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为中佛会事答记者问

──二十四年七月在嘉兴──

太虚大师,此次在嘉兴讲经三日,经过各情迭志本报。昨圆满日,乞授三皈者三十七人,适合三十七道品之数。记者闻大师将行,乃特走访,询其是否将出席此次中国佛教会代表大会开会,及创设中国佛教会之缘起。

问:大师创设中国佛教会之因缘,可得闻乎?

答:民三袁政府解散八指头陀等所创办之中华佛教总会,久无全国之佛教团体。民十四,吾在北平发起中国佛教联合会,设筹备处,通告筹设各省佛教联合会;虽有江浙及两湖等佛教联合会之组设,然亦未成全国团体。民十七,吾讲学南京毗卢寺,议设中国佛教会,蔡孑民先生等劝先成佛学会,乃改成中国佛学会筹备处;而所筹备者,实为中国佛教会。次年、乃与江浙佛教联合会等成立中国佛教会。回想十六七年,乃并佛教会之名称,亦不能提出,其创成之艰苦可知也!

问:民十八开第一届各省佛教代表会议,成立中国佛教会以来,今已至第七届全国佛教徒代表大会,大师有何感想?

答:此七年来盖不少死生离合涨落之感。初成立时,监委谛闲法师等、常委寂山和尚、可成和尚等,皆已先后顺世无常,愿开会前皆起立默念摩诃般若波罗密十声,以祝先死者咸早获超生,而生存者皆继续精进!又民十八九,颇多为护教救僧热心参加者,若印光法师、德宽和尚、持松法师、台源和尚、谢铸陈居士、黄忏华居士等,而比年不复闻问,会益狭隘;更愿开会前起立默念本师释迦牟尼佛十声,同申忏悔,祝现前不现前离合合离者,如法清净和合!复次、民十七八、印光法师等,亦提制整理僧伽方案,对于整僧制、兴僧学等思潮高涨,颇有生气。而顷岁以护持僧产,渐趋安定,除稍办慈善点缀公益外,关于改良僧寺、复兴佛教之热诚,低落已至于零,尤愿开会前起立默念当来下生弥勒尊佛十声,以祝今后之进步!

问:大师对于今后之中国佛教会,有何期望?

答:今得中央指导修正之会章,于各省县之组织益收统一。然佛教会之经费,既以僧寺为负担为主,且经管者亦为各僧寺之事,则自应以僧众为组成要素。各级佛教会,当尽量选登僧中有财力或有才智者,办理一切教务;居士归就扶助之位。缁白皆大公无我,以复兴佛教为前提,勿存私心而分派系,乃可望得成健全进益。否则、冠履颠倒,贤愚相扼,终唯堕落而已!此应登用僧才者一。又、近年各处以私人之力,教育年轻僧众,虽不无成效,而未有通盘计划,升级程序,则教学两方俱感艰苦。且内充佛教僧团之德能,外应国家社会之需要,提高僧格,住持佛教,尤宜多办僧众补习学校,此应广兴僧学者二。清代废出家考试,滥厕僧尼者众,而寺庵之兴废亦漫无规度。今应一力整肃僧众,如限制剃度、受戒及应赴经忏,充当职事住持等,渐渐淘汰低能份子,使不为僧累;一方停止另建新寺庵,尽量将旧有者修复,成办社会之公益,此皆可归纳于僧寺制度之整顿者三。欲就原有之寺僧,整理成适合弘扬佛法利济国民所需要之寺僧,当先从调查登记各县之寺庵产业,僧尼之种类数量为入手。汇集各省各县之登记,进而为各县各省乃至全国精密之总计,而后乃可凭依以为改进之所基。否则、种种设计,皆同空中楼阁,而无从建立,此关于整理僧制振兴佛教之著手方便者四。行此四事,会章乃不成具文,庶中央所期望佛教徒之自力改善而辅益国民者,不落于空也!

大师语至此,记者方欲再有请问,适谒见者纷至,遂告辞而出。(见佛教日报二四,七,一八。)


猜你喜欢
  开元释教录略出卷第三·智升
  菩萨本生鬘论卷第十二·佚名
  觚语四则·心圆
  卷第三十七·佚名
  卷第四·丈雪通醉
  发意三十二宝品第二·佚名
  卷二百七十一·佚名
  第二十章 长老入灭·佚名
  卷第十六·佚名
  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卷第四·佚名
  十八空论(亦十六亦十八亦十四亦十七)·龙树
  無盡意菩薩經〈不分品〉·欧阳竟无
  卷下·吹万广真
  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欧阳竟无
  月江和尚语录卷上·月江正印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八百七十·彭定求

        卷870_1 【讥元载诗】高亭   上元官吏务剥削,江淮之人皆白著。   卷870_2 【嘲赵谦光】贺遂涉   员外由来美,郎中望亦优。宁知粉署里,翻作土山头。   卷870_3 【答贺遂涉(时遂涉为户部员外,谦光答此)】赵

  • 卷五·王世贞

      高皇帝神武天授,生目不知书,既下集庆,始厌马上。长歌短篇,操笔辄韵,有魏武乐府风。制词质古,一洗骈偶之习。  仁宗皇帝在东宫时,独好欧阳氏之文,以故杨文贞宠契非浅。又喜王赞善汝玉诗,圣学最为渊博。宣宗天纵神敏,长歌短

  • 卷三·孙默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十五家词  钦定四库全书十五家词卷三       休宁孙默编梁清标棠村词上词莫盛於南北宋人各一集集有专名如毛氏所梓百名家其最着者元明以後作者多有而传者少逊矣本朝词学近复益胜实始於

  • 唐诗镜卷四十九·陆时雍

    钦定四库全书 唐诗镜卷四十九 明 陆时雍 编 晚唐第一 【中晩唐声格相成第晩唐日趋杪削入後一段颓落俚恶不成声调诗道国运潜相准矣】 李商隐【字义山怀州人李积之後文宗开成二年登进士第调弘农尉王茂元表掌书记以子

  • 卷一五五 梁紀十一·司马光

      起重光大淵獻(辛亥),盡玄黓困敦(壬子),凡二年。   高祖武皇帝中大通三年(辛亥,公元五三一年)   春,正月,辛巳,上祀南郊,大赦。   魏尚書右僕射鄭先護聞洛陽不守,士衆逃散,遂來奔。丙申,以先護為征北大將軍。   二月,辛丑,上

  • 平定三逆方略卷六十·佚名

    卷六十 平定三逆方略提要   臣等谨案:平定三逆方略六十卷,康熙二十一年奉诏修纂,恭纪平定逆藩吴三桂、耿精忠、尚之信事。敬考实录以大学士勒德洪、明珠、李霨、王熙、黄机、吴正治为总裁官,内阁学士阿兰泰、达岱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十六·佚名

    嘉靖四年十月丙戌朔享 太庙遣会昌矦王桥泰和伯陈万言分祀 诸陵庆阳伯夏臣祀 景皇帝陵寝○初辽东议修边墙未及四年又以积雨颓坏至是巡抚都御史张琏等复请修筑 上从之令酌量缓急以渐修理务令坚厚经久不许卤莽徒费财力仍

  • 雍正实录卷之七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  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一○四九 湖北巡抚李绶奏续缴《通鉴纲目续编》三部及作速抽改给还缘由折·佚名

    一○四九 湖北巡抚李绶奏续缴《通鉴纲目续编》三部及作速抽改给还缘由折乾隆四十九年十月二十五日湖北巡抚臣李绶跪奏,为遵旨抽改《纲目续编》,恭折汇奏,仰祈睿鉴事。窃照乾隆四十八年五月初一日承准廷寄,钦奉上谕:前因披

  • 弁言·佚名

    本书系据故宫博物院先后就清代军机处档案所辑的各种史料,集刊光绪十年(一八八四)中、法战争期间有关台湾的文件,用补前编「法军侵台档」(「文丛」第一九二种)之不足,因以「补编」称之。按「法军侵台档」一书,原由中央研究院近

  • 萧谌传·萧子显

    萧谌字彦孚,是南兰陵郡兰陵县人。祖父萧道清,官至员外郎。父亲萧仙伯,任桂陽国参军。萧谌一开始任官为州从事,晋熙国侍郎,左常侍。萧谌是太祖(萧道成)的绝服族子,元徽末年,世祖(萧赜)在郢州任职,想知道京城里的动向,太祖派萧谌

  • 卷八十七·佚名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礼部志稿>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八十七明 俞汝楫 编丧礼备考职官丧期年不奔丧洪武二十三年闰四月甲戌除期年奔丧之制先是百官闻祖父母伯叔兄弟丧俱得奔赴至是吏部言祖父母伯叔兄弟皆系期年

  • 卷一百九十九·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九十九明 杨士奇等 撰求言周厉王时国人谤王召公告王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

  • 大乘四法经(实叉难陀译)·佚名

    于阗国三藏法师实叉难陀奉制译归命大智海,毗卢遮那佛。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五百人。菩萨摩诃萨八千人俱。皆被坚固大弘誓甲,并欲色界诸天子等无量百千。恭敬如来听受法要。尔时文殊师利童子

  • 雪關禪師語錄卷之一·雪关智訚

    侍者成巒傳善錄法孫開詗編信州博山語錄崇禎壬申孟夏朔旦,信州眾檀越暨合山大眾請上堂。師登座,拈香云:「此一瓣香,氣壓群芳,遍空遍界,光吞萬象,亙古亙今,爇向罏中,專為祝延今上皇帝聖壽萬安,伏願金甌永固,滿朝盡是夔龍;黃河再清,四

  • 钦定盛京通志·阿桂

    《盛京通志》130卷。康熙二十三年(1684)奉天府尹董秉忠奉敕纂修,为32卷。雍正十二年(1734)奉天府尹吕耀曾等再修,为33卷。乾隆元年(1736)宋筠等将此书又增修为48卷。十二年、四十九年乾隆皇帝又亲自令大学士汪由敦、

  • 书法约言·宋曹

    一卷。书论。清代宋曹撰。明末清初书法家。字彬臣,号射陵,今江苏盐城人。明崇祯时官中书。入清后隐居不仕,自谓遗民。工诗善书。所撰是书,不作浮词。全书有总论、答客问书法、论作字之始、论楷书、论行书、论草书各目

  • 师子奋迅菩萨所问经·佚名

    一卷,失译。华积楼阁陀罗尼经之旧译也。师子奋迅菩萨,新译作师子游戏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