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续补遗总目

  钦定四库全书

施注苏诗续补遗总目

卷上 古体诗一百四十四首

送淡公二首     上韩持国

送别        琴枕

黄州        古风

游杭州山

游洞之日有亭吏乞诗既为留三絶句於洞之石壁明日至峡州吏又至意若未足乃复以此授

之        和穆父新凉

无题        古意

用定国韵赠二十侄震 闻潮阳吴子野出家古离别送苏伯固

次韵鲁直书伯时画王摩诘

雷州八首      妒佳月

追和沈辽顷赠南华诗 雪林砚屏率鲁直同赋申王画马图

奉和成伯大雨中会客解嘲

和公济饮湖上    赠僧

周教授索枸杞因以诗赠録呈广倅萧大夫次韵董夷仲茶磨   送公为游淮南

谢苏自之惠酒    戏和正甫一字韵池上二首

赠仲素寺丞致仕归隐潜山

鲁直以诗馈双井茶次韵为谢

扬州以土物寄少游  赠昙秀

再过泗上二首    赠李兕彦威秀才次韵谢子高读渊明传 龎公

食雉        双凫观

郭纶        初发嘉州

犍为王氏书楼    过宜宾见夷中乱山

夜泊牛口      牛口见月

舟中听大人弹琴

泊南牛口期任遵圣长官到晚不及见复来

江上看山      留题仙都观

屈原塔       新滩

新滩阻风      昭君村

黄牛庙       虾蟆培

留题峡州甘泉寺   寄题清溪寺

荆门惠泉

次韵答荆门张都官维见和惠泉诗

浰阳早发      夜行观星

汉水        万山

隆中        竹叶酒

鯿鱼        望夫台

永安宫       八阵碛

诸葛盐井      頴大夫庙

许州西湖

江上值雪效欧阳体限不以盐玉鹤鹭絮蝶飞舞之类为比仍不使皓白洁素等字

渚宫        出峡

神女庙       巫山

观大水望朝阳岩作  沧洲亭怀古

柏家渡       清远舟中寄耘老

书堂屿       戏咏子舟两竹两鸜鹆

赠山谷子      鳆鱼行

次韵水官诗     吊徐德占【并序】

题李伯时渊明东篱图 李白谪仙诗

数日前梦一僧出二镜求诗僧以镜置日中其影甚异其一如芭蕉其一如莲花梦中与作诗

饮酒四首      大雪独留尉氏

阮籍啸台      留别叔通元弼坦夫和寄天选长官

昭陵六马唐文皇战马也琢石象之立昭陵前客有持此石本示予为赋之

顔阖        赠狄崇班季子

题卢鸿学士堂图   寄周安孺茶

余自城中还道中云气自山中来如羣马奔突以手掇?笼收其中归家云盈笼开而放之作攓云篇

游山呈通判承议写寄参寥师

和郭功父韵送芝道人游隐静

次韵鲁直戏赠    寄傲轩

御史台榆槐竹柏四首 问渊明

朱亥墓       严顔碑

岘山        骊山

和子由除日见寄   梦雪

送吕行甫司门倅河阳 观子玉郎中草圣

竹枝歌【并序】     辘轳歌

辨道歌       陈守道

老人行       襄阳乐府三篇

【野鹰来      上堵吟襄阳乐】

仙都山鹿      白鹤吟留锺山觉海次韵张甥棠美述志

补和陶诗二首

【和东方有一士和刘柴桑】

卷下 今体诗二百九十三首

过巴东县不泊闻颇有莱公遗迹

白帝庙       戎州

和鲁人孔周翰题诗二首

获鬼章二十韵    光禄庵二首

过木枥观      观开西湖次吴左丞韵

荆州十首      渝州寄王道祖

过安乐山闻山上木叶有文如道士篆符云此山乃道陵所寓二首  涪州得山胡

巫山庙上下数十里有乌鸢无数取食於行舟之上舟人以神之故亦不敢害

夷陵县欧阳永叔至喜堂

入峡        题赠田辨之琴姬四十年前元夕与故人从游得此句

南康望湖亭     半山亭

宋复古画潇湘晚景图三首

海上道人传以神守气诀

次周焘韵      过海得子由书

去岁与子野游逍遥堂日欲?因并西山叩罗浮道院至已二鼓矣遂宿於西堂今岁索居儋耳子野复来相见作诗赠之

元佑五年十二月十二日同景文义伯圣途次元伯固仲蒙游七宝寺题竹上

泗州过仓中刘景文老兄戏赠一絶

戏题巫山县用杜子美韵

答鼂以道索书    大老寺竹间阁子

欵塞来享      观台

吴江岸       嘲子由

无题        扶风天和寺

闻洮西捷报     三萼牡丹

已未十月十五日狱中恭闻太皇太后不豫有赦

作诗       题李景元画

谢人惠云巾方舄二首 谢宋汉杰惠李承晏墨被命南迁涂中寄定武同僚

李委吹笛【并引】

书黄筌画翎毛花蝶图二首

次韵王定国得晋卿酒相留夜饮

偶於龙井辨才处得歙砚甚奇作小诗

秋晚客兴      陈伯比和囘字复次韵广陵後园题申公扇子 山光寺囘次芝上人韵与道源游西庄遇齐道人同往草堂为齐书此

寒食夜       答子勉三首

送杨奉礼      别东武流杯

走笔谢吕行甫惠子鱼 赠?州慈云寺鉴老

留别登州举人    过岭寄子由二首歇白塔铺

西蜀杨耆二十年前见之甚贫今见之亦贫所异於昔者苍顔华髪耳女无美恶富者妍士无贤不肖贫者鄙使其逢时遇合岂减当世之士哉顷宿长安驿舍闻泣者甚怨问之乃昔富而今贫者乃作一诗今以赠杨君

赠人        观湖二首

寄高令       寄子由

诗送交代仲达少卿  次韵马元宾

第五桥

次韵完夫再赠之什某已卜居毗陵与完夫有庐

里之约云     和林子中待制

九日袁公济有诗次其韵

和吴安持使者迎驾  鹿鸣宴

次韵张甥棠美昼眠  真兴寺阁祷雨

惠州近城数小山类蜀道春与进士许毅野步会意处饮之且醉作诗以记适参寥专使欲归使持此以示西湖之上诸友庶使知余未尝一日

忘湖山也     送蜀僧去尘

曾元恕游龙山吕穆仲不至

黄河

壬寅重九不预会独游普门寺僧阁有怀子由小饮公瑾舟中

和子由次王巩韵如囊之句可为一噱

儋耳        答李端叔

立春日病中邀安国仍请率禹功同来仆虽不能饮当请成伯主会某当杖策倚几於其间观诸公醉笑以拨滞闷也二首

和参寥见寄     东园

奉和陈贤良     秋兴三首

夜直秘阁呈王敏甫  次韵参寥寄少游谢曹子方惠新茶   题潭州徐氏春晖亭

赠仲勉子文     讲武台南有感

题宝鸡县斯飞阁

重游终南子由以诗见寄次韵

次韵和子由欲得骊山沉泥砚

次韵子由弹琴    再次前韵三首

和人囘文五首    移合浦郭功甫见寄送佛面杖与罗浮长老 复官北归再次前韵蜀僧明操思归龙邱子书壁

武昌酌菩萨泉送王子立

答海上翁      占山亭二首

题怀素草帖     雨中明庆赏牡丹赠僧思谊

子玉以诗见邀同刁丈游金山

次韵致远

次韵景文山堂听筝三首

成伯家宴造坐无由辄欲效颦而酒已尽入夜不欲烦扰戏作小诗求数酌而已

成伯席上赠所出妓川人杨姐

又答氊帐

往年宿瓜步梦中得小诗録示民师

送范德孺      陆莲庵

仆年三十九在润州道上遇除夜作此诗又二十年在惠州録之以付过

夀阳岸下      戏答王都尉传柑万州太守高公宿约游岑公洞而夜雨连明戏赠

二小诗      游中峰盃泉

憩寂图       送柳宜归

寒具        参寥惠杨梅

雨夜宿浄行院    送惠州监押

过黎君郊居     赠王觏

太夫人以无咎生日置酒书壁一絶

余旧在钱塘伯固开西湖今方请越戏谓固可复来开镜湖伯固有诗因次韵

邵伯梵行寺山茶   奉和成伯兼戏禹功

病後醉中      梦中絶句

元翰少卿宠惠谷帘水一器龙团二枚仍以新诗为贶叹味不巳次韵奉和

藏春坞三首     谢都事惠米

别公择       絶句

书寄韵

游灵隐寺戏赠开轩李居士

常州太平寺薝卜亭  过文觉显公房

惠州灵惠院壁间画一仰面向天醉僧云是蜀僧隐蛮所作题诗於其下

游太平寺浄土院观牡丹中有淡黄一朶特奇为

作小诗      此君轩

观子美病中作嗟叹不足因次韵

谒敦诗先生因留一絶

余将赴文登过广陵而择老移住石塔相送竹西亭下留诗为别   絶句三首

呈定国       絶句二首

破琴诗後      送柳子玉至灵山次韵章子厚飞英留题 赠江州景德长老杂诗二首

元佑癸酉八月二十七日於建隆章浄馆书赠王

觏        闻捷

睡起        秋思寄子由

碣石庵戏赠湛庵主  散郎亭

侯滩        春夜

火星岩       读开元天宝遗事三首过泗上喜见张嘉父二首

谢惠猫儿头笋    题净因堂

同景文咏莲塘    睡起

子美召公择饮偶以病不及往公择有诗次韵

和参寥       醉题信老方丈

常州太平寺观牡丹  竹枝词

寄欧叔弼      题浄因院

絶句        和黄龙清老三首

过土山寨      书辨才白云堂壁琴诗

韩康公坐上侍儿求书扇

骊山絶句三首    灵上访道人不遇

常山赠刘鎡     游三游洞

十一月三日与几先自竹西来访庆老不见独与君卿供奉蟾知客东阁道话久之惠州追録

醉睡者       集归去来诗十首余归自道塲何山遇大风因憩耘老溪亭命官奴秉烛捧砚写风竹一枝题诗云

题云龙草堂石磬

和子由岐下诗【并引】

【北亭  横池  短桥  轩牕  曲栏双池  荷华  鱼   牡丹  桃花李   杏   梨   枣   樱桃石榴  樗   槐   松   桧柳】

纵笔

附四言六言

息壤诗【并引】     顔乐亭诗【并序】

新渠诗【并序】     跋姜君弼课册

数日前梦人示余一卷文字大略若谕马者用吃蹶两字梦中甚赏之觉而忘其余戏作数语足

之        忆江南寄纯如五首

惠崇芦雁      何公桥诗【补録】

施注苏诗续补遗总目

猜你喜欢
  罗椿·唐圭璋
  张孝忠·唐圭璋
  谢薖·唐圭璋
  ●卷二·钱振锽
  第三折·佚名
  倪瓒·隋树森
  第三折·吴昌龄
  陈维崧·龙榆生
  卷十六·汤右曾
  卷三百六·陈廷敬
  卷六百十·佚名
  卷七十二·徐倬
  御选宋诗卷六十四·康熙
  哈代·徐志摩
  西都赋·班固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目録·元好问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八唐诗鼔吹目録     总集类卷一五十六首栁子厚【一十首】  刘禹锡【一十五首】许浑【三十一首】卷二五十五首薛逢【二十二首】  韩偓【一十九首】王维【八首】    高适【一

  • 卷一百十五·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十五院类五言古宴韦司户山亭院     【唐】高 适人幽想灵山意惬怜逺水习静务为适所居还复尔汲流涨华池开酌宴君子苔径试窥践石屏可攀倚入门见中峰携手如万里横琴了无事垂钓

  • 张籍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张籍(768—— 830),字文昌,原籍吴郡(今江苏省苏州市),后移居和州(今安徽省和县)。贞元十四年进士,曾任太常寺太祝、水部员外郎、国子司业等官职。世称张水部或张司业。 张籍早年生活贫苦,后来官职也较低微。他所生活的

  • 帝纪第一 宣帝·房玄龄

    宣皇帝讳懿,字仲达,河内温县孝敬里人,姓司马氏。其先出自帝高阳之子重黎,为夏官祝融,历唐、虞、夏、商,世序其职。及周,以夏官为司马。其后程柏休父,周宣王时,以世官克平徐方,锡以官族,因而为氏。楚汉间,司马仰为赵将,与诸侯伐秦。

  • 卷一百八十九·志第一百四十二·兵三等·脱脱

        ◎兵三   厢兵者,诸州之镇兵也。内总于侍卫司。一军之额,有分隶数州者,或一州之管兼屯数州者,在京诸司之额五,隶宣徽院,以分给畜牧缮修之役,而诸州则各以其事属焉。建隆初,选诸州募兵之壮勇者部送京师,以备禁

  • ●卷五·黎庶昌

    「丁巳」咸丰七年,公四十七岁。正月,公在南昌。初五日,吴公坤修克奉新县城,毕刚毅公金科由饶州率军剿贼于景德镇,遇伏阵亡。十七日,奏报吴坤修一军迭获胜仗,克奉新县城。随摺奏保吴坤修请以道员用,并保杜霖、孔广晋二员,阵亡勇

  • 第二十一回 北宫纯力破群盗 太傅越擅杀诸臣·蔡东藩

      却说江南既平,河北一带,尚是未靖,太傅越虽出镇许昌,朝政一切,仍然由他主持,怀帝统未得专行。越以邺中空虚,特请简尚书右仆射和郁为征北将军,往守邺城,且令王衍为司徒,怀帝自然准议。衍因往说越道:“朝廷危乱,当赖方伯,须得文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六十三·佚名

    嘉靖二十九年七月壬辰朔时享 太庙命驸马都尉邬景和代○甲午起用致仕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掌詹事府事孙承恩原职○乙未 仁孝文皇后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命都督佥事沉至祭 长陵○起原任守备沙河城署都督佥事栾檠宁夏副总兵

  • 卷之四百七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

  • 卷之一百三十五·佚名

      顺治十七年。庚子。五月。乙卯朔。赐故都统三等伯佟六十祭葬。  ○调兵部尚书觉罗伊图、为吏部尚书  ○赐中式武举林本直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  ○工部议覆、刑科都给事中粘本盛条奏祀典疏言、各郊坛门内

  • 第三六三验充名单道光二十四年五月初三日一二二○三--三○·佚名

    竹南三保董事陈存仁之验充(具禀总理梁壬生亦在内)验充名单承税房差蔡亮计开:新充董事陈存仁系充竹南三保吞霄董事具禀总理梁壬生〔道光二十四年〕五月初三日

  • 一六 两江总督高晋等奏购访遗书情形并进呈书目折·佚名

    一六 两江总督高晋等奏购访遗书情形并进呈书目折乾隆三十七年十二月初二日大学士管两江总督臣高晋、署理江苏巡抚臣萨载谨奏,为遵旨购访遗书,据实覆奏事。乾隆三十七年十一月十四日准大学士刘统勋字寄内开,乾隆三十七年

  • 志卷第六 高丽史五十二·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历三。授时历经下。步五星第七。历度三百六十五度二十五分七十五秒。历中一百八十二度六十二分八十七秒[半]。历策一十五度二十一分九十

  • 轻重乙第八十一·管仲

    桓公曰:“天下之朝夕可定乎?”管子对曰:“终身不定。”桓公曰:“其不定之说可得闻乎?”管子对曰:“地之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天子中而立,国之四面,万有余里,民之入正籍者,亦万有余里,故有百倍之力而不至者,有十倍之力而不

  • 卷十八·李光坡

    <經部,禮類,禮記之屬,禮記述註欽定四庫全書禮記述註卷十八安溪李 光坡 撰雜記下第二十一有父之喪如未沒喪而母死其除父之喪也服其除服卒事反喪服集說曰沒猶終也除也父喪在小祥後大祥前是未沒父喪也又遭母喪則既葬後

  • 先圣大训原序·杨简

    世称先圣谓孔子简祗惟先圣大训自论语孝经易春秋而外散落隐伏虽间见于杂说之中而不尊不特有讹有诬道心大同昏明斯异毫厘有间虽面觌无覩明告莫谕是无惑乎圣言则一而记者不同也又无惑乎承舛听谬遂至于大乖也夜光之珠久混

  • 人格的启示·王统照

    《人格的启示》是一本散文集,内容丰富,涉及了妇女参政、妇女解放、婚姻生活、国际政治、教育改革、社会改革、文学创作、文学刊物、游记、绘画、戏剧等多方面的内容,还有作者的读书日记、随笔等。

  • 五星占·佚名

    我国古代现存最古的一部天文学著作,大约作于公元前170年左右。1973年底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中,有关天文学方面的约八千馀字,原件没有标题,帛书的整理者根据其内容定名为《五星占》,并区分为九章:第一章,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