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良史字少董,一字伯瑞,东平人。少游京师,四举礼部不第。南渡后为高宗鉴定古器书画真伪,补上州文学。和议成,知东明县。金人背盟,陷敌三年。后回南,以直秘阁知盱眙军。十七年(1147),升直敷文阁再任。二十年(1150)卒。   临江 
-   古乐府命题皆有主意,后之人用乐府为题者,直当代其人而措词,如《公无渡河》须作妻止其夫之词,太白辈或失之,惟退之《琴操》得体。  六经已后,便有司马迁,三百五篇之后,便有杜子美。六经不可学,亦不须学,故作文当学司马迁,作 
-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二集卷六十四古今体八十四首【丙子五】恭奉皇太后御园观荷之作快雨刚逢此快晴尽驱炎暑晓凉生承欢日爱三庚永【是日初伏】及节花看五沃擎徼露延年金掌胜度风凊夏玉阶清云龢笙是双成按岁岁筹添海屋盈 
- 后晋纪一炎兆涒滩(丙申),一年。〔石氏自代北从晋王起太原,既又以太原起事而得中原;太原治晋阳,契丹遂以晋命之,故国号为晋。〕高祖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上之上〔讳敬瑭,姓石氏。其父臬捩鸡,本出于夷,自朱邪归唐,从朱邪入居阴山。其 
- ◎第一期前录卧子“癸酉长安除夕”诗,依据“去年此夕旧乡县,红妆绮袖灯前见”等句推论卧子至迟在崇祯五年除夕已遇见河东君,但在崇祯五年除夕以前似更有其他诗词为河东君所作者。今详检陈忠裕全集,颇 
-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九十七	【起庚申宋理宗景定元年○止己卯宋帝昺祥兴二年元世祖至元十六年】凡二十年表例说	【臣】之枢谨按元世祖中统元年系正统之始故其勲臣封爵亦得附见至宋帝?降元大书元世祖文武 
- 一四○二 贵州巡抚额勒春奏本年查无《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乾隆五十六年十月二十日贵州巡抚臣额勒春跪奏,为遵旨汇奏事。窃照《通鉴纲目续编》内《发明》、《广义》各条,有持论偏谬之处,钦奉上谕,交军机大臣量为删润改补 
- 长白刚毅子良氏手辑海上葛土达子材编订 户房 ◆户房 钱谷以盘查交代为首务。应先取款目册及赋役全书看明。再将各项钱粮交代册。逐款核对。批领无讹。再查厯年奏销及盘查册。并收支库簿。及各项征收册。再查前任接收 
- 陶德琨 字仲涵。年三十五岁。生于湖北襄阳。父际唐。兄德瑶。陆军上校。本籍通信处。湖北襄阳县双沟镇转王家岗陶宅。已婚。子一。女一。初学于武昌两湖书院。毕业。得奖廪生。以官费游美。入威明学校。习普通文科。 
- 凡人主之所以劝民者,官爵也;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今民求官爵,皆不以农战,而以巧言虚道,此谓劳民。劳民 者,其国必无力。无力者,其国必削。 善为国者,其教民也,皆从壹空而得官爵。是故 不以农战,则无官爵。国去言则民朴,民朴则不 
-   至当之谓德,百顺之谓福。德者福之基,福者德之致,无入而非百顺,故君子乐得其道。  循天下之理之谓道,得天下之理之谓德,故曰「易简之善配至德」。  「大德敦化」,仁智合一,厚且化也;「小德川流」,渊泉时出之也。  「大 
- <经部,诗类,六家诗名物疏钦定四库全书六家诗名物疏卷二十三 明 冯复京 撰国风魏魏谱云魏者舜禹所都之地在禹贡冀州雷首之北析城之西周以封同姓其封域南枕河曲北涉汾水与秦晋邻晋献公灭之以其地赐大夫毕万后晋有魏 
-                 剥:不利有攸往。【白话】《剥卦》象征剥落:不利于前去行事。《象》曰:山附于地,剥;上以厚下安宅。【白话】《象辞》说:《剥卦》的卦象是坤(地)下艮(山)上,好比高山受侵蚀而风化,逐渐接近于地面之表象,因而象征剥落 
- 於是舍利弗语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为行不牢固耶。须菩提报言:如是如是,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者,为行不牢固。何以故?般若波罗蜜无有牢固。乃至萨云然亦无有牢固。亦无不牢固。何以故?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不牢固尚 
-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七十九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定蕴第七中不还纳息第四之六问愿智。为加行得。为离染得。答有加行得。有离染得。此中有说。佛离染得。尽智时得故。声闻独觉加行故得。加行故 
- 宋代诗文别集。2卷。黄庶著。黄庶,字亚夫,号青社,黄庭坚父。此书是作者所著诗文的汇集。卷上为各体诗歌167首,卷下收书启17篇,杂文49篇。黄庶散文学韩愈,“集中古体诸诗,并戛戛自造,不蹈陈因”(《四库全书总目》)。黄庶这种熔 
- 福建地方志。明汪瑀修,林有年纂。八卷。汪瑀,直隶歙县(今属安徽)人。监生,官安溪知县。有年字塞谷,福建莆田人。曾官贵州提刑按察司副使、监察御史。安溪县建南唐保大十三年。县志始修于明正德十六年(1521),重修于嘉靖八年 
- 六卷。张勇撰。张勇 (1616—1684),明末清初陕西详县人,一说上元卜、咸宁人,字飞熊。明末为副将。顺治二年 (1645)降清,参加镇压李自成部起义军和西北回民米喇印、丁国栋反清起义,升甘肃总兵。十五年随洪承畴进攻云贵,