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御制孝经序

朕惟孝者首百行而为五伦之本天地所以成化圣人所以立教通之乎万世而无斁放之于四海而皆准至矣哉诚无以加矣然其广大虽包乎无外而其渊源实本于因心遡厥初生咸知孺慕虽在颛蒙即备天良故位无尊卑人无贤愚皆可以与知而与能是知孝者乃生人之庸徳无甚竒抑固有之秉彛非由外铄诚贵乎笃行而非语言之间所得而尽也虽然降衷之理固根于凡民之心而觉世之功必赖夫圣人之训苟非著书立说以迪天性自然之善抒人子难已之情使天下之人晓然于日用之恒行即为大经大法之所存而敦行不怠以全其本始夫亦孰由知孝之要尽孝之详以无忝所生也哉此孔子孝经之书所由作也朕万几之暇时加三复自开宗明义迄于终篇见其言近而指逺理约而该博本之立身以行道推之移风而易俗爱敬所着公卿士庶皆得循分以承欢感应所通东西南北

罔不渐被而思服诚万世不刋之懿矩百圣不易之格言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不可一日阙者夫子所谓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经良有以也自汉以来去圣日逺诠释滋多厥防寖晦孔安国尚古文郑主今文互有异同各矜识解魏晋而降诸儒羣兴析疑阐奥代不乏人源流攸分不无繁芜迨及开元更立注疏亦既萃一代之菁英垂表章于奕世矣而详畧或殊讵云至当宋之邢昺元之呉澄辈标新领异间有发挥然揆之美善或未尽焉至于明季著述纷纭或拾前贤之绪余文其谫陋或摘古人之纰缪肆彼讥弹不知天怀既薄问学复疎因心之理未明空文之多奚补其于作经之意均未当耳夫亲恩罔极髙厚难酬徳至圣人犹虞未尽同为人子孰不佩至教而兴永锡之感乎然则训诂未确渐摩弗力欲其相观而善厥路无由朕为此虑爰集古今之注更互考订其得中而窽綮者采辑之其妄逞而臆说者删除之譬诸沙砾既披美镠始出稂莠尽剪嘉禾乃登至若流览之余时获一是或足以补未发之蕴者辄为増入聊备参观总以孝之为道甚大而平故不必旁求隠怪用益髙深夸示繁缛徒滋复赘惟以布帛菽粟之言昭广大中正之理虽未知于作者之防能尽脗合可无枘凿与否然而前代诸儒之书瑕瑜难掩与夫近代羣言之失淆乱不稽者于兹正之庶几发蒙启锢四方亿兆咸知效法而允迪共底于大顺之休焉夫如是将见至徳要道由此而广和睦无怨由此而成矣顺治丙申仲春朢日序

猜你喜欢
  卷七 释山第十一·邢昺
  七法第六·管仲
  卷十七·陆陇其
  卷八·惠士奇
  鲁人有周丰也者(1)·戴圣
  卷三十八·顺治
  卷二十四·顺治
  《中庸章句》下·钱穆
  嘱累品第十三·佚名
  卷二百一十六·佚名
  重刊圜悟禅师碧岩集疏·圆悟克勤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讲记(一)·太虚
  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卷第七·佚名
  卷第四十二·佚名
  第四十九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四十八出 遇母·汤显祖

    【十二时】〔旦上〕不住的相思鬼,把前身退悔。土臭全消,肉香新长。嫁 寒儒客店里孤栖。〔净上〕又着他攀高谒贵。〔浣溪沙〕“〔旦〕寂寞秋窗冷簟 纹,〔净〕

  • 卷351 ·佚名

    苏颂 次韵孙莘老司谏见寄 虽非文史足三冬,岂类无心但有胸。 曾读丘坟叨典领,再分符竹荷矜容。 君恩欲报微萤爝,亲禄方营苟釜钟。 平日交情今楚越,徒劳瞻望景山松。 苏颂 次韵王伯益同年留别二首 

  • 卷七百六十七·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七百六十七孙元晏孙元晏不知何许人曾着咏史诗七十五首今编为一卷吴黄金车分擘山河即渐开许昌基业已倾颓黄金车与斑斓耳早个须知入?来赤壁会猎书来举国惊祗应周鲁不教

  • 紫岩诗选巻三 ·于石

    宋 于石 撰元 呉师道选五言律诗山居【二首】结屋万山顶柴扉昼懒开捣茶惊鹤醒抛果引猿来笋短和泥掘松髙倚石栽有时寻胜去多趂暮钟回不谈当世事荣辱两无闻诗思半山月生涯一坞云砚干分瀑润香断借兰熏有客时相过呼儿采

  • 第三九五佥禀同治十年十一月十一日一二二一二--四·佚名

    生员、监生、佃户等,禀举李逢年为铜锣湾等联庄公局局首(不准)具佥禀竹南二保铜锣湾等庄生员赖廷芳、邱龙章、吴文澜、陈德熙、李宴林,监生刘蓉光、刘耀先、彭嘉谟、吴耀南、刘森元,暨铺佃户等,为联庄□

  • 光绪二十一年下·佚名

    南洋大臣张之洞来电(四月初七日到)福州将军庆裕等来电(四月初七日到)署台湾巡抚唐景崧来电(四月初七日到)都察院代递选用道李光汉等条陈时务呈文折(四月初八月)大学士李鸿章来电(四月初八日到)户部代递主事刘寅浚条陈时务呈文折

  • 卷六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六十八 【起甲子唐德宗兴元 年 止乙酉唐德宗贞元二十 年正月】凡二十一年有奇表例说 【臣】之枢谨按唐书以叛臣逆臣分为二传盖逆臣朱泚李希烈之徒俱僭号改元故照安史例另为立格书

  • 评鉴阐要卷十一·乾隆

    明仁宗帝诏朕若法外用刑法司执奏五奏不允同三公大臣执奏必允乃已目法令之当否详审至于再三斯已可矣即虞廷克允亦惟杀之三宥之三而止必令法司五奏往复虽多徒滋烦冗究之五又何异于三乎且人主详求庶狱反覆披览轻重自无遁

  • 朱彦伯传·李延寿

    ..朱彦伯,是..朱荣的从弟。性情平和宽厚,孝庄帝永安年间,任..朱荣的长史。节闵帝没继位前住在龙花佛寺,他多次去慰问探望,很是殷勤。节闵帝登基,..朱兆认为没有让他参与其事,极为气愤,准备进攻..朱世隆。节闵帝命华山王元鸷去

  • ●卷四外篇·何孟春

    洪武二年二月,诏脩《元史》。上谓廷臣曰:&ldquo;近克元都,得元十三朝《实录》,元虽亡国,事当纪载。况史纪成败、示劝戒,不可废也。&rdquo;乃诏中书左丞相宣国公李善长为监脩,前起居注宋濂、漳州通判王祎为总裁。征山林遗逸之

  • 卷三十三·陆宗楷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三官师五题名元<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三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三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

  • 第十二章 18·辜鸿铭

    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辜讲上面刚提到的贵族(季康子)被国内频繁发生的抢劫搞得心烦意 乱,他问孔子该怎么办。孔子回答:“假如您向他们表现出自己不喜欢钱财,即使是偷盗有 奖,人们也不会

  • 卷七十·胡广

    <子部,儒家类,性理大全书钦定四库全书性理大全书卷七十诗古选乾坤吟          邵 子用九见羣龙首能出庻物用六利永贞因干以为利四象以九成遂为三十六四象以六成遂成二十四如何九与六能尽人间事皇极经世一

  • 一切经音义卷第十二·唐慧琳

        大唐翻经沙门慧琳撰  大宝积经音义之二  从第十一尽三十六凡二十六卷  大宝积经卷第十一(西晋沙门竺法护译)  纯[泳-永+(外-?+?)](上常伦反或作淳贾逵注国语纯专也方言纯好也顾野王云美也孔注尚书云

  • 妖怪林别墅疑案·迪克森·卡尔

    年前的七月一个炎热的下午。一辆敞篷大轿车行驶到保守党高级官员俱乐部六楼对过的路边上停下。轿车里坐着两个年轻人。此时正是午饭过后令人昏昏欲睡的时刻,只有太阳依然照耀着大地。陆海军俱乐部大楼昏昏欲睡,而文学俱

  • 太上一乘海空智藏经·佚名

    十卷。又名《七宝庄严》,简称《海空智藏经》、《海空经》。作者不详。今人考其约作于唐初。分为十品,即序品、哀叹品、法相品、普说品、问病品、持戒品、平等品、供献品、舍受品、普记品,每卷一品。经文以问答体阐明

  • 书蔡传旁通·陈师凯

    六卷。元陈师凯撰。该书取董鼎《书传辑录纂注》以疏证蔡沈《书集传》,书中多采先儒问答,论其得失,意在阐明义理,于天文、地理、律历、礼乐、兵刑、龟策、河图、洛书、道德、性命、官职、封建之属则不甚经心。凡蔡《传》阐

  • 大摩里支菩萨经·佚名

    宋中印土沙门天息灾译   佛在给孤独园,先为苾刍说菩萨名,及咒,次说种种护摩仪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