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礼记集说

一百六十卷。宋卫湜(生卒年不详)撰。湜字正叔、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历官武进令、朝散大夫、知袁州等。精于礼学,学者称为栎斋先生。是书始作于南宋开禧嘉定年间,宝庆二年(1226)成书并上表朝廷,九年后,即嘉熙末年复加修订,定为此本。自作《前序》、《后序》、《跋尾》,述其撰写始末颇为详细:盖首尾阅三十余载,故采摭群言,最为赅博,支取亦最为精审。卫湜广采自郑注以下凡说解《礼记》者共一百四十四家,其他书涉及《礼记》而被采录者尚不在此数。朱彝尊《经义考》考录经着最为繁复,而不知其书与不知其人者,尚有四十九家,可见卫氏之《集说》所采之宏富。明初修定《礼记大全》,乃以陈澔注立于学官,而湜注一直处在若隐若显之间。而所贵者,此书于所录诸书中,除郑注、孔疏外,原书无一幸存者,全赖此书得传,堪称《礼家》研究之渊源。而其所存资料亦可谓前无古人,后世亦罕见来者,故卫氏之《集说》为《礼记》乃至经学研究贡献颇丰,且对后世学者影响深远,如黄震《读礼记日抄》、陈栋《礼记集义详解》等均依据此书删节,后附于己意而成。而清代名儒洪亮吉又作《续卫氏礼记集说》,就卫书再加以增益补充。然卫氏《集说》亦有不足之处,如卷帙浩繁,于初学者不利;对经文之说解一如清人杭世骏《读礼记集说自序》所言:“采葺至广,大约章句训诂之学。”传本有《通志堂经解》本。

《礼记集说》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邓析子·邓析
  脚气集·车若水
  焚书·李贽
  延平答问·朱熹
  黄书·王夫之
  一贯问答·方以智
  杨子折衷·湛若水
  管子补注·刘绩
  小学诗礼·陈淳
  安得长者言·陈继儒
  孟子师说·黄宗羲
  孟子音义·孙奭
  论语点睛·智旭
  经学通论·皮锡瑞
  春秋公羊经何氏释例·刘逢禄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稼轩词 二·辛弃疾

      ☆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  枕簟溪堂冷欲秋。断云依水晚来收。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  书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风流。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  ☆丑奴儿(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  千峰云起,骤雨

  • 志十二 郡县志(案:《郡县志序》,原本阙佚。)·薛居正

    河南道 西京河南府 滑州 许州 陕州 青州 兖州 宋州 陈州 曹州亳州 郑州 汝州 单州 济州 滨州 密州 颍州 濮州 蔡州关西道 雍州京兆府 同州 华州 耀州 乾州 陇州 泾州 原州 鄜州威州 衍州 武州 良州 府州 雄州 警州河

  • 卷八·吴广成

      景德元年春正月,保吉卒。押牙贺承珍献马。已,  保吉创势日增,自度孤危,嘱德明曰:“尔当倾心内属,一表不听则再请,虽累百表,不得请勿止也”。又谓张浦曰:“公等并起等夷,谊同兄弟,孺子幼长兵间,备尝艰苦,今俾以灵、夏之众,虽不

  • 通志卷一百八十八·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载记第三前燕慕容廆 皝 儁 暐 裴嶷 髙瞻 慕容翰阳裕 韩恒 李产【子绩】慕容恪 阳骛 皇甫真慕容廆字奕洛瓌昌黎棘城鲜卑人也其先有熊氏之苖裔世居北夷邑于紫蒙之野号

  • 南京条约·佚名

    一八四二年八月二十九日,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南京.兹因大清皇帝,大英君主,欲以近来之不和之端解释,止肇衅,为此议定设立永久和约.是以大清大皇帝特派钦差便宜行事大臣太子少保镇守广东广州将军宗室耆英,头品顶

  • 卷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会典卷五吏部文选清吏司铨政凡满汉出身之途由科目由贡监由廕生由荐举由吏员迁秩改除在京四品以上及翰詹官在外运使以上官列名请特简郎中道府以下循例铨选论俸序迁者曰推升不待俸满者曰即升至署职

  • 蔡彬懿·周诒春

    蔡彬懿 字君简。年二十八岁。生于江苏常州。叔宗谟。任苏省陆军第一师兽医官。本籍住址。江苏常州雪洞巷一号。已婚。初学于上海南洋公学。光緖三十三年。以官费游美。入康奈尔大学。习土木工程。宣统三年。得土木工

  • 崔庆劫齐将军大夫盟晏子不与第三·晏婴

    崔杼既弑荘公而立景公,杼与庆封相之,劫诸将军大夫及显士庶人于太宫之坎上,令无得不盟者。为坛三仞,坎其下,以甲千列环其内外,盟者皆脱剑而入。维晏子不肯,崔杼许之。有敢不盟者,戟拘其颈,剑承其心,令自盟曰:“不与崔庆而与公室者

  • 御制孝经序·顺治

    朕惟孝者首百行而为五伦之本天地所以成化圣人所以立教通之乎万世而无斁放之于四海而皆准至矣哉诚无以加矣然其广大虽包乎无外而其渊源实本于因心遡厥初生咸知孺慕虽在颛蒙即备天良故位无尊卑人无贤愚皆可以与知而与能

  • 有司·佚名

    有司撤去室中之馈及祝、佐食之俎,并于堂上打扫。司宫设酒。又将尸俎上的祭品拿回灶上温热。温热后,将羊、豕、鱼升入鼎中,但不设兽和肤的专鼎;放好抬鼎的杠子与覆鼎的幂,将鼎陈设在庙门外,和先前一样。进而于宾客中选择佐助

  • 卷九·佚名

    △戒品第七慧人护戒,福致三宝。名闻得利,后上天乐。昔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慧人欲求三法者,常当护于禁戒。云何为三法。一谓善者称之慎以法律。二者设得利养无能遏绝。三者身坏命终上生天上。是谓持

  • 佛说大孔雀明王画像坛场仪轨·佚名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佛告阿难陀。若诸世间所有灾祸逼恼。刀兵饥馑亢旱疾疫。四百四病忧恼斗诤。及八万四千鬼魅娆恼有情。所求世间出世

  • 七佛八菩萨所说大陀罗尼神咒经卷第一·佚名

        晋代译失三藏名今附东晋录  第一维卫佛说。有一万八千病。以一咒悉已治之。此陀罗尼名稣卢都呵(晋言梵音决定)。  支波昼支波昼 呼奴波昼呼奴波昼 浮流波昼浮流波昼 支波昼支波昼 阿若波昼阿若波昼 

  • 监院请启·如玺

    监院请启伏以灵孕太华具一只之正眼别传大好昭百代之真宗敬迓威仪渴思建立恭惟方翁和尚云居发轫天吩传衣法雨霏霏自尔遍滋宇宙慈云霭霭从来普被山林缘熟三吴游经几度十载与君把臂敢谓同参今朝为众安心请居师位颠倒风

  • 玉台书史·厉鹗

    书法史传,一卷。清 代书学家厉鹗撰。厉鹗 (1692~1752),字太 鸿,号樊榭。浙江钱塘 (今属杭州)。康熙举 人。嗜书,工诗。此书专辑历代妇女中工书 者为一编,各具一传,并附书迹、题跋,各 注出处,征引有据。分宫闱、女仙、

  • 二十四诗品·司空图

    简称诗品,中国古代诗歌美学和诗歌理论专著。司空图著。将古代诗歌所创造的风格、境界分为雄浑、冲淡、纤秾、沉著、高古、典雅、洗炼、劲健、绮丽、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缜密、疏野、清奇、委曲、实境、悲慨、形

  • 四书逸笺·程大中

    注释书。清程大中撰。成书年代不详。全书6卷。采集诸书之文与四书相发明,如朱熹《四书集注》已引用但语有舛误,或《集注》偶有疏漏而需参订,都以前代典籍、注疏补正,——笺其出处。《集注》与前人之注大同小异之处增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澄观

    凡六十卷。唐代澄观撰。又称华严经疏、新华严经疏、清凉疏、华严大疏、大疏。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五册。本疏叙述新译华严经(八十卷华严经)之纲要,并解释其文义。系针对当时华严宗僧多违背祖师法藏之教说,故作此书复兴祖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