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春秋战国异辞卷四十九

襄子

赵襄子元年越灭吴襄子降丧食使楚隆问吴王襄子姊前为代王夫人简子既葬未除服北登夏屋请代王使厨人操铜枓以食代王及従者行斟隂令宰人各以枓击杀代王及従官遂兴兵平代地其姊闻之泣而呼天摩笄自杀代人怜之所死地名之为摩笄之山遂以代封伯鲁子周为代成君伯鲁者襄子兄故太子太子蚤死故封其子【史赵世家】

列女传 昔赵简子之女襄子之姊为代王夫人简子死既葬襄子未除服即登夏屋诱代王使厨人持斗以食代王及従者行斟隂令厨人各以斗击杀之因举兵平代地而迎其姊赵夫人夫人曰我受先君命事代王今有十余年矣代无大故而主残之今代已亡吾将奚归且吾闻之妇人执一无二欲迎我何之以弟慢夫非义也以夫怨弟非仁也吾不敢怨亦不归遂泣而呼天自杀于摩笄之地一説摩笄以自刺也故至今有摩笄之山

初赵简子病召太子而告之曰我死已葬服衰而上夏屋之山以望【太子襄子也夏屋山代之南山也观望欲令取代也】太子敬诺简子死已葬服衰召大臣而告之曰愿登夏屋以望大臣皆谏曰登夏屋以望是游也服衰以游不可襄子曰此先君之命也寡人弗敢废羣臣敬诺襄子上于夏屋以望代俗其乐甚美襄子曰先君必以此教之也及归虑所以取代乃先善之代君好色请以其弟姉妻之代君许诺弟姉已往所以善代者乃万故马郡宜马代君以善马奉襄子襄子谒于代君而请觞之马郡请先令舞者置兵其羽中数百人先具大金斗代君至酒酣反斗而击之一成【一成一下也】脑涂地舞者以鬭尽杀其従者因以代君之车迎其妻其妻道闻之状摩笄以自刺故赵氏至今有刺笄之证【一作山】与反斗之号【吕览长攻】

水经注 赵襄子既害代王迎姊姊代夫人夫人曰以弟慢夫非仁也以夫怨弟非义也磨笄自刺而死使者自杀民怜之而立神屋于山侧因名之为磨笄之山

赵简子薨而未葬而中牟畔之【畔之一作入齐】葬五日襄子兴师而次之【次一作围】围未匝而城自壊者十丈襄子击金而退之吏谏曰君诛中牟之罪而城自壊者是天助之也君曷为退之襄子曰吾昔闻之于叔向曰君子不乗人于利不厄人于险使之城然后攻之中牟闻其义而请降【韩诗卷六 又淮南子道应 新序卷六】

知伯率韩魏攻赵赵襄子惧奔保晋阳原过従后至于王泽见三人自带以上可见自带以下不可见与原过竹二节莫通曰为我以是遗赵毋防原过既至以告襄子襄子斋三日亲自剖竹有朱书曰赵毋防余霍泰山山阳侯天使也三月丙戍余将使女反灭知氏女亦我立百邑余将赐女林胡之地至于后世且有伉王亦黒龙面而鸟噣鬓麋髭髯大膺大胷脩下而冯左袵介乗奄有河宗至于休溷诸貉南伐晋别北灭黑姑防子再拜受三神之令三国攻晋阳嵗余汾水灌其城城不浸者三版城中悬釡而炊易子而食羣臣皆有外心礼益慢惟髙共【一作赫】不敢失礼防子惧乃夜使相张孟同私于韩魏韩魏与合谋以三月丙戌三国反灭知氏共分其地于是襄子行赏髙共为上张孟同曰晋阳之难唯共无功襄子曰方晋阳急羣臣皆懈惟共不失人臣礼是以先之于是赵北有代南并知氏彊于韩魏遂祠三神于百邑使原过主霍泰山祠祀【史赵世家 又风俗通】

赵襄子出围【知伯围襄子于晋阳三月张孟谈私与韩魏搆谋反知伯军使赵襄子杀之故曰出围】赏有功者五人髙赦为首张孟谈曰晋阳之中赦无大功赏而为首何也襄子曰寡人之国危社稷殆身在忧约之中与寡人交而不失君臣之礼者惟赦吾是以先之仲尼闻之曰襄子可谓善赏矣赏一人而天下之为人臣莫敢失礼【吕览义赏 韩子难一畧同又淮南子汜论髙赦作髙赫】

豫譲事中行之君智伯灭中行氏豫譲徙事智伯及赵襄子破智伯豫譲剂而而变容吞炭而为哑【淮南子云豫譲落其齿以易其貎】乞其妻所而妻弗识乃伏刺襄子五起而弗中襄子患之食不甘味一夕五易卧见不全身人谓豫譲曰子不死中行而反事其讐何无可耻之甚也今必碎身糜躯以为智伯何其与前异也豫譲曰我事中行之君与帷而衣之与闗而枕之夫众人畜我我故众人事之及智伯分吾以衣服饀吾以鼎寔举被而为礼是以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新书卷之七】

吕览【恃君】豫譲欲杀赵襄子灭须去眉自刑以变其容为乞人而往乞于其妻之所其妻曰状貎无似吾夫者其音何类吾夫之甚也又吞炭以变其音其友谓之曰子之所道甚难而无功谓子有志则然矣谓子智则不然以子之才而求事襄子襄子必近子子得近而求事襄子甚易而功必成豫让笑而应之曰是先知报后知也为故君贼新君矣大乱君臣之义者凡吾所为此者所以明君臣之义也非従易也又【序意】赵襄子游于囿中至于梁马却不肯进青荓为骖乗襄子曰进视梁下类有人青荓进视梁下豫譲却寝佯为死人叱青荓曰去长者吾且有事【言将杀防子】青荓曰少而与子友子且为大事而我言之是失相与友之道子将贼吾君而我不言之是失为人臣之道如我者惟死乃可适乃退而自杀

又【不侵】豫譲之友谓豫譲曰子之行何其惑也子尝事范氏中行氏诸侯尽灭之而子不为之报何故豫譲曰范氏中行氏我寒而不我衣我饥而不我食而时使我与千人共其养是众人畜我也夫众人畜我者我亦众人事之至于智氏则不然出则乗我以车入则足我以养众人广朝而必加礼于吾所谓国士畜我也夫国士畜我者我亦国士事之【绎史 史记索隠引战国策曰衣尽血出防子回车车轮未周而亡今本亦无此语也】

赵襄子率徒十万狩于中山借芿燔林煽赫百里有一人従石壁中出随烟烬上下众谓鬼物火过徐行而出若无所经涉者襄子怪而留之徐而察之形色七窍人也气息音声人也问奚道而处石奚道而入火其人曰奚物而谓石奚物而谓火襄子曰而向之所出者石也而向之所涉者火也其人曰不知也魏文侯闻之问子夏曰彼何人哉子夏曰以商所闻夫子之言和者大同于物物无得伤阂者游金石踏水火皆可也文侯曰吾子何不为之子夏曰刳心去智商未之能虽然试语之有暇矣文侯曰夫子奚不为之子夏曰夫子能之而能不为者也文侯大説【列子黄帝】

地志 山西和顺县有鹿苑相传赵襄子养鹿处又有赵王台状如伏虎即襄子避暑地

赵襄子逾句注山【在今雁门】破戎【杜氏通典】

赵襄子攻翟胜之取左人中人【左一作尤中一作终】使使者来谒之【谒告也】襄子方食搏饭有忧色左右曰一朝而两城下此人之所以喜也今君有忧色何襄子曰江河之大也不过三日飘风暴雨日中不须臾今赵氏之徳行无所施于积一朝而两城下亡其及我乎孔子闻之曰赵氏其昌乎夫忧所以为昌也而喜所以为亡也胜非其难者也持之其难者也【吕览慎大 又淮南子道应】

列子 赵襄子使新穉穆子攻翟胜之取左人中人使遽人来谒之襄子方食而有忧色左右曰一朝而两城下此人之所喜也今君有忧色何也襄子曰夫江河之大也不过三日飘风暴雨不终朝日中不须臾今赵氏之徳行无所施于积一朝而两城下亡其及我哉孔子闻之曰赵氏其昌乎夫忧者所以为昌也喜者所以为亡也胜非其难者也持之其难者也贤主以此持胜故其福及后世齐楚吴越皆常胜矣然卒取亡焉不达乎持胜也唯有道之主为能持胜

赵氏攻中山中山之人多力者曰吾丘鴪衣铁甲操铁杖以战而所击无不碎所冲无不陷以车投车以人投人也几至将所而后死【将赵氏之将也近至其将所然后死言吾丘鴪力有余也 吕览贵卒】

赵襄子之时以任登为中牟令上计言于襄子曰中牟有士曰胆胥已请见之襄子见而以为中大夫相国曰意者君耳而未之目耶为中大夫若此其见也非晋国之故襄子曰吾举登也已耳而目之矣登所举吾又耳而目之矣【谓登之所举不复假耳目也】是耳目人终无已也遂不复问而以为中大夫【吕览知度】

韩子【外储左】王登为中牟令上言于襄主曰中牟有士曰中章胥已者其身甚脩其学甚博君何不举之主曰子见之我将为中大夫相室谏曰中大夫晋重列也今无功而受非晋臣之意君其耳而未之目耶襄主曰我取登既耳而目之矣登之所取又耳而目之是耳目人絶无已也王登一日而见二中大夫予之田宅弃其田耘卖宅囿而随文学者邑之半

少室周者贞廉洁慤者也为赵襄主力士与中牟徐子角力不若也入言之襄主以自代襄子曰子之处人之所欲也何为言徐子以自代曰臣以力事君者也今徐子力多臣臣不以自代恐他人言之而为罪也一曰少室周为襄主骖乗至晋阳有力士牛子耕与角力而不胜周言于主曰主之所以使臣骑乗者以臣多力也今有多力于臣者愿进之【韩子外储左】

赵襄子问于王子维曰吴之所以亡者何也对曰吴君而不忍襄子曰宜哉吴之亡也则不能赏贤不忍则不能罚奸贤者不赏有罪者不罚不亡何待【新序卷五】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俄而与子期逐三易马而三后襄子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进速致逺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道争逺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韩子喻老】

赵襄子饮酒五日五夜不废酒谓侍者我诚邦士也夫已饮酒五日五夜矣而殊不病优莫曰君勉之不及纣二日耳纣七日七夜今君五日襄子惧谓优莫曰然则吾亡也优莫曰不亡襄子曰不及纣二日耳不亡何待优莫曰桀纣之亡也遇汤武今天下尽桀也而君纣也桀纣并世焉能相亡然亦殆矣【新序卷六】

襄子娶空同氏生五子襄子为伯鲁之不立也不肯立子且必欲传位与伯鲁子代成君成君先死乃取代成君子浣立为太子襄子立三十三年卒浣立是为献侯献侯少即位治中牟襄子弟桓子逐献侯自立于代一年卒国人曰桓子立非襄子意乃共杀其子而复迎立献侯【史赵世家】

史记 赵襄子遂以代封伯鲁子周为代成君伯鲁者襄子兄故太子太子蚤死故封其子于是赵北有代南并知氏彊于韩魏其后娶空同氏生五子襄子为伯鲁之不立也不肯立子且必欲传位与伯鲁子代成君成君先死乃取代成君子浣立为太子襄子立三十三年卒浣立是为献侯献侯少即位治中牟纪年 晋烈公四年赵氏城平邑五年田公子居思伐赵鄙图平邑

献侯

献侯十年中山武公初立【徐广曰西周桓公之子桓公者孝王弟而定王子也】十三年城平邑十五年献侯卒子烈侯籍立【史赵世家】

猜你喜欢
  卷四十二·志第十八·地理三·张廷玉
  卷八十二 大中祥符七年(起真宗大中祥符七年正月盡是年六月甲寅,1014)·李焘
  提要·周羽翀
  读礼通考卷一百五·徐乾学
  皇王大纪卷四十二·胡宏
  五二二 军机大臣奏遵旨查明四至闰六月所进书籍错误次数请将总裁等交部察议片·佚名
  提要·句延庆
  三二 德文书·周作人
  王猛传·李延寿
  耶律合住传·脱脱
  完颜阿离合懑传·脱脱
  卷六·吴师道
  卷四·楼昉
  卷一百九十五·杨士奇
  兵饷例·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折·秦简夫

    (扬州奴同旦儿携薄篮上)(扬州奴云)不成器的看样也!自家扬州奴的便是。不信好人言,果有忄西惶事。我信着柳隆卿、胡子传,把那房廊屋舍,家缘过活,都弄得无了。如今可在城南破瓦窑中居住。吃了早起的,无晚夕的。每日家烧地眠。

  • 周序·佚名

    周序凡物不得其平则鸣。风晨雨夕之间,时而镗镗鼓喧、时而虺虺雷轰、时而千鼎共沸、时而万马奔腾惊心动魄者,海音也。静渌渟渊,波纹不起;迭浪飞涛,忽焉以兴。其叱咤之生耶?其刺船之移我情耶?颓波欲东,中流有赖;其以之为发聋振聩

  • 初集 二卷·钱德苍

    邯郸梦扫花(小生上)蓬岛何曾见一人?披星戴月斩麒麟。无缘邀得乘风去,回向瀛州看日轮。自家吕岩,字洞宾,京兆人也。忝中文科进士,素性飮酒任侠,曾于咸阳市上酒中杀人,因而亡命,久之贫落。适遇正阳子锺离权先生,能使飞升黄白之术,见

  • 长杨赋原文·扬雄

    明年,上将大夸胡人以多禽兽,秋,命右扶风发民入南山,西自褒斜,东至弘农,南驱汉中,张罗罔罝罘,捕熊罴豪猪虎豹狖玃狐菟麋鹿,载以槛车,输长杨射熊馆。以网为周阹,纵禽兽其中,令胡人手搏之,自取其获,上亲临观焉。是时,农民不得收敛。雄从

  • 平定三逆方略卷六十·佚名

    卷六十 平定三逆方略提要   臣等谨案:平定三逆方略六十卷,康熙二十一年奉诏修纂,恭纪平定逆藩吴三桂、耿精忠、尚之信事。敬考实录以大学士勒德洪、明珠、李霨、王熙、黄机、吴正治为总裁官,内阁学士阿兰泰、达岱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九十七·佚名

    嘉靖三十二年四月丙子朔时享 太庙先期礼部请遣亲王行礼不允仍命成国公朱希忠代○以久旱祷雨于内殿停刑禁屠六日○兵部尚书聂豹言大同需修边犒军银一万三千三百九十两已得旨令户部处发而户部诿为本部职掌欲于马价内查

  • 第六十卷 忠节 四·缪荃孙

    苏 州 府 三 明(下)屈垣之屈垣之,字毓庵。父复显,诸生,以学行著。垣之幼好读书,受经于老儒冯培南,与王忠亮同学。冯曰:王生耸壑凌霄,故自令器;屈生超然有出尘之表,亦非凡人也。其后忠亮成进士,仕至监司,垣之以名节著,人

  • 一一三九 办理军机处为三分全书处存贮装成书籍请领事致浙江巡抚等咨文·佚名

    一一三九 办理军机处为三分全书处存贮装成书籍请领事致浙江巡抚等咨文乾隆五十一年二月初七日办理军机处为咨照札知事。照得续办三分四库全书处具奏,所有存贮装成书籍,行令遇有便员来京,赴馆请领等因一折,奉旨:知道了。钦

  • 游肇传·魏收

    游肇,字伯始,高祖赐予的名字。游肇幼年为中书学生,博通经史以及《苍》、《雅》、《林》的学说。高祖初年,任内秘书侍御中散。司州初建,任都官从事,转任通直郎、秘阁令,迁任散骑侍郎、典命中大夫。皇帝车驾南伐,游肇上表劝阻,高

  • 田琢传·脱脱

    田琢,字器之,蔚州定安人。明昌五年(1194)考中进士,调任宁边、花平主簿,潞州观察判官,中都商税副使。他父亲去世,守丧期满他便出任怀安令,替补尚书省令史。贞..二年(1214),中都被包围,田琢请命从偏僻小路去山西招集义勇兵士,他被

  • 卷七·孔颖达

    钦定四库全书毛诗注疏卷七汉郑氏笺 唐陆德明音义 孔頴达疏国风郑序缁衣羙武公也父子并为周司徒善于其职国人宜之故羙其德以明有国善善之功焉笺父谓武公父桓公也司徒之职掌十二敎善善者治之有功也郑国之人皆谓桓公武

  • 第73章·老子

    【原文】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1)。此两者,或利或害(2)。天之所恶,孰知其故(3)?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4)。坦然而善谋(5)。天网恢恢,疏而不失(6)。【题解】老子在七十六章说:“坚强者死

  • 辩音菩萨·佚名

      于是,辩音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如是法门甚为希有!世尊,此诸方便一切菩萨于圆觉门,有几修习?愿为大众及末世众生,方便开示,令悟实相。”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

  • 佛说大乘圣无量寿决定光明王如来陀罗尼经·佚名

        西天中印度摩伽陀国那烂陀寺传教大师三藏赐紫沙门臣法天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漏尽意解无复烦恼。逮得己利心善解脱。众所知识大阿罗汉。复

  • 野客丛书·王楙

    三十卷,南宋王楙撰。全书共三十卷,六百八十一条,以考证典籍异同为主,范围涉及经史、碑刻、经济、地理、文字、诗词、名物、制度、故事、风俗等各个方面。卷末其友陈造所作跋语,称:“其议论之纯正,稽考之精确,钩摭之博洽,信可以

  • 黄帝太乙八门入式秘诀·佚名

    述太一八门之术。

  • 燕子龛随笔·苏曼殊

    散文,六十二则。苏曼殊著。《燕子龛随笔》是曼殊在《国民》杂志上发表的一部名作。这一著作此前曾在上海《生活日报》附张《生活艺府·闲话栏》和《华侨杂志》分别刊登过。

  • 岁寒居词话·胡薇元

    一卷。清胡薇元(1850—1920?)撰。胡薇元字孝博,号诗林,别署玉津居士。,河北顺天大兴(今北京)人。光绪三年(1877)进士。清末曾历官广西、四川、陕西等地。民国后成为清室遗老,卒于1920年以后。工诗,擅词曲,著有《铁笛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