鞋记楔子〔老旦卜儿同正旦

  • 卷二·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 明 曹学佺 编 古诗二 魏四言诗 魏武帝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沈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鼔瑟

  • 御选明诗卷四十一·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诗卷四十一七言古诗六薛瑄题墨牛青松落隂石苔上雨余百草芊绵长老叟牧牛牛性驯牛背读书兴萧爽书中之味深且长高睨盘古窥皇唐日暮驱牛下山去风清月白天茫茫緑杨芳草被平坡老人骑牛行且歌歌长扣角角欲

  • 列传第十九 于栗磾·魏收

    于栗磾,代人也。能左右驰射,武艺过人。登国中,拜冠军将军,假新安子。后与宁朔将军公孙兰领步骑二万,潜自太原从韩信故道开井陉路,袭慕容宝于中山。既而车驾后至,见道路修理,大悦,即赐其名马。及赵魏平定,太祖置酒高会,谓栗磾曰:“

  • 列传第二 后妃下·刘昫

    ○玄宗元献皇后杨氏 肃宗张皇后 肃宗韦妃 肃宗章敬皇后吴氏 代宗崔妃代宗睿真皇后沈氏 代宗贞懿皇后独孤氏 德宗昭德皇后王氏 德宗韦妃顺宗庄宪皇后王氏 宪宗懿安皇后郭氏 宪宗孝明皇后郑氏 女学士尚宫宋氏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七·佚名

    万历二十五年二月壬戌朔○癸亥大学士赵志皋廿□寺以日讲请因言经书俱已讲过我 祖宗嘉谟善政比隆帝王具载 实录中欲每日摘取一条进讲以备 皇上法 祖通今之助不报已淂旨诗经讲完时请旨别讲他书不淂輙撰讲章已再请钦

  • 涌幢小品卷之十三·朱国祯

    埋羹撤茶王琎。昌邑人。洪武初。以儒士历宁波知府。堂馔用鱼肉。命埋之。号埋羹太守。有给事来谒。具茶。给事为客居间。公大呼撤去。给事惭而退。又号撤茶太守。中官祈哀佥事陈谔。字克忠。诙谐。正统初。有中官阮巨

  •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以迄唐初私家修史之始末·金毓黻

    自马、班二氏出,已大畅私家修史之风,迨魏晋南北朝,以迄唐初,而私家修史尤盛,大别言之,可分五类:其一为后汉史、其二为三国史,其三为晋史、其四为十六国史、其五为南北朝史。凡此五类之史,初皆由多家纂集,最后勒定一编。然其源虽

  • 舆图·佚名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大事表舆图国子监司业顾栋高撰古称左图右史惟春秋列国尤不可不图亦惟春秋列国尤难图以其强兼弱削大小无定形不可画定分封时疆界为某国又犬牙相错棼如乱丝有以今之一县而四国

  • 中朝商民水陆贸易章程·佚名

    一八八二年十月一日,光绪八年八月二十日,天津。朝鲜久列藩封,典礼所关。一切均有定制,毋庸更议。惟现在各国既由水路通商,自宜亟开海禁,令两国商民一体互相贸易,共沾利益,其边界互市之例,亦因时量为变通。惟此次所订水陆贸易章

  • 运历一·徐松

    五运【宋会要】太祖建隆元年三月,有司上言:「国家受禅于周,周木德,木生火,合以火德王,其色尚赤。仍请以戌日为腊。」从之。 太宗太平兴国九年四月,布衣赵垂庆言:「皇家当越五代,上承唐统,为金德。若以梁上继唐,传后唐至国朝亦合

  • 卷16·吴缜

    《郭正一传》载,正一永隆中为平章事,永淳中迁官等事次乃云:“刘审礼与吐蕃战青海,大败,髙宗召群臣问所以制戎,正一曰······”云云。〈文多不录〉刘齐贤、皇甫文亮等议,亦与正一合,帝纳之。今案《高宗纪》,仪鳯三年〈岁在

  • 薛永黍·周诒春

    薛永黍 年二十七岁。生于福建金门。兄永石永岱。业商。未婚。初学于菲律宾。及福州英华书院。宣统二年。自费游美。入提顿学校。及威斯林学校。宣统三年。入米西根大学。习教育。民国四年。得学士学位。为世界会书记

  • 卷之十四 诠言训·高诱

    诠言训诠,就也。就万物之指以言其微,事之所谓,道之所依也。洞同天地,浑沌为朴,未造而成物,谓之太一。太一,元神,总万物者。同出於一,所为各异,有鸟、有鱼、有兽,谓之分物。方以类别,物以群分,性命不同,皆形於有。隔而不通,分而为万物

  • 佛说菩萨内戒经·佚名

    宋北印度三藏求那跋摩译佛以十五日说戒时。文殊师利正衣服。以头脑著佛足。起长跪白佛言。若有初发意菩萨。于道于俗当用何等功德。以开化一切众生。使各得成其功德。唯佛当以沤和拘舍罗。为我曹分别说之。佛言。善哉

  • 品茶要录·黄儒

    宋代茶书,《品茶要录》一卷,宋黄儒撰。儒字道辅,陈振孙《书录解题》作道父者误也。建安人。熙宁六年进士。此书不载於《宋史·艺文志》,明新安程百二始刊行之。有苏轼书后一篇,称儒博学能文,不幸早亡,云其文见阁本《东坡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