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咸同朝将相琐闻

洪军既踞武昌,遂乘势东下,步骑夹岸,旗蔽野,帆樯如云。诸王皆衣黄袍,侯以下衣红,绣龙织凤,间以云物及麟狮鸾鹤之属,冠亦如之。时据船楼上置酒会饮,悬灯张彩,夜半照耀如火龙。后舱则鸣金擂鼓,丝竹间作,如世俗之戏十番者。长江数千里,仅于老鼠峡、东梁山两遇官兵,未及交绥而退。总兵恩长陈胜元中炮落水死,而两江督陆建瀛,缩首金陵矣。建瀛之初出师也,中军以下属橐将弁整队伍,敬候大帅祭旗,而建瀛久不出,则与爱姬执手涕泣,不忍遽别也。

《咸同朝将相琐闻》全部章节目录

(1)咸同朝将相琐闻

猜你喜欢
  新语·陆贾
  稗传·徐显
  病榻遗言·高拱
  北征录·金幼孜
  建文皇帝遗迹·佚名
  研堂见闻杂记·王家祯
  平定金川方略·来保
  庭闻录·[清]刘健
  战国策校注·吴师道
  永宪录·萧奭龄
  钦定皇朝文献通考·佚名
  宋名臣奏议·赵汝愚
  续文献通考·佚名
  万寿盛典初集·佚名
  中国史纲·张荫麟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王和卿·隋树森

    王和卿,大名(今属河北省)人,为人滑稽佻达,名播四方。与关汉卿相友善,尝讥谑汉卿。关虽极意还答,终不能胜。中统初,燕市有一蝴蝶,其大异常,和卿即赋[醉中天]小令,由此名声更显。卒,汉卿曾往吊。明·朱权《太和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十八·杨仲良

      真宗皇帝   建玉清昭应宫 宣读天书附   大中祥符二年四月己亥,以三司使丁谓为修昭应宫使,翰林学士李宗谔为同修宫使,皇城使刘承珪为副使,供备库使蓝继宗为都监,铸印给之。初议作宫,命谓经度。谓欲殚国财力,规摹宏大

  • 东都事略卷六十五·王称

    列传四十八  贾昌朝字子明真定人也曽祖纬为史官官至给事中五代史有传天禧元年昌朝献文章于朝召试除晋陵簿国子监説书时孙奭判监一见许以公辅景祐元年初置崇政殿説书以授昌朝而天章阁侍讲亦自昌朝始在经筵善称説仁宗

  • 第十一回 阿保机得势号天皇 胡柳陂轻战丧良将·蔡东藩

      却说中国北方,素为外夷所居,历代相沿,屡有变革。唐初突厥最大,后来突厥分裂,回鹘、奚、契丹,相继称盛。到了唐末,契丹最强,他本是鲜卑别种,散居潢河两岸,乘唐衰微,逐渐拓地,成为北方强国,国分八部。但皆利部,乙室活部,实活部,纳

  • 大明熹宗悊皇帝宝训卷之二·温体仁

    上文缺且卿等先帝冯几言犹在耳岂可恝然大臣爱君体国道固如是乎尚书周嘉谟李汝华都著即出视事毋得渎陈有蹈不敬其言官论事亦当为朝廷爱惜老成无得任意雌黄至隐讽微词尤非入告之体以后章奏宜明白简易指事直陈毋得故为含

  • 卷之一百十四·佚名

    洪武十年八月丁未朔遣官释奠于先师孔子○戊申祭大社大稷○己酉置定远牧监隶太仆寺以宫门奉御李善为监副御马司副胡清尚衣奉御董兴为御良○庚戌诏改建圜丘于南郊初圜丘在钟山之阳方丘在钟山之阴 上以分祭天地揆之人情

  • 卷之一百三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一百四十二 内务府总管赫奕等奏御用缎匹跳丝落色请令江宁织造赔偿摺·佚名

    康熙五十年十一月十五日 江宁织造送来上月满地风云龙缎、蟒缎、妆缎(中略)宫绸、宁绸、纱等九百四十五匹,官用大立蟒缎(中略)等二千八百十五匹,两项共三千七百六十匹,其中跳丝及擦后落色之上用缎、明纱十二匹。苏州织造送来

  • 完颜永成传·脱脱

    豫王完颜永成本名完颜鹤野,又叫完颜娄室。母亲是昭仪梁氏。完颜永成风流伟岸,学识渊博,善于写文章。金世宗很看重他。大定七年(1167),他开始被封为渖王,用太学博士王彦潜做府文学,完颜永成拜他为师。大定十一年(1171),完颜永

  • 许国传·张廷玉

    许国,字维桢,歙县人。考取乡试第一名,成为嘉靖四十四年(1565)的进士。改任庶吉士,授职为检讨。神宗做太子出宫学习,他兼任校书。等到神宗即位,他晋升为右赞善,担任日讲官。历任礼部左、右侍郎,改任吏部职,负责詹事府。万历十一

  • 唐纪六十三武宗至道昭肃孝皇帝中会昌三年(癸亥、843)·司马光

    唐纪六十三唐武宗会昌三年(癸亥,公元843年) [1]春,正月,回鹘乌介可汗帅众侵逼振武,刘沔遣麟州刺史石雄、都知兵马使王逢帅沙陀朱邪赤心三部及契、拓跋三千骑袭其牙帐,沔自以大军继之。雄至振武,登城望回鹘之众寡,见毡车数十乘,

  • 卷一·董鼎

    <经部,书类,书传辑录纂注钦定四库全书书传辑録纂注卷一元 董鼎 撰虞书【虞舜氏因以为有天下之号也书凡五篇尧典虽纪唐尧之事然本虞史所作故曰虞书其舜典以下夏史所作书曰夏书春秋传亦多引为夏书此云虞书或以为孔子

  • 序·钱穆

    余自八十岁后,双目模糊,已不能再读书,但亦不忘时有所撰述。一九八一年之秋,迄于八二年之夏,为文化大学史学研究所诸生开讲周濂溪《易通书》及朱子吕东莱所合编之《近思录》。随讲随作箚记。又元代刘因所编《朱子四书集义精

  • 战法第十·商鞅

    题记:战法就是作战方法,本篇论述了作战致胜的根本原则。一般说来,战争的策略必须以政治上的胜利为根本。有政治上的胜利,人民才不争夺。人民不争夺,才不逞个人的意志,以君上的意志为意志。所以成就王业的国君的政治,使人民乡

  • 梵志计水净经全文·佚名

    失译人名附东晋录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郁鞞罗(摩竭附边)水岸上。独在树下初成等觉。彼时有计水净婆罗门过中食後彷徉。行至世尊所。世尊遥见计水净婆罗门从远而来。世尊见计水净婆罗门已,为彼故便告诸比丘,若有二十一结著

  • 梁园寓稿·王翰

    九卷。明王翰撰。王翰,字时举,夏县 (今属山西)人。生卒年不详,元季隐居中条山。洪武初,以明经辟为夏县训导,后擢为周王长史。周王素骄,有异志。王翰屡谏不纳,断指佯狂而去。后周王败,得不坐。其事附见《明史·周王传

  • 左氏博议·吕祖谦

    二十五卷。宋吕祖谦撰。此书又名《东莱左氏博议》或《东莱博议》。据吕氏《自序》,此书是其居东阳之武川时,与从学者议论《左传》之语及课试之文,“予思有以佐其笔端,乃取《左氏》书理乱得失之迹,疏其说于下,旬储月积,浸就编

  • 十二品生死经·佚名

    一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说自圣至凡之生死有十二品之不同,以劝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