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诣严炽王品第四

尔时南方国大萨遮尼乾子。与八十八千万尼乾子俱。游行诸国教化众生。次第到於郁阇延城。复有无量百千诸众。或歌或舞吹唇唱啸。作百千万种种伎乐。前後侍从。大萨遮尼乾子。诣郁阇延城。尔时国主严炽大王。闻大萨遮尼乾子众。从南大国与无量众诣郁阇延。闻如是已,即生尊重大萨遮尼乾子心。生尊重心已,为欲迎大萨遮尼乾子。以大王力王神通力王奋迅力。与诸大臣及诸王子。受学师长。合家眷属国大长者,诸小城邑聚落土主。象马车步四部大众。前後导从恭敬围绕。椎钟鸣鼓。作百千种无量伎乐。打百千种诸妙声鼓。吹百千种诸妙声蠡。建百千万种种杂色缯盖幢幡。散百千万种种妙华。优波罗华。钵头摩华。拘牟头华。分陀利华。阿输迦华。薄拘罗华。鞞罗迦华。阿提目多伽华。遍布道路。金瓶银瓶盛百千种诸杂妙花。以百千种诸宝香炉烧无价香。置前而行诣萨遮尼乾子处。时大萨遮尼乾子。遥见严炽王与大众来。萨遮尼乾子见已下道。在一树下敷座而坐。时严炽王。遥见萨遮在树下坐。即下象舆。步诣萨遮尼乾子所。坐摩尼宝百千巧妙无价庄严如意宝床。时大萨遮尼乾子问讯於王。作如是言:善来大王。王今善种无上最胜希有功德。福多不少。何以故?以王能降天尊贵重自在之心。屈意卑下来诣沙门问讯起居。大王。於汝所治国内。无诸盗贼亡命群党乱人民不。无有诸官残暴侵食诸人民不。无诸异业奸伪憍诈欺诳世间诸人民不。无诸反叛尧乱国土诸人民不。无诸偷劫相窃盗不。所在边国诸官禁司无欺大王不行王命不。大王。汝所治化国内。所有沙门修净行人安乐住不。衣服饮食房舍卧具疾病汤药资生所须一切之物不乏不少不。汝国人民皆得善心。尊重供养诸沙门众净行人不。大王。汝今所治国内。无诸屠猎罗网河岳焚烧山泽放鹰走狗钩刺鱼鳖弹射禽兽作诸坑陷毒箭机拨行杀害不。大王。汝今一国之主。制命自在。教令善恶。无敢违者,汝登王位所设教令无不善不。国内人民所行善恶汝悉知不。能行善者汝劝进不。行不善者汝劝舍不。大王。汝身不起恶念加害一切二足四足多足无足诸众生不。何以故?大王。当知一切众生有识之类。宝重身命无不畏死。至於业对百年寿终。莫问老少无一引分言应去者,何以故?爱命重故。何况加害而不生恼。命终之後更相怨嫉。与怨相报无有穷已,是故大王。汝当远离杀生之罪。舍离刀杖无起害心。大王。汝今应当远离偷盗之罪。舍自资生当生知足。於他资生无起欲心。大王。汝今应当远离邪淫之罪。自妻知足他妻无求。无起邪心。大王。汝今应当远离妄语之罪。常作实语出言成法。无发虚言:大王。汝今应当远离两舌之罪。无破坏语。於已破者当念和合。无起坏心。大王。汝今应当远离恶口之罪。常作爱语柔软妙语无起粗语。大王。汝今应当远离绮语之罪。常决定语忆念语。无不正语。大王。汝今应当远离贪欲之罪。於他受用无希望心。於他所护无生夺心。生欢喜心。大王。汝今应当远离瞋恚之罪。常生慈心清净心业。无起恨心。大王。汝今应当远离邪见之罪。见自业果随顺圣人。而生正见无起异见。何以故?杀生之罪。能令众生堕於地狱畜生饿鬼。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短命。二者多玻偷盗之罪亦令众生堕於地狱畜生饿鬼。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贫穷。二者共财不得自在。邪淫之罪亦令众生堕於地狱畜生饿鬼。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妇不受语。二者自妻为他侵夺。妄语之罪亦令众生堕於地狱畜生饿鬼。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常为他人所谤。二者常为他人所诳。两舌之罪亦令众生堕於地狱畜生饿鬼。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得破坏眷属。二者得弊恶眷属。恶口之罪亦令众生堕於地狱畜生饿鬼。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不闻善名。二者常起斗诤。绮语之罪亦令众生堕於地狱畜生饿鬼。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得不敬重语。二者言无定实不为他乐。贪欲之罪亦令众生堕於地狱畜生饿鬼。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不知足。二者常生贪心。瞋恚之罪亦令众生堕於地狱畜生饿鬼。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无安隐心。二者常念损害无有慈心。邪见之罪亦令众生堕於地狱畜生饿鬼。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常生邪见家。二者心常謟曲。大王当知。如是无量无边苦聚。皆由十不善业集因缘故。是故大王。汝莫放逸轻作恶业。当观诸法有为无常。一切世间无可保者,人命无常住少时间。勿生常想。大王当观。劫初已来天尊王位土地人民。皆就无常。无一在者,当知此身甚为危脆。如焰如响如影如电。如水中月如镜中像。如水聚沫如水上泡。如芭蕉实如琢石火。如梦所见。如山谷中瀑水卒起。遍满沟涧须臾过荆还就枯竭。大王当知。身命非实无常亦尔。俄尔零落就未来世。不可免脱。是故大王。莫恃现在。当畏未来。大王当知。善恶果报共相追逐。如声发响如影随形。无能免者,亦如连锁不可断绝。莫轻作业自招重苦。尔时大萨遮尼乾子。重说偈言:

大王汝今当,莫作放逸行。若不舍诸恶,死必入地狱。以作恶行者,定入泥犁故。摄心不放逸,生天帝释处。

一切诸众生,无不爱寿命。王若求长生,不应行杀害。大王知世人,辛苦集财宝。常忧不活命,不应起侵夺。

以不侵夺故,生处常富足。若故侵损他,常生贫穷家。节己莫淫他,自妻生足心。是故妻爱己,不为他人侵。

莫说虚妄言,常念依实语。实语生帝释,妄语生饿鬼。常念离两舌,和合破坏人。眷属常雍穆,退此生梵天。

出言莫粗矿,说令他乐闻。善语生天上,常闻美妙音。念离诸绮语,善思美妙言:报生天帝释,诸天钦受教。

若欲自利益,莫令侵恼他。生贪来世报,钱财资五家。若不修慈悲,能行瞋害心。虽行诸善行,死入於泥犁。

大王汝今当,应舍瞋恚痴。常慈念众生,莫行诸怒害。王当舍邪见,坚固正见心。常持清净法,天中受乐身。

比丘修梵行,汝当常供养。是故舍恶道,受乐於天上。

尔时大萨遮尼乾子问讯王已为严炽王说不放逸十善业道相应法已,默然而祝

猜你喜欢
  论教育部为办僧学事复内政部咨文·太虚
  佛说铁城泥犁经·佚名
  大宗地玄文本论 第十五卷·马鸣
  佛说释摩男本四子经·佚名
  佛鉴禅师语录卷第四·无准师范
  大乘遍照光明藏无字法门经·佚名
  卷之六·铁壁慧机
  金刚般若经旨赞卷上·昙旷
  祖庭事苑卷第五·睦庵善卿
  诞生品第七·佚名
  卷第六十三·霁仑超永
  卷三百八十五·佚名
  维摩诘经纪闻序·太虚
  卷第一百六十七·佚名
  究竟大悲经卷第四(端供二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四折·高文秀

    (刘备引卒子上,云)欢来不似今朝,喜来那逢今日。谁想徐庶师父,果有神机妙策破曹兵。今日班师回程也,安排下筵席,等待师父。小校,辕门首觑者,若来时,报复我知道。(正末上,云)贫道徐庶是也。被某则一阵,大败曹仁,生擒斩首。这一场交

  • 卷八十·陈起

    钦定四库全书 江湖小集卷八十     宋 陈起 编戴复古石屏续集 九日 今日知何日他乡忆故乡黄花一杯酒白髪几重阳日晚鸦争宿天寒雁叫霜客中无此醉何以敌凄凉 郭外翁 郭外生涯少城中籴米稀种花无处赏挑菜入篮稀风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十四·佚名

    正统元年十一月壬辰朔行在钦天监进正统二年大统历 上御正朝受之给赐诸王及群臣颁行天下 山东都指挥同知王真老疾命其子勋代为指挥同知 诏免两浙逋负盐课五万七千引有奇以比年灾伤民多流徙故也 癸巳升江西南昌府进贤县

  • ●附录。鲁监国载略·佚名

    鲁王讳以海,高皇帝十世孙也。父寿镛。崇祯十五年,清师至山东,赂兖州守将刘泽清黄金十万,泽清遂弃州不守。清师入兖,寿镛自缢,鲁王被执。时年幼,诡称鲁王牧儿。见兵人掠王邸赀,王忽流泪。兵人怪之。旁有人曰:“此鲁王八千

  • 第一二六单光绪九年七月九日一一三一二-一九·佚名

    新竹知县周,饬差王佐,克日押令粮丁纪禄登舟内渡钦加五品衔、代理新竹县正堂周,为特饬押回内渡事。案查革役杨祥上控徐祥:串通权丁纪禄等纳贿复充等情一案,经蒙本府宪提讯断结,饬令将该丁驱逐内渡等因。

  • 明儒言行録卷四·沈佳

    安化县知县沈佳撰王恕介庵先生端毅公字宗贯陜西三原人正统戊辰进士仕至吏部尚书改翰林院庶吉士翰林业治古文辞而恕不喜为古文辞务期以明体适用本之经术博极经济以是不得留出为大理评事知扬州府屡辨疑狱嵗饥发廪不待报

  • 江革传·李延寿

    江革字休映,济陽考城人。祖父江齐之,在宋朝作都水使者,尚书金部郎。父亲江柔之,在齐朝作尚书仓部郎,品性孝顺,因为丧母哀伤过度而死。江革从小聪明灵敏,很早就有才气,六岁就会写文章,柔之对他倍加赏识器重,说:“这孩子必定会振兴

  • 卷46·陈邦瞻

    ○绍述哲宗元祐八年冬十月,帝始亲政。时太后既崩,中外汹汹,人怀顾望,在位者畏惧,莫敢发言。翰林学士范祖禹虑小人乘间害政,上疏曰:“陛下方揽庶政,延见群臣,今日乃国家隆替之本,社稷安危之机,生民休戚之端,君子小人进退消长之际,天

  • 卷十一·蔡清

    <经部,四书类,四书蒙引钦定四库全书四书防引卷十一     明 蔡清 撰滕文公章句上滕文公为世子【减四十四字】世子太子也【注】或谓天子之子为太子诸侯之子为世子非也周公立教世子之法成王亦称世子则世子太子天

  • 第八章 20·辜鸿铭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辜讲舜这个伟大的帝王有五位伟大的公仆,辅佐舜帝日常事

  • 卷三十七·冯复京

    <经部,诗类,六家诗名物疏钦定四库全书六家诗名物疏卷三十七 明 冯复京 撰小雅鸿雁之什二斯干篇似笺云似读如己午之已疏古者似已字同○尔雅云太嵗在已曰大荒落○史记云已者言阳气之已尽也○汉书云已藏于已妣尔雅云

  • 卷八·佚名

    △地狱缘品第七之二尔时尊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般若波罗蜜多可闻可得耶。若声若相有所说耶。佛言:不也须菩提,般若波罗蜜多。无说无示无闻无得。非蕴处界有所见相。何以故?彼一切法离种种性。而蕴处界即般若波罗蜜多。何以

  • 新编教藏总录流衍序·义天

    夫明月之珠。焰光之璧。纳柜而弗庸。则有那益乎哉。宓惟。义天姓王氏。高丽国。文宗仁孝王第四之子也。出家封祐世僧统。元祐初。入中华而上表。请传贤首教。乃敕而见许。肇往四明。事智师慈辨。而受天台教观。趋至灵

  • 名人传·罗兰

    传记。作者罗曼·罗兰。作品叙述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的坎坷一生,赞扬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的奋斗精神。真实地描写了他们的外貌以及性格中的缺陷,这样不仅不会损害他们的光辉形象,反而使人们觉得更亲切,更崇

  • 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魏齐贤

    全名为《圣宋名贤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文总集。宋魏齐贤、叶棻编。一百一十卷。所收录皆宋代之文,其中骈文占十之六七。题曰五百家,卷首序目所列姓氏实为五百二十家。文章大多为仕宦应用之作,分为贺表、谢启、制诰奏状

  • 听雨丛谈·福格

    《听雨丛谈》所记多为作者耳闻目睹之事,也有部分录自他书或有关案牍。其内容甚杂,而以涉及清代满洲及旗人风俗制度为多。如卷一“红绒结顶”、“花翎”、“羽缨冠“、“四禊袍”、“黄马褂”、“绿压缝靴”、“执事乐人

  • 类篇·司马光

    字书。四十五卷。旧题宋司马光撰。实际是宋仁宗命王洙、胡宿、掌禹锡、张次立等人相继纂修的。宋治平三年(1066年)由司马光接代,已经成书,次年缮写完毕。宋宝元二年(1039年)丁度等人修纂《集韵》,因增字较多,不能与《

  • 宋会要辑稿·徐松

    中国宋代制度史。徐松自《永乐大典》中辑出。有缪荃孙、屠寄整理之广雅书局稿本、刘富曾整理之嘉业堂清本、北京图书馆于1935年据徐辑原稿影印的线装本和1957年中华书局缩印的精装本等。徐松(1781—1848),字星伯,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