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梵志计水净经全文

失译人名附东晋录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郁鞞罗(摩竭附边)水岸上。独在树下初成等觉。彼时有计水净婆罗门过中食後彷徉。行至世尊所。世尊遥见计水净婆罗门从远而来。世尊见计水净婆罗门已,为彼故便告诸比丘,若有二十一结著意者,当堕恶趣生泥犁中。云何为二十一。邪见意著结。非法欲欺世间邪法。贪瞋恚懈怠睡眠调戏无耻疑瞋恨恚慳嫉不舍谀谄多无羞无耻无妒嫉增上妒嫉放逸意结。若有此二十一结著意者,堕恶趣生泥犁中。犹若秽垢小儿衣。彼主与染师若染弟子。持衣卤土若牛粪若土以渍之。浣濯洗令极净。虽彼染师及染弟子持彼垢秽小儿衣。以卤土以灰以牛粪以土清净濯洗令极净。彼小儿衣故有黑腻。如是若有二十一结著意者,便堕恶趣生泥犁中。云何二十一。邪见意著结至放逸意著结者,若有此二十一结著意者,堕恶趣生泥犁中。若有无二十一结著意者,便生善处天上。云何二十一。邪见意著结至放逸意著结。若无此二十一结著意者,

便生善处天上。犹若波罗奈以成衣。彼主授与染师若染弟子。彼染师染弟子。持卤土灰牛粪以渍之。浣濯洗极令净。虽彼波罗奈以成衣。彼染师染弟子。以卤以灰牛粪上以渍之。浣濯洗极令净。波罗奈以成衣。极清净白。如是若有无二十一结著意者,便生善处天上。云何为二十一。邪见意结至放逸意著者,便生善处天上。邪见意结见已当弃。至放逸意著结见已当弃。彼意与慈俱满一方正受住。如是二三四上下一切诸方意与慈俱无二无恚。极广极大。无极分别。满诸方已正受住。如是意与悲喜护俱满一切诸方已正受住。是为婆罗门内外洗净。非外净也。沙门瞿昙往诣水浴。汝婆罗门。瞿昙水洗者,一切世间应戒故应福故应度故。此瞿昙。一切世间水洗者,除一切恶故。在水净洗濡。凡愚常乐。此不得除黑黑行。用彼水净。为在水何所见。人作诸恶行。此水何所能净者,有坚牢净者,当持戒行行清净行。行清净行常得应戒。若不杀盗不妄语为得等度。梵志当住此作一切善为得安隐。汝婆罗门。何须还家何须水及家。汝婆罗门。宁求净善法。何须弊恶水。但除尘垢秽。瞿昙或作是念。宁求净善法。不须弊恶水。用除尘垢秽。已竟瞿昙。已竟瞿昙。我今归世尊法及比丘僧。世尊我持优婆塞。从今日始尽命。离杀而归佛。佛如是说。彼诸比丘闻世尊所说,欢喜而归。

猜你喜欢
  大乘遍照光明藏无字法门经·佚名
  三峰藏和尚语录卷第二·三峰法藏
  卷第四·丈雪通醉
  起信论疏笔削记卷第十·子璇
  妙法莲华经吴兴法华寺重刻序·太虚
  卷六十一·佚名
  禾山普禅师·惠洪
  卷第四十七·李通玄
  卷六·佚名
  卷第三十二·志磐
  第五 度多迦学童所问之义释·佚名
  卷八·野竹福慧
  修禅要诀·佚名
  辩观行品第五·佚名
  卷之一·别庵性统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巧对补录·梁章钜

    前录巧对,有未详者,兹复补之云:王禹偁字元之,济州人,擢进士第,事宋太宗、真宗,官至知制诰。年七、八已能文,毕文简为郡从事,始知之,问其家,以磨面为生,因令作磨对。元之不思以对云:“但取心中正;无愁眼下迟。”文简大奇之

  • 古赋辨体巻四·祝尧

    元 祝尧 撰两汉体下扬子云【名雄西汉人】子云少而好赋每慕相如尝作绵竹颂成帝时直郎杨庄颂此帝曰此似相如之文庄曰非也此臣邑人扬子云帝召见时帝为赵飞燕无予徃祠甘泉防畤子云奏甘泉赋以风帝又祠后土汾阴追观先代遗

  • 卷一·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一太宗皇帝帝姓李氏讳世民神尧次子聪明英武贞观之治庶几成康功德兼隆由汉以来未之有也而锐情经术初建秦邸即开文学馆召名儒十八人为学士既即位殿左置弘文馆悉引内学

  • 御选明诗卷六十九·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诗卷六十九七言律诗二杨基寄杨铁崖先生不见云间杨铁史寮中七客近如何老来诗句疎狂甚乱后文章感慨多长笛参差吹海凤小璚杨柳舞天魔春明且尽嬉游乐莫解梁鸿五噫歌郡斋养疴呈醉樵内史江云倐忽暝还收五

  • 列传第四十五 周宗室·李延寿

    邵惠公颢 子什肥 导 护 叱罗协 冯迁 杞简公连 莒庄公洛生 虞国公仲 广川公测 弟深 深子孝伯 东平公神举 弟庆邵惠公颢,周文帝之长兄也。德皇帝娶乐浪王氏,是为德皇后。生颢,性至孝,居德皇后丧,哀毁过礼。德皇帝与卫可瑰战,

  • 卷三十二·叶盛

    ●水东日记卷三十二石亨新第晦庵真迹山西疆里图龚钝庵民风诗虞雍公奏议序○石亨新第英宗皇帝一日御祥凤楼,恭顺侯吴瑾、抚宁伯朱永等被召入侍。时忠国公新第成,上顾问左右曰:「此何人居也?」永等谢不

  • 胡村月令:暑夜·胡兰成

    胡 村月令:暑夜夏天夜里胡 村大桥上尚有许多人在乘凉,那石桥少了木栏杆,大约一丈二尺阔,五丈长,他们有的坐栏杆柱上,拍拍芭蕉扇聊天,有的就用围身青布大手巾一摊,睡在桥上,也不怕睡着了滚下去。只见好大的月色。渐渐起露水,人声

  • 卷十二·乾隆

    大清世宗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寛仁信毅大孝至诚宪皇帝圣训卷十二敦睦康熙六十一年壬寅十二月壬子上谕宗室觉罗人等皇考至仁至厚恩笃宗支凡宗室觉罗大罪薄惩小罪寛免歴年无一人及于刑辟者必不得已乃令圈禁朕思皇考

  • 六年·佚名

    (癸酉)六年大明萬曆元年春正月1月1日○朔壬午,白虹貫日。下敎求言,召成運、李恒,使乘傳上來,將問弭災之策,皆辭不至。○以災異,避正殿,減膳撤樂。○洛江絶流三日。○以具鳳齡爲執義,鄭澈爲典翰。○直提學辛應時,作勤學、愛民、親

  • 卷二十四·佚名

    △虚空目分第十之三中圣目品第六尔时明星菩萨白佛言:世尊,声闻之人行声闻乘。辟支佛人行辟支佛乘。如是二人云何修悲。思作何法离何烦恼。佛言:善男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行声闻乘辟支佛乘。不观众生所有乐相。不作怨亲父

  • 答张曦问(八则)·太虚

    问一:唯识不认识外有境,一本十支,皆反覆推明此义,然影像之外,非无本质。成立本质,取证虽多,以破极微和合、方分种种反证为最有力。按本质之名,易混外物,迷者易执。精而言之,外物有无,可置勿许,纵许实有,终非吾识之所得缘,所得缘者仍

  • 往生净土论讲要·太虚

    ──二十五年八月在庐山大林寺讲── 释题    一 经论题    二 造译题   解文    甲一 偈文     乙一 敬法主略明前三门     乙二 依经相广明观察门      丙一 明依经教   

  • 弘一大师行谊大事年表·李叔同

    西元纪年中国纪年重要记事一八八○清光绪六年(庚辰) 十月二十三日(农历九月二十日)辰时,生于天津河东区地藏前故居李宅。生后,取名文涛。行列第三。一八八四清光绪十年(甲申) 五岁,八月五日,生父李世珍(筱楼)病逝。一八八六清光

  • 魔境胜境之分别·印光

    魔境胜境之分别,在与经教合不合上分。果是圣境,令人一见,心地直下清净,了无躁妄取著之心。若是魔境,则见之心便不清净,便生取著躁妄等心。又佛光虽极明耀而不耀眼,若光或耀眼,便非真佛。佛现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之理勘,则愈显。

  • 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卷第二·佚名

        西天中印度惹烂驮啰国密林寺三藏赐紫沙门臣天息灾奉 诏译  于是式弃佛后有佛出世。号尾舍浮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除盖障我于是时。为忍辱仙人住处深山。其间硗确嵚

  • 卷第三十·居顶

    续传灯录卷第三十目录 大鉴下第十六世 &middot; 雪窦明禅师法嗣一人 &middot;耆山宁禅师(见录) 净慈昌禅师法嗣三人 &middot;五云悟禅师(见录) &middot;智者可升禅师 &middot;万寿正受首座(已上二人无录) 灵隐光禅师

  • 愚庵小集·朱鹤龄

    十五卷。清朱鹤龄撰。朱鹤龄,字长孺,号愚庵。江苏吴江人。清初经学家。明诸生。明亡入清,专于笺疏之学,与顾炎武为友。承宋儒之学,并有所发挥。撰有《毛诗通义》、《尚书埤传》、《禹贡长笺》、《读左日钞》、《春秋

  • 胜莲社约·虞淳熙

    《胜莲社约》一卷,明代虞淳熙撰。淳熙字德园,仁和《今杭州)人。胜莲社是佛教同人自愿结合的民间团体,以“放生”为其主要宗旨。《胜莲社约》系社中同人共同商议制订,以为团体之行为规范,虞淳熙执笔。附录《募僧助放生池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